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田野, 吴治明, 张恒端, 吴小群, 周明浩, 褚宏亮
- TIAN Ye, WU Zhi-ming, ZHANG Heng-duan, WU Xiao-qun, ZHOU Ming-hao, CHU Hong-liang
- 3种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效果比较研究
- Efficiency of three monitoring methods for the density of adult Aedes albopictu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6): 586-589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6): 586-589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7-26
2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北京 100071;
3 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宜兴 214206
2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3 Yix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近年来,随着由媒介伊蚊传播的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及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流行,我国面临的疾病防控形势也日益严峻。伊蚊监测是伊蚊传播疾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控制效果评价的基础和前提[1]。其中伊蚊成蚊密度监测对于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灭杀效果及疾病防控评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伊蚊成蚊监测在不同监测时段和不同监测点捕获的成蚊密度差异明显[2],且对于各种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的监测效果仍存在争议[3-5],基于目前针对双层叠帐法、人帐诱法和人诱停落法的监测效果之间缺乏相对科学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采用拉丁方设计的现场试验,排除不同试验时间与不同生境对诱捕结果的影响,同时将气象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影响进行分析,比较3种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的效果,以期为白纹伊蚊成蚊监测及登革热等媒介伊蚊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选择白纹伊蚊高发季节[6-8],于2016年8—9月间进行3次试验。试验于每日的16:30-18:30进行[7-9]。选择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内白纹伊蚊成蚊密度较高的3处生境,即废旧轮胎堆放地(位于一家轮胎生产企业内)、居住区附近竹林(距最近住户约200 m)和距居住区较远处的竹林(距最近住户约1.5 km)。
1.2 试验方法 1.2.1 双层叠帐法在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选择相对避风、朝阴的地方,支起双层叠帐(规格:外层为180 cm×180 cm×150 cm;内层为120 cm×120 cm×200 cm)。诱集者位于内部封闭蚊帐中暴露两条小腿,收集者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停落在蚊帐上的伊蚊持续30 min,分类鉴定,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度和风速。密度计算公式: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中人帐诱法进行[10]。在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布放诱蚊帐(规格:顶部为80 cm×80 cm,底部为150 cm×150 cm,高150 cm)。将蚊帐悬挂,上下四角撑开固定,使帐下缘距地面25 cm。监测者手持电动吸蚊器和手电筒捕获帐内蚊虫。监测30 min。收集蚊虫、分类、计数。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密度计算公式: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中人诱停落法进行[10]。在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选择遮阴处。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记录30 min内停落在小腿上被拍死或电动吸蚊器捕获的蚊虫数量。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密度计算公式:
为控制现场研究时不同试验时间与不同生境对结果的影响,且不同试验时间、不同生境和不同试验方法之间没有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3阶拉丁方试验设计来进行不同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的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生境按照标准3阶拉丁方分别进行行和列随机变换,得到3阶普通拉丁方排列(表 1),每次试验按照预先设计的排列方式进行监测方法和监测生境的替换。同时,为保证试验质量,每次试验分别选择在3处生境中的固定监测位置进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且每次试验的监测时间和气候条件测量时间保持基本一致。收集到的蚊虫依据检索表进行形态学鉴定与分类[11]。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拉丁方设计资料采用三向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气象资料中不同生境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成蚊密度与气象数据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监测方法捕获白纹伊蚊密度和叮咬指数比较试验期间共捕获白纹伊蚊成蚊雌蚊243只。