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刘礼平, 刘旭振, 倪秀锋, 赵晓明, 邓惠, 陈锡炎, 秦冰, 李国强, 吴军, 蔡松武, 林立丰
- LIU Li-ping, LIU Xu-zhen, NI Xiu-feng, ZHAO Xiao-ming, DENG Hui, CHEN Xi-yan, QIN Bing, LI Guo-qiang, WU Jun, CAI Song-wu, LIN Li-feng
- 超低容量喷雾防制白纹伊蚊效果研究
- Effectiveness of ultra-low-volume spray applic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Aedes albopictu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6): 561-563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6): 561-563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6.0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6-26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10-10 13:59
2 韶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韶关 512028;
3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60;
4 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 广州 510440;
5 韶关卫生消毒杀虫队, 广东 韶关 512026
2 Shaog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Syngenta(China) Investment Co., Ltd;
4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Products and Drug;
5 Shaoguan Health Disinfection Team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作为重要的病媒生物可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多种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伊蚊凶猛的吸血习性干扰人类生活,是人居环境的重点防制对象[1]。目前,对伊蚊进行化学防治有空间喷洒和滞留喷洒两种方法[2]。超低容量喷雾因其高效、省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社区白纹伊蚊防制,是杀灭伊蚊成蚊的重要技术手段[3-5]。因其化学防治特点在应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白天喷雾操作多受活动人群、店铺营业等因素影响而降低防制效果[6-7],而夜间喷雾则避开这些影响因素,使施药过程更加安全顺利,但其效果如何则需进一步论证。通过对韶关市社区和中山公园进行超低容量喷雾试验,为科学防制白纹伊蚊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HDW-Ⅰ型多用途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北京海宝机电设备公司),喷射雾滴ϕ 29.17 μm,喷雾量1.5~3.5 L/min,连续可调,喷雾距离≥15 m,喷射角度上及左右均为60°,植被环境有效消杀面积为500~1 000 m2/min;诱蚊诱卵器(深圳市贝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拜耳列喜镇(Aqua Resigen)水乳剂(总有效成分含量104 g/L,其中S-生物烯丙菊酯1.4 g/L、氯菊酯102.6 g/L)。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社区环境选择韶关市碧桂园一块具有117幢相对独立别墅、总面积约23 400 m2的区域作为超低容量喷药试验区。区域内每栋别墅占地面积为150~200 m2,围绕其周边的绿化带面积为50~58 m2/栋。试验区外围划定50 m宽的区域作为缓冲隔离带。公园环境选择韶关市中山公园,施药区域为两片相邻的树林,林间有数条纵横贯通的小道,总面积约22 400 m2;试验区外围划定50 m宽的区域作为缓冲隔离带。对照区与试验区条件相似,在相隔500 m外区域不进行喷药,同时观察蚊密度变化。选择试验场地栖息的白纹伊蚊为试验对象。
1.2.2 试验方案施药时间为2016年8月15日至9月20日,分为白天喷药试验和夜间喷药试验。每次先完成缓冲隔离带喷药后再进行试验区喷药,以避免相邻区域的成蚊过早迁入。白天喷药时间为16:00-18:00,喷药操作时避开人群及正在营业的商铺;夜间喷药试验在上次白天喷药试验区内相隔1个月后进行,施药时间为24:00-03:00。拜耳列喜镇水乳剂按使用说明1/10倍兑水稀释,车辆行驶以8~10 km/h的速度进行喷药试验,试验区实际喷药量约为0.15 ml/m2。
1.3 评价方法 1.3.1 人诱法每次喷药前后,在别墅区、中山公园试验区各设6个监测点,对照区设3个监测点,安排4~6人进行监测,均要求定人、定点、定时。监测时诱蚊人员着深色长裤于植被阴凉处安静15 min,记录试验人员身边出现的伊蚊数量。人诱指数=蚊数量(只)/(人·15 min)。
1.3.2 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法每隔25~50 m放置1个诱蚊诱卵器,并完全覆盖监测区域。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4 d后检查并记录,计算MOI。试验前2周同时先在试验区和对照区连续开展2次蚊密度的MOI监测,完成喷药后再立即于试验区和对照区同时开展MOI监测,4 d后观察结果并计算MOI。
[8-9] |
两种方法的指数下降率用于评价施药后蚊虫杀灭效果。相对密度指数是用对照区蚊密度指数自然变化系数对处理后的实际蚊密度指数进行校正,排除自然因素对蚊密度指数变化的影响,以正确显示因处理措施所致的蚊密度指数。相对密度指数<50为效果明显,≥100为无效,其数值越小,表示喷药处理效果越好。
韶关市碧桂园别墅区夜间和白天超低容量施药后人诱指数下降率分别为98.19%和76.85%,MOI下降率分别为81.15%和43.86%;人诱法相对密度指数分别为3.90和14.25,MOI分别为38.48和24.47,见表 1。
