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Vol. 27 Issue (4): 413-415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张晓, 王东, 王永明, 辛正
ZHANG Xiao, WANG Dong, WANG Yong-ming, XIN Zheng
家鼠防制中的环境治理措施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rodent control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4): 413-415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4): 413-415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4.0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4-07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6-03 12:00
家鼠防制中的环境治理措施
张晓, 王东, 王永明, 辛正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监测与病媒生物防制所, 济南 250013
摘要: 鼠害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物理和化学方法灭鼠可快速降低鼠密度和种群数量,但将鼠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环境治理措施即环境处理和改造、建设防鼠设施等,以消除或减少害鼠食源、隐蔽和栖息场所,是一种安全、长效、环保和经济的灭鼠方法。目前,环境治理措施已在灭鼠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鼠类防制     环境治理     环境改造     防鼠设施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rodent control
ZHANG Xiao, WANG Dong, WANG Yong-ming, XIN Zheng     
Jin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nan 250013,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Rodents threaten human health and well-being seriously.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ans can reduce the population of rodents within a short time, but long-term, sustainable measures are needed to suppress rodent populations. As a safe, long-acting, eco-friendly and economical mean of deratization, environment control measures can keep rodent population low for a long time by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food and water resources, as well as available shelters throug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rat-proof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measures of environment control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deratization of different places.
Key words: Rat control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Rat-proof construction    

鼠类以居所及仓库等建筑物为觅食和庇护场所,消耗并污染食物,损害建筑物、衣物及文件等。同时,可传播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高效持久的灭鼠技术是鼠类防制的主要目标。

1 鼠类防制中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投放药物毒饵是防治害鼠的主要方法[1]。用毒饵彻底灭鼠后,如无有效的防鼠设施,外界的鼠在较短时间内可能潜入并长期生存繁殖,使鼠密度回升至较高水平[2]。食源、水、隐藏及栖息场所等是决定害鼠种群繁殖的重要条件[3-4],因此,环境卫生在鼠类防制中有重要作用[3]。通过环境处理和改造、建设防鼠设施等措施,消除或减少害鼠食源、隐蔽及栖息场所,可有效地降低环境中的鼠密度,从而减少害鼠繁殖或控制其种群数量[4-6],是治理害鼠的根本措施[7]。环境治理包括人群及环境,如地面硬化、垃圾密闭收集或袋装化直运、孳生地的铲除、城市危陋平房的改造、改变居民生活陋习(垃圾乱扔、乱倒等)[8]。目前已有大量报道证实环境治理是有效的鼠类防制措施[6, 9]。1997-1999年,辛正等[6]在中国北方农村通过居民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做好防鼠设施和改变生活习惯等以文化防制为主的综合措施,有效地将鼠密度(粉迹法)控制在3%以内,达到长期控制鼠密度的目的。近期,也有研究报道环境治理结合物理和化学治理的综合措施可长效灭鼠[9]

2 鼠类防制中的环境治理措施 2.1 环境处理

环境处理即为防止鼠类栖息和繁殖,造成暂时不利于其孳生和侵入的条件,而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地定期处理。家鼠多依靠人类活动所破坏的环境和垃圾、废弃物生存[10],卫生状况与鼠害程度有直接关系,脏乱差的环境为鼠害提供广泛栖息场所和食源,造成鼠患猖獗[8],因此,应通过环境处理改善人类居住的条件和习惯。

2.1.1 杂物处理

家栖鼠是一类伴生生物,以人类生活的废弃物为主要食源。日常生活中随意堆放杂物为害鼠提供了良好的藏匿和栖息环境。因此,清理室内外环境杂物以减少其孳生。无法清除的杂物应堆放整齐,与墙壁保持距离,并定期翻动。

2.1.2 垃圾处理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是害鼠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易引诱害鼠藏匿。因此应当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密闭运输,贮存容器密闭,防止其渗漏。室外垃圾桶应离墙放置,布局、数量和垃圾桶容量等符合所服务区域人员的正常生活;生活垃圾、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1.2.1 居民区垃圾

居民区封堵垃圾通道,利用垃圾袋管理。外置的垃圾箱(桶)必须加盖,放置垃圾桶的地面必须硬化,并要求周边地面保持清洁卫生,日产日清,保洁要彻底,不得留有淤积物,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8]

2.1.2.2 垃圾转运站

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防止垃圾散落,每次运输要清除车辆残余垃圾,站内应有完备的卫生设施和管理制度,随时保洁,每日处理[8]

2.1.2.3 垃圾处理工厂

利用焚烧或垃圾填埋方法使垃圾达到无害化要求,填埋按规范操作,垃圾分层压实,并及时覆盖新土[8]

2.1.3 食物及饲料的储存

储存食物及喂食牲畜、家禽、宠物剩余的饲料是害鼠直接的食物来源,因此,在无防鼠设施的建筑物内贮存食物和饲料时,应放入有防鼠功能的容器内;及时收集清理剩余饲料,并贮存于防鼠库房或防鼠容器内。

2.2 防鼠设施建设

防鼠设施即可阻挡鼠类进入室内或相关场所的装置。加强防鼠设施建设,提高防鼠能力是控制室内鼠害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其他防治措施更经济有效[11]。孙军红等[11]认为鼠类进入室内的通道为门、窗、道、沟、管、孔、洞、盖,主要涉及门窗、管道孔洞、排风扇、格栅和地漏等。根据害鼠的活动能力,修建这些通道并完善防鼠设施,防止鼠进入,控制室内鼠密度回升。目前防鼠设施建设和完善的主要依据是鼠类的活动能力,且主要针对家栖鼠类。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胸鼠(R. tanezumi)是3种主要家栖鼠,小家鼠体型小、穿缝本领最强;褐家鼠综合体能最强,而黄胸鼠的攀高和平衡能力较强[12]。防鼠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一般要顾及不同鼠种。

