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张曦, 赵新, 李岩, 郭慧琳, 阿骊
- ZHANG Xi, ZHAO Xin, LI Yan, GUO Hui-lin, A Li
- 北京市天竺综合保税区2015年蚊媒监测结果与分析
- Survey on mosquitoes at Beijing Tianzhu free trade zone in 2015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5): 510-512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5): 510-512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5.02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6-24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8-11
2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首都机场分中心, 北京 101300
2 Subcenter in Capital Airpor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ical Center of Beiji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蚊类是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西尼罗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约有300种蚊虫可传播虫媒病毒,每年全球由蚊虫传染疾病导致死亡达200万人[1-3]。在非洲国家,恶性疟疾年发病2亿~3亿例,死亡超过100万例[4]。目前,由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在巴西等超过30个国家(地区)传播,其可能导致胎儿罹患先天性小头畸形症,尚无特效治疗法或疫苗,甚至需采取推迟生育等必要措施。自1978年以来,登革热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省(自治区)等先后多次出现本地传播引起的疫情[4]。2015年登革热在台湾地区呈暴发趋势,全年感染病例累计突破4万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蚊虫的孳生生境也发生了变化,如典型的稻田型蚊虫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已出现在部分城市中心区,城市居民感染蚊媒传染病也屡见报道,提示蚊虫种群与传播蚊媒传染病可能存在新的生态学特征变化,对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提出新的挑战[5]。对首都机场口岸蚊虫密度、季节消长、病原体携带情况等研究较多[3, 5-10],但对天竺综合保税区(综保区)的蚊媒监测报道较少。天竺综保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顺义区,紧临首都国际机场,每年有数万批货物进出,在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存在生物安全隐患。为及时预警和预防蚊媒传染疾病,控制蚊虫密度,自2011年起对天竺综保区进行了蚊媒监测,2015年捕获蚊虫种类由4种增加至7种,显示了蚊媒监测的重要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器材CO2诱蚊灯(北京斯内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T-6)。
1.2 监测地点与频次在天竺综保区北、西、南方向分别设置3个监测点,均设于硬化路面上,其中北监测点一端为荒地、一端为办公楼,日间人员活动较为密集,西监测点紧临工程机械拍卖场地,周边布有石子,南监测点周边为荒地,每个监测点布放CO2诱蚊灯4盏。于2015年5-10月,每旬监测1次,全年监测18次共216灯次。
1.3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GB/T 23797-2009)中的CO2诱蚊灯法。选择远离干扰光源,背风场所作为挂灯点。在光源离地面1.5 m处挂灯,日落前1 h接通电源,开启CO2气瓶,诱捕蚊虫2 h。关闭CO2气瓶,断开电源,记录温度、湿度、风速,并对收集的蚊虫进行分类、计数、保存。
1.4 病原体检测将蚊虫送至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首都机场分中心进行计数、种类鉴定,检测乙脑病毒和西尼罗病毒。
2 结果 2.1 2015年成蚊种类构成2015年5-10月共捕获成蚊4 749只,隶属于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和阿蚊属(Armigeres)共7种,密度为10.99只/(灯·h)。淡色库蚊(Cx. pipiens pallens)为天竺综保区的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94.44%,其他蚊种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见表 1。骚扰阿蚊(Ar. subalbatus)、刺扰伊蚊(Ae. vexans)和背点伊蚊(Ae. dorsalis)为天竺综保区内首次捕获,骚扰阿蚊在北京市顺义区内亦无捕获记录。
2.2 2011-2014年成蚊种类构成为与2015年成蚊种类构成进行对比,同时统计2011-2014年捕获的成蚊,共捕获32 644只,密度为22.42只/(灯·h)。淡色库蚊占捕获成蚊总数的81.24%,为该区优势蚊种。其中2013年捕获的三带喙库蚊数量仅次于淡色库蚊。白纹伊蚊(Ae. albopictu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则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数量较为接近,见表 2。
