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吴嘉彤, 张仪, 张璟, 朱丹
- WU Jia-tong, ZHANG Yi, ZHANG Jing, ZHU Dan
- 实验室条件下血红扇头蜱的生物学特性
-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20-22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1): 20-22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0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9-01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12-06 17:10
蜱是一类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是蜱螨亚纲寄螨目硬蜱科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东北和西北等地区[1]。其主要寄生于犬、羊和牛等家畜体表,是犬巴贝斯虫病和Q热的主要传播媒介[2]。由于人与犬接触密切,一旦犬体表寄生蜱后,易带入室内侵袭人类。2011 年 8 月在江西、重庆、广东和湖南等 11 个省(直辖市)19 处警犬基地的警犬体表采集蜱399只,通过巢式PCR和序列测定,发现蜱体内巴贝西虫(Babesia)总阳性率为5.3%,均为佛氏巴贝西虫(B. canis vogeli)[3]。本研究将采集的血红扇头蜱在实验室内饲养传代,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实验室巴贝西虫感染等研究提供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成蜱来源实验蜱为采自江西省南昌市警犬基地警犬体表的饱血成蜱,饲养至下一代成蜱后,根据文献[4]鉴定为血红扇头蜱,在实验室饲养繁殖建立传代体系。
1.2 实验动物饲血动物为家兔和昆明小鼠(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1.3 蜱的饲喂和孵育 1.3.1 幼蜱和若蜱的饲养在25 ℃普通实验室内进行蜱的放置和收集。将昆明小鼠头部用塑料项圈固定后置于鼠笼中。将血红扇头蜱幼蜱或若蜱用毛笔刷于昆明小鼠体表,将鼠笼置于两层储物箱中,盖紧盖子后分别置于温度为15、20、25和30 ℃,湿度为(80±5)%培养箱内。待蜱饱血脱落后从培养箱取出,将饱血蜱收集至50 ml塑料瓶中,继续放入不同温度的培养箱,观察并记录蜕化时间和体质量变化等。
1.3.2 成蜱的饲养在25 ℃普通实验室内进行蜱的放置和收集操作。将尼龙绢耳套套于兔耳上,耳套下端用胶布固定于兔耳根部,用502胶水固定,兔颈部套上塑料枷锁防止耳套被抓挠脱落。将成蜱倒入耳套中,耳套上端用橡皮筋扎紧。实验和收集方法同幼蜱及若蜱,但每瓶仅放1只饱血成蜱,观察并记录产卵数量和孵化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每个温度组均实验3个世代,计算平均数并进行分析,有效积温按张臣臣等[5]报道方法计算,有效积温公式:K=N(T-C),其中K为幼蜱发育的有效积温,N为蜱的发育历期,T为发育时的温度,C为发育零点温度。根据公式:V=1/N,将发育历期(N)转化为发育速度(V)。并将V和T拟合二项式曲线,根据方程式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最佳发育温度。根据t检验计算各组均数t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2.1 温度对血红扇头蜱发育的影响血红扇头蜱完成生活史需经过卵、幼蜱、若蜱和成蜱4个阶段,该蜱为三宿主蜱。在温度为20、25和30 ℃下蜱的各阶段均能正常孵化发育,随着温度的增加,发育时间逐步缩短。在15 ℃下幼虫期若虫和成虫均无法完成饱血,将25 ℃组蜱卵和饱血幼虫置于15 ℃下可完成孵化,但饱血若虫和成虫未完成孵化,并于2周内全部死亡。25 ℃组与20 ℃组和30 ℃组蜱的发育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50,P<0.05;t=24.630,P<0.05),不同温度下血红扇头蜱各发育历期见表 1。
将蜱发育历期转换为V与T做二项式拟合曲线,y=-0.000 047x2+0.002 716x-0.026 882,计算出发育零点温度为12.7 ℃,发育历期高点温度为28.5 ℃。
2.2 温度对血红扇头蜱产卵的影响饱血成蜱在30、25和20 ℃温度下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 178、1 246和1 356枚,每天的产卵量见图 1;各组间产卵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P>0.05)。
2.3 血红扇头蜱吸血前后体质量变化血红扇头蜱在吸血时,体质量成倍增长。幼蜱、若蜱和成蜱附着在宿主体表,初期吸血缓慢,体质量变化较小,饱血前24 h内增加,见表 2。
3 讨论血红扇头蜱为世界性广泛分布蜱种,属于三宿主蜱,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均有发现,主要寄生于犬等动物,人为其潜在宿主。蜱在动物体表广泛寄生并经常更换宿主,可将动物疾病传播给人类。因此,蜱在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蜱的发育过程受温度、湿度和光周期等条件的影响,温度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条件下1年可发育1~2个世代。当家畜感染严重时可致被感染的动物消瘦贫血[7]。Ali等[8]研究表明,血红扇头蜱完成1个世代需127.9 d。本研究表明,在人工饲养合适条件下血红扇头蜱能正常繁殖传代,同一株血红扇头蜱4年中完成了11代的繁殖。在25 ℃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需87 d左右。
