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蓝玉清, 章小萍, 黄金波, 张胜
- LAN Yu-qing, ZHANG Xiao-ping, HUANG Jin-bo, ZHANG Sheng
- 浙江省丽水市蚋叮咬人事件调查
- A biting accident by blackflies occurred in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87-89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1): 87-89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2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9-27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12-06 17:10
2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2 Lishu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2016年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收到丽水市某医院疫情报告,该院工会组织职工疗养旅行团队到丽水市庆元县西洋村西洋殿景点游玩和采摘蓝莓,期间有多人被昆虫叮咬,并有少量出血、红肿、剧烈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者无法正常行走,个别患者有炎症反应,症状不像蚊虫叮咬,要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协助调查原因并提供防治措施和建议。随后丽水市CDC立即展开调查处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基本情况2016年6月4日09:00,雨转阴,医院职工疗养旅行团队45人到达丽水市庆元县西洋村西洋殿景点参观兰溪桥和西洋殿,游玩2 h。期间有职工13人到附近蓝莓园自费采摘蓝莓,采摘时间为09:00-10:00,采摘不久,陆续有人出现皮肤剧烈瘙痒、疼痛等症状,其中有3人反映在采摘蓝莓过程中遭受较多“毒蚊子”袭扰。进一步调查发现,未参与采摘蓝莓活动的32人均未被叮咬;参与采摘蓝莓活动的13人中,女性11人被叮咬,男性2人未被叮咬。
1.2 叮咬部位参与采摘蓝莓活动的13人全部穿着T恤或短袖衬衫,裸露的上肢、颈、面、额等部位未被叮咬。11名女性穿着短裙或七分裤、凉鞋或拖鞋,裸露的下肢皮肤均被叮咬,2名男性因穿着长裤和皮鞋,无裸露皮肤而未被叮咬。下肢皮肤裸露越多,叮咬处越多,多者达15~20处,少者达3~5处,主要集中在小腿,其次为脚踝和足背。
1.3 临床表现患者起初未感到被叮咬,部分伤口有少量出血,以为是荆棘划伤而未引起注意。首发症状为瘙痒,伴有轻度疼痛,后越挠越痒,疼痛加剧。30 min后被叮咬处肿胀,约啤酒瓶盖大小至鸡蛋大小。12 h后伤口变红,红晕约啤酒瓶盖大小,周边肿胀,8名严重者小腿、脚踝、足背肿胀,踝关节无法运动,引起恐慌。叮咬处挠破后结痂,部分继发感染。无发热、头痛和腹痛腹泻等症状。症状多在1~2周消失。因个体差异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同。
1.4 事发地生境丽水市庆元县西洋村西洋殿景点地处119°7′47″E,27°40′51″N,为山谷地带,四面环山,海拔504 m。有一条小溪紧临西洋殿景点,溪面上有单孔跨度36.80 m的兰溪桥(木廊桥)。兰溪桥和西洋殿连为一体。一条公路沿溪而建,公路紧靠高山。溪的另一边有近百亩农田,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其间有一片蓝莓园,水稻植高0.3 m,蓝莓植高1.0 m。溪水清澈见底,流速快,可见成群的小鱼和小虾。农田间有灌溉的小水渠不断注入清水,水流缓慢,杂草丛生,未见鱼类活动。
1.5 “毒蚊子”生活习性和密度调查2016年6月8日07:00,天气状况良好(晴朗,无雾,可见度佳,气温25.2 ℃,湿度65.0%,风速0.8 m/s)。在兰溪桥下和蓝莓园附近的稻田水渠边各设立1个监测点,两监测点距离1 000 m,同时利用人诱停落法捕获“毒蚊子”。监测者暴露左小腿,静止不动,用电动吸蚊器捕获停落在小腿的昆虫。兰溪桥下监测点人诱30 min,未捕获“毒蚊子”。稻田监测点开始人诱5 min时捕获“毒蚊子”13只,由于“毒蚊子”密度高、监测方法存在缺陷、叮咬症状严重等原因监测者放弃暴露诱捕,但在原地观察进行监测。两监测点观察到10:00,兰溪桥下始终未发现“毒蚊子”,稻田间“毒蚊子”09:00以后活动逐渐减少,10:00以后基本停止;17:00左右再次活动,19:30以后基本停止;中午和夜间不活动。观察到的“毒蚊子”几乎在腰部以下快速飞行。
