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吴海霞, 鲁亮, 孟凤霞, 郭玉红, 刘小波, 李贵昌, 任东升, 岳玉娟, 刘起勇
- WU Hai-xia, LU Liang, MENG Feng-xia, GUO Yu-hong, LIU Xiao-bo, LI Gui-chang, REN Dong-sheng, YUE Yu-juan, LIU Qi-yong
- 2006-2015年我国蜚蠊监测报告
- Reports on 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cockroaches in China, 2006-2015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2): 113-119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8, 29(2): 113-119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2.00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4-06
蜚蠊又名蟑螂,是重要的室内卫生害虫,可携带和传播多种肠道疾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蜚蠊的危害日趋严重[1]。蜚蠊密度监测是掌握其侵害程度,并为消除其危害提供理论资料,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实行对防制效果的考核和追索药物持续效能[2]的主要方法。2005年中国CDC启动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及病媒生物监测项目,其中病媒生物监测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主要在人居及周边环境进行蚊、蝇、鼠和蜚蠊4类重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2016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启用新方案。为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监测、防控蜚蠊提供依据,现将2006-2015年(2005年为监测启动年,仅部分监测点在部分月份开展监测,因此未将2005年数据纳入分析)全国蜚蠊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来自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中2006-2015年的蜚蠊监测数据。
1.2 监测点的选择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分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工作能力,在全国范围内选定43个地级市作为国家级监测点(直辖市作为1个监测点),开展蚊、蝇、鼠、蜚蠊密度监测。其中2005年确定17个省40个监测点,2006年增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个市和北京市共3个监测点,至此,监测点总计43个,分布于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其中甘肃省平凉市监测点仅2008年开展蜚蠊监测,山东省东营市监测点仅2011、2013年开展监测,山西省大同市监测点2006年、2008-2011年开展监测,其余年份则在晋城市监测点开展蜚蠊监测。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监测点调整至聊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南宁市监测点调整至北海市。45个新旧蜚蠊监测点分布情况见图 1。
1.3 监测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中的粘捕法进行监测。每个监测点(地级市)选择3个区(县),每个区(县)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行业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开展蜚蠊监测。各个监测区(县)相对固定。每处布放粘蟑纸10张,晚放晨收。粘蟑纸规格:17 cm×10 cm,以甜鲜面包为诱饵(2 g/片)。不得选择1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为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蟑纸必须更新。记录粘捕到的蜚蠊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
1.4 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1次。
1.5 监测数据的处理蜚蠊监测为常年监测,未上报数据的月份记为数据缺失。
1.6 统计学分析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Excel 2007、Epi Info 7、Arcgis等软件对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点2006-2015年蜚蠊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粘捕法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计算公式:
2006-2015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共收集蜚蠊131.72万只,密度为0.90只/张,总侵害率为13.59%。其中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捕获数量最多,占捕获蜚蠊总数的95.64%(图 2),为优势种;其次为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占2.77%;其他各种共计占1.59%,各种类构成比均<1%。
