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吴海霞, 鲁亮, 孟凤霞, 郭玉红, 刘起勇
- WU Hai-xia, LU Liang, MENG Feng-xia, GUO Yu-hong, LIU Qi-yong
- 2006-2015年我国鼠类监测报告
- Reports on 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rodents in China, 2006-2015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6): 517-522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6): 517-522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6.00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12-05
鼠类危害农林业,并通过骚扰人类、咬坏衣物食物、破坏建筑物、仪器设备等,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较大危害。鼠类作为重要的病媒生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也是多种病原体的储存宿主[1]。因此,鼠密度是国家卫生城镇综合评价指标之一。为掌握我国重要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动态,进行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科学有效防控,2005年中国CDC启动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及病媒生物监测项目,其中病媒生物监测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执行,主要在人居及周边环境进行4类重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鼠类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且危害大,是4种监测对象之一。在2006-2015年监测的基础上,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发布新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新方案),对鼠类监测方案进行微调,各监测点开始按照新方案进行监测。
通过对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鼠类的常见种类、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进行调查,为鼠类和鼠传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现将2006-2015年(2005年为监测启动年,仅部分监测点在部分月份开展监测,因此未将2005年数据纳入分析)全国鼠类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来自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2006-2015年的鼠类监测数据。
1.2 监测点的选择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分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工作能力,在全国范围内选定43个地级市作为国家级监测点(直辖市作为1个监测点),开展蚊、蝇、鼠、蜚蠊密度监测。其中2005年确定17个省40个监测点,2006年增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个市和北京市共3个监测点,至此,监测点总计43个,分布于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19个省41个监测点开展鼠类监测(图 1)。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监测点调整至聊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南宁市监测点调整至北海市。
1.3 监测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中的夹夜法进行监测,每月中旬监测1次。每个监测点(地级市)选择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业、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种环境各1个,每种生境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夹有效夹。为避免连续监测影响鼠密度,相邻月份应在不同区域布放鼠夹,3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间距离应>0.25 km。监测用鼠夹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 m2布放1夹,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 m布放1夹。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类型(厨房、库房)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均匀布放。
捕获鼠类进行鼠种鉴定并计数,同时记录鼠种相关特征。计数时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记为捕到鼠,计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或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
1.4 数据处理鼠类监测为常年监测,未上报数据的月份记为数据缺失。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Excel 2007、EpiInfo 7和ArcGIS等软件对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点2006-2015年鼠类监测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鼠密度计算公式:
2006-2015年鼠密度(捕获率)为1.05只/100夹。其中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最多,占捕获总数的56.16%,且各年度其构成比均最高(>50%),2014-2015年甚至>60%,见图 2,但这2年鼠密度并未升高(表 1);捕获小家鼠(Mus musculus)数量居第2位,占21.75%,但2014年构成比低于其他鼠种(居第3位);其他鼠种〔包括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针毛鼠(N. fulvescen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红尾沙鼠(M. libycus)、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和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等〕居第3位(12.10%),其中2014年居第2位,2006、2007年低于黄胸鼠,居第4位;黄胸鼠(R. tanezumi)居第4位,占8.18%;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居第5位,占1.70%;黄毛鼠(R. losea)捕获数量最少,占0.11%,但2006年构成比较高(0.27%)。
2.2 不同鼠种密度2006-2015年总鼠密度呈下降趋势(图 3)。优势鼠种褐家鼠密度最高,达0.59只/100夹,其年消长趋势与总鼠密度相似;小家鼠密度居第2位,为0.23只/100夹,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2015年较前几年下降明显;其他鼠种密度居第3位,2006-2015年鼠密度一直呈波动趋势;黄胸鼠密度居第4位,年消长情况也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黑线姬鼠密度居第5位,为0.001 2只/100夹,除2011、2013年鼠密度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外,总体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鼠种均以褐家鼠和小家鼠密度依次排前2位,其他鼠种密度除2006、2007年低于黄胸鼠外,其他年度均排第3位(表 1)。
