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黄甜, 蒋立, 李琼芬, 郑尔达, 郑艳, 何继波
- HUANG Tian, JIANG Li, LI Qiong-fen, ZHENG Er-da, ZHENG Yan, HE Ji-bo
- 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Risk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cross-border imported dengue fever in Yunnan border are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6): 594-59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6): 594-59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1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7-17
- 网络出版时间: 2018-10-16 08:34
2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阳 550001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南亚多国邻近,与缅甸、老挝、越南3国接壤,全省有8个州(市),25个县(区)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边境线长4 060 km。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程度不断加深,人员往来日益加剧,加之周边国家发生战争,边境地区边民涌入事件时有发生,传染病跨境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大。2005—2017年共报告缅甸、老挝、越南输入性传染病事件36起,病例3 725例,其中输入性登革热3 627例,是境外输入传染病的主要病种。登革热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在中国、缅甸、越南和老挝4国边境地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提高登革热境外输入传播的预警能力,有效应对登革热输入传播疫情,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专家汇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PH)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确定指标体系框架采用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及专家汇商法,初步拟定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专家咨询会对已经建立好的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讨论、分析。
1.2 专家咨询采用德尔菲法和APH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专家咨询会的方式进行,共进行2轮,第1轮咨询的目的是集体讨论并评价一、二级指标;专家分别独立对三级指标进行评价打分,提出是否增加、删减或修改建议。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与可获得性进行评价,采用10分制,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说明。每个三级指标之后都设置有专家补充意见栏,征集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对第1轮的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事先制定的指标入选标准(重要性评分>5分,可获得性评分>6分、变异系数<0.3),结合专家对三级指标的建议进行修改和调整,制定可以接受的新指标。在第2轮专家咨询中将第1轮的咨询意见汇总结果反馈给专家以供参考。再次让专家评分,提出意见和建议,综合各位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删除和修改(要求删除的指标数量不多于原指标的50%),最终建立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3 统计分析数据录入及整理用Excel 2010软件完成,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免费版)和SPSS 17.0软件计算相关的评价指标及权重[1]。协调系数经W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遴选专家的条件为从事卫生行政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管理、病毒和病媒监测或相关领域的专家,且在该领域工作时间10年以上,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并且对APH和德尔菲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进行2轮,有18名专家参加,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有15人,占83.33%,平均年龄(46.72±7.25)岁,平均工作年限(22.94±7.39)年。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第1轮和第2轮专家咨询分别有13名和4名提出了书面修改建议,分别占专家人数的72.22%和22.22%。2轮专家权威系数的均数分别为0.836 1±0.074 3和0.861 1±0.055 7。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第1轮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分范围分别为(1.22~9.33)分,平均得分为(6.22±1.91)分,变异系数的均数为0.297 3±0.169 7;第2轮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分为4.06~9.11,平均得分为6.60±1.22,变异系数的均数为0.158 6±0.502 3。2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78(χ2=573.694,P<0.05)和0.691(χ2=577.390,P<0.05)。
2.3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10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 1。
2.4 风险等级划分参考风险矩阵法划分风险等级的标准,制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2。根据研究建立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收集资料,评估计算风险分值,按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3 讨论德尔菲法和APH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风险评估领域[2-4]。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和APH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风险的指标体系。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0.80,协调系数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咨询结果表明,专家对所咨询的问题积极性高,权威性和意见协调程度好。通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对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达成一致性意见。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顺序为登革热病毒及病媒特征(0.455 0)>防控能力(0.262 7)>人群因素(0.141 1)和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0.141 1)。本研究中,“登革热病毒及病媒特征”在本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最高,排在第2位的是辖区防控能力。边境地区登革热防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工作中应该首要考虑登革热病毒及病媒特征和防控能力。余向华等[5]研究认为包含病媒特征的登革热发生可能性和应对能力两个准则层的权重系数高,均为0.389,是登革热风险评估中首要考虑的两个准则层,与本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自然和社会因素以及人群因素在登革热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相同,均排第3位,为0.141 1。巴西的一项研究指出,社会经济环境与登革热的传播流行有密切关系,人口流动往往是登革热在非流行地区传播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6]。Gardner等[7]也把可能感染登革热的入境旅客数量作为预测登革热感染风险的重要计算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二级指标按组合权重排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病媒特征(0.364 0)>应急处置能力(0.105 1)和传染病监测能力(0.105 1)>病毒特征(0.091 0)>流行状况(0.070 6)和易感人群(0.070 6)。既往开展的登革热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认为包含蚊密度监测的病媒流行特征、疾病的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登革热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8-9]。
