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李菊林, 朱国鼎, 周华云, 唐建霞, 曹俊
- LI Ju-lin, ZHU Guo-ding, ZHOU Hua-yun, TANG Jian-xia, CAO Jun
- 淡色库蚊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情况观察
-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ex pipiens pallen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35-3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1): 35-3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1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7-12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12-06 17:10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是我国重要的家栖蚊种,在全国广泛分布,种群数量大,活动季节长,是我国淋巴丝虫病的重要传病媒介。由于在其体内能分离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也被认为是乙脑的可能传播媒介[1-5]。本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淡色库蚊各虫期的发育情况,探讨淡色库蚊传播疾病的有效季节,为适时有效地防制蚊虫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淡色库蚊淡色库蚊系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养蚊室保种饲养30多年的品系。
1.1.2 温度控制光照培养箱为EYELA(型号:FL2000H,日本),温度分别设定为10、15、20、25、30、35、40(±0.5) ℃ 7组,每日光照10 h,湿度(75±5)%。
1.2 方法 1.2.1 卵期将当晚所产的同一批淡色库蚊卵在解剖镜下进行计数分7组,放于盛有经MiLLi-Q(Elix)超纯化系统处理的自来水的白瓷碗内。将碗分别置于10、15、20、25、30、35、40 ℃(温度上下波动≤0.5 ℃)的7组恒温箱内,每天记录孵化情况并适当补充同一温度的水,至连续3 d再无孵化为止。
1.2.2 幼虫期在每组白瓷碗内放入刚孵化出的1龄期淡色库蚊幼虫60条,加上猪肝粉和酵母粉混合(2∶1)的底饲料数滴,共计7组,分别置于1.2.1中不同温度的7组恒温箱内,然后视龄期每日加底饲料1次,每天吸蛹1次,记录发育龄期并适当补充同一温度的水,直至全部蛹化为止。
1.2.3 蛹期在每组白瓷碗内放入同一天蛹化的淡色库蚊蛹50只,共计7组,放入纸质蚊笼内,分别把蚊笼置于1.2.1中不同温度的7组恒温箱内,观察羽化情况并适当补充同一温度的水,直至羽化完为止。
1.2.4 生殖营养周期在蚊笼中放入新羽化后5 d的淡色库蚊,将1 mg/ml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后的小白鼠腹部紧贴在蚊笼壁上,喂血0.5 h。每组吸取25只饱血淡色库蚊,共计7组,放入小型养蚊笼内,分别置于1.2.1中不同温度的7种恒温箱内正常饲养,喂5%葡萄糖水。2 d后,放产卵器皿于笼内,每日观察1次,以观察产卵时间,以上所有实验均重复观察1次。
1.2.5 全代发育周期从生殖营养周期成蚊→卵期→幼虫期→蛹期,为全代发育周期。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率的 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孵化时间和孵化率7组温度中,除40 ℃组卵未孵化外,淡色库蚊最早孵化为30和35 ℃组,1 d;最迟孵化为10 ℃组,9 d。最高孵化率为20 ℃组的81.7%,最低孵化率为10 ℃组的50.6%,不同温度组间的淡色库蚊卵孵化率(除40 ℃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0~35 ℃2=52.490,P=0.000);平均孵化时间为1.01~7.03 d,见表 1。
2.2 幼虫蛹化时间和蛹化率7组温度中除40 ℃幼虫组未蛹化外,淡色库蚊最早蛹化为35 ℃组,6 d;最迟蛹化为10 ℃组,47 d。最高蛹化率为30 ℃组的82.5%,最低蛹化率为10 ℃组的10.8%,不同温度组间的淡色库蚊蛹化率(除40 ℃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10~35 ℃2=200.490,P=0.000);平均蛹化时间为9.10~41.61 d,见表 2。
2.3 蛹羽化时间和羽化率7组温度中,除40 ℃组蛹未羽化外,淡色库蚊最早羽化为30和35 ℃组,1 d;最迟羽化为10 ℃组,9 d。最高羽化率为30 ℃组的97.0%,最低羽化率为10 ℃组的60.0%,不同温度组间的淡色库蚊羽化率(除40 ℃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10~35 ℃2=99.580,P=0.000);平均羽化时间为1.30~6.73 d,见表 3。
2.4 雌成蚊产卵时间除40 ℃组淡色库蚊成蚊未产卵外,其他6个温度组中淡色库蚊成蚊最早产卵时间为25、30和35 ℃组,3 d;最迟为10 ℃组,37 d。每只雌蚊平均产卵最高为25 ℃组时的248.62枚,最低为35 ℃组的40.90枚;平均产卵时间为3.07~25.51 d,见表 4。
2.5 全代发育时间除40 ℃组淡色库蚊无全代发育时间外,其他10、15、20、25、30、35 ℃ 6组温度的全代发育时间分别为80.87、46.33、31.07、24.94、17.11和14.41 d。
3 讨论蚊虫传播各种疾病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除具有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外,蚊虫的生态习性、种群数量等也是其传播疾病动力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6]。所以,研究不同温度下的蚊虫发育情况,是了解蚊虫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的蚊媒发育情况,测算蚊虫繁殖速度,可预测蚊媒传染病的流行高峰时间,通过环境、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来降低蚊媒数量从而达到降低乙脑等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可能[7-9]。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观察淡色库蚊在7组不同恒温下各虫期的发育情况,结果发现,在10~40 ℃范围内,淡色库蚊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5~30 ℃,其中,在40 ℃及以上蚊虫不能完成全代发育,在10、15、20、25、30和35 ℃ 6个温度组蚊虫各期均可发育。蚊虫的发育周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而当温度>40 ℃时,蚊虫生长发育将出现严重受阻,各虫期均不能发育。
本研究获得了淡色库蚊在实验室各温度下的发育情况,由于实验室保存的淡色库蚊其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等饲养条件均大致不变,并且该株淡色库蚊在室内养蚊室已近亲繁殖30多年,种株有可能出现退化的现象,其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幼虫发育结果可能会与自然界中幼虫繁殖有些不同,在自然界中影响蚊虫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较多,其蚊虫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1] | 孟凤霞, 靳建超, 陈云, 等. 我国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6): 517–520. |
[2] | 景晓, 刘桂芳, 王敏, 等. 山东省淄博市不同生境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蚊虫监测[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6): 584–586. |
[3] | 景晓. 乙脑病毒的传播与越冬[J]. 山东卫生, 2006, (11): 60–61. |
[4] | 柳支英, 陆宝麟. 医学昆虫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 147. |
[5] | 吴彤宇, 李力, 秦娜, 等. 天津市首次从淡色库蚊检测出基因Ⅰ 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4): 301–302. |
[6] | 李菊林, 朱国鼎, 周华云, 等. 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发育情况的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1): 59–61. |
[7] | 刘洪霞, 冷培恩, 徐仁权, 等. 上海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8, 20(5): 209–210. |
[8] | Rozendaa JA. 媒介控制[M]. 李健男,郑剑宁,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
[9] | 李菊林, 朱国鼎, 周华云, 等.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对伊蚊库蚊和按蚊幼虫毒效的实验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 26(1): 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