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Vol. 28 Issue (2): 173-174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靳木子, 张朝富, 韩丹, 李震坤, 云托娅
JIN Mu-zi, ZHANG Chao-fu, HAN Dan, LI Zhen-kun, YUN Tuo-ya
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地区2013-2015年鼠类病原体携带情况调查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odent pathogen harborage in Inner Mongolia Manchuria port area during 2013-2015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2): 173-174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2): 173-174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2.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8-20
网络出版时间: 2016-12-06 17:10
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地区2013-2015年鼠类病原体携带情况调查
靳木子1, 张朝富2, 韩丹1, 李震坤1, 云托娅1     
1 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呼和浩特 010020;
2 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摘要: 目的 调查2013-2015年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地区鼠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鼠间疫情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3-2015年,采用夹夜法在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地区捕获鼠类,采用核酸检测方法检测12种病原体的携带情况。 结果 满洲里口岸地区鼠种较多,主要携带巴尔通体和汉坦病毒,2013年巴尔通体检出率为9.09%,2014年汉坦病毒检出率为2.34%。 结论 满洲里口岸地区鼠类携带的病原体以巴尔通体和汉坦病毒为主,应加强对该2种病原体的检测,防止鼠间疫情的发生。
关键词: 满洲里口岸     鼠类     病原体     调查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odent pathogen harborage in Inner Mongolia Manchuria port area during 2013-2015
JIN Mu-zi1, ZHANG Chao-fu2, HAN Dan1, LI Zhen-kun1, YUN Tuo-ya1     
1 Inner Mongolia 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Center, Huhhot 010020,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2 Manchuria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Supported by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cientific Research Subject (No. 2015IK176)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No. 2015BS08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rodent-harborage pathogens in Inner Mongolia Manchuria port during 2013-2015,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surveillance. Methods To detect 12 pathogens in rodents by using nucleic acid detection method. Results There are more types of rodents in Manchuria port area, and the main pathogens were Bartonella and Hantavirus (HV), Bartonella detection rate was 9.09% in 2013, HV detection rate was 2.34% in 2014. Conclusion Bartonella and HV were the main pathogens transmitting among rodents in Inner Mongolia Manchuria port, the detection of these 2 pathoge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s.
Key words: Manchuria port     Rodent     Pathogens     Investigation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地区东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紧密相连,该地区分布满洲里公路口岸、满洲里铁路口岸、满洲里航空口岸和阿日哈沙特口岸,均位于鼠疫自然疫源地区域内[1-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满洲里被设为国家级开发开放实验区后,交通网络的建设日趋完善,货物往来频繁,出入境旅客增多,口岸商贸往来日渐繁荣,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口岸地区周边的土壤、植被和气候等变化,积极开展医学媒介生物的监测及病原体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防控疫情,保护国家利益和居民健康。本研究于2013-2015年对内蒙古满洲里地区鼠类病原体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为该地区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在满洲里口岸区域范围内于2013-2015年每年的7-8月,每月下旬连续布放鼠夹3 d,每日18:00开始布夹,次日06:00收夹,遇风雨天气顺延。

1.2 调查方法

依据《SN/T 1240-2003国境口岸鼠类监测规程》,采用ELTON夹夜法,使用2号铁板夹,夹距5 m,行距50 m,连续布夹3 d,每日布放100夹(其中2014年每日布放300夹),以油炸花生米为诱饵。

收夹时将捕获鼠类连同鼠夹一起放入鼠袋,带回实验室,乙醚麻醉后梳检鼠体表病原体,计数、登记并置于75%乙醇小玻璃瓶内,附上标签,注明采集地点、日期和宿主动物名称,待分类鉴定,同时对鼠体进行个体测量、解剖,采集血膜,取鼠肺、肝、脾、肾、心组织,置于医用冻存管内,保存于液氮罐中,待检。

1.3 鼠类样本检测

将捕获鼠类样本的肺、肝、肾用消毒剪剪为10~100 mg(大米粒大小),置于预先放入2粒氧化锆颗粒(ϕ 3 mm)的2 ml离心管中;加入800 μl 0.9%氯化钠溶液,26次/s振荡90 s,观察直至成匀浆;取适量用于RNA/DNA提取,其余匀浆液置于-80 ℃保存。提取操作步骤分别按照TaKaRa RNA(code No. 9767)和DNA提取试剂盒(code No. 9765)说明书进行。

主要检测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鼠疫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埃立克体(Ehrlichiae)、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汉坦病毒(Hantavirus,HV)、伯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巴尔通体(Bartonella)、巴贝西虫(Babesia)、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主要核酸检测参照《中国卫生检疫法规标准汇编》(2003-2006)进行。

2 结果 2.1 捕获鼠类情况

2013-2015年共捕获鼠类271只,各年度分别捕获22、214和35只。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6.53%和20.66%,其次为小家鼠(Mus musculus)和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分别占10.70%和9.22%,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数量最少,仅占1.48%,其他鼠种和数量见表 1

表 1 2013-2015年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地区鼠种组成及数量(只)
2.2 鼠类样本检测

271份鼠类样本中,2013年检出巴尔通体2份,检出率为9.09%(2/22);2014年检出HV 5份,检出率为2.34%(5/214);2015年鼠类样本35份,均未检测到阳性样本,见图 1AB

注:M. DNA Marker;A. 1~3. 2013年样本;B. 1~5. 2014年样本。 图 1 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地区巴尔通体和HV检测结果
3 讨论

满洲里地区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主要为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4-7]。本次调查满洲里口岸地区鼠类有9种,其中黑线仓鼠和达乌尔黄鼠数量较多,其次是小家鼠及长爪沙鼠也占有一定比例,同时该地区存在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orus)和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连续3年的鼠类调查中并未发现旱獭,可能与80年代以来连续开展动物鼠疫监测有直接关联[8-10]

对所捕获鼠类携带的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发现,该地区鼠类携带病原体数量较少,仅2013年发现感染巴尔通体2份,2014年感染HV 5份,2015年未发现鼠种携带病原体,提示满洲里口岸地区鼠类携带的病原体以巴尔通体和HV为主,但所占比例较少。

满洲里口岸地区虽属旱獭鼠疫疫源地,但旱獭数量少,由其引起鼠疫疫情可能性较小。该地区鼠种丰富,但携带病原体种类较少,今后应加强鼠类携带巴尔通体和HV的检测,防止鼠间疫情传播。

参考文献
[1] 刘纪有, 张万荣. 内蒙古鼠疫[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 151.
[2] 龚正达, 于心, 刘起勇, 等.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型研究Ⅵ.鼠疫媒介生物学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8): 818–822.
[3] 秦长育, 许磊, 张荣祖, 等.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型研究Ⅴ.鼠疫宿主生物学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7): 692–697.
[4] 赵肯堂. 内蒙古啮齿动物[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1: 1-36.
[5] 杨贵生, 邢莲莲. 内蒙古脊椎动物名录及分布[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8: 21-30.
[6] 郝广福, 乔舜, 张胜, 等. 2007年中蒙联合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0, 33(5): 308–312.
[7] 翟新伟. 蒙古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 2008.
[8] 赵成祥, 巴特尔, 石杲, 等. 内蒙古2001-2010年长爪沙鼠鼠疫监测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 2013, 29(3): 298–300.
[9] 李建云, 张忠兵, 范蒙光, 等. 内蒙古2004-2013年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疫监测结果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46(9): 1082–1085.
[10] 白林庆, 司晓艳, 涛波. 内蒙古主要鼠疫传播媒介蚤类的分布特征及其流行病学意义[J]. 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5): 63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