三级指标按综合权重系数排序,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诱蚊诱卵指数(MOI)(0.058 5)>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BI)(0.057 7)>监测周期内的平均气温(0.056 2)>监测周期内的平均日降雨量(0.055 4)>监测周期所处月份(0.050 8)。印度尼西亚的研究表明,传统的蚊幼虫密度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BI)作为登革热传播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是不够的,成蚊的密度和种类作为风险指标更加敏感和准确[10]。WHO已于1994年推荐人工诱卵器法应用于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的监测。目前研究表明,MOI是能够较好反映伊蚊成蚊密度的指标[11-12]。本研究认为MOI和BI在登革热输入传播风险评估中是最重要的三级指标。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降雨量和所处月份均为本次研究中权重系数较高的三级指标。这与既往研究认为降雨量和气温在预测登革热疫情的环境因素中是显著预测因子的结论相一致[13-15]。本研究尝试将一些考核辖区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指标,如按照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评估标准得分、传染病报告质量评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率等列入三级指标中。这些指标来源于实际工作,可获得性较高,可运用于评价传染病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研究首次运用德尔菲法和APH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下一步将对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评估效果进行验证。
[1] |
徐天和. 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统计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6-44.
|
[2] |
Cancela J, Fico G, Arredondo Waldmeyer MT.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understan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design and evaluate a telehealth system for Parkinson's disease[J]. BMC Med Inform Decis Mak, 2015, 15 Suppl 3: S7. DOI:10.1186/1472-6947-15-S3-S7 |
[3] |
Li X, Liu T, Lin LF,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pproach to the risk assessment of Zika virus disease trans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BMC Infect Dis, 2017, 17: 65. DOI:10.1186/s12879-016-2170-2 |
[4] |
Mohr O, Hermes J, Schink SB,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contact tracing people after contact with infectious patients while travelling by bus or other public ground transport:a Delphi consensus approach[J]. BMJ Open, 2013, 3(10): e002939. DOI:10.1136/bmjopen-2013-002939 |
[5] |
余向华, 胡蔡松, 魏晶娇, 等. 浙江省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评估[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5): 491-493.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5.018 |
[6] |
Kikuti M, Cunha GM, Paploski IAD,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ngue in a brazilian urban slum setting:role of socioeconomic gradient in disease risk[J]. PLoS Negl Trop Dis, 2015, 9(7): e0003937. DOI:10.1371/journal.pntd.0003937 |
[7] |
Gardner L, Sarkar S. A global airport-based risk model for the spread of dengue infection via the air transport network[J]. PLoS One, 2013, 8(8): e72129. DOI:10.1371/journal.pone.0072129 |
[8] |
廖如燕, 陈胤瑜, 毛琛. 构建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量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3): 337-341. |
[9] |
吴烽, 钟玉清, 陈胤瑜. 登革热传入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10): 1964-1966. 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6.10.097 |
[10] |
Wijayanti SPM, Sunaryo S, Suprihatin S, et al. Dengue in java, indonesia:relevance of mosquito indices as risk predictors[J]. PLoS Negl Trop Dis, 2016, 10(4): e0004683. DOI:10.1371/journal.pntd.0004683 |
[11] |
李美青.伊蚊诱捕器效果指标和传统登革热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D].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 2013. DOI: 10.7666/d.Y240573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2405731
|
[12] |
张令要. 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6): 631-634. |
[13] |
Louis VR, Phalkey R, Horstick O, et al. Modeling tools for dengue risk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J]. Int J Health Geogr, 2014, 13: 50. DOI:10.1186/1476-072X-13-50 |
[14] |
沈纪川.媒介和气象因素对广州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D].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 2015. DOI: 10.7666/d.Y291062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2910627
|
[15] |
王金娜, 陆烨, 郭颂, 等. 气象因素影响登革热传播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6): 594-596.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6.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