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李贵昌, 李欣颖, 刘晶, 刘海军, 刘京利, 栗冬梅, 鲁亮, 史强, 付秀萍, 刘起勇
- LI Gui-chang, LI Xin-ying, LIU Jing, LIU Hai-jun, LIU Jing-li, LI Dong-mei, LU Liang, SHI Qiang, FU Xiu-ping, LIU Qi-yong
- 黑龙江省庆安县小兽体表恙螨及恙虫病东方体感染调查
- Investigation of chigger mites and infection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 small mammals in Qing'an county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1-3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1): 1-3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0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11-16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1-06 16:44
2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兰州 730000;
3 庆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庆安 152499
2 Gan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Qing'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绥化市庆安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既往未见该地区有关鼠类、恙螨及恙虫病的调查报道,但在黑龙江省边境和哈尔滨市等地有血清学调查阳性或恙虫病病例的报道[1-5]。东北地区恙虫病的发病季节为春秋季[6],而9月是该县山区的采蘑菇季节,有大量居民进入林区进行采摘,若恙螨携带病原体则可能造成人群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的风险。因此,于2013年9月在庆安县平原和山区边缘地带捕获小兽,调查其体表恙螨种类、数量及其携带恙虫病东方体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现场情况捕获地点为庆安县大罗镇、丰收乡和新胜乡。大罗镇和丰收乡位于庆安县东南部,为山地或山地与农田交界地带,新胜乡位于县城附近,为远离林区的农村。
1.2 调查方法采用中号鼠夹(江西省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以熟花生米作诱饵,在不同生境采用5 m 夹线法布放鼠夹,晚放晨收。布放生境包括山地次生林、水田和农村居民区。
1.3 小兽和恙螨的鉴定对捕获小兽进行种类鉴定并收集其体表的寄生螨。随机抽取每只小兽体表的恙螨约15%进行霍氏液封片,利用显微镜鉴定种类并计算恙螨指数。
1.4 实验室检测使用Qiagen试剂盒(Cat. No. 69506)提取小兽肝脏标本的DNA。分别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推荐的恙虫病东方体56 kD表面抗原引物及文献[7]热休克蛋白gorEL基因片段PCR引物的反应条件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将阳性结果送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序列进行Blast比对。
2 结果 2.1 庆安县不同地区小兽种类构成共布放鼠夹598夹次,捕获小兽9种107只,捕获率为17.89%。大罗镇(林区)小兽种类最多,另捕获鸟类2只,种类未鉴定;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黑线姬鼠(A. agrarius)为优势种,分别捕获16和11只。林地与农田交界的丰收乡(林区)和新胜乡(农区)均以黑线姬鼠为主,分别捕获25和14只,各地区捕获小兽种类和数量见表 1。
2.2 不同生境小兽种类构成黑线姬鼠是林区和农田的主要鼠种,红背鼠平(Myodes rutilus)、朝鲜姬鼠、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棕背鼠平(M. rufocanus)仅在林区捕获。居民区室内(近山区)仅捕获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1只和小家鼠(Mus musculus)2只。居民区室外(近县城)仅捕获褐家鼠4只、黑线姬鼠6只和小家鼠1只。各生境捕获小兽种类和数量见表 2。
2.3 恙螨种类及其指数共收集4种恙螨,均来自林区和靠近林区的农田。新胜乡远离林区,农田和居民区小兽体表未发现恙螨寄生,计算恙螨指数时不包括该乡的宿主动物。高丽新恙螨(Neotrombicula gardellai)和东方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orientalis)是秋季恙螨的优势种,分别占鉴定恙螨总数的53.98%和34.09%。棕背鼠平恙螨指数最高,为65.50,其次是大仓鼠、红背鼠平和花鼠,分别为58.13、22.86和24.00。东方纤恙螨在花鼠、朝鲜姬鼠、大仓鼠和红背鼠平体表的指数较高。各宿主动物恙螨数量及其指数见表 3。
2.4 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结果对捕获小兽和鸟类脾脏采用nPCR检测恙虫病病原体56 kD抗原蛋白和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大罗镇(林区)1只大仓鼠体内56 kD蛋白和groEL基因均呈阳性,1只朝鲜姬鼠56 kD蛋白基因呈阳性。扩增该片段进行测序,分别获得56 kD蛋白基因168 bp和groEL基因365 bp片段,见图 1;去引物后得到125 bp(GenBank ID: KY120971,KY120972)和320 bp(KY120975)片段,GenBank比对证实为恙虫病东方体。在该地区小兽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1.87%(2/107)。
3 讨论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恙虫病仅在长江以南地区流行,80年代之后在江苏、山东和河南等省相继暴发[8]。1987年刘国栋等[1]首次报道吉林省珲春市和辽东半岛地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抗体,均呈阳性。胡玲美等[2]和鲁志新等[3]从辽宁省宽甸县、吉林省珲春市和黑龙江省密山市等地野鼠中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证实东北地区存在恙虫病疫源地。此后,在黑龙江省东部、中部和西部相继报道发现健康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和病例[4-5]。因此,黑龙江省恙虫病疫区可能非常广泛。东北边境部分地区的鼠类调查发现,该地区鼠类以黑线姬鼠、朝鲜姬鼠和大仓鼠为主,均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4]。
