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陈宝建, 谢汉国, 江典伟, 谢贤良, 陈朱云
- CHEN Bao-jian, XIE Han-guo, JIANG Dian-wei, XIE Xian-liang, CHEN Zhu-yun
- 福建省浦城县2016-2017年东方次睾吸虫感染及其媒介宿主调查
- Investigation on Metorchis orientalis and vector host in Puche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2016-2017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6): 636-638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6): 636-638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2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6-12
- 网络出版时间: 2018-08-03 17:13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人体重要寄生虫[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东方次睾吸虫是一种危害家鸭等禽类和鸟类的寄生虫。其成虫主要寄生于鸭、鸡等终宿主的胆管和胆囊内,亦可感染犬、猫、豚鼠、大白鼠和小白鼠等动物,与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生活史、感染方式及成虫寄生部位等较为相近,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存在两者混合感染人、犬和猫等动物。
浦城县为福建省南平市辖县,地处27°32′~28°19′N,118°11′~118°50′E,为福建省最北端,全县面积3 383 km2,多为丘陵地形,河流水域面积15 hm2,林区27.2 hm2,森林覆盖率达73.1%。年平均降雨量1 780 mm,年平均气温17.4 ℃。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城区居民房前屋后池塘、沟渠交错多布。为了解浦城县东方次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的混合感染及中间宿主鱼类和终宿主鸭、猫、犬等感染情况,我们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群感染调查按浦城县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5个乡镇的5个村为调查点,即富岭镇的瑞安村、临江镇的水东村、水北街的曹村村、仙阳镇的管九村、万安乡的连墩村。每个村收集>3岁的居民粪便200份,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虫卵,发现虫卵者,再以水洗沉淀法查获虫卵,确认系东方次睾吸虫卵为阳性感染者。
1.2 媒介宿主感染调查在居民住屋周围的鱼塘捕捞麦穗鱼等野生小杂鱼,取其尾鳍及背鳍部肌肉,置载玻片压薄于解剖镜下,查获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并与华支睾吸虫囊蚴鉴别比较。
1.3 终末宿主感染调查部分购置于鱼塘周边的居民私养家鸭,宰杀后切开胆囊、胆管,取成虫鉴定后染色制片保存;部分收集于集市出售肉鸭丢弃的胆囊等内脏物,观察其是否有肿大、变形等情况,置解剖镜下检获虫体并鉴定虫种。随机收集调查村野外犬、猫粪便,以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鉴别为东方次睾虫卵后,系为阳性感染者。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群感染情况共调查1 168人,东方次睾吸虫感染7例,感染率为0.60%。其中男性感染4例,女性3例,年龄为24~83岁。仅连墩村调查点未发现感染者,其他均有感染者,其中以管九村感染率最高,达1.32%,见表 1。发现1例与华支睾吸虫混合感染。
2.2 淡水鱼感染情况共检测媒介宿主淡水鱼5种340条,阳性190条,感染率为55.88%。其中,以麦穗鱼感染率最高,达90.31%(177/196),见表 2,平均每条鱼感染囊蚴62条。麦穗鱼和小鲭鳉鱼同时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78条,混合感染率为34.51%(78/226)。
2.3 终末宿主感染情况家鸭、家猫、家犬感染率分别为26.67%(4/15)、7.14%(1/14)和3.33%(1/30);检测市售鸭胆囊50个,未发现感染者。此外,猫、犬还分别检出华支睾吸虫与棘口科吸虫,提示该地区为鱼源性寄生虫的自然疫源地。
3 讨论东方次睾吸虫是严重危害家鸭及鸟禽类的重要寄生虫,引起禽类动物的肝脏及胆囊肿大、血管充血、囊壁增厚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甚至死亡,对家禽类危害极大,也给禽类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其对人群的感染与致病作用被发现后[1-2],国内研究者陆续对其进行调查研究[3-5]。文献[6-7]曾对东方次睾吸虫进行详细阐述。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主要针对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PCR)方面进行研究[8-10],且仅对家鸭等禽类。韩国、缅甸等国家在淡水鱼中检出东方次睾吸虫,尚无人感染的研究报道。
