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Vol. 29 Issue (4): 379-382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马敏, 马晓, 杨思嘉, 王桂安, 孙斌
MA Min, MA Xiao, YANG Si-jia, WANG Gui-an, SUN Bin
宁波市2017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n dengue vector of Ningbo city in 2017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4): 379-382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4): 379-382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4.0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4-16
网络出版时间: 2018-06-01 11:49
宁波市2017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马敏, 马晓, 杨思嘉, 王桂安, 孙斌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 浙江 宁波 315010
摘要: 目的 为降低周边城市暴发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加强宁波市白纹伊蚊的监测,为登革热媒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月11日至11月10日,在宁波市11个县(市、区)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监测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机构3种生境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宁波市每个监测点均超过BI < 5的安全水平,其中大部分监测点BI>20,后期监测BI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危险的阈值范围内。市区平均BI(17.88)低于非市区(31.44);托幼机构平均BI(40.25)高于城镇居民区(13.10)和农村居民区(29.46)。蚊虫密度与平均气温(R=0.899,P=0.015),尤其与平均最低气温(R=0.943,P=0.005)显著相关。结论 宁波市伊蚊幼虫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流行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监测并储备多层次的防控技术。另外,平均气温尤其是平均最低气温对蚊虫密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登革热     白纹伊蚊     布雷图指数     气象因素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n dengue vector of Ningbo city in 2017
MA Min, MA Xiao, YANG Si-jia, WANG Gui-an, SUN Bin     
Ningbo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ingbo 31501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 Xiao, E-mail:max@nbcdc.org.cn.
Abstract: Objective Given that an outbreak of dengue was occurring in neighboring city of Ningbo, to reduce the risk of local transmission caused by imported case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of Aedes albopictus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dengue vector in Ningbo city. Methods The densities of Ae. albopictus larvae in residential quarters of cities or countryside and nurseries in 11 counties, cities or regions of Ningbo were monitored by Breteau index(BI) method from 2017-09-11 to 2017-11-10,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squito densitie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Almost all the BI was above 5, the Dengue virus trasmission threshold, among the monitoring sites. During most of the monitoring period, the BI was above 20. The BI of later monitoring declined, but still above dangerous threshold. The BI of urban districts(17.8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uburb(31.44); The BI of nurseries(40.2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sidential quarters of cities(13.10) or countryside(29.46). Mosquito dens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verage temperature(R=0.899, P=0.015), especially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R=0.943, P=0.005). Conclusion The densities of Ae. albopictus larvae were generally higher above the Dengue virus trasmission threshold, and there were potential risks of dengue epidemic in Ningbo city.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multi-layered technolo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reserved. Besides, average temperature, especially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osquito densities.
Key words: Dengue fever     Aedes albopictus     Breteau index     Meterological factors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例数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媒病毒病之一[1-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快、人口流动大,为登革热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浙江省受境外疫情影响,已先后多次暴发登革热疫情[4-6]。自2004年慈溪市暴发登革热以来,宁波市每年均有登革热输入性疫情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病例[7]。2017年8月底,杭州市发生登革热大暴发。据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截止10月8日杭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 093例[8]。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宁波地区登革热防控压力也随之增大。为掌握登革热流行动态,降低因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加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防控工作,我们于2017年9月11日至11月10日在宁波市11个县(市、区)的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机构3种特殊生境开展布雷图指数(BI)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时间及监测点设置

2017年9月11日至11月10日,在宁波市11个县(市、区)的每个街道(或乡镇)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机构3种生境各1个作为监测点,总监测户数≥50户,每旬监测1次,两次监测间隔时间>7 d。其中城镇居民区≥30户/街道(1个楼道按2户计算);农村居民区≥15户/街道(样本不足或无农村居民区的街道以城镇居民区补足);托幼机构外环境≥5户(按30 m2为1户折算,样本不足以附近城镇居民区补足)。监测对象尽量避免重复,监测中发现的阳性容器及时开展孳生地处理。

1.2 监测方法

检查积水容器伊蚊幼虫孳生情况,采用布雷图指数(BI)和容器指数(CI)表示伊蚊幼虫密度。

BI=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100

CI=阳性容器数/调查容器数×100%

1.3 气象资料

由宁波市气象局提供同期宁波市的日降雨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平均湿度、最小湿度、最小能见度等气象数据,以逐日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上述气象因子的每旬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大风速、平均极大风速、平均湿度、平均最小湿度、平均最小能见度和降雨天数10个气象因子。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及整理,用IMB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全市平均BI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监测概况

