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王亚丽, 张晓怡, 任瑞琦, 李超, 向妮娟, 涂文校, 随海田, 李剑森, 张萌, 陈恩富, 王全意, 刘晓青, 胡建利, 郭大城, 倪大新
- WANG Ya-li, ZHANG Xiao-yi, REN Rui-qi, LI Chao, XIANG Ni-juan, TU Wen-xiao, SUI Hai-tian, LI Jian-sen, ZHANG Meng, CHEN En-fu, WANG Quan-yi, LIU Xiao-qing, HU Jian-li, GUO Da-cheng, NI Da-xin
- 中国内地2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5 imported Zika cases in mainland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6): 535-53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6): 535-53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6.0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6-28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10-10 14:00
2 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桐乡 314500;
3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州 511430;
4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杭州 310051;
5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0013;
6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昌 330029;
7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京 210009;
8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州 450016
2 Tongxi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Guangd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4 Zheji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5 Beij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6 Jiangx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7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8 Hen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蚊媒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及输血传播等。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寨卡病毒病长期广泛传播于非洲大陆北部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但均为零星病例[2-4];2007年在太平洋岛国出现暴发疫情,2013-2014年在南太平洋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暴发疫情,报告病例约10 000例;2015年开始蔓延至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多个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及欧洲部分国家有输入性病例报告。截至2017年5月23日,中国大陆共报告2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为了解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工作经验和参考依据,现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CDC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2版)》对病例进行诊断,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判断是否为境外输入性病例。
1.2 研究方法根据《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2版)》要求,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自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23日我国内地输入的25例寨卡病毒病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与临床症状、发病前后活动包括境外旅行及蚊虫叮咬史等情况、密切接触者追踪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收集患者的血液、唾液和尿液标本,4 ℃保存和运送。经各疫情省份检测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后,送至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进行复核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病例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地图制作采用ArcGIS 2010软件。
2 结果我国内地自2016年2月报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以来,截至2017年5月23日,共报告2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其中2016年报告24例,2017年报告1例。我国对该25例输入性病例均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处置,未发生本地传播。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人群分布25例输入性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无孕妇),男女性别比为1.5:1;年龄中位数为30岁(6~55岁);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者最多(12/25,占48.0%),其次为散居儿童(5/25,占20.0%)。病例国籍依次为中国国籍17例、委内瑞拉籍6例、危地马拉籍和苏里南籍各1例。
2.1.2 时间分布2016年共报告24例病例,其中2月11例、3月4例、4月2例、5月4例、7月1例、9月2例;2017年5月报告1例。
2.1.3 地区分布我国输入省份以广东省最多,占输入病例总数的60.0%,其他省份的分布情况见图 1。
输入来源国为委内瑞拉(17例,占68.0%)、美属萨摩亚(3例,占12.0%)、苏里南(2例,占8.0%)、危地马拉(2例,占8.0%)和厄瓜多尔(1例,占4.0%)。
2.1.4 发现方式以入境检疫和健康随访发现较多,均为9例,各占36.0%;其他病例为入境后就医时发现(7例,占28.0%)。
2.2 临床表现25例输入性病例均有皮疹,16例有结膜炎,13例有发热(其中1例为高热,其他均为低热),4例有肌肉痛,皮肤瘙痒和关节痛各3例,腹泻和眼睛痛各1例,见表 1。
2.3 实验室检测情况采集25例病例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其中尿液标本寨卡病毒阳性率最高,为92.0%,见表 2。
