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赖辉兵, 罗立旷, 欧庆华, 冯梓来, 张华, 何忠强, 钟红苗, 雷洁贞, 陈小敏
- LAI Hui-bing, LUO Li-kuang, OU Qing-hua, FENG Zi-lai, ZHANG Hua, HE Zhong-qiang, ZHONG Hong-miao, LEI Jie-zhen, CHEN Xiao-min
- 云浮市首起报告登革热病例与蚊虫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 Analysis of the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the first dengue fever and mosquito vectors in Yunf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2): 179-181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2): 179-181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2.02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2-09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2-17 09:49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以伊蚊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广泛分布在北纬25°与南纬25°之间,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包括亚洲、大洋洲、美洲及非洲的100多个国家或地区,以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最为严重。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浙江等省(自治区)[2-4]。广东省登革热在中国过去几十年中是发病率最高的。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属于登革热非流行区,历史疫情资料中无登革热感染病例报告。2014年该市首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后续出现本地散发病例,现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蚊媒监测结果提出防控策略与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分析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供的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资料、应急监测处置资料及云浮市蚊媒监测资料;人口资料来自云浮市统计局。
1.2 病例调查按照《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登革热实验室监测指南》开展病例的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病例诊断标准参照《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16-2008)[5]。病例分为境内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境内输入性病例是指发病前14 d内离开本市(现住址)、到过本市外的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本地感染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未离开本市(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病例包括临床确诊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1.3 血清学检测患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M抗体,采用PCR检测核酸。
1.4 蚊媒密度监测参照《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和《广东省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监测方案》(2011版)要求,7-11月间每月中旬在全市5个县(市、区)随机选择不同地理方位的1~2个社区(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月设1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调查100户左右监测伊蚊幼虫密度,计算布雷图指数(BI)〔BI=(伊蚊幼虫或蛹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100〕;每月中旬在云浮市随机选择城区街道布放150个诱蚊诱卵器,乡镇农村地区布放50个诱蚊诱卵器。调查场所包括居民区、公园(或绿化广场、花卉市场、苗圃),每隔25~50 m布放1个,连续放置4 d,第4天检查结果并收集诱到的成虫,监测伊蚊成蚊密度,计算诱蚊诱卵器指数(MOI)〔MOI=(阳性诱蚊诱卵器数/有效诱蚊诱卵器数)×100〕。采用5~10倍的放大镜对伊蚊幼虫进行鉴别并记录。
1.5 数据分析采用WPS Excel 2012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录入并汇总分析;结合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云浮市登革热疫情调查数据,对云浮市首起报告登革热疫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云浮市首次报告登革热病例,2014年共报告22例,其中境内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0例,本地病例12例,发病率为0.91/10万。2015年有1例本地登革热病例报告,无重症及死亡病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首发输入性病例情况患者潘某,男,46岁,现住址为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户籍地址为罗定市罗镜镇。8月3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前额为主),9月2日出现发热(最高38 ℃)、小腿肌肉酸痛,自行用药后,症状无好转,并相继出现畏寒、发热反复不退等症状。9月4日,从广州市回到罗定市罗镜镇老家,9月5日上午,患者因发热、头痛等症状到罗定市人民医院就诊,9月6日被诊断为登革热。
2.2.2 时间分布22名患者集中在9-10月,8月31日首发病例为广州市海珠区输入,9月17日出现首例本地病例,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共报告病例17例,占发病总数的77.27%(17/22),11月上旬报告4例,见图 1。
2.2.3 地区分布10例输入性病例中9例是从广州市输入,其中白云区3例,海珠区和越秀区各2例,荔湾区和番禺区各1例,1例由江门市蓬江区输入。输入地包括新兴县6例,罗定市、郁南县各2例。12例本地病例罗定市6例、云城区3例、新兴县2例、郁南县1例。
