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崇岩岷, 徐崇洋岷, 史献明, 杜国义, 李玉贵, 崔耀仁, 杨顺林, 刘冠纯, 刘溢洋
- CHONG Yan-min, XU Chong-yangmin, SHI Xian-ming, DU Guo-yi, LI Yu-gui, CUI Yao-ren, YANG Shun-lin, LIU Guan-chun, LIU Yi-yang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2007-2016年达乌尔黄鼠数量和分布变化的研究
- Study on the change of numbers and distributions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in plague natural foci of Hebei province in 2007-2016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6): 639-640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6): 639-640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2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7-19
- 网络出版时间: 2018-10-16 08:33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三大动物地理区划的交界地带,动物地理区划隶属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张北坝上干草原省。本疫源地处于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鼠疫自然疫源地和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交错地带,主要宿主动物为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达乌尔黄鼠在疫源地内的种群数量和密度仅次于长爪沙鼠,是疫源地的次要宿主。自1950-2017年该疫源地共发生5次鼠间鼠疫,其中多次在达乌尔黄鼠体内检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检菌阳性数仅次于长爪沙鼠[1]。本次通过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数量和分布变化的研究,为今后疫源地内动物间鼠疫疫情控制提供指导。
1 材料及方法 1.1 调查地点选择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2007-2016年每年的4-7月和10-11月分别选取人工草场、草滩、山坡、林带、耕地和荒地6种不同生境,采用单公顷一日弓形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密度。
1.3 统计学分析整理2007-2016年河北省康保牧场鼠疫监测数据,利用SAS 9.3软件对不同生境达乌尔黄鼠密度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达乌尔黄鼠密度年际变化2007-2016年共调查面积1 086 hm2,布放7 082夹次,捕鼠794只,平均密度为0.73只/hm2,10年间2008年密度最低为0.38只/hm2,2009年平均密度最高为1.09只/hm2,见表 1。
2.2 不同生境达乌尔黄鼠密度变化达乌尔黄鼠在不同生境平均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林地、山坡、草滩、荒地、人工草场和耕地,分别为0.86、0.85、0.83、0.61、0.60和0.02只/hm2(表 2)。6种生境达乌尔黄鼠密度除了耕地较低外,其余5种生境均较高,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47,P=0.000)。
3 讨论 3.1 达乌尔黄鼠在不同生境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的最适生境为林地、山坡和草滩。一方面达乌尔黄鼠喜食禾本科、菊科、豆科等植物的绿色部分[2-3],林地、山坡、草滩植被主要以禾木科、豆科等植物为主,食物来源充足,适合达乌尔黄鼠生存;另一方面该疫源地内多为人工沙丘林地,林木高度有限,植被茂密,可藏身避天敌,同时土质坚硬,便于筑巢[4],是很好的栖息地。荒地和人工草场中达乌尔黄鼠密度也较高,可能由于近年当地政府实施“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使该地域的植被覆盖度较好,满足了达乌尔黄鼠适宜的生存环境所致。
3.2 达乌尔黄鼠种群年际变化分析10年间除2008年达乌尔黄鼠密度较低外,其余年份密度变化不大,种群较为稳定。主要原因:(1)黄鼠寿命长性成熟晚,每年繁殖1次[5],繁殖率较低。(2)疫源地采用小麦、莜麦为毒饵的抗凝血剂(溴敌隆和敌鼠钠盐)进行春季常规灭鼠,对达乌尔黄鼠数量影响较小,因其喜食植物绿色部分,小麦、莜麦等不是其觅食第一选择。(3)达乌尔黄鼠对鼠疫菌具有中等抗性,疫源地内即使发生动物间鼠疫,达乌尔黄鼠也不会出现大量死亡现象[6]。
3.3 达乌尔黄鼠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的影响达乌尔黄鼠在疫源地内作为次要宿主广泛且连续分布,种群密度较高并常与长爪沙鼠混合分布,洞穴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时达乌尔黄鼠主要寄生蚤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mongolicus)可寄生于长爪沙鼠[7]。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寄生蚤交换频繁[8],这为鼠疫疫情的扩散传播提供了便利。达乌尔黄鼠在沙鼠型鼠疫流行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可以延长流行持续的时间,对于动物间鼠疫的扩散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对疫情的流行不起决定性作用。
[1] |
杨顺林, 史献明, 杜国义, 等. 河北省动物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 2009, 25(4): 247-249. DOI:10.3969/j.issn.1003-6245.2009.04.03 |
[2] |
俞东征. 鼠疫动物流行病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28.
|
[3] |
郑智民, 姜志宽, 陈安国. 啮齿动物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183-184.
|
[4] |
刘冠纯, 闫东, 陈永明, 等.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密度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5): 451-453, 456. |
[5] |
王静, 纪维红, 苏军虎, 等.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生态学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8): 33-39. DOI:10.11924/j.issn.1000-6850.2014-2439 |
[6] |
闫东, 史献明, 王再山, 等.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种群结构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2(4): 381-384. |
[7] |
武大胜, 刘俊平, 吕少军. 康保县2013-2015年蚤类监测数据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 31(3): 287. |
[8] |
刘纪有, 张万荣. 内蒙古鼠疫[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 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