其中双层叠帐法捕获白纹伊蚊雌蚊48只,平均每次捕获该蚊雌蚊(16.00±11.14)只;人帐诱法捕获白纹伊蚊雌蚊58只,平均每次捕获该蚊雌蚊(19.33±3.79)只;人诱停落法捕获白纹伊蚊雌蚊137只,平均每次捕获该蚊成蚊(45.57±13.05)只,见表 2。不同监测方法的白纹伊蚊平均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83,P=0.034)。两两比较发现,人诱停落法平均密度为(30.44±8.70)只/(人·h),高于双层叠帐法平均密度〔(10.67±7.42)只/(帐·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6.865,P=0.021);且人诱停落法平均密度〔(30.44±8.70)只/(人·h)〕高于人帐诱法平均密度〔(12.89±2.53)只/(帐·h)〕,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SD-t=6.093,P=0.026);而双层叠帐法与人帐诱法平均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772,P=0.521)。
2.2 气象因素与监测指标的相关性试验期间3处生境中白纹伊蚊密度、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监测情况见表 3。将3处生境之间的气象因素进行比较,方差分析表明,3处生境平均温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0,P=0.588);3处生境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32,P=0.000),两两比较发现,废旧轮胎堆放地平均相对湿度低于居住区附近竹林(LSD-t=-6.201,P=0.001)和距居住区较远处竹林(LSD-t=-8.454,P=0.000),而两处竹林的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2.252,P=0.065);不同生境平均风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2,P=0.592)。将试验期间捕获的白纹伊蚊密度和气象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白纹伊蚊密度与平均温度之间无相关关系(r=-0.019,P=0.961);白纹伊蚊密度与相对湿度之间无相关关系(r=-0.031,P=0.938);白纹伊蚊密度与平均风速之间亦无相关关系(r=-0.332,P=0.383)。
3 讨论 3.1 试验研究方法白纹伊蚊成蚊监测方法与效果评价一直是伊蚊监测讨论的热点。针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的方法有很多[12],其中人诱停落法和人帐诱法被认为是传统的成蚊密度监测方法,由于这2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捕获效果好等特点,常被用于蚊虫监测与调查研究中[13-15]。而双层叠帐法在《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以及《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中被作为伊蚊成蚊监测的标准方法,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被推广使用[7-8]。有研究者认为,人诱停落法是白纹伊蚊成蚊监测中最敏感的方法,常被作为标准参照方法评价监测效果[16-17],但人诱停落法易受监测时间和监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监测条件其代表性和可比性较差[18]。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双层叠帐法存在种种局限性,造成其诱蚊效果较低,不能较好的反映白纹伊蚊成蚊的真实密度情况[5]。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将试验时间、地点及气象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的监测方法比较研究以及一些研究对监测方法效果的质疑等情况,本研究采用3阶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控制监测时间和地点因素对不同监测方法的伊蚊成蚊诱捕效果的影响,较大程度的减小不同监测条件对伊蚊成蚊诱捕效果的影响,同时,将不同气象因素对监测效果的影响加以分析,使不同的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的实际监测效果能够较为真实的展示出来。但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采用的拉丁方设计阶数较低,试验重复数较少,易造成试验灵敏度下降。后续可采用相同大小的拉丁方试验重复进行若干次试验,以提高检验灵敏度。
3.2 气象因素的影响既往研究认为,气象因素如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同期蚊虫密度存在相关关系[19-21],不同的试验地点之间由于气象因素的不同,可能对捕获的成蚊密度造成影响。在本研究中3处生境的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之间未呈现出差异,且捕获的白纹伊蚊密度与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无相关关系;而对平均湿度的分析发现,两处竹林的平均湿度均高于废旧轮胎堆放地,但平均湿度与白纹伊蚊密度之间亦未呈现相关关系。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本次试验中各种气象因素均未对不同生境中白纹伊蚊捕获密度产生影响,较好的保证了3种方法监测效果的可比性。但是否由于试验研究期间气象变化波动较小、试验重复次数较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捕获蚊虫密度未呈现出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3种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从本研究中3种监测方法诱捕的伊蚊成蚊密度来看,人诱停落法诱捕效果最佳,双层叠帐法与人帐诱法诱捕效果相当,但两种帐诱方法的诱捕效果均低于人诱停落法。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白纹伊蚊往往在收集者腿脚边飞行活动,而并不进入帐中,因此帐诱方法收集到的结果可能低估了实际蚊虫数量。此外,蚊帐是否部分影响了空气流动速度使得人体散发的气味及二氧化碳等诱蚊因素的效果减弱,从而影响蚊虫的诱捕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对于人诱停落法,由于其不能保护诱集者免遭蚊媒疾病的感染,且受到操作者熟练程度及监测环境的影响较大,故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较多的局限性[12, 17]。