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张文增, 马铁铮, 吴殚, 皮海伦, 朱思捷, 张松建
- ZHANG Wen-zeng, MA Tie-zheng, WU Dan, PI Hai-lun, ZHU Si-jie, ZHANG Song-jian
- 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及体表寄生虫种群生态调查与分析
-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mall mammals and their ectoparasites in Wucai mountain scenic area, Beijing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6): 571-575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6): 571-575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3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8-02
- 网络出版时间: 2018-10-16 08:33
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位于顺义区东北部,地形地貌以山区为主,地势复杂,生境类型多样。近些年来,顺义区政府将其发展定位为全国著名的都市运动目的地和生态消费地,建成集自驾车、山地自行车、登山步道“三位一体”,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登山健身步道。该地区鼠类等小兽分布广泛、繁殖力高、活动性强。研究表明,鼠类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莱姆病、恙虫病、斑点热等的传染源或储存宿主,在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中起重要作用。而寄生在小兽等宿主动物体表的螨、蚤、蜱等寄生虫,可作为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1]。因此,对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分布的种类、数量、丰富度等种群生态特征进行调查,将有助于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目前,关于五彩浅山地区小兽种属密度及其体表寄生虫种群生态特征情况的本底资料较少,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为掌握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的群落生态特征,我们于2017年1—12月开展了专题调查,旨在为顺义区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防控策略的制定及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2017年1—12月,在顺义区龙湾屯、木林、张镇、大孙各庄及北石槽等浅山5个镇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境,如阔叶林、灌木丛、次生林、草原、农田、果园等设立小兽监测点,每个乡镇设立3个监测点,各监测点间距500~1 000 m。
1.2 监测方法采用中号鼠笼(浙江省杭州科凌虫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以火腿肠作诱饵,采用5 m夹(笼)线法布放鼠笼,在不同监测点开展小兽种属和密度监测,晚放晨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详细定位和记录监测鼠种及捕鼠地点。每个监测点不同生境每季度监测1次。
1.3 鼠类及体表寄生虫鉴定捕捉的小兽使用乙醚深度麻醉后,进行种类鉴定。同时采集体表寄生物(蚤、螨、蜱等),同一只鼠的寄生虫按类别分别置入盛有75%乙醇的冻存管中,以待鉴定。检获的蚤和革螨全部进行标本制作和鉴定,恙螨在显微镜下计数后随机抽取20%进行标本制作和鉴定。寄生虫标本制作和鉴定工作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完成。
1.4 生态统计采用染虫率、染虫指数等指标计算小兽体表各类寄生虫群落构成情况。计算公式:
采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季节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兽构成情况共布放鼠笼2 140笼次,共捕获各类小兽73只,总捕获率为3.41%。捕获的小兽经鉴定隶属2目3科6属7种,分别为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的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朝鲜姬鼠(Ap. peninsulae)、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松鼠科(Sciuridae)的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食虫目(Insectivora)猥科(Erinaceidae)的远东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在捕获小兽的群落构成中,黑线姬鼠占75.34%(55/73),为该地区优势种;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和朝鲜姬鼠分别占9.59%、5.48%、4.11%和2.74%。此外,捕获岩松鼠和远东刺猬各1只。各地区捕获小兽种类和数量见表 1。
2.2 小兽体表寄生虫群落构成情况从42只小兽体表共获得寄生虫781只(匹),经分类鉴定,隶属3目4科5属6种。体外寄生虫包括恙螨、革螨和蚤类,未发现蜱类。以恙螨数量最多,占全部寄生虫数量的95.39%,为优势寄生虫类群。73只小兽中染虫宿主数量为42只,总染虫率为57.53%,总体染虫指数为10.70,见表 2。
2.2.1 不同宿主恙螨群落构成共检获2种恙螨745只,隶属于纤恙螨属(Leptotrombidium)。其中须纤恙螨(L. palpale)是该地区优势种,占检获恙螨总数的99.21%(126/127),检获小盾纤恙螨(L. scutellare)1只(1/127,0.79%)。全部恙螨在黑线姬鼠、大仓鼠、朝鲜姬鼠和小家鼠4种宿主体表检获,其中大仓鼠染恙螨率和总染恙螨指数两项指标均为最高,分别为57.14%和34.71,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次之。小盾纤恙螨仅在小家鼠体表检获,染恙螨率和总染恙螨指数分别为33.33%和2.00。五彩浅山地区各宿主动物检获恙螨数量及其指数见表 3。