2017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期间应用BI法对宁波市11个县(市、区)白纹伊蚊幼虫进行监测,每旬调查1次。共入户调查25 374户,积水容器23 561个,伊蚊阳性容器5 254个,平均BI为20.71,见表 1

表 1 宁波市不同县(市、区)伊蚊幼虫监测结果
2.2 不同县(市、区)伊蚊幼虫密度情况

宁波市11个县(市、区)中,象山县、余姚市、海曙区、宁海县、江东区和慈溪市的平均BI>20,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和奉化区的平均BI<20,见表 1。其中,以象山县平均BI最高,达46.99;江北区平均BI最低,为11.90。市区平均BI(17.88)低于非市区(31.44)。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县(市、区)蚊幼虫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至11月上旬,除象山县外(25.85),其余县(市、区)平均BI均<20,见表 2

表 2 2017年9-11月宁波市不同地区伊蚊幼虫密度随时间分布情况
2.3 不同生境伊蚊幼虫密度情况

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机构3种生境平均BI分别为13.10、29.46和40.25;平均CI分别为22.91%、24.97%和18.09%,见表 3。其中托幼机构平均BI最高,城镇居民区最低;农村居民区平均CI相对较高,托幼机构最低。仅城镇居民区每旬(除9月中旬外)监测BI基本均保持在20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3种不同生境的BI均呈下降趋势,见图 1。至11月上旬,3种生境平均BI基本保持在20以下。

表 3 宁波市不同生境伊蚊幼虫监测结果
图 1 2017年9-11月宁波市3种生境伊蚊幼虫密度随时间分布情况
2.4 蚊虫密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BI与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大风速、平均极大风速、平均湿度、平均最小湿度、平均最小能见度和降雨天数10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仅平均气温(R=0.899,P=0.015)和平均最低气温(R=0.943,P=0.005)与BI显著相关,且平均最低气温的相关系数高于平均气温。BI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正相关,随其降低而逐渐降低,见图 2

图 2 宁波市2017年9-11月布雷图指数与相关气象因素的关系

将BI作为因变量,气象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仅平均最低气温进入回归方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935,见表 4。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所对应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也就越大。对模型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1,P=0.006)。

