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连留青, 陈海江, 方敏
- LIAN Liu-qing, CHEN Hai-jiang, FANG Min
- 溴虫腈饵剂防治黄胸散白蚁的效果研究
- Efficacy of chlorfenapyr bait to control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5): 458-460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5): 458-460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5.01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4-24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6-12 16:24
2 嘉兴市白蚁防治所, 浙江 嘉兴 314050
2 Jiaxing Institute of Termite Control
溴虫腈(虫螨腈)是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吡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其通过作用于昆虫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将多功能氧化酶转变为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发挥作用,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转化为三磷酸腺苷,使昆虫细胞因缺少能量而丧失生命功能,昆虫中毒后活动变弱,继而出现斑点,颜色发生变化,最终停止活动、昏迷、瘫软、死亡[1]。溴虫腈对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对白蚁具有慢性毒力(迟效性)和非驱避性[2-4]。通过研究溴虫腈饵剂防治黄胸散白蚁的效果,为黄胸散白蚁防治提供新技术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白蚁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野外自然种群,试验前用大小为30 cm×30 cm×25 cm、内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块的引诱箱进行诱集。将引诱箱移入温度25~28 ℃、相对湿度65%~75%的室内环境中1周,后从引诱箱内木块中挑选成熟工蚁用于室内试验。
1.2 药剂来源10%溴虫腈悬浮剂,由全国白蚁防治中心提供。
1.3 供试饵剂(1)滤纸饵剂。用蒸馏水将10%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成31.25、125.00和500.00 mg/L 3个浓度,后将2 cm×2 cm的滤纸分别在药液中浸渍10 s,取出晾干,备用;以浸渍蒸馏水的滤纸片为对照。(2)纤维素饵剂。用水将10%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成1%的浓度,然后按照1份药液、19份纤维素的比例将其混匀制成粉状饵剂,40 ℃烘24 h,后用纸袋分装,每袋5 g,用于现场试验。
1.4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购自杭州畅联害虫防治技术有限公司,该装置由壳体(8 cm×8 cm×18 cm)和盖两部分组成。壳体内置有马尾松饵木8片(四周各1片,中间4片,木片规格为5 cm×15 cm×0.7 cm,共420 cm3)。
1.5 试验方法(1)室内试验。将过20目的细砂6 g均匀铺于φ9 cm的培养皿内周围,用适量蒸馏水湿润。准备2张滤纸(2 cm×2 cm),一张浸渍溴虫腈药液,另一张浸渍蒸馏水,均置于40 ℃恒温箱中24 h后称重,并将2张滤纸置于培养皿中间,相距1 cm。在培养皿内放入30只黄胸散白蚁工蚁,每隔24 h观察并统计工蚁的存活情况。每个浓度设5个重复。试验结束后,取出滤纸片,置于40 ℃恒温箱中24 h后重新称重,计算滤纸片被白蚁取食的量。滤纸片的药液浓度分别为31.25、125.00和500.00 mg/L。(2)现场试验。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进行,在有黄胸散白蚁危害的房屋建筑周围距墙基1 m处埋设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当装置内有白蚁入侵时,在其周围30 cm处安装4套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其中至少1套有白蚁入侵时,即将10包0.05%溴虫腈饵剂放入中间最初安装的监控装置内。后每隔1个月对监控装置内白蚁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如饵剂已被白蚁全部取食但未施饵剂的监控装置内仍有白蚁活动时,则在施放饵剂的监控装置内继续施放5包饵剂;如应用饵剂的监控装置及其周围的监控装置内在白蚁活动季节连续3个月均无白蚁活动,而附近小区作为对照(未施饵剂)的监控装置内仍有较多白蚁活动,说明饵剂已消灭该处的黄胸散白蚁巢群,此时结束试验。收集监控装置内剩余的饵剂置40 ℃烘箱24 h,然后称重。投放饵剂总量减去剩余饵剂量作为每处白蚁消耗的饵剂量。
1.6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20.0软件对黄胸散白蚁工蚁死亡率和取食滤纸片的量进行方差分析;采用邓肯氏法多重比较对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死亡率以平均数±标准误(x±sx)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浸药滤纸片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溴虫腈对黄胸散白蚁工蚁的毒性发挥较慢,3个浓度溴虫腈处理的滤纸片需7~8 d才能将黄胸散白蚁全部毒死。同时,处理滤纸片的溴虫腈浓度越高,工蚁中毒死亡越快,见表 1。在相同时间内,黄胸散白蚁工蚁取食500.00 mg/L溴虫腈处理滤纸片的量仅是蒸馏水处理滤纸片的81.31%(表 2),说明较高浓度溴虫腈处理的滤纸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白蚁的适口性。
![]() |
![]() |
