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陈传伟, 郭玉红, 孙重秀, 任东升, 朱丽, 刘祥, 罗运动, 沈阳, 刘京利, 刘小波, 李贵昌, 刘起勇
- CHEN Chuan-wei, GUO Yu-hong, SUN Chong-xiu, REN Dong-sheng, ZHU Li, LIU Xiang, LUO Yun-dong, SHEN Yang, LIU Jing-li, LIU Xiao-bo, LI Gui-chang, LIU Qi-yong
- 河南省永城市蚊种构成及季节消长分析
- Analysis on mosquito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easonal fluctuation in Yongcheng city of Henan province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2): 144-14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2): 144-14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2.01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2-27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2-17 09:08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 北京 102206;
3 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Qingdao University
蚊类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的传播媒介,可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带来经济负担[1-4]。蚊类的孳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微环境差异具有蚊种构成、密度及季节变化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蚊种构成和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河南省永城市曾是我国疟疾高发的内陆地区[5-8],其纬度与2013年发生登革热局部流行的许昌市接近,该地区存在登革热流行风险。因永城市蚊类调查基本资料较少,为掌握其蚊种构成、分布及季节消长等情况,于2010年进行了调查,为当地防蚊、灭蚊及防控蚊媒疾病提供基础资料和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概况根据永城市不同地理方位选择水体相对丰富,工作便利的调查点:候岭乡孟庄和任湖村、陈集乡马古同和王善庄村、李寨乡曾楼和丁唐村。在每个自然村选择人房外、户外(村中或村边的农田、林地)和牲畜棚(鸡、牛、羊、猪等)各2处开展调查。
1.2 调查方法2010年7-10月,采用诱蚊灯法,诱蚊灯为武汉吉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功夫小帅”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每月2次,相邻2次测定间隔≥10 d,遇风雨天气(风力5级以上)顺延。于日落20 min后开灯,连续整夜诱蚊,次日清晨将集蚊笼取出,处死蚊虫,依据蚊虫形态分类检索表鉴定蚊种、雌雄并计数。具体操作参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 [9]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利用Excel 2007和SPSS 20.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蚊种构成利用绝对数与构成比进行描述,并利用χ2检验对构成比进行比较;蚊虫密度利用算术均数描述,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蚊虫密度的平均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蚊种构成2010年共捕获蚊类20 684只,隶属4属5种,平均蚊密度为34.08只/(灯·夜)。其中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4.12%(11 194/20 684);其次为淡色库蚊(Cx. pipiens pallens)(6 290/20 684,30.41%)、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2 803/20 684,13.55%)和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343/20 684,1.66%),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仅占0.17%(36/20 684);另有18只蚊种因形态破坏而无法鉴定。
2.2 蚊密度以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达18.44只/(灯·夜),其次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和白纹伊蚊,密度分别为10.36、4.62、0.57和0.06只/(灯·夜)。
2.3 蚊类季节消长 2.3.1 总蚊密度季节消长2010年7月上旬平均蚊密度为22.83只/(灯·夜),9月上旬蚊类活动达最高峰,蚊密度为81.55只/(灯·夜),之后逐渐下降,10月下旬蚊密度为20.39只/(灯·夜),见图 1。
2.3.2 不同蚊种季节变化趋势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7、9月各出现2个活动高峰,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峰在7月下旬,为28.84只/(灯·夜),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峰均在9月上旬,分别为7.54和21.62只/(灯·夜),骚扰阿蚊活动趋于平缓,见图 2。诱蚊灯法捕获白纹伊蚊数量较少,其他蚊虫因形态残缺而无法鉴定种类,故不对白纹伊蚊及其他蚊种进行季节变化分析。
2.3.3 不同地区蚊密度及蚊种季节消长调查结果显示,候岭乡任湖村蚊密度最高,达61.63只/(灯·夜),丁唐和孟庄村接近,蚊密度分别为36.45和36.32只/(灯·夜),曾楼村为30.98只/(灯·夜),王善庄和马古同村蚊密度相对较低,分别为16.44和20.79只/(灯·夜)。永城市陈集乡马古同村蚊密度最高峰在7月下旬,达105.50只/(灯·夜),后迅速下降;王善庄村蚊密度高峰也在7月下旬,达68.50只/(灯·夜),8月上旬迅速下降,8月下旬开始稍有升高但不明显。李寨乡曾楼村蚊密度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分别在7月下旬和9月上旬,为28.75和24.25只/(灯·夜);丁唐村蚊密度在8、9月上旬出现2个高峰,蚊密度分别为19.75和14.75只/(灯·夜)。候岭乡任湖和孟庄村蚊密度高峰均在9月上旬,分别为97.00和36.25只/(灯·夜),呈单峰分布,见图 3。
2.4 不同地区蚊种密度分布任湖、孟庄和丁唐村的三带喙库蚊密度明显高于该调查点的其他蚊种,分别达36.59、27.79和19.71只/(灯·夜);曾楼、任湖和丁唐村的淡色库蚊密度较高,分别为14.25、14.02和12.05只/(灯·夜);中华按蚊密度以任湖村最高,达10.54只/(灯·夜),其他村该蚊密度相对较低,均≤5.00只/(灯·夜),见图 4。不同地区的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33.097,P<0.01)。
2.5 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及其密度牲畜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占捕获总数的59.15%,其次为淡色库蚊(26.93%)和中华按蚊(13.68%);户外和人房外环境均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户外环境3种蚊种分别占41.48%、38.90%和15.97%;人房外环境3种蚊种分别占52.91%、37.37%和9.44%;其他蚊种较少,见表 1。3种生境平均蚊密度以牲畜棚最高,为50.58只/(灯·夜),其中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为29.92只/(灯·夜);户外和人房外环境蚊密度分别为15.09和14.61只/(灯·夜),以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分别为6.26和7.73只/(灯·夜)。3种生境平均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50,P<0.01)。