2.2.2 不同宿主革螨群落构成检获的73只革螨均为耶氏厉螨(Laelaps jettmari),是该地区优势种。全部革螨在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体表检获,其余宿主动物未检获革螨。各宿主动物检获革螨数量及其指数见表 4。
2.2.3 不同宿主蚤类群落构成共检获蚤类3种11匹,隶属2科3属,即不常纤蚤(Rhadinopsylla insolita)、曲鬃怪蚤(Paradxopsyllus curvispinus)和特新蚤(Neopsylla specialis)。不常纤蚤和特新蚤均在黑线姬鼠体表检获,曲鬃怪蚤在大仓鼠体表检获,其余宿主动物未检获蚤类。各宿主动物检获蚤类数量及其指数见表 5。
2.2.4 不同季节小兽体表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不同季节小兽体表寄生虫种类存在差异,恙螨在春季和秋季有检获,革螨在夏季和秋季有检获,蚤类仅在秋季有检获。经χ2检验,不同季节总染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0,P<0.001)。染虫指数方面,以秋季总染虫指数最高(13.46),春季次之(3.29),夏季和冬季较低。恙螨不同季节染虫指数分布与总染虫指数基本一致,革螨夏季和秋季染虫指数均较高,蚤类秋季染虫指数最高,见表 6。
3 讨论既往调查结果显示,顺义区为HFRS自然疫源地[2]。2012—2013年北京市开展的远郊区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平谷区是北京市恙虫病的主要流行区[3-4],与其毗邻自然条件相近的密云、怀柔、延庆区也有较高的感染率[5-7]。此外,北京市的远郊山林地区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顺义区周边的密云、怀柔、昌平区等有莱姆病感染的病例[8-9]。五彩浅山地区毗邻平谷区恙虫病流行区,地理和自然环境与周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相似,生态环境适于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的栖息和繁殖。因此,对五彩浅山地区小兽种属密度及其体表寄生虫种群生态特征开展调查,获得该地区鼠类等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对于相关自然疫源疾病的防控及保障旅游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五彩浅山地区小兽种群构成与周边同类地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10-12]。既往结果显示,顺义区的平原地区居民区小兽种群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2, 13-14],五彩浅山地区与顺义区平原地区居民区小兽种群构成存在差异。本次调查小兽总捕获率与邻近生境相似的密云地区鼠类监测捕获率基本持平[10],略高于近些年顺义区平原地区鼠类监测捕获率,说明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密度较高,鼠类防制工作不容松懈。
调查结果显示,五彩浅山地区小兽体表寄生虫群落构成情况在不同种类小兽宿主间存在差异,部分种类寄生虫仅在特定的1种或几种小兽宿主体表检获。此外,不同宿主之间体表寄生虫的染虫率及染虫指数也存在一定差异。恙螨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本次调查检获须纤恙螨和小盾纤恙螨2种,其中小盾纤恙螨是我国北方秋冬型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传播汉坦病毒引起HFRS的媒介[15-16]。须纤恙螨也可携带恙虫病病原体,但其作为恙虫病媒介的意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查明[17]。在调查中,所有检获革螨均为耶氏厉螨。文献资料表明,耶氏厉螨为HFRS重要传播媒介之一[18]。
本调查中五彩浅山地区小兽体表寄生蚤群落与北京市东灵山地区鼠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9],但检获蚤的种类和宿主动物种类均低于北京市东灵山地区。研究表明,蚤类作为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其生存与分布取决于宿主动物的存在和分布。此外,生境类型是影响鼠类体外寄生蚤类群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不同尺度景观内的气候环境、森林植被和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等因素均可以通过影响蚤类栖息生境来影响蚤类的分布[20]。五彩浅山地区和东灵山地区虽然同在北京市周边,但东灵山地区属太行山脉的小五台山余脉,而五彩浅山地区属于燕山余脉,两者自然环境和生境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两个地区蚤类群落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本调查基本掌握了五彩浅山地区鼠类等小兽种属、密度、地理分布及体表寄生物(蚤、螨等)群落构成情况,可为该地区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防控策略的制定及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近些年来,随着旅游开发进程的推进,五彩浅山地区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小兽及体表寄生虫与人类的接触机会也随之增多,因此,应加强对该地区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种属及群落构成方面的研究。恙虫病、莱姆病、HFRS等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各有关部门应继续做好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种群监测工作,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公布相关疾病预警信息,从而保障该地区旅游安全和人群健康。
