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彭光旭, 张琪, 陈顺德
- PENG Guang-xu, ZHANG Qi, CHEN Shun-de
- 四川短尾鼩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Research status and advances of Anourosorex squamipe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2): 209-211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2): 209-211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2.02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12-26
- 网络出版时间: 2018-02-09 10:47
2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鼩鼱亚科(Soricinae),其模式产地为四川省宝兴县[1]。四川短尾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海拔分布跨度大,常栖息于针叶林、阔叶林、农田和荒地等多种生境[1-2]。其危害农业生产,已成为四川盆地内农田小型兽类的优势种,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3-5]。它也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重要动物宿主,传播多种病原体及病毒[6-7]。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四川短尾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 分类与地理分布Hoffmann[8]首先评估四川短尾鼩的分类,认为其包括四川短尾鼩华南亚种(A. s. squamipes)和四川短尾鼩台湾亚种(A. s. yamashinai)。Motokawa和Lin[9]研究认为,四川短尾鼩应包括4个亚种,即四川短尾鼩台湾亚种、四川短尾鼩华南亚种及分布在国外的2个亚种A. s. assamensis和A. s. schmidi。Motokawa等[10]根据染色体不同,将四川短尾鼩台湾亚种从华南亚种中独立出来,提升为有效种。随后,Wilson和Reeder[1]提升剩余的2个亚种A. s. assamensis和A. s. schmidi为2个有效物种。Ohdachi等[11]利用线粒体基因研究了四川短尾鼩的系统地位,认为该物种可能属于麝鼩亚科。而Dubey等[12]利用线粒体和核基因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确证四川短尾鼩应属于鼩鼱亚科。随后,van Dam[13]进一步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古生物学证据,也支持四川短尾鼩属于鼩鼱亚科。He等[14]对四川短尾鼩的生物地理学进行研究,阐明了青藏高原的隆升、更新世纪冰期气候和中国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共同作用影响其种群地理结构,提出西南地区南部为四川短尾鼩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气候、避难所和微避难所。
四川短尾鼩分布广泛,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泰国北部、缅甸北部、不丹和印度东部[1-2]。国内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湖北、贵州和云南省(直辖市)[15]。随着野外调查的深入,吴毅等[16]在广东省南岭和王于玫等[17]在江西省遂川县相继发现四川短尾鼩国内分布新纪录。
2 形态变异不同区域的四川短尾鼩种群间表现一定的形态差异,而高山和大江大河的地理隔离、环境改变可能导致其头骨形态上的分化。Hoffmann[8]首先发现四川和陕西省的标本个体较大,而我国云南省、缅甸和泰国的标本个体逐渐减小。Motokawa和Lin[9]研究认为,我国四川及云南省、越南的标本整体大小相似,而印度阿萨姆地区的标本明显大于其他地区。有研究报道,嘉陵江阻隔导致两岸不同采样点间的四川短尾鼩在胴体质量、枕大孔宽、上颌臼齿外宽、听泡长、下颌齿列长和脑颅最大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9]。孙亭亭等[20]认为,岷山山系、邛崃山系、盆地低山和丘陵区的四川短尾鼩的隔离种群在颧宽、眶间宽、上颌第3臼齿长、上颌第3臼齿宽等头骨形态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认为导致差异的原因与局部选择压力有关。此外,有报道四川短尾鼩六指畸形[21]和体色异常1例[22]。
3 繁殖特征四川短尾鼩的繁殖能力较强,其家庭结构属“一夫一妻制”[23-24]。一般体质量>30.0 g的个体大部分已达到性成熟,是参与繁殖的主要个体[25]。雌性个体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进入繁殖期[24]。四川短尾鼩的繁殖受到气温、食物[24]和人为干扰[26]等外界因素影响。有研究认为,四川短尾鼩繁殖期在3-12月[27]或3-10月[24, 28],也有研究认为,其全年均可繁殖[3]。四川短尾鼩每年有2个繁殖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和9-11月,但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3, 5, 23-24, 28-29]。