2.2.4 人群分布22例病例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男女性别比为1.2:1,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为1~84岁,年龄中位数为40.95岁,18~60岁年龄组占72.73%(16/22),以青壮年为主;职业构成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00%(11/22),其次为农民,占27.27%(6/22);另散居儿童2例,待业者2例,学生1例。
2.2.5 聚集性分布疫情较集中于罗定市罗城街道及云城区云城街道。罗城街道共有4例本地病例报告,其中3例居住在同一自然村内,住所相邻,为亲属关系,另1例在发病前一直有到该3例患者住家附近活动、乘凉的习惯;云城区云城街道共报告3例本地病例,其中2例居住在城北同一自然村内,发病时间较接近。
2.2.6 实验室检测报告的22例病例均进行了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2例检出血清登革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0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10例血清标本登革热病毒NS1抗原阳性。
2.2.7 病例就诊情况22例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最短6 h,最长9 d,平均4.73 d,均由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报告。
2.3 伊蚊孳生地监测2014年7-11月在全市各县(市、区)共10个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共监测5 498户,阳性容器数为277个,BI最高的月份为10月(6.58),BI平均为5.03。蚊幼虫密度监测情况见表 1。
2.4 伊蚊诱蚊诱卵器指数监测2014年7-11月在云浮市城区3个街道、1个自然村开展伊蚊MOI监测,每月中旬布放诱蚊诱卵器200个,MOI最高为9月(4.05),平均为3.39,见表 2。
3 讨论云浮市于2014年8月底发现首例输入登革热病例后,随着更多境内病例的输入,出现本地感染病例,呈全市散发状态。2015年亦有1例本地散发病例报告。从调查情况看,尽管未出现本地疫情暴发,但已出现部分聚集性病例,罗城街和云城街某自然村的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云浮市人口流动频繁,经济、文化、商贸等交往日益增加,且辖区90%以上为山区和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普遍高温、多雨潮湿,适宜伊蚊孳生,存在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是引起登革热分布范围扩大和发病率大幅度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6]。近年来,因广东省与东南亚国家、地区交往越来越频繁,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特别是2013年以来,广东省登革热感染人数显著增加[7],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暴发,其中广州市越秀、南沙和白云区等地发生多起本地暴发疫情,并出现死亡病例,特别是邻近云浮市的广州、佛山和江门市报告病例排在全省前列。自2014年8月底发现1例输入病例起,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云浮市不同地区出现9例输入性病例,并出现本地病例。由于病例溯源较困难,目前并未确认本地病例与输入性病例之间的关联因素。云浮市自2014年7-11月开展伊蚊幼虫密度和伊蚊MOI监测,尽管整体属于低度风险及以下,但应特别关注指数偏高的10和11月。2014年以前蚊媒监测工作开展较为薄弱,监测数据偏少,本次蚊媒监测设置监测点较少,尚不能完全反映全市伊蚊密度整体情况。
本次云浮市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呈散发分布,未暴发疫情。可能因此前广州、佛山、珠海、江门市出现高发疫情,全省加强了登革热防控技术的组织培训和指导,云浮市能够及时组织爱国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等应急力量介入调查及防控,有效清除蚊媒孶生地,切断传播途径。BI调查显示,当地的蚊媒密度较低,基本处于低风险及以下级别,此外,全市多地8-10月从广州、江门市输入登革热病例,本地病例也在周边散在出现,很有可能在输入病例周围已出现一定程度的隐性感染人群,由于传播媒介控制在较低密度、杀灭成蚊效果明显,未出现更多报告病例。
伊蚊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8],加强媒介蚊虫控制是防控登革热的唯一有效途径。有文献报道伊蚊能通过卵及其子代传递登革热病毒[9],云浮地区的伊蚊及外环境虫卵可能已携带登革热病毒,且入户调查发现居民防蚊设施少,防蚊意识较薄弱,住所存在较多积水容器,也是引起登革热发生的一个因素[10],云浮市防控登革热工作形势日趋严峻。今后,建议对云浮地区伊蚊密度强化监测措施,在伊蚊的繁殖季节4-11月开展覆盖至各乡镇(街道居委)的伊蚊密度常规监测,系统收集分析当地伊蚊密度情况,并加强病例的溯源,结合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特别是气候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杀灭工作,清除蚊幼虫孳生地,从而预防和遏制登革热的发生和蔓延。
[1] | 肖东楼. 登革热防治手册[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2] | 谢晖, 周红宁, 杨亚明. 我国登革热重要媒介埃及伊蚊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2): 194–197. |
[3] | 陈胤忠. 我国沿海地区医学媒介生物及其所致传染病分布状况[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6): 637–640. |
[4] | 龚道方, 周红宁. 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6): 607–610.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216-2001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
[6] | 杜建伟, 潘先海. 中国登革热流行概况与流行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12): 1429–1433. |
[7] | 王利. 2013-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概况及结果分析[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 28(2): 127–128. |
[8] | 孟凤霞, 王义冠, 冯磊, 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4–10. |
[9] | 江毅民, 严子锵. 我国亚热带地区登革热发生机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1): 80–81. |
[10] | Peng HJ, Lai HB, Zhang QL, et al. A local outbreak of dengue caused by an imported case in Dongguan China[J]. BMC Public Health, 2012: 83.DOI:10.1186/1471-2458-1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