志谢 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李贵昌、鲁亮、吴海霞老师在小兽体表寄生虫鉴定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特此志谢[1] |
郑剑宁, 王燕, 裘炯良. 鼠传疾病与鼠类宿主研究概况[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5): 427-429.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7.05.029 |
[2] |
张文增, 李长青, 张松建, 等. 北京市顺义区1997-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4): 361. |
[3] |
付秀萍, 刘玉英, 张宝华, 等. 首次实验室证实北京平谷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暴发流行[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2): 137-140. |
[4] |
Li WH, Dou XF, Zhang LQ, et al.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genotype identification of scrub typhus from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2008 and 2010[J]. Am J Trop Med Hyg, 2013, 89(1): 123-129. DOI:10.4269/ajtmh.12-0728 |
[5] |
张曙光, 田丽丽, 张丽琴, 等. 北京市延庆区恙虫病人群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6, 17(7): 532-534. DOI:10.16506/j.1009-6639.2016.07.012 |
[6] |
吕燕宁, 陈丽娟, 窦相峰, 等. 北京市远郊区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257-259.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11 |
[7] |
陈永亮, 杨育松, 贾丽丽, 等. 北京市北部山区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6): 597-599.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6.020 |
[8] |
蔡胜利, 段朝霞, 曲绍红. 北京市怀柔区人群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14(6): 424.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3.06.036 |
[9] |
王化勇, 侯学霞, 李立琴, 等. 2005年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0(8): 737-739. DOI:10.16506/j.1009-6639.2009.08.031 |
[10] |
王化勇, 耿震, 李立琴, 等. 密云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感染状况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2): 154-156. |
[11] |
窦相峰, 阿孜古丽·加帕, 李阳桦, 等. 北京市土地覆盖遥感和鼠疫鼠情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1): 43-46. |
[12] |
袁志强, 董杰, 乔岩, 等. 北京顺义区农田两大害鼠种群繁殖力比较[J]. 生物技术进展, 2016, 6(2): 146-150.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6.02.12 |
[13] |
刘永有, 杨丽英, 郭天宇, 等. 北京奥运会首都国际机场口岸鼠形动物专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9, 32(1): 19-21. DOI:10.16408/j.1004-9770.2009.01.007 |
[14] |
吕燕宁, 李良辰, 窦相峰. 2013年北京地区小兽中3种病原携带状况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4): 336-340.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4.006 |
[15] |
姜志宽, 吴光华, 王长军, 等. 我国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 20(3): 209-212, 215. |
[16] |
钱俊英, 邓小昭, 张云.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媒介小盾纤恙螨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6): 583-584. |
[17] |
刘运喜, 吴钦永, 孙海龙, 等. 从须纤恙螨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8, 9(1): 51-54. |
[18] |
黄丽琴, 郭宪国. 肾综合征出血热媒介革螨及其宿主动物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3): 271-274. |
[19] |
郭天宇, 许荣满.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蚤群落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2, 13(5): 355-357.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2.05.013 |
[20] |
杨孔, 张建漂, 吴梦玲, 等. 生境对蚤类群落及其生活史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1): 8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