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熊进峰, 杨瑞, 谭梁飞, 姚璇
- XIONG Jin-feng, YANG Rui, TAN Liang-fei, YAO Xuan
- 2016年湖北省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nsity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in 2016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4): 383-385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7, 28(4): 383-385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4.02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4-23
- 网络出版时间: 2017-06-12 16:24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等多种疾病,成为全球危害最大的蚊种之一[1]。该蚊种起源于亚洲,现扩散至70多个国家,东到美国,南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西至非洲,北抵我国东北地区[2]。近年来,我国白纹伊蚊主要传播登革热,2013年我国报道登革热病例数达4 664例,2014年超过45 000例[3]。此外,2015年在南美洲国家寨卡病毒病通过白纹伊蚊传播流行[4]。截至2016年2月底,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相继报道寨卡病毒感染并引发多个国家输入性病例,我国大陆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8例[5]。随着媒介伊蚊传播的病例数逐年增多,各部门对媒介伊蚊的化学防治不断加强。近几年,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对伊蚊的抗性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多个地区的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6]。为了解湖北省白纹伊蚊密度及其抗药性发展状况,从而科学地防治伊蚊,于2015-2016年开展了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95.95%溴氰菊酯、92.00%高效氯氰菊酯、99.00%氯菊酯和87.40%双硫磷,均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提供;溶剂为丙酮(分析纯)。
1.2 供试蚊虫于2015-2016年每年的8-9月,分别在荆州、武汉、宜昌和十堰市4个监测点的城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利用吸管法采集小型积水容器的白纹伊蚊幼虫2 000只以上,带回实验室饲养繁殖,采集信息见表 1。实验室参考品系(S-lab)敏感基线为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提供。
1.3 方法 1.3.1 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蚊密度监测方法,分别在武汉、宜昌、荆州和十堰市设置监测点,于2016年5-10月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开展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及其季节消长监测。每月中旬监测1次,两次监测间隔时间≥15 d,且在不同户次进行。
1.3.2 白纹伊蚊幼虫抗药性测定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以丙酮为溶剂将原药配制成10 mg/ml母液,参考预实验结果,将母液稀释成5~7个浓度梯度,在500 ml烧杯中,分别加入0.1 ml待测药液和去氯水,配制成200 ml药液,加入30条健康的3龄末4龄初幼虫,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8)的培养箱中饲养24 h,记录死亡数,剔除化蛹数,计算死亡率;对照组加入相应量的丙酮,实验重复3次。若化蛹>10%、对照组死亡率>20%,实验无效,重做。
蚊幼虫死亡判定标准[7]:用利器轻触蚊幼虫呼吸管,不能运动或仅对刺激有微小反应(抽搐),且不能主动逃逸避免刺激的持续发生,即为死亡。
1.4 统计与计算 1.4.1 密度监测BI计算公式:
BI=阳性容器数/户数×100
1.4.2 抗药性监测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记录各处理组试虫数。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及其95%CI和毒力回归方程斜率b值。若5%<对照组死亡率≤20%,用Abbott公式校正处理组死亡率[3]。若对照组死亡率>20%或化蛹率>10%,实验无效。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
1.5 抗性判定标准抗性水平用抗性倍数(RR)表示,RR=野外种群LC50/敏感品系LC50;蚊幼虫的RR<3为敏感,3≤RR<10为低抗,10≤RR<40为中抗,RR≥40为高抗[8]。
2 结果 2.1 蚊密度监测结果2016年湖北省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高峰期在5-7月,其中宜昌市6月密度最高,BI值为44.00;荆州市7月达到峰值,BI值为30.30;武汉和十堰市蚊幼虫密度相对较为平稳,BI值全年均基本维持在20.00以内,见图 1。
2.2 抗药性监测结果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相对较高,除荆州市为敏感外,其他3个城市均为中抗,抗性倍数为11.25~15.00倍;4个监测点的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为低抗,抗性倍数为3.40~8.33倍;对双硫磷均为敏感,抗性倍数为0.31~2.19倍,见表 2。
3 讨论中国CDC根据伊蚊分布状况及登革热疫情严重程度对全国各省进行分类,湖北省为Ⅱ类地区,即近年来出现过本地病例或根据各省伊蚊分布情况,为暴发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湖北省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高峰期在5-7月,与本省气候变化相吻合。5-7月以温暖湿热气候为主,雨水充沛,适宜蚊幼虫孳生的水体较多。8-9月天气炎热,雨水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蚊密度。
武汉、荆州、宜昌和十堰市分别位于湖北省东部、中部、西部和西北部,白纹伊蚊抗药性水平大致可代表本省的总体水平。其中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相对较高,可能因溴氰菊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作用迅速、击倒力强、持效期长、对人畜低毒及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蚊、蝇防治。2014年武汉市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达358.50倍,为高抗水平[9],而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仅为13.75倍,致倦库蚊的抗性倍数远高于白纹伊蚊,可能与两种蚊虫孳生环境不同有关。致倦库蚊孳生于下水道、中型水体或污水坑等,容易接触化学杀虫剂的喷洒,此外,致倦库蚊为内栖型蚊虫,栖息场所为室内,接触杀虫剂的机会更多;而白纹伊蚊幼虫的孳生地为小型容器积水,如家庭水培植物和瓶罐等,通过翻盆倒罐及清理孳生地来控制伊蚊,接触药物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其抗药性水平相对更低。
湖北省局部地区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较高,但近几年登革热病例较少,且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无本地区二代病例[10]。由于开展伊蚊防治的工作较少,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维持在较低水平。今后在出现输入性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病病例时,该4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对伊蚊的控制均可起到较好的杀灭效果。
[1] |
Benedict MQ, Levine RS, Hawley WA, et al. Spread of the tiger:global risk of invasion by the mosquito Aedes albopictus[J]. Vector Borne Zoonotic Dis, 2007, 7(1): 76-85. DOI:10.1089/vbz.2006.0562 |
[2] |
杨舒然, 刘起勇. 白纹伊蚊的全球分布及扩散趋势[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1): 1-4. |
[3] |
王义冠, 师灿南, 林国松. 广东省潮州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228-231.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04 |
[4] |
Adams L, Bello-Pagan M, Lozier M, et al. Update:ongoing Zika virus transmission-Puerto Rico, November 1, 2015-July 7, 2016[J]. Morb Mortal Week Rep, 2016, 65(30): 774-779. DOI:10.15585/mmwr.mm6530e1 |
[5] |
刘起勇. 寨卡病毒媒介伊蚊控制策略和措施展望[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93-9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01 |
[6] |
孟凤霞, 王义冠, 冯磊, 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 4-10.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02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26347-2010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
[8] |
Zhang K, Zhang W, Zhang S, et al. Susceptibility of Sogatella furcifera and Laodelphax striatellus (Hemiptera:Delphacidae) to six insecticides in China[J]. J Econ Entomol, 2014, 107(5): 1916-1922. DOI:10.1603/EC14156 |
[9] |
熊进峰, 田俊华, 姚璇, 等. 武汉市2014年致倦库蚊种群密度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 32-34.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6.01.009 |
[10] |
岳玉娟, 吴海霞, 李贵昌, 等. 2005-2013年中国大陆登革热病例空间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8): 1345-1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