2.3 季节消长情况2015年蚊密度随季节呈明显变化,总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为双峰波浪型,且起伏较大。6、9月蚊密度值较高,分别为23.40和27.19只/(灯·h),主要是淡色库蚊的捕获量明显多于其他月份。5、10月蚊密度最低,见图 1。天竺综保区首次捕获的3种蚊种出现在8-9月,其中9月中旬捕获刺扰伊蚊占总数的67.21%(41/61),骚扰阿蚊和背点伊蚊均在9月中旬捕获。
2.4 不同监测点的蚊密度不同监测点蚊密度有所差异,相邻较近的综保区西、南监测点,蚊密度差异较小,分别为11.61和13.07只/(灯·h),综保区北蚊密度相对偏低,为8.30只/(灯·h)。但综保区北监测点捕获刺扰伊蚊和背点伊蚊数量较多,捕获的刺扰伊蚊数量占其总数的52.46%(32/61),捕获背点伊蚊4只,其他监测点未捕获。骚扰阿蚊仅在综保区南监测点捕获。
2.5 病原体检测所捕获成蚊送至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首都机场分中心进行检测,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均为阴性。
3 讨论CO2作为一种引诱剂,无毒无害,少量对蚊虫有引诱效应,避免其他标本损害蚊虫标本,可较好地保持蚊虫微细结构,并且诱捕蚊虫种类为当地的优势蚊种。与SJ-2吸入式诱蚊灯相比,其可诱集单一蚊虫,且几乎无雄蚊,适用于口岸蚊虫密度监测[11-12]。
淡色库蚊在我国分布于33° N以北地区,是华北地区室内的主要蚊种[12-13],也是班氏丝虫病和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13],控制天竺综保区蚊虫数量主要在于控制淡色库蚊数量。三带喙库蚊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猪是主要宿主[2]。2013年首都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高达42.25%,可能是2013年北京市乙脑发病9月异常增多的原因,同时三带喙库蚊密度的时间分布特点与以往北京市乙脑疫情特点一致。三带喙库蚊成蚊主要栖息在牲畜棚、田间、草地等多种生境,野外积水环境等利于该蚊种孳生[9],监测过程中,应将其作为重点蚊种,且注意病原体检测。本次捕获的白纹伊蚊占比较小,但陈晓龙等[10]认为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白纹伊蚊是北京市的优势蚊种,可能因诱蚊灯法为夜间监测,而白纹伊蚊的活动高峰为白天,夜间活动较少导致。有研究表明,诱蚊灯法不适用于伊蚊密度监测,最好采用集卵器诱捕法,将一定时间内收集的虫卵带回实验室饲养,羽化后鉴定并计算其密度[10, 12]。提示今后可增加监测时间和方法,全面掌握天竺综保区内蚊媒分布情况,防止其传播登革热病毒[2]。中华按蚊在疟疾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4],8月下旬首次出现,9月中旬达到峰值,随后消失。在黄河三角洲采用人帐诱捕法调查发现,6-8月中华按蚊成虫密度较高[15],与天竺综保区内监测结果有所不同,是否因监测方法不同而导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天竺综保区中华按蚊所占比例较低,传播疟疾的风险较小,但为配合《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顺利开展,应持续关注,减少其孳生场所,控制其密度。
骚扰阿蚊体型大,适应环境能力强,在蚊种间竞争力大,已成为山东省的重要害虫,在太行山区(安阳、鹤壁段)等地还是优势蚊种,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15-16]。实际观察表明,淡色库蚊适应能力强,在环境气象条件较差时处于优势地位;但骚扰阿蚊体型大、食血量大、攻击猛,当环境气象条件适宜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淡色库蚊受到排斥[17]。在上海口岸集装箱、运输工具上采获骚扰阿蚊,该蚊可传播西尼罗脑炎等疾病[18],马来丝虫可在骚扰阿蚊体内完成发育,该蚊种还可传播登革热[19]。骚扰阿蚊的刺叮活动主要在夜间,高峰出现在18:00-21:00,幼虫在有机质非常丰富的略偏碱性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夏季夜间应尽量减少户外宿息,同时应集中处理好居住区及周围的厕所、排水沟、污水沟和废水坑等适宜幼虫孳生和繁殖的场所[15, 20]。刺扰伊蚊在北方地区为广布蚊种,在新疆、甘肃省(自治区)等为优势蚊种[1, 21]。幼虫广泛孳生于土坑、浅潭、池塘、沼泽、稻田等处,其幼虫对水体具有选择性,倾向于水深<15 cm的阴凉水体。温度与pH值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差异并不明显,但在碱性较大(pH>9)的水中,幼虫没有孳生[21]。刺扰伊蚊昼夜活动、侵袭性很强,同时为乙脑、班氏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的重要媒介,其危害性不容忽视[22],2015年天竺综保区刺扰伊蚊数量上升,值得密切关注。
2013年曾在与天竺综保区相邻的首都机场口岸捕获背点伊蚊11只[10],证明该蚊种在本区孳生和繁殖已有历史。蔡增林等[23]从背点伊蚊中分离到Colti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病毒,临床表现为发热、脑炎等症状。此外,背点伊蚊也可传播乙脑、班氏丝虫病[22],在缸罐、水盆(槽)等水质较清的积水中可孳生[19],但对其孳生和繁殖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加以注意。