将血红扇头蜱置于5 ℃条件,温度降低,其寿命显著延长[8]。但达到一定温度后发育反而受抑制,说明蜱的发育存在高温临界值[9]。本研究发现在15 ℃下血红扇头蜱无法完成正常传代,提示可能进入滞育阶段。>15 ℃时发育周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主要因温度升高增加其代谢速度,并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本研究采用有效积温法则和拟合二项式模型方法,对血红扇头蜱的发育零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等进行测算,其发育零点温度为12.7 ℃,发育高点温度为28.5 ℃,与实验结果有一定差异,表明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探讨。且蜱在恒温培养箱中与外界变温条件下的发育状态可能不同,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发育情况有待验证。
袁改玲等[10]研究发现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本研究发现蜱进入非活动期后,在30 ℃产卵量较少,产卵期较短,随温度下降产卵期相应延长,产卵量增加,但各温度组间产卵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饲养环境中血红扇头蜱不同发育阶段吸血后体质量均成倍增加,若蜱吸血前后的增重倍数最高,与Dantas-Torres和Otranto[11]、Eiden等[12]报道一致。经过5年的实验室观察研究,基本掌握了血红扇头蜱生物学特性和正常饲养繁殖方法,为深入研究蜱传播疾病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1] | 邓国藩, 姜在阶.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39册. 蜱螨亚纲. 硬蜱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3-4. |
[2] | 孔繁瑶. 家畜寄生虫学[M]. 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7: 237-239. |
[3] | 危芙蓉, 兰勤娴, 朱丹, 等. 中国部分地区警犬体表寄生蜱的巴贝虫感染情况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5): 390–392. |
[4] | 陆宝麟, 吴厚永. 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669-670. |
[5] | 张臣臣, 张仪, 朱丹, 等. 长角血蜱两性生殖株和孤雌生殖株幼蜱发育零点及有效积温的研究[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15, 42(3): 156–158. |
[6] | 金丕焕. 医用统计方法[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 39-40. |
[7] | 王振宝, 吾仁其米克, 巴音查汗. 硬蜱生物学特性研究概况[J]. 草食家畜, 2008, (2): 11–14. |
[8] | Ali A, Tirloni L, Isezaki M, et al. Reprolysin metalloproteases from Ixodes persulcatus,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and Rhipicephalus microplus ticks[J]. Exp Appl Acarol, 2014, 63(4) : 559–578 . |
[9] | 李知新, 刘光远, 田占成, 等. 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对长角血蜱甘肃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 2010, 31(5): 26–31. |
[10] | 袁改玲, 殷宏, 罗建勋, 等. 青海血蜱生活史的观察[J]. 中国兽医科技, 2002, 32(4): 10–11. |
[11] | Dantas-Torres F, Otranto D. Effects of aggregation o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females[J]. Exp Appl Acarol, 2011, 55(4) : 417–423 .DOI:10.1007/s10493-011-9491-z. |
[12] | Eiden AL, Kaufman PE, Oi FM, et al. Detection of permethrin resistance and fipronil tolerance in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Acari:Ixodidae) in the United States[J]. J Med Entomol, 2015, 52(3) : 429–436 .DOI:10.1093/jme/tjv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