2.2 不同种类蜚蠊密度2006-2015年蜚蠊总密度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起密度又开始逐渐上升,见图 3。优势种德国小蠊密度在各年均为最高,总密度达0.86只/张,其密度年消长趋势与总密度相同;美洲大蠊各年密度均居第2位,年消长呈先下降趋势,但从2013年起又开始上升,见表 1。
2.3 不同环境蜚蠊密度及侵害率2006-2015年蜚蠊总密度餐饮行业与农贸市场接近,均较高,分别达1.53和1.46只/张,居民区和宾馆蜚蠊密度接近,均较低,分别为0.56和0.53只/张(图 3),医院密度最低,为0.32只/张。各年不同环境蜚蠊密度排名高低不同,但各年份餐饮行业和农贸市场蜚蠊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环境。宾馆蜚蠊密度分别在2009和2013年出现两次波谷,其他环境蜚蠊密度年消长趋势与蜚蠊总密度相同。
2006-2015年蜚蠊总侵害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2年后侵害率又开始上升。总侵害率餐饮行业与农贸市场接近,均较高,分别为19.41%和18.89%,居第3位的是居民区,侵害率为11.89%,宾馆和医院侵害率均<10%,见图 4。各年不同环境蜚蠊侵害率排名与总侵害率相似,仅餐饮行业和农贸市场侵害率排名互有高低。不同环境蜚蠊侵害率年消长趋势与总侵害率一致。
不同种类蜚蠊在各环境的密度不同,德国小蠊在各环境密度排名同总密度;美洲大蠊、黑胸大蠊(P. fuliginosa)、澳洲大蠊(P. australasiae)、日本大蠊(P. japonica)密度以农贸市场最高,且前三者在餐饮行业均居第2位,而日本大蠊密度在居民区居第2位;褐斑大蠊(P. brunnea)密度以餐饮行业最高,宾馆居第2位(表 2)。
2.4 不同省份蜚蠊密度及侵害率大部分监测省份蜚蠊密度均<1.50只/张(图 5),四川、山西、广西、甘肃省(自治区)的蜚蠊密度均>2.00只/张,以四川省最高,达3.19只/张,北京、上海市的蜚蠊密度较低,分别为0.25和0.26只/张。大部分监测省份蜚蠊侵害率均<20%(图 6),山西、海南省蜚蠊的侵害率>30%,分别达39.30%和30.47%,上海和北京市的蜚蠊侵害率也较低,分别为6.10%和6.35%。
不同种类蜚蠊在各省的密度高低不同。德国小蠊在各省的密度高低与总密度相似,以四川和山西省最高,均>2.50只/张,北京和上海市密度最低;美洲大蠊在海南省和广西的密度最高(图 7),分别达0.30和0.11只/张,其他各省密度均<0.10只/张,甘肃、吉林、黑龙江省均未捕获美洲大蠊;其他种类仅在部分省份捕获,密度也较低:黑胸大蠊在浙江省的密度最高,为0.025只/张;澳洲大蠊在海南省密度最高,为0.13只/张;褐斑大蠊在湖南省密度最高,为0.049只/张;日本大蠊仅在江西、辽宁、山东省和天津市捕获,以山东省密度最高,为0.01只/张。
2.5 蜚蠊季节消长及其侵害率2006-2015年各监测点捕获蜚蠊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型,3月密度开始逐渐上升,9月达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各年份中蜚蠊密度也基本呈单峰曲线,但2009年8月密度较7月下降明显,9月密度又明显升高,使其消长曲线呈双峰型;2008、2014年密度峰值出现早于9月,2011、2012、2015年密度高峰持续时间较长,2013年密度峰值出现在10月,见表 3。
2006-2015年各监测点蜚蠊侵害率季节消长基本呈单峰曲线,在2月升高后(主要由于2009、2013年2月侵害率明显升高,特别是2013年),3月又下降,之后逐渐升高,直至10月达到最高峰。各年侵害率季节消长除2009和2013年外,其他年份与总侵害率消长趋势相似,见表 4。
各种蜚蠊中,优势种德国小蠊与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一致(图 8,左侧主坐标轴示其密度);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密度消长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并在6-9月密度一直较高(图 8,右侧次坐标轴示其密度);澳洲大蠊全年密度曲线表现较为平缓(图 8,右侧次坐标轴示其密度)。优势种德国小蠊在各年度的季节消长趋势与总密度趋势一致;美洲大蠊在2009-2012年密度变化比较平缓,2006、2007年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但高峰出现时间不同,分别在8-9月和6-10月,2008和2014年则呈双峰型,前者峰值出现在6-7月和9月,后者峰值出现在5月和7月(图 9),2015年密度消长趋势则与蜚蠊总密度相似。
各环境中,农贸市场、餐饮行业和宾馆蜚蠊密度呈单峰曲线,前两者在9月密度达到峰值,后者在8月达到峰值;居民区和医院全年密度变化较为平缓,居民区蜚蠊密度在8月下降(图 10)。各环境中,农贸市场、宾馆、医院蜚蠊侵害率均呈双峰曲线,在2月和6-10月各出现高峰;而餐饮行业和居民区则呈单峰曲线,前者侵害率高峰持续时间较长,6-10月侵害率一直较高,后者的高峰出现在10-11月,见图 11。
2个优势蜚蠊种类中,德国小蠊在各环境的密度季节消长与各环境总密度季节消长一致;美洲大蠊在农贸市场、餐饮行业、医院密度消长趋势相似,基本均呈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时间不同,而在居民区和宾馆则高峰期不明显,6-9月密度一直较高(图 12)。
