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廖勇, 黄仁发, 胡晓军, 郭俊, 李建华, 吴敏, 黄鸿山, 徐建民
- LIAO Yong, HUANG Ren-fa, HU Xiao-jun, GUO Jun, LI Jian-hua, WU Min, HUANG Hong-shan, XU Jian-min
- 江西省赣州市恙虫病宿主动物及传播媒介调查
- An investigation of host animals and vector of scrub typhus in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3): 252-254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9, 30(3): 252-254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3.0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2-03
- 网络出版时间: 2019-04-23 16:06
2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29
2 Jiangx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以恙螨幼虫为媒介通过叮咬将该病传播给人类[1-2]。江西省赣州市自1998年首次发现报道该病后[3],近几年来恙虫病疫情上升迅速,区域逐步扩大[4],笔者于2015-2016年开展了赣州市恙虫病宿主及传播媒介调查,旨在明确该市恙虫病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播媒介恙螨分布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择根据恙虫病疫情及地理位置,选择赣州市于都、赣县、上犹、寻乌县作为监测点。
1.2 监测方法2015-2016年每年的9-10月,使用中号鼠夹(贵溪李氏捕鼠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以生花生米作诱饵,选择远离村庄的稻田、菜地、山脚或废弃房屋开展监测。采用5 m夹线法,每天布放200夹左右,晚放晨收,连续布放3 d。
1.3 种类鉴定对捕获小兽根据《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5]进行鉴定,齐耳根剪下鼠耳,放入编好号的冻存管内,带回实验室,在解剖镜下将鼠耳内恙螨全部挑入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每对鼠耳的恙螨放一培养皿,计数。每对鼠耳恙螨抽取一定比例用75%乙醇溶液保存,送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种类鉴定。
1.4 统计方法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鼠的带恙螨率和带恙螨指数。
带恙螨率(%)=带恙螨鼠数/捕鼠总数×100%
带恙螨指数=鼠体恙螨总数/捕鼠总数
2 结果 2.1 捕获小兽种类及构成2015-2016年于4个监测点共布放鼠夹4 792夹次,捕获小兽429只,捕获率为8.95%,捕获动物隶属于2目2科4属7种,即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鼠属(Rattus)的黄毛鼠(R. losea)、褐家鼠(R. norvegicus)、黄胸鼠(R. tanezumi),姬鼠属(Apodemus)的黑线姬鼠(A. agrarius),白腹鼠属(Niviventer)的北社鼠(N. confucianus),小家鼠属(Mus)的小家鼠(M. musculus)以及食虫目(Insectivora)鼩鼱科(Soricidae)鼩鼱属(Sorex)的臭鼩鼱(S. murinus)。不同县(区)捕获小兽有所不同,总体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222只,占捕获总数的51.75%,见表 1。
2.2 不同小兽带恙螨率及带恙螨指数检查捕获的429只小兽,带恙螨小兽为188只,以黄毛鼠携带恙螨数量最多,占65.43%。总带恙螨率为43.82%,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黄毛鼠带恙螨率也较高,分别为69.44%、65.22%和55.41%,小家鼠与臭鼩鼱未发现恙螨寄生。共捕获恙螨2 875只,带恙螨指数为6.70,其中褐家鼠、黑线姬鼠和黄毛鼠带恙螨指数较高,分别为12.07、10.35和8.05,见表 2。
2.3 鼠类带恙螨情况对188只鼠寄生恙螨进行鉴定,隶属1科2亚科3属5种,分别为恙螨亚科(Trombiculinae)纤恙螨属(Leptotrombidium)的地里纤恙螨(L. deliense)和小板纤恙螨(L. scutellare),背展恙螨亚科(Gahrliepiinae)无前恙螨属(Walchia)的中华无前恙螨(W. chinensis)、似太平洋无前恙螨(W. parapacifica)和背展恙螨属(Gahrliepia)的普宁背展恙螨(G. puningensis)。以地里纤恙螨为优势种,116只鼠寄生地里纤恙螨,占61.70%,其次为中华无前恙螨,占34.04%,见表 3。