2.3 不同环境鼠密度2006-2015年以农村自然村捕获鼠密度最高(图 3),达1.43只/100夹;其次是特殊行业,达0.96只/100夹;居民区鼠密度居第3位,为0.81只/100夹。各年度各环境鼠密度排名与总鼠密度相同。各环境鼠密度基本呈下降趋势,居民区鼠密度在2012、2013年连续2年出现上升趋势,而特殊行业鼠密度则仅在2013年出现小幅上升。各鼠种密度均以农村自然村最高,特殊行业次之;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在农村环境相对优势更高,而褐家鼠和黄胸鼠则在3个生境密度相对较为接近(图 4)。
2.4 不同省份鼠密度大部分监测省份捕获鼠密度不高(<1.00只/100夹),黑龙江、新疆、湖南、广西、广东省(自治区)鼠密度在1.00~2.00只/100夹之间,吉林和湖北省鼠密度在2.00~3.00只/100夹之间,分别为2.35和2.19只/100夹,仅海南省鼠密度达到3.00只/100夹(图 5)。
褐家鼠密度以吉林省最高,其次是广东省,黑龙江、海南和湖北省鼠密度>1.00只/100夹(图 6A);小家鼠密度则以黑龙江和湖北省最高,均>0.50只/100夹(图 6B);黄胸鼠密度以湖北省最高,达0.60只/100夹,其他省均<0.22只/100夹(图 6C);黑线姬鼠在各省捕获密度均较低,吉林省捕获数量约占全国的1/3,密度达0.11只/100夹,其次为山东省(图 6D)。
2.5 不同年度鼠密度季节消长2006-2015年各监测点捕获鼠类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型,全年变化较为平缓,6、7月密度最高;2006年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4、9月分别出现峰值,2010年3月即出现密度高峰,2007和2009年密度高峰出现较晚,分别在10月和9月,见表 2。
各鼠种中,褐家鼠和小家鼠季节消长趋势基本呈单峰型,且密度高峰持续时间较长,3-10月密度一直较高(图 7A),但小家鼠2006年呈明显的双峰型,2010、2013年虽呈单峰型,但峰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9月(图 8A);黄胸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略呈双峰型,在3-10月期间以7月密度略有下降(图 7B),不同年度消长趋势也不同,2007、2010年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月和3月,而2008年密度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2013年则全年变化平缓(图 8B)。
2.6 不同环境鼠密度季节消长不同环境鼠密度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10月密度一直较高,但特殊行业鼠密度在4-8月略有下降,与其他两种环境鼠密度一直较高略有不同(图 9)。各鼠种密度均以农村自然村最高,褐家鼠(图 10A)和黄胸鼠(图 10C)在特殊行业的密度排第2位,各环境类型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与总鼠密度相似;而小家鼠(图 10B)和黑线姬鼠(图 10D)密度在特殊行业和居民区相当,黄胸鼠密度在居民区的消长趋势与总鼠密度相似,而在其他两种环境则与黄胸鼠总密度趋势相似,黑线姬鼠密度在农村自然村和居民区的峰值均出现较晚,而在特殊行业则变化不明显,略呈双峰曲线。
3 讨论2005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启动,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主要对5种与人类生活及疾病传播密切相关的鼠种,在人居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褐家鼠和小家鼠等家栖鼠仍是人居及周边环境的优势鼠种,两者占所捕获鼠类总数的75%以上,褐家鼠所占比例最高达56.16%,同时捕获少量野栖鼠黑线姬鼠,与各鼠种的生态习性和监测点的设置有关。黄毛鼠作为南方的常见鼠种,2006-2015年间,所有监测点仅捕获47只,因其是野栖鼠种,且与褐家鼠和黄胸鼠等鼠种在形态学方面有相似性,在一些特征性外部形态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容易将这类鼠种误判而归到其他种类中[2],导致其捕获量极低,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监测中,捕获鼠类除监测方案特别指出的5种鼠外,其他鼠类统一计入“其他”鼠种。与蚊虫监测种类构成比不同,在监测的最初几年,其他鼠种构成比相对较低,之后比例上升,2009-2014年每年构成比均>10%,可能因小兽的鉴定因现场常规形态分类会出现外部形态特征相似造成鉴定困难、幼体易产生错判等问题[3],不易鉴定或误鉴定,也可能是随着监测工作的开展,一些监测点的监测能力提高,捕获鼠种增多,部分当地常见、非监测方案指定的鼠种逐渐被捕获,如新疆的沙鼠等,“其他”鼠种确实增多,具体有待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2006-2015年总鼠密度和各环境鼠密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农村自然村鼠密度仍最高,特别是小家鼠,农村自然村的鼠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环境,提示农村环境仍是鼠类防控的重要场所之一。东北、华中、华南地区监测点鼠密度相对较高,褐家鼠和小家鼠均有该特点。黄胸鼠以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近年来分布区域有所扩大,西至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地区[4],北至河北和辽宁省均有分布[5]。黑龙江省哈尔滨和牡丹江市监测点2007、2011年上报捕获黄胸鼠共3只,后再未捕获。据当前资料推测,黄胸鼠在如此高纬度地区分布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随货物或交通工具等输入而被捕获,也可能是鉴定有误。故未将黑龙江省记入黄胸鼠捕获地,但提示应加强黄胸鼠在当地分布情况的调查和监测。
2006-2015年监测显示,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总体呈单峰曲线,3-10月一直较高,可能与监测环境主要为人居环境,优势鼠种褐家鼠和小家鼠在适宜条件四季均可繁殖等原因有关[6],提示应持续开展灭鼠工作。不同鼠种在不同年份、不同生境的季节消长趋势不同,因此要基于监测结果采取不同的灭鼠措施。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实施了11年,初步获得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的鼠种、孳生及其消长规律,积累了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的鼠类本底资料,通过监测发现,11年来鼠种构成、孳生特点等变化不大,但消长规律等仍需持续监测。在总结过去11年监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16年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牵头修订并最终发布新方案,其中减少了鼠类监测频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监测方法,规定监测点在原有夹夜法的基础上,可用笼夜法替代,室内监测也可使用粘鼠板法,还为非国家级监测点提供了更易操作的路径法。相信在新方案规范下,鼠类监测可取得更有价值的成果。
[1] |
Meerburg BG, Singleton GR, Kijlstra A. Rodent-borne diseases and their risks for public health[J]. Crit Rev Microbiol, 2009, 35(3): 221-270. DOI:10.1080/10408410902989837 |
[2] |
胡群, 马思杰, 裘炯良. 4种DNA条形码在黄毛鼠种类鉴定中的比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3): 286-289.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17 |
[3] |
马英, 李海龙, 鲁亮, 等. 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海东地区小型兽类鉴定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 2012, 20(2): 193-198. |
[4] |
张美文, 郭聪, 王勇, 等. 我国黄胸鼠的研究现状[J]. 动物学研究, 2000, 21(6): 487-497. |
[5] |
郭颂. 中国部分区域黄胸鼠种群遗传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1015503587.htm
|
[6] |
汪诚信, 潘祖安. 灭鼠概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190, 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