东北地区恙虫病可分为4种疫源地景观[9]。本次调查地属中部松嫩平原区北部边缘地带,该地区未开展过恙虫病宿主、媒介生物构成及人群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尚无人间恙虫病病例报道。本研究证实庆安县以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为优势鼠种,林区大仓鼠也较多。林区的朝鲜姬鼠和大仓鼠体内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均检出阳性,证实该地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提示人类有感染恙虫病的可能。
东方纤恙螨是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恙虫病的可疑传播媒介[10]。鲁志新等[11]在东方纤恙螨体内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且在发病较多的秋季恙螨数量较多。该恙螨主要分布区在长白山区[12-13],与目前该病发病地区较一致,故推测东方纤恙螨是该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可疑传播媒介。本次调查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麓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发现较多数量的东方纤恙螨,其主要宿主包括大仓鼠和朝鲜姬鼠,而这两种鼠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均为阳性,推测东方纤恙螨可能是该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但确认媒介还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本次调查期间,该县有大量居民上山采蘑菇,居民很可能被携带病原体的恙螨叮咬而发病,所以应对该地区发热患者开展恙虫病调查。本次和以往研究均证实东北地区存在广泛恙虫病疫源地[5],医疗卫生机构应重视该病,针对基层医生开展恙虫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恙虫病的认识,以避免误诊。目前,恙虫病尚未列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但2013年后其年报告发病数已超过万例。因此,应尽快将该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我国多数地区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的可能性,但相关恙虫病传播媒介研究仅局限在部分地区,应在 新发病地区开展恙虫病传播媒介恙螨种类、分布及发病季节的系统调查,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1] | 刘国栋, 刘国平, 金理华, 等. 吉林省珲春地区恙虫病及其他立克次体病调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87, 3(5): 41–42. |
[2] | 胡玲美, 鲁志新, 蔡增林, 等. 珲春地区野鼠体内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分离和初步鉴定[J].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3, 12(3): 189–190. |
[3] | 鲁志新, 胡玲美, 蔡增林, 等. 东北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宿主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7, 8(3): 222–223. |
[4] | 鲁志新, 温青莉, 解志刚, 等. 东北三省部分地区人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27(4): 106. |
[5] | Wu YC, Qian Q, Soares Magalhaes RJ,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crub typhus transmission in Mainland China, 2006-2014[J]. PLoS Negl Trop Dis, 2016, 10(8) : e0004875.DOI:10.1371/journal.pntd.0004875. |
[6] | 鲁志新, 吴建平, 蔡宁, 等. 吉林省珲春地区恙虫病感染季节的调查[J]. 沈阳部队医药, 1997, 10(6): 526–527. |
[7] | 付秀萍, 刘玉英, 张宝华, 等. 首次实验室证实北京平谷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暴发流行[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2): 137–140. |
[8] | 黎家灿, 郑小英, 奚志勇. 我国恙螨与恙虫病的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6(9): 773–775. |
[9] | 郭醒华, 赵玉贵, 杨春光. 东北三省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自然景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1999, 15(5): 406–407. |
[10] | Traub R, Wisseman CL Jr.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scrub typhus. 1. Emerging concepts[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1968, 39(2) : 209–218 . |
[11] | 鲁志新, 胡玲美, 蔡增林, 等. 珲春:新发现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4, 15(1): 31–33. |
[12] | 刘国平, 陶增珖, 全理华, 等. 我国东北边境地区恙螨区系和生态调查[J]. 生态学杂志, 1988, 7(2): 13–16. |
[13] | 刘国平, 李东力, 陈春田, 等. 我国东北三省的恙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14(6): 444–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