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陈阳, 林代华, 陈亮, 王加熊, 韩腾伟, 刘维俊, 肖方震, 林文, 李述杨, 邓艳琴
- CHEN Yang, LIN Dai-hua, CHEN Liang, WANG Jia-xiong, HAN Teng-wei, LIU Wei-jun, XIAO Fang-zhen, LIN Wen, LI Shu-yang, DENG Yan-qin
- 福建省2013-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宿主动物监测
- Surveillance of epidemic and host animal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2013-2015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6): 594-596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6): 594-596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6.01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8-22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9-30 13:42
福建省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80年代发病数达最高峰,此后发病数逐渐下降,进入21世纪后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自2009年开始疫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3-2014年发病数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峰。对福建省HFRS发病率较高、上升较快及新发HFRS病例地区开展了鼠间疫情监测,并结合人间疫情对福建省HFRS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情资料2013-2015年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
1.2 血清来源临床送检的疑似HFRS患者及部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
1.3 监测地点根据HFRS疫情,确定发病率高的混合型老疫区周宁和松溪县为固定监测点,选择发病率较高的顺昌县、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晋江和石狮市及未开展过HFRS宿主动物调查的明溪、清流及云霄县为流动监测点。
1.4 鼠类标本应用笼夜法于2013-2015年的3-6月或9-11月捕获鼠形动物。在周宁、松溪县监测点野外或居民区每年捕获2次,其他居民区监测点捕获1次。计算鼠密度、鼠种组成,解剖鼠肺进行汉坦病毒(HV)抗原检测。
1.5 检测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HV抗原,并应用HFRS特异性单克隆荧光抗体对阳性鼠肺进行病毒分型,由第四军医大学提供。计算公式:
福建省2013-2015年各报告HFRS病例446、447和416例,发病率分别为1.19/10万、1.18/10万和1.09/10万,平均发病率为1.16/10万;死亡4例,平均病死率为0.31%。
2.1.1 地区分布9个市(区、县)及平潭综合试验区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南平、泉州、福州、宁德及三明市,共报告1 129例,占全省总发病数的86.25%;全省发病数较多的地区为邵武市、晋江市、石狮市、延平区、松溪县、政和县及福安市,病例数为52~119例。其中南平市发病率最高,2013-2015年为5.35/10万~4.66/10万;邵武市、松溪县、郑和县及周宁县的发病率为7.09/10万~25.28/10万。
2.1.2 时间分布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6月和11-12月发病数占全年总发病数的79.53% (1 041/1 309),总体仍以春季为主、秋冬季为辅的双峰型分布特征。
2.1.3 人群分布发病人群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年龄以25~65岁居多,占88.46% (1 158/1 309);男女性别比为2.44:1~1.66:1;职业分布广泛,但以农民为主,占43.09%(564/1 309),其次为家务及待业者占15.74%(206/1 309)。
2.2 宿主动物密度及种群构成2013-2015年室内平均鼠密度为6.83%,其中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占总捕获数的77.57%,其次为黄胸鼠(R. tanezumi),占16.86%,见表 1。
混合型疫区周宁县野外共布笼900个,捕获鼠形动物20只,鼠密度为2.22%,其中针毛鼠10只(Niviventer fulvescens),北社鼠8只(N. confucian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青毛鼠各1只(R. bowersi);松溪县野外共布笼700个,捕获鼠形动物70只,鼠密度为10.00%,主要是黑线姬鼠,占该县捕获总数的54.29%(38/70),其次是黄毛鼠(R. losea),占32.86%(23/70),其他鼠种为针毛鼠。
2.3 宿主动物携带HV情况共检测鼠肺标本772份,其中居民区682份,HV抗原阳性率为9.53%(65/ 682),以褐家鼠HV抗原阳性率最高,达11.72%(62/ 529),见表 2;野外鼠肺标本90份,在松溪县1只针毛鼠中检出HV抗原。
2.4 鼠肺HV抗原型别应用HV特异性单克隆荧光抗体对阳性鼠肺进行分型。共检测阳性鼠肺标本66份,汉城型汉坦病毒(SEOV) 65份,其中褐家鼠62份,黄胸鼠3份;汉滩型汉坦病毒(HTNV) 1份,为针毛鼠。
2.5 HV抗体检测2013-2015年检测临床送检疑似HFRS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标本5 262份,阳性率为9.98%(525/5 262)。其中以临床发热待查阳性率最高,占42.98%,其次是以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肾损害为临床表现的占17.58%,胃肠道症状占15.03%,疑似为HFRS的占7.54%。临床表现为肝炎及肺部感染等患者血清亦有检出阳性。