表 4 气象因子与布雷图指数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白纹伊蚊是浙江省登革热的唯一传播媒介,监测和控制该蚊密度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最重要的手段。我国将BI作为登革热控制的重要指标,国内研究普遍认为,BI≥20的地区对登革热传播有高度危险性,而BI≤5的地区则认为基本不会引起该病的传播[9]。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和托幼机构等环境人口相对密集,且幼儿免疫力较低,属易感人群,一旦有传染源输入,极可能导致登革热流行。因此,本研究通过BI法对宁波市11个县(市、区)的以上3种生境进行伊蚊幼虫密度监测。结果显示,宁波市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尤其9月下旬(象山县最高,达66.46),非市区显著高于市区,可能与宁波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相关,使得一系列消杀和爱国卫生工作开展的频率和强度均高于非市区。另外,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机构这3种生境中,以托幼机构平均BI最高,其次为农村居民区。托幼机构外环境容易孳生白纹伊蚊,可能由于大多数幼儿园设置轮胎供小朋友玩耍攀爬,存在大量的永久性容器。而农村居民区平均BI高于城镇居民区,与其他省市调查结果一致[10-11]:一方面与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房屋构造相关,农村居民区大多各自均有院落,而且更习惯使用缸、罐、盆等容器,废弃的容器丢在院落中,增加了伊蚊的孳生;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区周围环境卫生相对较差,偏远的农村,居民多为老年人,防蚊、灭蚊意识淡薄,或居民长期不在家,导致积水无法及时处理。城镇居民区虽然平均BI<20,但是其CI>20%,因此对登革热传播仍然有高度危险性。以上监测结果表明,宁波市登革热媒介的控制任务依然艰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坚持每年在蚊媒发生初期开始对其密度进行系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另外,通过对BI和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与蚊虫密度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这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12-14]。而降雨量、降雨天数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蚊虫密度是否有影响尚存在争议[15-17],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气象因素与BI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气象因素对蚊虫密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和滞后性,而本研究仅限于短期分析且未进行滞后分析,因此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将对全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象因素和蚊虫密度做进一步的相关分析,以期利用气象因素拟合模型预测蚊媒密度变化趋势,从而达到对蚊媒密度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总的来说,随着气温下降,伊蚊幼虫密度也有所降低,但是宁波市各县(市、区)BI仍处于危险的阈值范围内,对登革热的传播仍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降低因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应以加强登革热监测为重点,并储备多层次的防控技术。登革热防治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药物,对蚊媒的早期防控仍然是当前防控登革热本地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策略,而登革热媒介的控制又需要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合作、各单位和社区居民全面参与[18]。卫生计生行政部门、CDC和爱国卫生部门作为登革热疫情防控主要部门及专业技术机构,在登革热疫情的处置过程中承担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蚊媒密度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及专业培训等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反馈监测结果;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并提高病例诊断治疗技术等;爱国卫生部门应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居民对登革热媒介孳生习性的认识与防制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无用积水,杜绝白纹伊蚊的孳生等。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最终建立媒介伊蚊防控的长效机制,有效地预防控制登革热在宁波市流行,保障居民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Faiz M, Nazri CD, Chua S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edes(Diptera:Culicidae)mosquitoes in Shah Alam[J]. Trop Biomed, 2017, 34(1): 118-126.
[2]
Bhatt S, Gething PW, Brady OJ, et al.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burden of dengue[J]. Nature, 2013, 496(7446): 504-507. DOI:10.1038/nature12060
[3]
Murray NEA, Quam MB, Wilder-Smith A. Epidemiology of dengue: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rospects[J]. Clin Epidemiol, 2013, 5: 299-309. DOI:10.2147/CLEP.S34440
[4]
许国章, 施南峰, 董红军, 等. 浙江慈溪输入性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特征与防制对策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7): 1129-1131. DOI:10.3969/j.issn.1009-9727.2006.07.005
[5]
朱志宏, 楼莲青, 朱赤, 等. 2012-2014年义乌市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 36(2): 190-191.
[6]
徐来潮, 于伟, 何茶清, 等. 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16, 28(6): 557-560, 564.
[7]
杨思嘉, 马晓, 朱光锋, 等. 宁波市2016年白纹伊蚊越冬孳生地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69-71.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19
[8]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 浙江省登革热本地疫情信息(2017年10月10日)[N]. 杭州: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
[9]
郭颂, 凌锋, 王金娜, 等. 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mtDNA-COⅠ基因多态性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 32(2): 133-136, 147.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16.02.007
[10]
缪义香, 马久华. 仪征市2014-2015年登革热蚊媒密度应急监测报告[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6): 28-29.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6.017
[11]
罗直智, 董玉颖, 朱道建, 等. 扬州市登革热蚊媒密度应急监测及两种监测方法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5): 530-531.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5.028
[12]
Shen JC, Luo L, Li L, et al. The impacts of mosquito density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dengue fever epidemics in Guangzhou, China, 2006-2014:a time-series analysis[J]. Biomed Environ Sci, 2015, 28(5): 321-329. DOI:10.3967/bes2015.046
[13]
Costa ACC, Codeço CT, Honório NA, et al. Surveillance of dengue vectors using spatio-temporal Bayesian modeling[J]. BMC Med Inform Decis Mak, 2015, 15: 93. DOI:10.1186/s12911-015-0219-6
[14]
De Moura Rodrigues M, Marques GRAM, Serpa LLN, et al. Density of Aedes aegypti and Aedes albopictu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number of residents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 the home environment of dengue endemic area, São Paulo, Brazil[J]. Parasit Vector, 2015, 8: 115. DOI:10.1186/s13071-015-0703-y
[15]
郭钜旋, 张晓, 刘青连, 等. 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7, 17(8): 1090-1092, 1129.
[16]
王金娜, 凌锋, 郭颂, 等. 浙江省蚊虫密度的相关气象因素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5): 464-466, 470.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5.008
[17]
江毅民, 严子锵, 胡志刚, 等. 气候因素用于白纹伊蚊密度预测的探索[J].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2): 235-237.
[18]
孟凤霞, 王义冠, 冯磊, 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4-10.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