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王剑, 董学书, 鲍建忠, 周红宁, 孙晓东, 林祖锐
- WANG Jian, DONG Xue-shu, BAO Jian-zhong, ZHOU Hong-ning, SUN Xiao-dong, LIN Zu-rui
- 云南省中部楚雄州蚊虫种群分布及孳生习性调查
- Investigations of mosquito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s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central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2): 148-151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2): 148-151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2.01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2-26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2-17 09:49
2 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楚雄 675000
2 Chuxiong Prefectur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云南省是我国蚊类区系及物种分布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地区,也是我国蚊媒疾病较多的省份。目前,云南省已知蚊类3亚科20属31亚属299种[1-2]。楚雄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属云贵高原西部,位于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中段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几年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暴发流行,金沙江流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回升[3]。为了解云南省中部地区的蚊种组成、分布及孳生习性,为当地虫媒生态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本调查于2014年7-8月在楚雄州开展了现场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的选择根据海拔整层随机抽样,选取楚雄州元谋、武定和双柏县,地处101°26′ 49″~102°51′ 49″ E,24°49′ 11″~25°56′ 19″ N,海拔800~2 006 m,每个县在高、低海拔各选取1个点,每点选择靠近森林、有小溪、稻田等孳生环境,且饲养家禽、牲畜的村寨作为调查点。在7-8月蚊虫活动流行季节开展调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收集当地地理因子相关数据。
1.2 成蚊调查方法 1.2.1 夜间诱蚊灯法诱蚊灯为“功夫小帅”牌光催化捕蚊蝇器(220 V,50 Hz,24 W,武汉吉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按诱蚊灯使用方法在每个调查点选择人房、牛房和猪房各1间,于20:00时至次日08:00通宵诱蚊灯捕获成蚊,每点连续诱捕2 d。1.2.2双层叠帐人诱法每个调查点选择一竹林区,采用外层3.0 m×3.0 m×1.4 m、内层1.0 m× 1.0 m×2.0 m的双层叠帐,1人坐于全封闭的内帐为诱饵,另1人在帐外捕蚊,于晚高峰时段(16:00- 18:00)诱捕2 h,每个调查点连续诱捕2 d。
1.3 蚊幼虫种类及孳生习性调查在每个调查点周围蚊虫孳生地用吸管和勺捞捕蚊幼虫,记录时间、地点和孳生地类型,将4龄蚊幼虫和蛹带回实验室,待羽化后进行分类鉴定。
1.4 蚊虫鉴定及蚊密度将现场诱捕和羽化的蚊虫置于-20 ℃冰箱冻死或用三氯甲烷麻醉后,利用解剖镜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分类鉴定方法参照文献[1, 2-4]。灯诱法蚊密度=捕获蚊虫数/(灯·夜);人诱法蚊密度=捕获蚊虫数/人工小时[5]。
2 结果 2.1 成蚊调查 2.1.1 夜间通宵诱蚊灯法共捕获蚊虫2亚科4属15种共12 384只,包括库蚊属(Culex)5种、按蚊属(Anopheles)6种、骚扰蚊属(Ochlerotatus)和阿蚊属(Armigere)各2种。其中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9.95%,其次为中华按蚊(An. sinensis)、致倦库蚊(C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和微小按蚊(An. minimus),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9.31%、10.90%和4.13%。成蚊平均密度为344.00只/(灯·夜),其他蚊种数量和密度见表 1。
2.1.2 白天双层叠帐人诱法共捕获成蚊1亚科4属11种327只,包括伊蚊属(Aedes)5种,库蚊属、阿蚊属和杵蚊属(Tripteroides)各2种。其中白纹伊蚊(Ae. albopictus)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19.88%,其次为圆斑伊蚊(Ae. annandalei)、骚扰阿蚊(Ar. subalbatus)、达勒姆阿蚊(Ar. durhami)和尖斑伊蚊(Ae. craggi),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8.35%、14.07%、13.76%和11.62%,成蚊平均密度为5.90只/人工小时,见表 1。
2.2 蚊幼虫种类及其孳生习性共捞捕4龄蚊幼虫2亚科6属22种8 586条,包括库蚊属6种、伊蚊属4种、按蚊属6种,骚扰蚊属、阿蚊属和杵蚊属各2种。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27.50%,其次为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3.58%、12.07%和10.46%;白纹伊纹、圆斑伊蚊、尖斑伊蚊、骚扰阿蚊和白胸杵蚊主要孳生于植物性容器,如竹筒和树洞积水中;致倦库蚊、希氏库蚊和骚扰阿蚊主要孳生于生活区容器,如轮胎、花瓶、盆和罐积水;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主要孳生于生产性积水,如稻田和灌溉沟内;多斑按蚊和微小按蚊主要孳生于自然性水体,如溪流和小河。常见的植物性积水(竹筒、竹槽和树洞)和生活区积水(花瓶、盆和罐)及生产性积水类型(稻田和灌溉沟)孳生的蚊虫种类和数量最多,见表 2。
