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Vol. 28 Issue (5): 454-457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马红梅, 李紫芬, 柳小青, 陶卉英, 刘仰青
MA Hong-mei, LI Zi-fen, LIU Xiao-qing, TAO Hui-ying, LIU Yang-qing
南昌市德国小蠊2006-2016年抗药性发展趋势研究
The resistance dynamic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in Nanchang city from 2006 to 2016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5): 454-457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5): 454-457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5.01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4-26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8-09 16:08
南昌市德国小蠊2006-2016年抗药性发展趋势研究
马红梅, 李紫芬, 柳小青, 陶卉英, 刘仰青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 南昌 330006
摘要: 目的 了解南昌市野生种群德国小蠊2006-2016年10年间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于2006、2010、2014、2016年的6-7月在南昌市的农贸市场、餐饮店、宾馆及超市采集野生种群的德国小蠊带回实验室饲养,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及诊断剂量法(GB/T 26352-2010《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进行抗药性测试。结果 2006-2016年经药膜法检测,南昌市野生种群德国小蠊2010、2016年对DDVP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44和1.45倍,2014、2016年对乙酰甲胺磷分别为0.53和0.77倍,2006、2010、2014、2016年对残杀威分别为1.09、1.36、1.25和1.74倍,2006、2010、2016年对溴氰菊酯分别为1.36、12.73和16.01倍,2006、2010、2014、2016年对高效氯氰菊酯分别为4.99、3.57、4.72和10.04倍,2014、2016年对氯氟氰菊酯分别为2.34和5.39倍,2014、2016年对顺式氯氰菊酯分别为3.19和5.99倍。用诊断剂量法检测南昌市野生种群德国小蠊对DDVP、残杀威的抗药性,显示均已产生抗性。结论 2006-2016年南昌市野生种群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由低抗发展到中抗,部分达高抗水平,对DDVP、残杀威保持低抗水平,对乙酰甲胺磷较敏感。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发展趋势    
The resistance dynamic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in Nanchang city from 2006 to 2016
MA Hong-mei, LI Zi-fen, LIU Xiao-qing, TAO Hui-ying, LIU Yang-qing     
Nanch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nchang 330006,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dynamics for Nanchang field strain of Blattella germanica against the commonly used insecticides from 2006 to 2016. Methods Field B. germanica strain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arm product markets, restaurants, hotels and supermarkets on June and July in 2006, 2010, 2014, and 2016. Residual film method and diagnostic dose method were used. Results From 2006 to 2016, by examining with the residual film method, we found that the resistance ratios of the Nanchang field strain of B. germanica against each insecticide were as follows:DDVP, 1.44, 1.45; acephate, 0.53, 0.77; propoxur, 1.09, 1.36, 1.25, 1.74; deltamethrin, 1.36, 12.73, 16.01; beta-cypermethrin, 4.99, 3.57, 4.72, 10.04; cyhalothrin, 2.34, 5.39, and alpha-cypermethrin, 3.19, 5.99. By diagnostic dose method, the resistance of Nanchang field strain of B. germanica against DDVP and propoxur has also been found. Conclusion From 2006 to 2016, the resistance to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such as deltamethrin has developed from low to medium level, part of them reached high level. The resistance to DDVP, chlorpyrifos and propoxur remained low. The Nanchang strain of B. germanica remains susceptible to acephate.
Key words: Blattella germanica     Insecticide resistance     Dynamics research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出现,化学治理逐步成为防制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从60年代的DDT、敌百虫、DDVP、天然除虫菊到80、90年代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在德国小蠊的防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出现了抗药性的问题。1953年Heal等[1]首先报道了美国德国小蠊种群对DDT、林丹、氯丹产生了抗药性。1986年何上虹等[2]报道上海地区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了抗药性,之后我国各地也陆续有德国小蠊抗性的报道[3-5]。德国小蠊自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交通工具传入南昌市以来,逐步成为当地蜚蠊种群的优势种[6-7]。在南昌市近20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进行蜚蠊密度控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促进德国小蠊的抗性发展。为此,自2006年起对其抗性进行了系统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采集

分别于2006、2010、2014、2016年的6-7月在南昌市的农贸市场、餐饮店、宾馆及超市等区域采集德国小蠊,带回南昌市CDC饲养室饲养至第1~2代,取2~3周龄雄虫进行测试。

1.2 测试药物

97%乙酰甲胺磷、92.7% DDVP、91.8%残杀威、92.32%氯氟氰菊酯、92%高效氯氰菊酯、92%顺式氯氰菊酯、95.95%溴氰菊酯标准品,均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提供;1% DDVP、1%溴氰菊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97%残杀威、97%高效氯氰菊酯由上海保康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3 测试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以丙酮为溶剂将各杀虫剂原液配制成0.05%的稀释液,并取2.5 ml稀释液于500 ml锥形瓶中,不断转动瓶子,使药液均匀涂于瓶底和瓶壁,放置6 h,使丙酮全部挥发,每种试剂均进行3次重复,再统一设置单纯丙酮的无药对照组,之后于各瓶颈处涂凡士林和石蜡油的混合物,每瓶放10只左右雄性成虫,2 h后观察其击倒数,求出半数致死时间(KT50)及其95%CI

诊断剂量法:按照GB/T 26352-2010《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 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以丙酮为溶剂将DDVP、残杀威标准品配成指定的浓度,制成同样的药膜,实验重复10次,以相同的溶剂处理作为对照组,24 h后记录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