4 年龄鉴定与肥满度小兽的年龄鉴定可以用臼齿的磨损程度、体质量、体长、胴体质量、头骨、晶体干重等指标进行判定[30-31]。四川短尾鼩的年龄鉴定倾向于体质量指标[32]。不同研究者将其划分为3、4和5个年龄组[26, 32-33]。四川短尾鼩种群年龄组成有明显季节变化,不同地区的种群存在一定差异[26, 34-35]。
廖文波等[36]研究表明,四川短尾鼩未成年个体肥满度明显高于成年个体,冬季肥满度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有研究认为,雌性四川短尾鼩肥满度秋季大于冬季,而雄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杨再学等[34]认为四川短尾鼩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肥满度逐渐增加,不同季节肥满度变化趋势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5 食性与日食量四川短尾鼩食性广,杂食性,主要取食动物[23, 38-39]。人工饲养的四川短尾鼩对人工制作饲料不感兴趣,勉强食用各类畜禽鲜肉,喜好小白鼠、家鼠肉,偏爱水产品[23]。四川短尾鼩具有自残性,有取食同种或自己肉体、内脏的现象[23, 38]。聂永刚等[39]研究发现,在校园环境下其胃容物中有面包、馒头、骨头、甚至纸片和石砾等。四川短尾鼩取食行为发生在18:30至次日06:00。四川短尾鼩的食量较大[4, 38],摄取能量明显高于沙鼠、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等其他啮齿动物[40]。米志平[41]研究发现,四川短尾鼩多数肝细胞具双核,推测与其活跃的新陈代谢有关。
6 体表寄生虫和人兽共患病四川短尾鼩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重要动物宿主,其体表主要寄生虫有恙螨、吸虱、革螨和蚤类等,多数为人类疾病的传播媒介[6-7]。恙螨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也是传播汉坦病毒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媒介[42]。革螨是HFRS、森林脑炎、脉络丛脑膜炎、东方立克次体病、野兔热、蜱媒回归热、鼠型斑疹伤寒和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等多种疾病的潜在传播媒介,并能引起皮炎和流行性荨麻疹[43-44]。蚤类通过叮咬和吸血传播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野兔热、鼠疫等的主要传播媒介[7, 45-46]。因此,四川短尾鼩有可能通过这些宿主动物传播人兽共患病。此外,四川短尾鼩还可能传播钩体病[47]和流行于美洲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48]等多种疾病以及携带高平病毒[49]和梁河病毒[50]等。
7 防控效果四川短尾鼩的繁殖能力较强,种群数量大,危害农业生产。蒋凡等[38]利用不同饵料对四川短尾鼩进行毒杀,认为猪肺毒饵对其防制效果最佳,猪饲料毒饵适口性次之。宗浩和冯定胜[23]从行为学角度并结合其食性,提出在制作诱饵中加大动物性原料比例及添加糖类等可提高毒饵的摄食率。王显报等[51]发现农业生态灭鼠、毒饵站灭鼠和围栏灭鼠技术等防控技术对四川短尾鼩无明显影响。化学不育剂在啮齿动物鼠害防制上受广泛关注[52-53],可通过降低出生率控制其种群数量,在鼠类不育研究中效果明显[54-55],是否可应用于四川短尾鼩的防制,需进一步研究。
8 展望四川短尾鼩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深入研究:(1)目前,鼩形目动物人工饲养是一难题,限制了该类群在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是否可以从四川短尾鼩饲养方面有所突破值得期待。(2)四川短尾鼩分布范围广,海拔跨度大,不同地理种群间形态出现了分化,是否存在亚种有待进一步研究。(3)目前,四川短尾鼩的食性研究主要依赖于肉眼直接观察胃内容物或采用室内饲养等手段,而利用更准确的食性鉴定方法(如利用高通量测序)来确定其食性是防治该农田害兽需要解决的问题。(4)四川短尾鼩的繁殖能力较强,种群数量大,常规鼠害防治方法如使用化学不育剂等是否对防治四川短尾鼩有效,而新的防治和杀灭方法有待研发。(5)气味腺在化学通讯中起到种的识别、个体辨别、寻找配偶、探察生殖状况和占有领域等功能,四川短尾鼩的气味腺(胁腺)在种内通讯和同域种间竞争的功能问题有待研究。
[1] |
Wilson DE, Reeder DM.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M]. 3rd ed. Baltimore, Maryland,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267-268.
|
[2] |
Smith AT, 解炎.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 陈延熹, 译.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 233-234.
|
[3] |
胡锦矗, 王酉之. 四川资源动物志.第2卷.兽类[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14.