3 讨论根据地域的不同,恙虫病有海岛、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等各种疫源地类型[6],江西省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地貌多为丘陵与山地,为种植水稻和脐橙的农业地区,近几年该市恙虫病疫情上升较快、范围扩大且出现多例重症死亡病例,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为疫源地扩大导致疫情的蔓延扩散[4, 7]。恙虫病主要自然宿主为鼠类,不同地域优势宿主有所不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宿主动物主要为黑线姬鼠、北社鼠和褐家鼠,东北地区报道以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A. peninsulae)为优势宿主[8-9],长江以南则为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福建省厦门市报道以褐家鼠和黄毛鼠为优势宿主[10]。研究显示,赣州市主要以黄毛鼠为优势宿主,褐家鼠、黑线姬鼠和黄胸鼠占有一定比例,不同地区恙虫病宿主动物略有不同,靠近福建省的于都县黄毛鼠、褐家鼠和黄胸鼠所占构成比相近,靠近湖南省的上犹县黑线姬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县(区),而靠近广东省的寻乌县黄毛鼠所占比例较大且未捕到黑线姬鼠。
恙螨为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目前我国发现的恙螨主要有1科3亚科40余属400多种,而传播恙虫病的媒介恙螨仅占所有恙螨种类的1%以下,且均为纤恙螨属中的种类,其不仅将恙虫病东方体从鼠传到鼠,且从鼠传给人,同时恙螨本身可以长期、多代保有和繁殖恙虫病东方体,保持传病能力[6]。调查显示赣州市总带恙螨率远高于其他地方[9, 11],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黄毛鼠带恙螨率均较高,而带恙螨动物的构成则以黄毛鼠居多,臭鼩鼱未检出带有恙螨,与其他地方研究结果不相一致[11]。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黄毛鼠带恙螨指数较高,而平均指数又低于其他地方[9, 12]。据王醮标和宋杰益[13]研究,江西省恙螨分布区域可划分为赣中北区和赣南区2个动物地理区,赣南区即赣州市恙螨优势种为小板纤恙螨和中华无前恙螨,此次调查对捕获小兽所寄生恙螨进行鉴定分析,恙螨优势种为地里纤恙螨,中华无前恙螨亦占有一定比例,而小板纤恙螨所占比例较低,与上述研究有所不同。赣州市可能是以黄毛鼠为优势宿主、地里纤恙螨为优势媒介的恙虫病疫源地,为典型的夏季型疫情流行特点[4, 6],应强化流行季的灭鼠、灭螨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1]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EB/OL]. (2009-01-05)[2013-06-16]. http://www.chinacdc.cn/tzgg/200901/t20090105_40316.htm.
|
[2] |
李贵昌, 栗冬梅, 李焱, 等. 2006-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 2018, 33(2): 139-143. |
[3] |
吴中发, 邓海智, 苏子林, 等. 赣州市发现恙虫病5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5): 398-399. DOI:10.3969/j.issn.1000-7423.2006.05.023 |
[4] |
廖勇, 李如, 杨健平, 等. 赣州市2008-2012年恙虫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1): 86-88. |
[5] |
陆宝麟. 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839-937.
|
[6] |
黎家灿, 郑小英, 奚志勇, 等. 我国恙螨与恙虫病的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6(9): 773-775. 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0.09.001 |
[7] |
张桂娟.赣州市恙虫病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 2016.
|
[8] |
鲁志新, 温青莉, 解志刚, 等. 东北三省部分地区人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27(4): 106. DOI:10.3969/j.issn.1002-2694.1999.04.033 |
[9] |
李贵昌, 李欣颖, 刘晶, 等. 黑龙江省庆安县小兽体表恙螨及恙虫病东方体感染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1-3.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01 |
[10] |
郭志南, 林赞铭, 汪家旭, 等. 厦门市恙螨宿主及恙螨种类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2): 131-133. |
[11] |
廖慧, 戴传文, 王佳. 深圳市南山区恙虫病宿主动物分布及感染状况[J]. 江苏预防医学, 2016, 27(4): 496-497. 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16.04.054 |
[12] |
吴光华, 王长军, 李丙军, 等. 我国恙虫病宿主动物的研究概况[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5): 370-373. |
[13] |
王醮标, 宋杰益. 江西恙螨的分布与地理区划[J]. 江西植保, 1994, 17(3):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