3 讨论 3.1 永城市地理环境利于蚊类孳生繁殖永城市居民区主要蚊种构成为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有少量骚扰阿蚊和白纹伊蚊分布。蚊种构成和生态习性与永城市地理环境有关,永城市地处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30 ℃,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相对湿度高,属典型农耕平原带,居民主要靠农田和养殖牲畜为生,村周围的水塘和河流及村中的牲畜棚等生境为特定蚊类孳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不同地区及生境蚊密度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微环境差异导致蚊种构成不同。任湖、孟庄和丁唐村蚊密度较高,且主要以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为主;马古同、王善和曾楼村蚊密度相对较低,主要以淡色库蚊为主。三带喙库蚊主要孳生在稻田积水,其次是漂浮植物的水体,如池塘、水洼、沼泽等,其偏好家畜血液,尤其牛、马、猪的血液,同时兼吸人血;而淡色库蚊主要在污水等环境孳生,夜晚活动型,兼吸人血和动物血[10]。Liu等[11]调查曾楼、丁唐、任湖和孟庄村发现家养动物数量较多,尤其牛、羊、猪等家畜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
牲畜棚蚊密度最高,户外和人房外环境以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主,其总蚊密度相对较低且有相似的分布。可能因本调查的户外环境主要选择居民院落外环境的树林或院落周围的菜园,人房外环境是居民的院内环境,两类环境均为居民经常活动区域,且均分布在人房周围,故调查结果相似。
3.3 不同蚊种季节变化规律明显,但变化趋势不同特定蚊种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气温、降雨量及湿度等气候条件对蚊密度有影响,季节消长与温、湿度等环境变化有直接关系[12-15]。永城市全年温度最高在7月,相对湿度最大,降雨量较多。大量的降水会减少或稀释污染,同时形成某些特定蚊种的孳生地,因此,不同蚊种季节变化规律不同。永城市7-9月为蚊活动高峰期,且不同蚊种活动高峰不同,中华按蚊在7月具有小活动高峰,9月达最高峰。淡色库蚊的活动高峰在7月,与陆润泽等[16]调查全国淡色库蚊季节活动变化结果一致,但陆润泽等[16]描述华中地区淡色库蚊密度由4月开始升高,6月达到最高峰,略早于本研究的活动高峰,可能因调查时间和地点差异所致。
本研究基本掌握了永城市的蚊种构成、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但仅在7-10月开展调查,并未完全获得其年度特征;且诱蚊灯法仅对趋光性蚊种有效果,对白纹伊蚊的诱捕效果存在局限性[17]。因此,需采取适合的方法进一步对该地区全年蚊种构成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志谢: 本研究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专家的帮助,永城市CDC的同行参与了大量现场工作,同时得到各调查点社区及居民的支持和配合,一并志谢[1] | Hay SI, Guerra CA, Tatern AJ, et al.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at risk of malaria: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Lancet Infect Dis, 2004, 4(6) : 327–336 .DOI:10.1016/S1473-3099(04)01043-6. |
[2] | Zhou SS, Huang F, Wang JJ, et al. Geographical, meteorological and vectorial factors related to malaria re-emergence in HuangHuai River of central China[J]. Malar J, 2010, 9(1) : 337.DOI:10.1186/1475-2875-9-337. |
[3] | Greenwood BM, Fidock DA, Kyle DE, et al. Malaria:progress, perils, and prospects for eradication[J]. J Clin Invest, 2008, 118(4) : 1266–1276 .DOI:10.1172/JCI33996. |
[4] | Hay SI, Guerra CA, Gething PW, et al. A world malaria map: Plasmodium falciparum endemiccity in 2007[J]. PLoS Med, 2009, 6(3) : e1000048.DOI:10.1371/journal.pmed.1000048. |
[5] | 刘颖, 周瑞敏, 鲁德领, 等. 2005-2010年河南省疟疾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7): 1290–1292. |
[6] | 刘学周, 许汴利. 河南省1990-2005年疟疾疫情及防治效果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3): 226–229. |
[7] | 刘颖, 周瑞敏, 钱丹, 等. 河南省2005-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6): 419–422. |
[8] | 张红卫, 苏云普, 周广超, 等. 河南省永城市快速回升的疟疾疫情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1): 42–44.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试行)[S].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 |
[10] | 方美玉, 林立辉, 刘建伟. 虫媒传染病[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 2-40. |
[11] | Liu XB, Liu QY, Guo YH, et al. The abundance and hostseeking behavior of culicine species (Diptera:Culicidae) and Anopheles sinensis in Yongcheng cit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Parasit Vectors, 2011, 4(1) : 221.DOI:10.1186/1756-3305-4-221. |
[12] | 蒋峥, 何建邯, 周莉蓉, 等. 蚊密度与气温及降雨量关系的聚类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5, 21(2): 171–172. |
[13] | 陈国翠. 深圳市某区白纹伊蚊密度季度消长情况调查与温湿度对其影响的分析[J]. 医学信息, 2012, 25(2): 194–195. |
[14] | 仲洁, 何隆华. 气象因素对蚊虫密度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95–99. |
[15] | 曲健, 刘东华, 袁勤德, 等. 东营市蚊虫种群密度监测及季节消长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6): 504–507. |
[16] | 陆润泽, 刘起勇, 吴海霞, 等. 2014年中国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种群地理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107–111. |
[17] | 郭玉红, 陈传伟, 朱丽, 等. 河南省永城市白纹伊蚊日活动节律初步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5): 484–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