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黎祖秋, 屈志强, 汤洪洋, 凌峰, 李萍, 罗密芳, 石健
- LI Zu-qiu, QU Zhi-qiang, TANG Hong-yang, LING Feng, LI Ping, LUO Mi-fang, SHI Jian
- 5种卫生杀虫剂对登革热媒介伊蚊现场控制效果研究
- Field control efficacy of Aedes vectors of dengue fever with five public health insecticide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6): 598-600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6): 598-600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7-11
- 网络出版时间: 2018-10-16 08:34
2014年南宁市发生首起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709例,主要通过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传播[1]。鉴于目前登革热没有特异性疫苗和治疗药物进行预防,登革热疫情发生时,采用媒介伊蚊成蚊的快速控制仍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2]。为确保高效、快速地防控登革热疫情,2017年6—10月我们对5种卫生杀虫剂控制白纹伊蚊成蚊效果进行了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杀虫剂来源“仙猫”8%氯菊酯·胺菊酯微乳剂由河南省社旗仙猫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凯奇”10%胺·氯菊微乳剂由江苏省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顺宁发”10%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由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提供,“郁康”10%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由山东洁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列喜镇”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由德国拜耳公司提供。
1.2 器械采用深圳隆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WC-50型车载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B-ULV-2680背负式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
1.3 试验现场试验现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关一宿舍区(喷洒“仙猫”8%氯菊酯·胺菊酯微乳剂)、大板三区(喷洒“凯奇”10%胺·氯菊微乳剂)、星湖小区(喷洒“顺宁发”10%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和青秀小区(喷洒“郁康”10%氟氯氰菊酯水乳剂)、龙盘小区(喷洒“列喜镇”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5个小区。并选择与上述试验区相似的林业厅小区作为空白对照(未采用杀虫剂喷洒)。
1.4 药物喷洒在上述5个试验小区车辆能通行处采用车载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对车载不能喷洒之处,则使用背负式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洒要求为风速1~4 m/s,车辆行驶速度8~10 km/h,人步行喷洒速度60 m/min。上述5种杀虫剂按照相应的产品说明书推荐比例进行配比。喷洒方法采用超低容量空间喷雾[3]和绿篱技术[4]相结合方式,其中后者喷洒要求喷雾器的喷头从下往上斜30°~45°,将杀虫剂主要喷洒在试验区建筑物周围环境2 m以下的灌木绿化篱笆或植被叶片表面和背面,施药量以灌木叶片湿而不滴为宜。喷洒时间为16:00-19:00。
1.5 密度调查采用人诱停落法[5]进行伊蚊成蚊密度调查。在5个试验区和1个空白对照区各选择2个遮荫处作为伊蚊成蚊监测点,于喷洒前1 d和喷洒后1、3、5、7、10、15 d的16:00-17:00,各监测30 min。记录30 min内停落的雌蚊数量、诱蚊开始与结束时间,监测地点的温度以及湿度和风速。密度单位采用停落指数(landing index,LI)计算。
1.6 杀灭效果计算伊蚊成蚊杀灭效果以相对密度下降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相对密度下降率计算公式[6]:RPI=Ta×Cb/Tb×Ca,Rd=(1—RPI)×100%。式中RPI为相关密度指数,Ta为试验组喷洒后密度,Tb为试验组喷洒前密度,Ca为空白对照组喷洒后密度,Cb为空白对照组喷洒前密度,Rd为相对密度下降率。相对密度下降的评价界点为80%,即当密度下降率<80%时,说明控制效果不明显。
1.7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5种杀虫剂在喷洒后的1、3、5、7、10和15 d,各试验区的伊蚊密度(LI)均能迅速下降,且各试验区的相对密度下降率均>80%,尤以喷洒后7 d以内最明显,持效期>15 d。此外,喷洒后各试验区与空白对照区的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化学杀虫剂喷洒采取超低容量喷雾和绿篱施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迅速控制伊蚊成蚊密度[7],超低容量喷雾法是利用超低容量喷头或高速涡旋气流等将杀虫剂原油或高浓度制剂分散成为很小的高浓度雾粒(<30 μm),使靶标生物接触到雾粒而中毒的喷雾方法,其雾滴不仅有效覆盖面积比常规喷雾面积大很多,还具有降低杀虫剂对人、畜和环境的危害等优点,较适用于居民区或人流密集的地方灭蚊喷洒[8]。绿篱施药技术属于滞留喷洒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白纹伊蚊喜爱栖息于室外植被阴凉环境的特点,将杀虫剂滞留喷洒在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灌木篱笆或植被叶片表面和背面,该技术对停落栖息在绿植的白纹伊蚊有长效杀灭效果[9]。
刘礼平等[10]和徐仁权等[11]的研究表明,前者超低容量喷雾能快速杀灭白纹伊蚊成蚊,使密度迅速降低至不足为害水平,是登革热疫情发生和流行时应急防控的重要手段,该方法易受天气、社区环境、人群等因素影响,而且滞留灭蚊效果差,持效期仅为1周左右。王飞等[9]、晁斌等[12]和刘旭振等[13]采用绿篱施药技术控制白纹伊蚊效果观察发现,该方法具有滞留喷洒效果特点,即灭蚊效果持久,可持续时间3周至1个月,是伊蚊媒介可持续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技术。如何利用二者的技术优势,达到快速、持久效果,任东升等[14]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结合滞留喷洒方法现场评价发现,二者结合在杀灭蚊虫效果方面明显好于单一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或滞留喷洒法。该研究采用了超低容量喷雾和绿篱施药技术进行紧急灭蚊,伊蚊密度均能迅速下降,且各试验区的伊蚊成蚊相对密度下降率均>80%,持效期>15 d,更重要的是,该方法使南宁市首次出现的本地登革热疫情暴发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15]。
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5种菊酯类卫生杀虫剂灭蚊效果较好,该杀虫剂可作为当地控制登革热媒介伊蚊的贮备药物。
[1] |
陈敏玫, 谭毅, 唐振柱, 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溯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10): 1350-1355.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10.007 |
[2] |
孟凤霞, 王义冠, 冯磊, 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4-10.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02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714-2015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空间喷雾[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4] |
商怀君, 孟宪新, 李洪芬, 等. 绿篱施药法控制蚊蝇密度的应用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5): 426-428.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3797-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7781-2011 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喷射剂[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
[7] |
刘起勇. 寨卡病毒媒介伊蚊控制策略和措施展望[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93-9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01 |
[8] |
严子锵. 登革热媒介控制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19): 3472-34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1.19.007 |
[9] |
王飞, 陆珏磊, 蒋璐, 等. 绿篱施药技术现场控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6): 555-55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6.007 |
[10] |
刘礼平, 刘旭振, 倪秀峰, 等. 超低容量喷雾防制白纹伊蚊效果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6): 559-563.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6.011 |
[11] |
徐仁权, 任文军, 张富强, 等. 3种药物对白纹伊蚊的现场控制效果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0, 16(5): 338-341. |
[12] |
晁斌, 阮峰, 崔利伟, 等. 绿篱技术在社区蚊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6): 494-497. |
[13] |
刘旭振, 倪秀峰, 吴军, 等. 绿篱技术应用于登革热蚊媒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2): 152-15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2.014 |
[14] |
任东升, 周广超, 刘起勇, 等. 超低容量喷雾和滞留喷洒杀灭蚊虫的现场实验[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3): 243-245, 248.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3.013 |
[15] |
王晶, 唐振柱, 林玫, 等. 南宁市首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及成本效益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3): 258-261.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3.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