3 讨论2005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启动,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主要对6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蜚蠊,在人居及周边环境开展监测。1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德国小蠊已成为人居及周边环境的绝对优势种,占捕获蜚蠊总数的95.64%,且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和新疆监测点均监测到德国小蠊。有关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蜚蠊的优势种多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日本大蠊,德国小蠊仅分布在少数城市[3]。短短数十年,德国小蠊已迅速在我国城市定殖并广泛地扩散至云南、西藏、贵州、福建、陕西、内蒙古[4]、宁夏[4-5]、青海[6]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与德国小蠊自身繁殖力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带来蜚蠊的被动扩散加剧以及扩散过程和目的地的环境条件适宜等均有关系,霍新北[3]分析德国小蠊成为我国城市蜚蠊优势种有3个原因:来自德国小蠊本身的生物学因子、来自社会活动的经济学因子和环境学因子。德国小蠊的这种特性和快速扩散、定殖也为其防制带来困难和挑战。
一般认为,褐斑大蠊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但辽宁省大连市[7]、河南省洛阳市[8]均报道过发现褐斑大蠊,而2006-2015年1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北方监测点仅山东省2013年2、3月监测到褐斑大蠊,辽宁省大连市监测点一直未监测到该种,褐斑大蠊在我国的分布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2006-2015年监测显示,蜚蠊总密度及侵害率在餐饮行业和农贸市场较高,其他环境则较低,可能与前者食物比较丰富有关,也可能与这两类环境作为公共场所,人口、物品流动性大、环境开放等有利于蜚蠊扩散有关,提示对这两类场所的蜚蠊防制还需要加强。2006-2015年蜚蠊密度呈下降趋势,可能与近年来城市卫生状况越来越好有关,但年密度和侵害率分别在2013和2012年后出现上升,提示对蜚蠊的监测、防制不能松懈。
根据监测,蜚蠊侵害率在农贸市场、宾馆、医院均呈双峰曲线,侵害率在2月升高后3月又下降,是否与3月停止供暖,这3类环境作为公共场所更易受影响,温度下降明显而导致蜚蠊生长发育受影响,密度降低有关,但密度季节消长并未表现出此现象,这些异常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实施了近11年,初步获得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种类及其孳生和消长规律,积累了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本底资料,为进一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蜚蠊监测、掌握其孳生特点、获得蜚蠊控制阈值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监测结果,2016年在总结过去11年监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牵头修订了监测方案,新的监测方案降低了蜚蠊监测的频次,增加了超市等监测生境及蜚蠊活动痕迹的监测内容。蜚蠊虽不是重要的病媒生物,但也可机械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它也是卫生和健康城市创建过程中的考核指标之一,因此,蜚蠊的监测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执行了近11年,2016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开始执行新的监测方案。我们对2006-2015年相对比较完整监测年份的蚊、蝇、鼠、蜚蠊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形成系列报告,作为对老方案监测工作的阶段性总结,蜚蠊的监测分析报告是系列报告的最后一期,希望我们的总结能对新的监测工作有所启发。
[1] |
费守华. 大面积防制螂蟑措施的初步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3, 4(1): 56-58. |
[2] |
姜志宽, 吴光华. 蟑螂防治(三):蟑螂的调查方法、密度监测、考核标准与防治原则[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9, 15(3): 237-239. |
[3] |
霍新北. 我国城市德国小蠊的入侵及预防控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2): 114-116.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02 |
[4] |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 德国小蠊[DB/OL]. [2018-04-06]. http://www.chinaias.cn/liPart/SpeciesMessage.aspx?ID=JZ067.
|
[5] |
吴建华, 张家训, 徐孝平. 银川市蟑螂侵害性的调查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07, 29(8): 755-757. |
[6] |
张芳, 张广登, 马立名. 德国小蠊在青海的发现及防治[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2, 13(2): 92. |
[7] |
费守华, 吴清江, 王启江, 等. 大连市首次发现澳洲大蠊、褐斑大蠊简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1, 2(5): 294. |
[8] |
葛凤翔, 王守振, 王乃楹, 等. 河南室内蜚蠊种类及分布的调查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2, 3(6): 363-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