1.6 走访当地居民情况观察附近田间劳作的村民,均穿着长衣长裤和高筒雨鞋。通过询问得知,穿着长衣长裤、高筒雨鞋是为防止“蠓丝”叮咬,最近2年特别多,很多村民和牲畜被叮咬,主要症状与该事件基本一致。 该“蠓丝”一般在10:00前和近傍晚时活动,春、夏、秋3个季节均有,夏季最多。
1.7 虫体形态学鉴定捕获的“毒蚊子”体长3.0~4.5 mm;大体黑褐色,中胸后半部至腹部之间以及足基节、转节、股节为金属绿色;分为头、胸和腹3部分,中胸发达;双翅(1对宽翅、1对平衡棒)。在解剖镜下观察:头部有1对大复眼,触角短呈线状,刺吸式口器;中胸背板鳞毛覆盖;足3对,跗节末端有爪;翅脉A脉有2条,仅1条完整地到达翅缘、Rs 3分支、M 2分支。根据文献[1]鉴定为双翅目蚋科昆虫,形态见图 1。
2 结 果叮咬虫体经鉴定为双翅目蚋科。西洋殿景点附近的溪流流速快,水体有小鱼小虾,无蚋孳生,也未监测到蚋,故在西洋殿景点内游玩的职工未遭受蚋的叮咬。蓝莓园附近的稻田中水质清澈,有沟渠引溪水不断注入,水溶氧量高,稻田中杂草丛生,无鱼虾,成为蚋的孳生场所,人工停落法监测5 min捕获蚋13只,下肢皮肤暴露的11人可能在采摘蓝莓及进出蓝莓园的过程中遭受其叮咬。叮咬时间与蚋活动高峰期一致。在采摘蓝莓过程中人体因上肢舞动蚋不易停落,且叮咬上肢也易被发现。因此,患者被叮咬部位主要在小腿,亦与蚋低空飞行的生活习性基本一致。下肢皮肤裸露越多,叮咬处越多,多者15~20处,少者3~5处。被叮咬患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疼痛、红肿,挠破后结痂,部分继发感染。通过观察和走访当地居民,也证实了蚋的存在。孳生地水体流速可能为影响蚋幼虫孳生的主要因素。
3 讨 论在浙江省内有粗毛蚋〔S. (S.) hirepannus Puri,1932〕[2]、后宽绳蚋〔S. (G.) metatarsale Brunetti,1911〕[3]、崎岛蚋〔S. (S.) sakishimaense Takaoka,1977〕[3]等蚋分布,但未注明地区分布,也未检索到浙江省蚋叮咬人、畜的报道。本次发现的吸血蚋分布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境内。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中国生态第一县,其地理环境、温度、气候、水体等均适合蚋科昆虫孳生繁衍。
丽水市是国家旅游城市,随着经济、交通、旅游和乡村民宿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受到摄影、写生、户外等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是单位组织职工疗休养、工会活动的理想场所,但同时也易受到蚋等吸血昆虫的袭扰。建议相关部门做好蚋的孳生地清理,清除水渠、水田中农作物秸秆和杂草,必要时结合生物学和化学药物灭杀等开展综合防治[4];加强宣传防治蚋的知识。建议人们避开蚋的活动高峰期游玩和劳作;进入蚋的孳生场所前要做好个人防护;被叮咬后,不要抓挠伤口,可用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或氨水)外搽,可减轻局部反应程度,过敏或继发感染后要及时就医,采取抗过敏和消炎对症治疗[5]。
[1] | 李朝品. 医学昆虫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88-93. |
[2] | 李峰, 郭伟, 安继尧, 等. 河南南阳蚋科昆虫的调查[J]. 医学动物防制, 1998, 14(4): 33–34. |
[3] | 蔡茹, 张依生, 刘一荻, 等. 安徽省黄山和九华山旅游区吸血蚋类报告(双翅目:蚋科)[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179–180. |
[4] | 汪诚信. 有害生物治理[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78-80. |
[5] | 李新民, 白建敏, 郝洪武, 等. 一起蚋虫叮人事件调查与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2, 18(3): 237–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