|
[4] |
宗浩. 农田生态系统四川短尾鼩种群能量动态的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8, 4(2): 163-166. |
[5] |
蒋光藻, 倪健英, 谭向红.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种群动态研究[J]. 兽类学报, 1990, 10(4): 294-298. |
[6] |
Wei L, Wang XW, Wang CM, et al. A survey of ectoparasites from wild rodents and Anourosorex squamipes in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J]. J Ecol Nat Environ, 2010, 2(8): 160-166. |
[7] |
魏磊, 王新卫, 王承民, 等. 四川省6地区小型动物及体表寄生虫种群生态调查与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4): 309-313.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4.006 |
[8] |
Hoffmann RS. A review of the systema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red-toothed shrews(Mammalia:Soricinae)[J]. Acta Theriol Sin, 1987, 7(2): 100-139. |
[9] |
Motokawa M, Lin LK.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the mole-shrew Anourosorex squamipes[J]. Mamm Study, 2002, 27(2): 113-120. DOI:10.3106/mammalstudy.27.113 |
[10] |
Motokawa M, Harada H, Lin LK, et al. Geographic differences in karyotypes of the mole-shrew Anourosorex squamipes (Insectivora, Soricidae)[J]. Mamm Biol, 2004, 69(3): 197-201. DOI:10.1078/1616-5047-00134 |
[11] |
Ohdachi SD, Hasegawa M, Iwasa MA, et al.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of soricid shrews (Mammali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sequenc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oricinae[J]. J Zool, 2006, 270(1): 177-191. |
[12] |
Dubey S, Salamin N, Ohdachi SD, et al.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of shrews(Mammalia:Soricidae)reveal timing of transcontinental colonizations[J]. Mol Phylogenet Evol, 2007, 44(1): 126-137. DOI:10.1016/j.ympev.2006.12.002 |
[13] |
van Dam JA.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Anourosoricini(Soricidae, Mammalia):paleont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J]. J Vertebr Paleontol, 2010, 30(4): 1221-1228. DOI:10.1080/02724634.2010.483553 |
[14] |
He K, Hu NQ, Chen X, et al. Interglacial refugia preserve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Chinese mole shrew in the 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J]. Heredity, 2016, 116(1): 23-32. DOI:10.1038/hdy.2015.62 |
[15] |
王应祥. 中国哺乳动物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19.
|
[16] |
吴毅, 本川雅治, 李玉春, 等. 广东省2种兽类新纪录:鼩猬(Neotetracus sinensis)和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J]. 兽类学报, 2011, 31(3): 317-319. |
[17] |
王于玫, 刘泽昕, 张闻捷, 等. 短尾鼩江西省分布新纪录及其地理分布范围的探讨[J]. 兽类学报, 2014, 34(2): 200-204. |
[18] |
尹彦强, 胡锦矗, 吴攀文, 等. 嘉陵江下游黑线姬鼠(Apodernus agrarius)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的形态学初步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1): 13-16. |
[19] |
刘清君, 胡锦矗, 尹彦强, 等. 南充市嘉陵江两岸四川短尾鼩种群生态及形态特征比较[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8(5): 58-63. |
[20] |
孙亭亭, 胡杰, 李艳红. 四川短尾鼩头骨形态的地理学变异[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3): 274-278, 291. |
[21] |
赵海鹏, 张耀光, 冉江波, 等. 四川短尾鼩六趾畸形一例[J]. 四川动物, 2005, 24(1): 65. |
[22] |
李江, 苏丹美, 宗浩. 四川短尾鼩体色异常一例[J]. 四川动物, 2015, 34(5): 758. |
[23] |
宗浩, 冯定胜.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行为生态学的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21(4): 449-452. |
[24] |
蒋凡, 徐翔, 罗林明, 等. 四川短尾鼩生物学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21(5): 460-464. |
[25] |