2.4 聚集性疫情25例输入性病例中,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起聚集性疫情,均由共同暴露引起。其中1起为浙江省报告的美属萨摩亚输入的同一旅行团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3例;其余3起均为广东省报告的由委内瑞拉输入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7例病例。
3 讨论我国自2016年2月发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以来,共发现25例输入性病例,且以入境检疫发现为最多,提示出入境检疫人员要防好第一道关口,做好来自疫区人员的检疫检测。本研究发现输入来源国以委内瑞拉为最多,即尤其要做好来自委内瑞拉等疫情较严重且与中国往来较密切国家入境人员的检疫。病例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类最多,提示商务往来人员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前往疫区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如出现皮疹、发热等疑似症状,须及时就医,并告知疫区流行病学史。
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内地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主要发生在春节及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前后,尤其是有国际空港口岸的城市所在省份以及对外旅游或商务、劳务往来人员较多的省份,且从既往我国伊蚊监测情况来看,5月起云南、海南、福建、浙江等省份蚊媒密度呈上升趋势,6-10月为我国各地蚊媒活动的活跃时期,输入后发生局部传播的可能性较之前增大,所以一方面在节假日前后各重点省份入境口岸要做好归国人员体温筛查等工作,以防止疫情输入;另一方面在我国蚊媒活跃季节应加强南方重点省份蚊媒监测和控制工作,同时做好发生本地传播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防止疫情输入后本地传播疫情的发生。
25例病例均出现皮疹,与国外报道一致[5-7];其次为结膜炎,再次为发热,发热病例除1例高热外,其余均为低热,与Goorhuis等[6]报道一致。实验室检测以尿液的阳性率最高,为92.0%,提示尿液为检测寨卡病毒核酸的最佳样本,Moulin等[8]也支持此观点。
建议赴寨卡病毒病疫区人员要提高其个人防护能力,如加强蚊媒防护措施,使用防蚊液、蚊帐及穿着浅色长袖服装等,尽可能防止蚊虫叮咬,采取安全性行为,孕妇及准备怀孕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前往疫区。另外为保险起见,男性回国后6个月内应尽量避免性行为或每次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如果其配偶处于妊娠期,则整个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性行为或每次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
因寨卡病毒可引起胎儿小头畸形及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学者认为,寨卡病毒病将可能是全球性最大的挑战和问题之一[9]。寨卡病毒病疫情对全球健康、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均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影响甚至超过所有疫情国家惊人的社会成本[10],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健康危机,因此建议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疫区旅行,并做好赴疫区旅游人员和在疫区的留学、务工和商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健康提示,提高个人防护能力,同时加强自疫区归国人员的入境检疫,防止疫情输入尤其是引起本地传播疫情的发生。
[1] |
Atif M, Azeem M, Sarwar MR, et al. Zika virus disease:a curren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fection, 2016, 44(6): 695-705. DOI:10.1007/s15010-016-0935-6 |
[2] |
Marrs C, Olson G, Saade G, et al. Zikavirus and pregnanc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J]. Am J Perinatol, 2016, 33(7): 625-639. DOI:10.1055/s-0036-1580089 |
[3] |
Barreto ML, Barral-Netto M, Stabeli R, et al. Zika virus and microcephaly in Brazil:a scientific agenda[J]. Lancet, 2016, 387(10022): 919-921. DOI:10.1016/S0140-6736(16)00545-6 |
[4] |
Ginier M, Neumayr A, Günther S, et al. Zika without symptoms in returning travellers: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J]. Travel Med Infect Dis, 2016, 14(1): 16-20. DOI:10.1016/j.tmaid.2016.01.012 |
[5] |
Gourinat AC, O'Connor O, Calvez E, et al. Detection of Zika virus in urine[J]. Emerg Infect Dis, 2015, 21(1): 84-86. DOI:10.3201/eid2101.140894 |
[6] |
Goorhuis A, von Eije KJ, Douma RA, et al. Zika virus and the risk of imported infection in returned travelers: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care[J]. Travel Med Infect Dis, 2016, 14(1): 13-15. DOI:10.1016/j.tmaid.2016.01.008 |
[7] |
Duffy MR, Chen TH, Hancock WT, et al. Zika virus outbreak on Yap Island,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J]. N Engl J Med, 2009, 360(24): 2536-2543. DOI:10.1056/NEJMoa0805715 |
[8] |
Moulin E, Selby K, Cherpillod P, et al. Simultaneous outbreaks of dengue, Chikungunya and Zika virus infections:diagnosis challenge in a returning traveller with nonspecific febrile illness[J]. New Microbes New Infect, 2016, 11: 6-7. DOI:10.1016/j.nmni.2016.02.003 |
[9] |
Paixão ES, Barreto F, da Glória Teixeira M, et al. History,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Zika:a systematic review[J]. Am J Public Health, 2016, 106(4): 606-612. DOI:10.2105/AJPH.2016.303112 |
[10] |
Gostin LO, Hodge Jr JG. Zika virus and global health security[J]. Lancet Infect Dis, 2016, 16(10): 1099-1100. DOI:10.1016/S1473-3099(16)303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