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余凤苹, 赵鑫, 张皓, 李慧甫, 魏婷
- YU Feng-ping, ZHAO Xin, ZHANG Hao, LI Hui-fu, WEI Ting
- 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段2003-2015年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natural focus diseases in Yichang of Hubei province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during 2003-2015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79-81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1): 79-81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2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0-31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12-06 17:10
三峡工程在发电、防洪、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其周围环境的巨大改变所带来的疾病风险尤其引人注意[1]。为了解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自1996年建立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人群健康监测子系统”。本研究对2003-2015年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段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以掌握蓄水后该地区的发病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设立自1996年起,中国CDC在兴山县(建阳坪乡)、秭归县(郭家坝镇)、夷陵区(三斗坪镇、乐天溪镇)和三峡坝区共设立5个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点,覆盖人口约13万人。2001年取消夷陵区2个监测点,增设秭归县沙镇溪镇为监测点,2002年取消三峡坝区监测点,至今仅有秭归县郭家坝镇、沙镇溪镇和兴山县峡口镇(原建阳坪乡)3个监测点,人口约10万人,监测区总面积约592 km2。
1.2 数据来源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数据来自2003-2015年宜昌市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数据资料及年度监测技术报告。
1.3 人群血清学调查在峡口镇监测点每2年采集1次健康人群血清,送宜昌市CDC检测,采用EMJH培养基进行钩端螺旋体(钩体)分离培养,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
1.4 小兽监测采用鼠夹法。每个监测点室内外分别布夹,室内布放≥150有效夹次,室外布放≥200有效夹次。室内按每15 m2布放1夹,仓库按每10 m沿墙布放1夹;室外选择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山林、田地、灌木林地或其他生境布夹,行距50~100 m、夹距5 m。捕鼠后进行鼠种鉴定和计数。
小兽密度=捕获小兽数/有效夹数×100%
1.5 数据分析运用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专用软件、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发病情况2006年报告钩体病1例,2007年报告狂犬病和疟疾各1例,2003-2015年间无鼠疫、HFRS和布鲁氏菌病(布病)病例报告。
2.2 血清学检测2004-2014年在秭归县郭家坝镇、沙镇溪镇和兴山县峡口镇3个监测点采集当地居民健康人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共检测1 217份,其中秭归县432份,兴山县785份;男性529份,女性688份。5~、10~、20~、30~、40~、50~岁年龄组分别为179、265、180、265、184和144份;对1 217份血清进行HFRS抗体检测,阳性27份,阳性率为2.22%;1 112份检测钩体抗体,阳性157份,阳性率为14.12%,见表 1。
2.3 小兽数量及其密度2003-2015年室内共布放有效夹10 572夹次,捕获小兽212只,密度为2.01%;以黄胸鼠(Rattus tanezumi)、褐家鼠(R. norvegicus)和小家鼠(Mus musculus)为主,分别占室内捕获总数的49.06%(104/212)、25.00%(53/212)和23.11%(49/212)。2010年捕到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2只。室外布放有效夹30 019夹次,捕获小兽361只,密度为1.20%;以黑线姬鼠、黄胸鼠、鼩鼱类和黄毛鼠(R. losea)为主,分别占室外捕获总数的22.71%(82/361)、18.28%(66/361)、10.80%(39/361)和8.86%(32/361),见表 2。
室内小兽密度高于室外,室内小兽密度2005-2008年呈逐年上升,之后逐渐降低,2011年室内小兽密度为0,室外小兽密度总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
2.4 病原学检测共检测鼠肾标本573份,其中钩体阳性20份,阳性率为3.49%;另检测鼠肺标本573份,HFRS抗体阳性2份,阳性率为0.35%,见表 3。
3 讨 论2003年以来,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段报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种类和病例数均较少,未报告该病的暴发和流行,但在人群中检测到HFRS和钩体抗体呈阳性,提示有一定的感染率。三峡库区采取蓄清排浑、冬水夏陆的运作模式,水位反复大幅度涨落,形成消落带,消落带可能会成为媒介生物的孳生地,导致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流行。我国曾多次报道因水库水位上升、局部地区鼠密度增加而引发的鼠传疾病[2-3]。三峡水库建设前期做过相关预测,并在各期蓄水前进行大规模库底卫生清理,以及灭鼠等针对性防控措施,库区鼠密度明显下降,避免了鼠传疾病发生,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2009年水库建成后,按照设计的水库运行模式,每年于9-10月开始蓄水,一旦与居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消落带有鼠类繁殖,随着水位上升,消落带中鼠类向上迁徙,易造成鼠密度急剧增加和动物间的疫情传播,从而导致人间传染病发生[4]。因此,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设置监测点定期开展媒介生物监测,以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风险[5]。
鼠类监测的变化情况与三峡工程建设、蓄水、库底清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三峡库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同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具有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类似自然条件[6]。蓄水后室内鼠密度先上升后下降,捕获率由2003年的0.68%上升至2008年的5.51%,2008年后逐渐下降。2003-2007年室内捕获的鼠种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2008年之后多为黄胸鼠。室外鼠类捕获率呈波动性变化,有下降趋势,以黑线姬鼠、黄胸鼠、鼩鼱类和黄毛鼠为主。由于黑线姬鼠、黄胸鼠、褐家鼠是鼠疫、HFRS和钩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重要媒介动物,其种类分布和密度的变化需在以后的监测工作中重点关注[7]。
综上所述,三峡库区蓄水后,通过采取各种专项监测、库底清理等早期干预措施,鼠类种群和密度未发生大幅度变化,但在人群血清及鼠肾、鼠肺标本中均检出病原体抗体阳性,提示仍然存在发生疾病的风险,需继续开展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媒介生物监测工作[8-12],以便早期识别疾病流行的潜在风险和发布预警信息。
[1] | 赵鑫, 杨小兵, 张皓, 等. 三峡库区湖北宜昌段1997-2012年蚊媒监测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5): 425–428. |
[2] | 贵州省卫生防疫站. 贵州省2000年鼠疫爆发流行情况报告[J]. 贵州卫生, 2002, (4): 12–13. |
[3] | 陈贵春, 吕太富, 王昭孝, 等. 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调查[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 22(5): 414–416. |
[4] | 张皓, 徐勇, 潘会明, 等. 三峡库区宜昌段1997-2012年鼠密度灰色模型构建及预测[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3, 19(5): 7–9. |
[5] | 常昭瑞, 鲁亮, 郭玉红, 等. 三峡库区消落区2010-2014年小兽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117–120. |
[6] | 毛德强, 李洪, 张春华, 等. 三峡库区成库前后鼠疫相关鼠形动物种群及数量变化趋势[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 68–70. |
[7] | 罗超. 1997-2009年三峡库区鼠类及鼠传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1): 53–55. |
[8] | 耿雪芹, 张静, 常昭瑞, 等. 2004-2014年重庆市三峡库区县和非三峡库区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 2016, 31(2): 130–135. |
[9] | 陈艳艳, 蔡顺祥, 肖瑛, 等. 三峡工程运行对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 26(5): 498–503. |
[10] | 王大军, 徐留森, 崔雪峰, 等. 三峡库区兴山县1951-2013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9): 1150–1153. |
[11] | 郭玉红, 张静, 刘小波, 等. 2010年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蚊虫监测[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21–423. |
[12] | 刘京利, 郭玉红, 张静, 等. 2010年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蝇类监测[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3): 227–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