1.4 质量控制

为使测定获得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对影响敏感度的内在因子试虫重点控制虫龄和代数,所有测定皆系现场采集德国小蠊带回本中心饲养室饲养至1~2代,羽化后2周供试。对影响敏感度的外在因子主要控制温度和药物浓度,温度按实验要求保持在25 ℃左右,药物浓度由专人配制,药膜一律在25 ℃,50%~70%条件下干燥6 h。

1.5 抗性判定标准

参照《全国蟑螂抗药性监测方案(试行)》,以抗性系数为指标判断抗性水平,判断标准:1<抗性系数<5,为低度抗性;5≤抗性系数≤10,为中度抗性;抗性系数>10,为高度抗性。诊断剂量法的抗性判定标准:校正死亡率<80%为抗性种群。

1.6 数据处理

采用DPS计算KT50、95%CI和回归方程,其中抗性系数(R/S)=野外种群KT50/敏感品系KT50。利用SPSS 20.0软件,采取方差分析法对不同杀虫剂、不同年度的抗性系数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膜法测定

2006年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残杀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09、1.36、4.99倍;2010年对DDVP、残杀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44、1.36、12.73和3.57倍;2014年对乙酰甲胺磷、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0.53、1.25、4.72、2.34和3.19倍;2016年对DDVP、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45、0.77、1.74、16.01、10.04、5.39和5.99倍,抗性级别见表 1

表 1 2006-2016年南昌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 Table 1 Resistance results of B. germanica to commonly used insecticides in Nanchang area from 2006 to 2016

经方差分析,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与DDVP、乙酰甲胺磷、残杀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8、0.004)。

2.2 诊断剂量法测定

2016年,根据国家标准GB/T 26352-2010 《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 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制作DDVP、残杀威诊断剂量2倍浓度的药膜进行抗药性测试,结果显示德国小蠊野外种群24 h死亡率均为0,提示德国小蠊对DDVP、残杀威均产生了抗药性。

3 讨论

2006-2016年经过4次药膜法测试发现,南昌市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有机磷类的DDVP、氨基甲酸酯类的残杀威、拟除虫菊酯类的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且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中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与DDVP、残杀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6-2010年间,南昌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低抗发展到中抗或高抗,而对DDVP、乙酰甲胺磷、残杀威等抗性系数基本稳定,呈低抗水平,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8-10]。可能因近几年,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在南昌市大量使用,导致其抗性增高,而乙酰甲胺磷、残杀威等主要用于制作毒饵,使用量较少,药物对德国小蠊的选择压力较小,从而减少和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药膜法、点滴法适用于触杀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试,但是抗性的产生除了与杀虫剂本身的选择压力有关外,与德国小蠊敏锐的嗅觉、触觉等感受器对杀虫剂的感知,进而产生躲避行为有关。卢慧明[11]用胃毒法监测德国小蠊不同种群对残杀威、乙酰甲胺磷等饵剂抗性及行为选择,表明行为在德国小蠊抗药性产生中起了一定作用。提示对常用于制作饵剂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胃毒法可能更灵敏。本研究中药膜法测出的该类杀虫剂抗性较低,是否是其真实的抗性水平,有待于其他方法的进一步验证。

目前,对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研究,国内还是以生物测试法为主,无论是药膜法还是点滴法测出的LC50,均以抗性系数来大致判断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生物测试法易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药剂质量、试虫的营养状态、处理部位和麻醉方式等,实验重复性较差。如本研究中,实验室种群KT50值,有的药剂在不同年份测定即有些差异。但是长期使用WHO推荐的药膜法进行测定,以抗性系数衡量抗性水平,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该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发展趋势,与当地的用药状况是相吻合的。药膜法仍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

根据中国CDC的要求,2016年按照GB/T 26352-2010 《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 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首次使用诊断剂量法(药膜法)对南昌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进行抗药性测试,该国家标准只提供了DDVP、残杀威2种药剂的诊断剂量,分别为3.5×10-4和1.1×10-4 mg/L,实验分别选取2倍诊断剂量的浓度[12],远低于WHO推荐的药膜法浓度(0.05%),测试结果试虫无一死亡,表明南昌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DDVP、残杀威产生了抗药性,与药膜法测定结果基本相符,但是国家标准中未对抗性水平进行分级。由于缺乏相关诊断剂量,本次未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进行测试,诊断剂量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Heal RE, Nash KB, Williams M. An insecticide-resistant strain of the German cockroach from Corpus Christi, Texas[J]. J Econ Entomol, 1953, 46(2): 385-386.
[2]
何上虹, 梁铁麟, 王士珍. 蜚蠊抗性测试初报[J]. 昆虫知识, 1986, 23(3): 127-129.
[3]
张大羽, 程家安, 陆永华. 杭州市区德国小蠊抗药性及增效的作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7, 8(2): 114-118.
[4]
曾晓芃, 柯海萍, 胡建波, 等. 北京市区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8, 9(5): 344-346.
[5]
黄钢, 刘继敏, 刘文彦, 等. 河北省城市蜚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9, 10(4): 285-287.
[6]
陈海婴, 柳小青, 郭学俭, 等. 南昌市城区蟑螂种群及地区分布的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3, 9(3): 36-37.
[7]
陶卉英, 柳小青, 陈海婴, 等. 南昌市蜚蠊的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的防治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6): 522-525.
[8]
吕文, 晁国刚, 皇甫晓中, 等. 陕西省不同地区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4): 391-393.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4.016
[9]
张守刚, 熊丽林, 郑一平, 等. 南京市蟑螂危害状况及抗药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8): 1372-1373, 1379.
[10]
王学军, 赖世宏, 赵志刚, 等. 山东省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2, 18(4): 332-335.
[11]
卢慧明. 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及行为选择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6352-2010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