3 讨论根据云南省动物区系的划分,楚雄州属于亚热带山地森林亚区中的元江小区和金沙江小区,即处于元江小区的双柏县,位于哀牢山以东,金沙江与元江水系分水岭南侧,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927 mm,年平均气温为15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55 h,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光照资源丰富,气候资源类型多样,适合蚊虫孳生繁衍[6-9]。各蚊种孳生地复杂和类型多样,本调查的蚊种组成与处于横断山脉南延地带的无量山小区的蚊种基本相似,即代表种主要为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等[6]。同时也与相邻的大理市中东部的蚊种及其多样性基本相似,即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种群数量较多且分布广[7, 10]。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中部的武定和元谋县,在以往蚊虫地理区划中主要属于金沙江小区,生态破坏严重,植被较为单一,使该区蚊虫种类相对较少[6]。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属于该区的主要优势种,且分布较广,严重影响当地蚊虫多样性变化[11]。本研究结果与以上调查地区的动物区系划分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分属元江小区的双柏县蚊虫种类相对较多和分属金沙江小区的元谋、武定县蚊虫种类相对较少,导致上述3个县所代表的云南省中部楚雄州的蚊种丰富度总体不是很高,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等为该区域的优势种。本次调查白天双层叠帐人诱法捕蚊结果显示,白纹伊蚊在当地属于白天优势蚊种,平均蚊密度虽较低(1.17只/人工小时),但局部地区(如双柏县鄂嘉镇)有竹林生长且分布较广,孳生环境较丰富,白天白纹伊蚊密度较高(12.61只/人工小时)。白纹伊蚊在该县居民区普遍分布,但关于该蚊在楚雄州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疾病关系相关研究较少。目前,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疫情暴发[12]及埃及伊蚊分布逐步扩大[13],应加强当地伊蚊分布监测和调查。
本次蚊幼虫孳生地调查发现,常见的植物性积水(竹筒、竹槽和树洞)和生活区积水(花瓶、盆和罐)及生产性积水类型(稻田和灌溉沟)孳生的蚊虫种类和数量最多,加强对上述孳生地的重点管理是未来蚊媒疾病监测和疫情处置中的关键。调查也表明,蚊虫孳生习性有明确的种属差异及对孳生环境的严格选择性,不同蚊种孳生环境不同,但各蚊种共生现象普遍存在[14]。
成蚊调查发现,夜晚通宵诱蚊灯法捕获蚊虫丰富度不高(4属15种),这可能因调查时间错过了蚊虫活动繁殖的高峰期。董学书等[2]调查显示,楚雄州等云南省中北部蚊虫活动高峰期为6-7月,而本调查在7-8月且调查仅采用诱蚊灯捕获趋光性蚊虫,未较好地采集其他非趋光性蚊虫;调查方式单一、未结合夜晚人工诱捕、牲畜圈捕蚊等方式、所选择的调查点缺乏代表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结果。但夜晚诱蚊灯诱捕法有其独有优势:操作简单、方法易统一,诱捕高效,再结合白天叠帐人诱法可弥补夜晚诱蚊灯对白天活动蚊虫诱捕不足的缺点。本次成蚊和蚊幼虫调查结果对当地蚊种组成、分布等生态习性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云南省中部楚雄州明确的虫媒疾病传播媒介中,如乙脑的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及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仍属当地优势种,密度高且分布广。以往调查也显示云南省蚊虫携带多种病毒[15-16],且其蚊虫种类丰富[17],本调查可为楚雄州的蚊媒生态研究和蚊媒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提示应加强云南省中部楚雄州的蚊媒监测及蚊媒疾病的相关研究。
[1] | 董学书. 云南蚊类志 (上卷).按蚊亚科[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 110-227. |
[2] | 董学书, 周红宁, 龚正达. 云南蚊类志 (下卷)[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 30-485. |
[3] | 邓淑珍, 张海林, 刘晓强. 1976-2007年云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地方病通报, 2009, 24(3): 1–4. |
[4] | 陆宝麟, 陈汉彬, 瞿逢伊, 等.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8卷.双翅目:蚊科 (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80-186. |
[5] | 肖东楼. 登革热防治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6-77. |
[6] | 董学书, 周红宁, 龚正达. 云南省蚊类的生物多样性特征[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2): 141–149. |
[7] | 董学书, 周红宁, 龚正达, 等. 云南省蚊类的地理区划[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1): 34–36. |
[8] | 曾旭灿, 周红宁. 我国大陆地区蚊类区系分类特征研究现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5): 512–514. |
[9] | 李栋, 龚正达, 李四全, 等.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居民区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1, 18(4): 204–215. |
[10] | 岳仁苹, 龚正达, 张丽云, 等. 云南省大理州高原湖泊湿地蚊类多样性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4): 284–287. |
[11] | 张井巍, 姜进勇, 曾旭灿, 等. 云南省部分疟疾疫情不稳定地区重要媒介按蚊生态习性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47–50. |
[12] | 姜进勇, 郭晓芳, 唐烨榕, 等. 云南省2004-2014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监测与防控对策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 5–8. |
[13] | 杨明东, 姜进勇, 郑宇婷, 等. 云南省边境地区埃及伊蚊分布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4): 406–408. |
[14] | 王剑, 董学书, 郭晓芳, 等. 老挝北部蚊虫种群组成及孳生习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6): 549–554. |
[15] | 查冰, 周红宁, 张海林, 等. 云南省蚊虫媒介与蚊传虫媒病毒研究现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5): 439–444. |
[16] | 郭晓芳, 卢云兰, 曾旭灿, 等. 云南省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Toti病毒[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5): 384–387. |
[17] | 王剑, 郭晓芳, 鲍建忠, 等. 云南楚雄2014年蚊媒及其病毒感染调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 32(6): 581–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