用0.05%溴虫腈饵剂处理的12组黄胸散白蚁巢群内的个体在30~122 d(平均71.2 d)内全部死亡。同时,灭杀1个黄胸散白蚁巢群仅需溴虫腈饵剂32~69 g(平均45.0 g),见表 3。
![]() |
白蚁是一类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常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通讯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害。其中黄胸散白蚁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房屋建筑二楼以下木质结构如地板、门框、踢脚板、墙裙等的土木两栖性白蚁[5]。
本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饵剂在31.25~500.00 mg/L的浓度下对黄胸散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在选择性取食条件下,供试的黄胸散白蚁工蚁在7~8 d内全部死亡。但500.00 mg/L溴虫腈药液处理的滤纸可轻微地影响黄胸散白蚁的取食情况,较取食蒸馏水处理滤纸的量减少18.69%。在野外条件下,0.05%溴虫腈饵剂对黄胸散白蚁巢群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施用饵剂的黄胸散白蚁巢群平均取食45.0 g饵剂后,均在30~122 d内死亡。
研究发现,溴虫腈毒杀乳白蚁的作用速度较慢,在非选择性试验条件下,在处理后的48~72 h和72~96 h,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死亡数量较多。同时,300 mg/kg(药物有效成分重/砂子重)的浓度对供试白蚁无驱避作用[6-7]。高旭渊[8]和侯守鹏等[9]野外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对小头钩白蚁(Ancistrotermes dimorphus)和台湾乳白蚁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2~3个月内可将白蚁群体灭杀,是防治白蚁较为理想的药物。但野外条件下,白蚁的种群、施药时间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均影响溴虫腈对白蚁的防治效果[10]。因此,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溴虫腈饵剂防治白蚁前,建议在不同地区开展更多的现场应用技术研究。
谭梁飞等[11]研究发现,在办公楼和居住区使用0.004%氟虫腈饵剂防治散白蚁〔11处黑胸散白蚁(R. chinensis)和4处黄胸散白蚁〕时,其中13处在第2年4-5月未发现白蚁分飞和危害;危害相对严重的2处在第2年出现少量白蚁分飞,通过随后1、2次补充防治后,未再发现白蚁危害,说明0.004%氟虫腈饵剂对散白蚁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今后在开展0.05%溴虫腈饵剂防治散白蚁的现场效果试验时,建议以0.004%氟虫腈饵剂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为白蚁防治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推动两种白蚁防治饵剂新产品在生产上的示范与应用。
[1] |
王为中, 孙小涵. 新型防治白蚁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合成与发展[M]//王满囷, 朱芬, 帅移海, 等. 华中昆虫研究. 第11卷.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126-131.
|
[2] |
Peterson CJ, Davis RW. Mobility, longevity and activity of chlorfenapyr in soils treated at a termiticidal rate[J]. Pest Manag Sci, 2012, 69(1): 88-92. |
[3] |
林雁, 何利文, 郭红. 虫螨腈和氟虫胺及其混配对白蚁的毒力测定[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58-61.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15 |
[4] |
贾慧娴, 张亮, 熊先贵, 等. 台湾乳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对6种药剂土壤屏障穿透试验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2(2): 186-189, 192. |
[5] |
莫建初, 郭建强, 龚跃刚. 城乡白蚁防治实用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7-11.
|
[6] |
林雁, 何利文, 郭红. 虫螨腈、噻虫嗪对白蚁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剂增效作用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4): 304-307. |
[7] |
林雁. 虫螨腈对乳白蚁的毒力及药效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0(6): 516-519. |
[8] |
高旭渊. 小头钩白蚁毒饵的研制及应用[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93-1013372505.htm
|
[9] |
侯守鹏, 曹婷婷, 袁晓栋, 等. 虫螨腈对白蚁的毒力及其饵剂灭治白蚁巢群效果研究[J]. 世界农药, 2015, 37(3): 54-57. |
[10] |
何利文, 林雁, 张睿. 虫螨腈用于白蚁防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86-488.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31 |
[11] |
谭梁飞, 高勇勇, 雷朝亮, 等. 氟虫腈白蚁饵剂对散白蚁的防治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145-14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