3 讨论福建省HFRS疫区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北部的山区,南部和西部地区病例较少[1-2]。自2009年福建省HFRS病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疫情开始向南部扩散,闽西地区不断出现散发病例[3-4]。2013-2014年疫情达到最高峰,两年内平均发病数较2012年上升了19.71%[5],2015年疫情稳中有降。2013-2015年邵武市、松溪、郑和及周宁县平均发病率均超过中发县(5.00/10万),其中2013年松溪县发病率高达25.28/10万,接近高发县水平(30.00/10万)。病例分布广泛,但80%以上的病例集中在南平、泉州、福州、宁德及三明市,病例呈高度散发且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泉州市近3年发病数均位居福建省前5位,病例主要集中在石狮和晋江市。
我国是HFRS流行的主要地区,近年有报道某些地区发现普马拉型(PUU)等HV,但仍以HTNV和SEOV为主要流行型[6-7]。2013-2015年宿主动物监测结果显示福建省HFRS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以褐家鼠为主,携带SEOV,闽北地区混合型疫区黑线姬鼠亦是宿主动物之一,携带HTNV。
全国HFRS疫区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疫区类型有转型变化趋势,许多野鼠型疫区及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向以野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转化[8-11]。松溪县是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老疫区,近3年发病数一直位居全省市(区、县)前列,2011年监测显示褐家鼠的带病毒指数达0.149,并在黑线姬鼠中检出HTNV [12],2013-2015年鼠总带病毒指数亦较高,其中2013年鼠总带病毒指数及褐家鼠带病毒指数均达0.127,并在针毛鼠中检出HTNV。但由于捕获野外鼠形动物的生境及数量存在局限性,无法观察疫区类型是否出现变化趋势,因此应加强野外鼠间疫情监测,观察疫区类型的动态变化,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晋江和石狮市为家鼠型疫区,近年发病数均位于全省前列,2013-2015年监测结果显示晋江和石狮市平均鼠总带病毒指数均>0.100。明溪、云霄和清流县为福建省HFRS发病数较少的地区,近年不断有散发病例出现。2013-2015年进行HFRS宿主动物调查,首次分别从褐家鼠、黄胸鼠中检出HV抗原,证实HFRS疫源地的存在,完善了福建省HFRS疫源地分布信息。
临床送检的血清检出HV抗体总阳性率仅为9.98%,且疑诊为HFRS的病例数较少,可能与各级医务人员对HFRS的重视程度不够、临床诊断水平有限及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疑似诊断不明确等原因有关。HFRS临床症状错综复杂,表现多样化,早期难以诊断,尤其是在一些病例数较少的家鼠型疫区,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不典型,易与其他急性发热性疾病相混淆,需加强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积极开展实验室血清学诊断,以防误诊、漏诊。加强对发病率高、病例数较多的老疫区及疫情上升较快的重点疫区的监测,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推广接种HFRS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减少发病数,降低死亡率,防止HFRS暴发流行。
[1] | 李世清, 陈润, 何似, 等.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M]//陈化新, 罗成旺.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疫苗应用研究.香港:香港医药出版社, 2001:264-271. |
[2] | 李宏, 洪荣涛, 黄文龙, 等. 2004-2007年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 25(1): 59–62. |
[3] | 何似, 陈阳, 王灵岚, 等. 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7(2): 8–10. |
[4] | 何似, 陈阳, 林文, 等. 福建省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8(3): 26–27. |
[5] | 陈阳, 林代华, 陈亮, 等. 福建省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2): 177–179. |
[6] | 刘刚, 李川, 扈光伟, 等. 在中国发现普马拉型汉坦病毒[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3, 17(1): 55–57. |
[7] | 张海林, 张云智. 中国汉坦病毒基因型及分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5(5): 417–420. |
[8] | 周长月, 杨晋川. 徐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类型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6(3): 210–211. |
[9] | 赵文彬, 林红玉, 周克捷, 等.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类型演变特征及疫苗防病效果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0, 16(4): 47–49. |
[10] | 傅继华, 阮玉华, 康殿民, 等. 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型别演变及其趋势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 2000, 6(3): 151–153. |
[11] | 魏战臻, 屈智胡, 杨务学, 等. 西安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型别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2, 13(2): 147–148. |
[12] | 陈阳, 何似, 林文, 等. 福建省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4): 361–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