2015年捕获成蚊种类较往年有所增加,证明天竺综保区内生境适合蚊虫孳生,同时不能排除蚊虫随出入境货物和交通工具进入综保区的可能,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监测和反馈,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北京市在2010年曾捕获凶小库蚊(Cx. modestus)3只[5]。石家庄市重点在地表水源地附近选点,并将住房和牲畜棚纳入调查点,使用统一的“功夫小帅”诱蚊灯通宵诱蚊法,捕获蚊虫5属18种[24],远超出天竺综保区内监测到的蚊虫种类,可作为今后蚊媒监测的参考。此外,将蚊媒监测结果应用于蚊媒传染病的预警和预防,更好地体现监测的意义。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主动参与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1] | 贾玉新, 王旭霞, 梁舒, 等.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媒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 (2) :165–167. |
[2] | 潘士贤. 蚊虫与疾病[J]. 应用预防医学,2013,19 (4) :封2–-封3. |
[3] | 田波, 张松建, 马铁铮, 等. 首都机场周边2011年蚊虫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6) :562–563. |
[4] | 骆星丹, 文海燕, 陈正明, 等. 2013年重庆口岸输入性虫媒病病例调查及处置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 (4) :237–239. |
[5] | 张勇, 刘婷, 曾晓芃. 北京市2010-2012年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 (2) :101–104. |
[6] | 黎新宇, 张松建, 赵新, 等. 201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周边蚊媒监测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 (2) :86–88. |
[7] | 田波, 张松建, 马铁铮, 等. 北京市机场口岸蚊类及病原体携带情况调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2,28 (11) :1295–1297. |
[8] | 张楠, 阎黎, 刘远, 等. 2013年首都机场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 (2) :103–107. |
[9] | 张松建, 马铁铮, 李长青, 等. 首都机场周边2011-2013年三带喙库蚊监测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 (4) :323–325. |
[10] | 陈晓龙, 刘远, 王德伟, 等. 2013年首都空港口岸蚊类监测报告[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 (5) :299–301. |
[11] | 帅淑芬, 李奕基, 陈晓光. 常用蚊媒监测方法概述[J].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 (10) :1292–1296. |
[12] | 刘佳, 车志军, 刘永有, 等. 北京口岸地区蚊虫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 (5) :479–480. |
[13] | 刘丽娟, 李亚平. 淡色库蚊越冬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6) :589–591. |
[14] | 车雷, 殷洪博, 王萍, 等. 沈阳地区中华按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 (4) :354–356. |
[15] | 景晓, 霍新北, 李兆凰, 等. 骚扰阿蚊孳生习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4,10 (5) :302–303. |
[16] | 郭祥树, 周瑞敏, 赵奇, 等. 太行山区(安阳、鹤壁段)蚊虫种类多样性调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5 (4) :277–279. |
[17] | 景晓, 李兆凰, 吴文久, 等. 2种蚊虫种间竞争现象观察[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 (5) :570–572. |
[18] | 周正斌, 吕山, 张仪, 等. 上海市蚊媒种类、分布及其病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 (1) :28–32. |
[19] | 景晓, 常树珍, 张世水, 等. 沂蒙山区蚊类传播媒介的生态学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 (1) :44–47. |
[20] | 景晓, 霍新北, 李兆凰, 等. 骚扰阿蚊叮刺周环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与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16 (1) :29–31. |
[21] | 郑重, 张桂林, 刘斌, 等. 新疆北湾地区刺扰伊蚊孳生地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14 (4) :270–271. |
[22] | 代培芳, 赵俊英, 孔祥盛, 等. 山西省部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蚊虫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 (1) :51–53. |
[23] | 蔡增林, 陶三菊, 范永量, 等. 从背点伊蚊体内检出Colti病毒[J]. 微生物学杂志,1998,18 (3) :34–36. |
[24] | 王冬玉, 赵志清, 翟士勇, 等. 2012年石家庄市传疟媒介蚊虫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4,30 (8) :890–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