2.2 公园超低容量夜间和白天喷药效果韶关市中山公园夜间和白天施药后人诱指数下降率分别为76.47%和77.78%,MOI下降率分别为-58.54%和76.33%;人诱法相对密度指数分别为33.82和44.44,MOI分别为99.09和45.68,见表 2。
3 讨论20世纪70年代超低容量喷药即应用于蚊虫防制,原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于1974-1975年先后在广州市和原广东省海南行政区(现海南省)等地进行相关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具有速效、省药、效率高等特点[3-4],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卫生害虫防制手段[4-5]。超低容量喷药防制伊蚊研究多在白天进行,但因化学防治特点,施药时需避让居民和开放式建筑,在人口密集的社区环境中的接受程度低,防制效果易受影响,而夜间喷药避开人群,使喷药操作更加流畅,避免喷洒不均和产生死角,提高了防制效果。同时,伊蚊尤其是白纹伊蚊有夜间栖息于绿化带植被叶背的习性[10],夜间喷药可达到精准防制的目的,效果更好。Farajollahi等[11]研究也证实超低容量喷药用于白纹伊蚊成蚊防制时,夜间喷药效果明显优于白天。
本研究别墅区夜间和白天喷药处理后,人诱法和MOI法相对密度指数均<50,说明灭蚊效果均明显。白天人诱指数下降率和MOI下降率均低于夜间,且夜间喷药后无论何种监测方法,其指数下降率均>80%,说明别墅区夜间喷药对白纹伊蚊的杀灭效果显著,且优于白天喷药。公园环境中,夜间、白天喷药伊蚊密度人诱法相对密度指数均<50,显示出一定的灭蚊效果,但两者相差不明显。夜间、白天喷药处理后人诱指数下降率分别为76.47%和77.78%,MOI下降率分别为-58.54%和76.33%,说明夜间喷药和白天喷药均具有一定的灭蚊效果,但在公园环境条件下,夜间喷药杀灭效果无明显优势,其中MOI监测方法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
夜间喷雾避免了对活动人群和开业商铺的影响,可持续不间断地进行喷药作业,人诱指数监测结果显示,别墅区夜间喷药较白天实际效果更好,但夜间喷药MOI相对密度指数高于白天,无法显示降低蚊密度的效果,可能与监测方法有关。超低容量喷药后立即布放的诱蚊诱卵器4 d后才回收检查,MOI可能因外围成蚊的重新迁入或环境蚊虫重新孳生而再次升高,说明超低容量喷药的滞留灭蚊效果较差以及利用MOI监测蚊虫对其灭蚊效果进行评价存在局限性。
本次试验期间正值韶关市多雨季节,几乎每天都有小到中雨,偶尔有大雨大风,可能因孳生地竞争的原因,MOI监测数据多数较低。但在公园白天喷药和别墅区夜间喷药监测1周内有3 d晴朗天气,使伊蚊密度大幅回升。公园夜间喷药试验区和对照区MOI下降率出现负数,可能因天气变化干扰MOI监测结果,同时说明超低容量喷雾作为应急快速杀灭成蚊措施,对其效果评价最客观的方法是人诱法。
在社区人居环境中,超低容量夜间喷药杀灭白纹伊蚊效果优于白天,用于白纹伊蚊防制的实际工作中具有推广意义。通过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实施社区环境喷药操作,缩短了操作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喷药操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今后进行大范围的蚊虫控制提供了经验。同时,开发新的灭蚊技术及新型环保化学药物也是未来蚊虫防制的重要内容。
[1] |
霍新北, 刘起勇, 康殿民, 等. 重要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机制探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1): 7-9, 14. |
[2] |
王以燕, 姜志宽. 我国公共卫生用农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5): 421-42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5.001 |
[3] |
朱成璞. 超低容量灭虫技术的应用[J].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79, 4(2): 114-117. |
[4] |
郝延玉, 扈广欣, 周传利, 等. 超低容量喷雾现场试验和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8, 9(1): 40. |
[5] |
蔡松武, 林立丰, 卢文成, 等. 高效氯氰菊酯超低容量喷雾杀灭室外白纹伊蚊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6): 439-440. |
[6] |
任东升, 周广超, 刘起勇, 等. 超低容量喷雾和滞留喷洒杀灭蚊虫的现场实验[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3): 243-245, 248.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3.013 |
[7] |
段金花, 钟向明, 汤向东, 等. 大型车载式超低容量喷雾机在登革热媒介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26-29. |
[8] |
胡志刚, 严子锵, 江毅民, 等. 超低容量喷雾控制白纹伊蚊的应用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 12(6): 432-434. |
[9] |
林立丰, 蔡松武, 段金花, 等. 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媒介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12): 1459-1461. |
[10] |
刘礼平, 段金花, 林立丰, 等. 两种重要登革热媒介蚊虫的种间竞争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4): 264-265. |
[11] |
Farajollahi, Healy SP, Unlu I, et al. Effectiveness of ultra-low volume nighttime applications of an adulticide against diurnal Aedes albopictus, a critical vector of dengue and Chikungunya viruses[J]. PLoS One, 2012, 7(11): e49181. DOI:10.1371/journal.pone.0049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