龙贵兴, 杨再学, 何永贵, 等. 四川短尾鼩不同体重个体分布及种群繁殖力变化[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 32(4): 330-332. |
[26] |
张美文, 黄璜, 王勇, 等. 洞庭湖区社鼠的繁殖生态[J]. 生态学报, 2006, 26(3): 884-894. |
[27] |
廖文波, 胡锦矗, 周材权, 等. 微尾鼩种群繁殖的年龄和季节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11(6): 722-725. |
[28] |
杨再学, 龙贵兴, 金星, 等. 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4): 1493-1497. |
[29] |
张建漂, 杨孔, 李平, 等. 北川新县城四川短尾鼩种群动态及繁殖生态[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4(3): 188-192. |
[30] |
Rudd RL. Age, sex, and weight comparisons in three species of shrews[J]. J Mammal, 1955, 36(3): 323-339. DOI:10.2307/1375674 |
[31] |
杨荷芳. 小型兽类年龄鉴定方法简评[J]. 生态学杂志, 1990, 9(2): 54-55. |
[32] |
申跃武, 杨俊宝, 刘云, 等. 微尾鼩年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J]. 四川动物, 2010, 29(3): 363-367. |
[33] |
杨再学, 龙贵兴, 金星, 等. 四川短尾鼩种群年龄鉴定的研究[J]. 四川动物, 2013, 32(3): 369-374. |
[34] |
杨再学, 龙贵兴, 金星, 等. 四川短尾鼩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肥满度的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4): 92-94. |
[35] |
申跃武, 刘云, 梁素华, 等. 微尾鼩年龄分布与性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8): 3415-3417. |
[36] |
廖文波, 刘涛, 刘亚斌, 等. 微尾鼩冬季肥满度的初步研究[J]. 四川动物, 2004, 23(4): 331-334. |
[37] |
廖文波, 田莉, 胡锦矗, 等. 微尾鼩秋季和冬季肥满度比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3): 284-286, 290. |
[38] |
蒋凡, 张辉, 汪继全, 等. 不同饵料对四川短尾鼩毒杀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8, 9(1): iii. |
[39] |
聂永刚, 胡锦矗, 陈锋华. 微尾鼩的食性与防治初探[J]. 皖西学院学报, 2006, 22(2): 73-75. |
[40] |
吕国强, 蔡振卿. 社鼠生物学特性调查初报[J]. 植物保护, 1986, 12(3): 15-17. |
[41] |
米志平. 四川短尾鼩肝脏和胰腺的组织解剖学研究[J]. 四川动物, 2008, 27(1): 105-106. |
[42] |
于娟, 邓小昭, 杨占秋, 等. 小盾纤恙螨自然双重感染汉坦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及叮刺传播的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 44(4): 324-328. |
[43] |
邓国藩, 王敦清, 顾以铭, 等. 国经济昆虫志.第40册.蜱螨亚纲.皮刺螨总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 157-182.
|
[44] |
赵绘. 毒厉螨致丘疹性荨麻疹2例[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 1(4): 255. |
[45] |
季恒青, 冯连贵, 丁贤彬, 等. 三峡重庆库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4): 317-319. |
[46] |
毛德强, 李洪, 张春华, 等. 三峡库区成库前后鼠疫相关鼠形动物种群及数量变化趋势[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 68-70.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6.01.022 |
[47] |
龙江, 贾庆良, 李勤, 等. 重庆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监测分析[J]. 重庆医学, 2005, 34(12): 1803-1806.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05.12.018 |
[48] |
郭婷, 张海林, 张云智. 食虫动物相关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305-30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24 |
[49] |
Song JW, Kang HJ, Song KJ, et al. Newfound hantavirus in Chinese mole shrew, Vietnam[J]. Emerg Infect Dis, 2007, 13(11): 1784-1787. DOI:10.3201/eid1311.070492 |
[50] |
Guo WP, Lin XD, Wang W, et al. Phylogeny and origins of hantaviruses harbored by bats, insectivores, and rodents[J]. PLoS Pathog, 2013, 9(2): e1003159. DOI:10.1371/journal.ppat.1003159 |
[51] |
王显报, 郭永旺, 余文海. 川西地区农田鼠害发生分布规律及防控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2): 154-156. |
[52] |
张知彬. 鼠类不育控制的生态学基础[J]. 兽类学报, 1995, 15(3): 229-234. |
[53] |
高源. 鼠类化学不育剂的发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6, 7(6): 481-485. |
[54] |
张知彬, 廖力夫, 王淑卿, 等. 一种复方避孕药物对三种野鼠的不育效果[J]. 动物学报, 2004, 50(3): 341-347. |
[55] |
张知彬, 王玉山, 王淑卿, 等. 一种复方避孕药物对围栏内大仓鼠种群繁殖力的影响[J]. 兽类学报, 2005, 25(3): 269-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