但其对白纹伊蚊成蚊具有较高的诱捕效率,能够较好反映蚊虫密度。因此,在非蚊媒疾病流行区域及时段内,仍可视为一种较好的伊蚊成蚊密度监测和研究方法。人帐诱法由于同样具备了人诱停落法的缺点,且诱捕效果不及人诱停落法,故不适合用于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双层叠帐法对白纹伊蚊的诱集效果虽然不及人诱停落法,但其在保护监测诱集人员方面具有前2种方法无法媲及的优势,因此,在蚊媒疾病流行区域及疾病暴发期间,双层叠帐法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媒介伊蚊成蚊应急监测方法。建议进行探讨双层叠帐法监测密度校正系数及改良双层叠帐的结构设计等问题的研究,对双层叠帐监测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从而能够更好的反映白纹伊蚊成蚊的真实密度水平,为登革热等媒介伊蚊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1] |
秦芝旭, 杜慧, 吴凡, 等. 伊蚊的监测与防治[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6): 575-580. |
[2] |
高强, 周毅彬, 冷培恩, 等. 人诱停落法不同环境与昼夜时段成蚊种群构成的差异性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 20(5): 424-427. |
[3] |
邓海平, 徐友祥, 王韶华. 3种采集方法捕蚊效果的比较[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 20(4): 346-347, 351. |
[4] |
茌静, 古文媚, 陈戊申, 等. 3种媒介伊蚊监测方法在登革热疫点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5): 495-497, 508.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5.01 |
[5] |
黄春文, 林灵, 汪攀. 人诱挥网法与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成蚊密度效果比较[J]. 职业与健康, 2016, 32(20): 2846-2848. DOI:10.13329/j.cnki.zyyjk.2016.0897 |
[6] |
杨维芳, 徐燕, 褚宏亮, 等. 2002-2007年江苏省主要病媒生物密度与构成情况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5): 432-435.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8.05.015 |
[7]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S].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
|
[8] |
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
|
[9] |
郭玉红, 陈传伟, 朱丽, 等. 河南省永城市白纹伊蚊日活动节律初步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5): 484-48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5.016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3797-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
[11] |
陆宝麟, 许锦江, 俞渊.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9卷.双翅目:蚊科(下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88-106.
|
[12] |
帅淑芬, 李奕基, 陈晓光. 常用蚊媒监测方法概述[J]. 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10): 1292-1296. |
[13] |
周毅彬, 冷培恩, 朱江, 等. 人诱法和CO2诱捕法在白纹伊蚊监测中的比较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1, 17(3): 171-173. |
[14] |
杨维芳, 褚宏亮, 田野, 等. 两种采样方法捕获稻田蚊虫效果的比较[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5, 21(4): 362-366. |
[15] |
邢丹, 孙响, 张恒端, 等. 新疆伊犁三道河地区蚊种组成及昼夜消长[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 20(4): 379-381. |
[16] |
高强, 曹晖, 熊成龙, 等. 两种方法监测成蚊种群构成与变化的差异性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5, 21(3): 254-258. |
[17] |
刘传鸽, 罗琳, 胡龙飞. 蚊类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检验检疫学刊, 2013, 23(1): 52-57. |
[18] |
郭玉红, 刘京利, 鲁亮, 等. 诱蚊灯法与人工小时法捕蚊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6): 529-532. |
[19] |
Patz JA, Reisen WK. Immunology, climate change and vector-borne diseases[J]. Trends Immunol, 2001, 22(4): 171-172. DOI:10.1016/S1471-4906(01)01867-1 |
[20] |
周毅彬, 冷培恩, 顾君忠, 等. 上海市白纹伊蚊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05-407.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05 |
[21] |
苏露, 张子武, 栾荣生, 等. 2010-2012年成都市城区气象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影响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5, 31(11): 859-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