林金祥等[2]首次报道广东省平远县人体自然感染东方次睾吸虫及流行区,当地人群、家鸭、动物(猫与犬)及淡水鱼类的感染率均较高,感染率依次分别为4.2%、66.7%、78.6%(23.5%)和87.6%。其他省份均未报道人感染的病例,仅有部分省份报道东方次睾吸虫自然疫源地,其鸭、动物(猫与犬)及淡水鱼类的感染率也较低。家鸭、鸡感染东方次睾吸虫后,对宿主的胆囊和肝脏产生严重的致病作用,使机体的胆汁分泌紊乱,消化机能受影响,使肝脏的解毒机能下降,宿主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白色稀粪、生长缓慢、发育受阻,出现消瘦、衰竭而死亡[5]。人体感染后出现腹痛、腹胀、消瘦、食欲减退、肝区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血清免疫学检查表现为嗜酸性细胞增高,转氨酶异常等[1-2]。
通过对浦城县人群、媒介宿主淡水鱼和终末宿主家鸭、猫、犬的调查,证实浦城县不仅为华支睾吸虫的流行区[11],也是东方次睾吸虫感染的自然疫源地。该地部分(村)镇居民家家饲养家禽(畜),畜禽均放养在房前屋后的池塘或河水边,其排出的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池塘水。另外,家犬、家猫、野鸭和水鸟均可作为东方次睾吸虫的保虫宿主,不断重复感染,使其在当地流行日益严重。当地居民有食“野生熏鱼”的风俗习惯,可能致使居民感染与发病。因此,应对居民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卫生习惯,不食生鱼或未熟透的鱼等食物,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降低和减少人群感染率,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1] |
林金祥, 李友松, 程由注, 等.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entalis)人体实验感染报告[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 7(2): 9-11. DOI:10.3969/j.issn.1007-2705.2001.02.003 |
[2] |
林金祥, 李友松, 程由注, 等. 人体自然感染东方次睾吸虫的发现及其疫源地的调查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 17(4): 19-21.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01.04.006 |
[3] |
张鸿满, 黎学铭, 谭裕光, 等. 广西淡水鱼携带异形科吸虫囊蚴的调查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6, 22(2): 111-113.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06.02.004 |
[4] |
陈诚, 张鸿满, 江河, 等. 东方次睾吸虫的实验动物易感性研究[J]. 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2): 80-82.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08.02.005 |
[5] |
张智芳, 程由注, 江典伟, 等. 东方次睾吸虫在鸡体内发育及其对宿主致病性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学报, 2013, 29(9): 869-873. 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3.09.009 |
[6] |
汤林华, 许隆祺, 陈颖丹.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M]. 北京: 科技出版社, 2011: 409-411.
|
[7] |
陈宝建, 张智芳, 李丽莎, 等. 东方次睾吸虫病的研究进展[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3, 19(5): 18-20. |
[8] |
Leles D, Araújo A, Vicente AC, et al. Molecular diagnosis of ascariasis from human feces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Ascafis sp. genotype in Brazil[J]. Vet Parasitol, 2009, 163(1/2): 167-170. DOI:10.1016/j.vetpar.2009.03.050 |
[9] |
Ai L, Chen SH, Zhang YN, et al. Sequence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and two mitochondrial genes: effective genetic markers for Metorchis orientalis[J]. J Animal Vet Adv, 2010, 9(18): 2371-2376. DOI:10.3923/javaa.2010.2371.2376 |
[10] |
Wang N, Li DS, Zhou X, et al.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PCR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Baylisascaris schroederi eggs in giant panda feces[J]. Parasitol Int, 2013, 62(5): 435-436. DOI:10.1016/j.parint.2013.05.004 |
[11] |
余文武. 浦城县华支睾吸虫病监测调查[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7, 23(6): 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