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Vol. 27 Issue (6): Ⅳ-Ⅳ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贺洪国, 王瑞琴, 刘重程, 张淑群, 张渤, 刘硕
HE Hong-guo, WANG Rui-qin, LIU Chong-cheng, ZHANG Shu-qun, ZHANG Bo, LIU Shuo
北京市昌平区2010-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Surveillance on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2010-2015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6): Ⅳ-Ⅳ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6): Ⅳ-Ⅳ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6.0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8-26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9-30 13:42
北京市昌平区2010-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贺洪国, 王瑞琴, 刘重程, 张淑群, 张渤, 刘硕     
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0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监测     分析    
Surveillance on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2010-2015
HE Hong-guo, WANG Rui-qin, LIU Chong-cheng, ZHANG Shu-qun, ZHANG Bo, LIU Shuo     
Changp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Rui-qin, Email:69705965@163.com

北京市昌平区自1989年出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以来,除2012年无病例外,其他年份均有病例报告,疫情处于散发状态,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为掌握昌平区HFRS的流行特点及宿主动物感染情况,对昌平区2010-2015年HFRS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情资料

历年HFRS资料来源于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疫情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昌平区统计局。

1.2 人间疫情监测

统计2010-2015年发病例数,计算发病率、病死率及发病季节、职业、地区分布。

1.3 宿主动物监测

按照《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要求,无菌剖取鼠肺,置液氮保存。检测工作由北京市CDC协助进行。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昌平区2010-2015年累计报告HFRS病例9例,死亡1例,发病时间无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呈散发状态,无暴发疫情。除2012年无病例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病例报告,年发病率波动在0.06/10万~0.22/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0.11/10万,处于较低水平,病死率为11.11%。

2.2 流行特征

全区17个镇(街道办事处)中有6个镇(街道办事处)有病例报告,其中回龙观街道办事处4例(死亡1例),东小口街道办事处、南口镇、北七家镇、小汤山镇和百善镇各1例。患者年龄最小27岁,最大68岁,25~5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共报告7例,均为男性。职业分布包括公司职员、教师、退休人员、建筑工人、其他人员(外来民工,包括1例死亡病例)。非本市户籍5例(1例死亡病例),本市户籍4例。

2.3 鼠密度监测

2010-2015年在14个监测点共布放鼠夹1 400夹次,捕鼠195只,年平均鼠密度为0.77%。其中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99.49%(194/195),小家鼠占0.51%(1/195,仅在2014年捕获1只)。

2.4 鼠带病毒率检测

2010-2015年共检测鼠肺标本195份,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均为阴性,抗体检测阳性4份(2013、2014年各2份),阳性率为2.05%。

3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昌平区HFRS疫情处于低发态势,鼠密度及鼠类自然感染率均较低,发病季节性不明显。疫情存在既高度分散又相对集中、人群分布以青壮年农民为主的分布特征。昌平区HFRS病例呈夏秋季发病较冬春季集中的特征,与有关报道不一致[1]。25~5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患者均为男性,与其暴露因素较多有关。城区、农村均有HFRS病例发生,在人口相对密集、流动性较大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人群免疫水平及易感性有关。通过监测了解到居民区和野外优势鼠种均为褐家鼠,也是带病毒率最高鼠种[2],基本符合家鼠型疫区的流行特点。因此,应针对褐家鼠的生活习性,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HFRS流行。研究表明,鼠密度及其带病毒率的高低是影响HFRS发病的重要因素[2],因此,根据发病情况有组织地开展鼠带病毒情况调查,对于防控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家鼠型疫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和灭鼠工作,降低鼠密度。对疫区重点人群广泛接种HFRS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应根据疫区实际情况,将接种人群适当扩展到15~70岁年龄组,将更有利于减少发病[3]。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人群的鼠间感染机会[4],以控制疫情流行。

参考文献
[1] 张文增, 李长青, 张松建, 等. 北京市顺义区1997-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4): 361.
[2] 韩占英, 魏亚梅, 韩旭, 等. 河北省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3): 236–238.
[3] 谭新, 肖丹, 闫永平. 西安市户县1971-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6): 577–580.
[4] 姜法春, 苏航, 李正云. 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鼠种构成及带病毒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2):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