2.2.1 挡鼠板

研究表明,褐家鼠和黄胸鼠无需助跑可垂直跳过600 mm,小家鼠可跳过300 mm[13-14],因此,防鼠建筑门口应设高度>600 mm的挡鼠板。褐家鼠和黄胸鼠立身可啃食高度为200~250 mm的门或门框,而鼠群体中有的立身可达300 mm,因此,室内通向外环境的木质门和门框下部应置高度>300 mm的金属板或>600 mm的挡鼠板,可有效阻止害鼠入侵室内[4, 12]

2.2.2 防鼠网

鼠类入侵室内的通道一般包括门窗及其下部缝隙、水、电、气、风、下水道管线的穿墙孔、未遮盖的管道、排风装置、烟囱、通风管以及破损遮盖物等[15]。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小家鼠可通过6 mm×6 mm孔洞和6 mm的缝隙[15],因此,有必要使所有鼠类可能进出的路径网孔均<6 mm。门与门、门与门框、门与地面及窗扇之间、窗与框之间的缝隙均<6 mm[4]。为通风需要敞开门,应安装>40目、自动关闭的铁纱门,缝隙同样<6 mm[12]。建筑物与室外环境相通的管、道、孔、洞,能封闭的应用混凝土堵塞、抹平或用金属板封堵;无法封闭的应用间隔<6 mm金属栏栅或边长<6 mm金属网格或?<6 mm金属孔网封堵[4, 8, 16]

研究表明,个别褐家鼠的亚成体可从12.5 mm×12.5 mm网孔的鼠笼、鼠网或养鼠池中逃出[4],因此,10 mm×10 mm网孔的鼠笼足以防止亚成体逃逸,在通向室内的下水道口或一楼通风孔设置间隔应<10 mm的防鼠金属栅栏或防鼠网;下水道外口暴露时应设置单向阀或栅条间隔或栅栏孔直径或边长<10 mm金属网或金属栅栏盖[4]

2.3 环境改造

环境改造即为清除或减少鼠类的孳生地对土地、水体或植被进行防止害鼠侵入的有计划地定期处理。张作忠等[17]报道台州市自1996年采取一年2次化学灭鼠结合城市建设改造环境和重点单位(场所)添置防鼠设施等综合防制措施巩固灭鼠成果,取得了一定效果。

2.3.1 城市绿化改造

研究表明褐家鼠可沿蔓、藤或树木、电缆爬到建筑物的上层,因此,城市绿化选择树木不当会给鼠类提供良好食源、栖息及攀登入室的条件,如结果实的树木可提供食物给鼠类,低矮连片的灌木可为鼠类提供栖身之处,藤类植物使鼠类栖身并且入室,高大树木或其枝杈离房屋距离较近均可为鼠类入室提供条件[4]。王秀芳等[18]使用多元负二项分布回归法,对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自然村鼠形动物丰富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周围种植水果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了1.5倍。还有研究表明褐家鼠平地跳远可达1.2 m[13-14]。因此,建筑物周围的绿化植物和枝条与建筑物间隔距离应≥1 m,且建议不要种植藤类,减少低矮灌木和结果或种子植物的植被[4]

2.3.2 墙壁与地面改造

褐家鼠善于打洞营巢。有研究表明,褐家鼠能咬啮硬度为<3.5莫氏度的物件,因此,地面应采用防鼠咬的材料构建且与墙一体[12];褐家鼠多沿墙基打洞筑巢,巢穴的深度多在500 mm左右,如墙基1 m内有杂草更利于其隐蔽打洞做巢[13-14],因此,应定期清理建筑物周围1 m内的杂草、瓦砾和杂物,消除鼠类隐藏场所。建筑物周围离墙≥1 m范围内应无杂草[4, 8],以小石子、混凝土等硬化为宜,用水泥硬化地面时,不应有裂缝[4];鼠类能爬至粗糙的垂直面,如木材、砖块、混凝土及倾斜的金属板和诸多塑料产品[15]。有研究报道褐家鼠可利用呈直角的墙角向上攀爬[12],因此,墙壁应抹平且墙角应抹成弧形,以防鼠类攀登,且使用鼠类无法咬透的材料构建;墙壁上的孔洞、空洞,空调、水、暖、煤气管道和电缆电线孔等管道缝隙用水泥混凝土堵塞[8]

2.3.3 下水道改造

下水道内天敌少,废弃物、粪便等鼠食丰富,适宜褐家鼠栖息[19]。据测定,褐家鼠可在ϕ 40~100 mm的垂直管道内爬行;潜过水阀,穿过下水道,潜过便器弯管入室[12]。为防止流浪鼠或其他鼠侵入或做窝,新修下水道及整修的下水道与市建下水干道连接工程宜在1 d内完成,且新建筑排水管道宜在工程完工后再与下水道系统连通;废弃下水道支道、盲端应填平。此外,下水道管壁应完整,管间接缝严密[4, 19]

3 环境治理防制害鼠的优点

鼠类严重损害民房、公寓、酒店、办公楼、零售企业、生产设施、食品加工和仓库设施、公用设施(尤其是能源和电力设施)、农场和饲料存储设施等结构体[15]。鼠类栖息环境决定着鼠类种群数量,不同场所满足鼠类栖息的条件不同,但环境治理措施作为安全、高效、持久和通用的鼠类防制措施,在居民区[1]、学校[20]、电力部门[21]、医院[22]、交通工具[19]、地下场所[23]、机场[24]、油田[7]、军队[25]、高速公路收费站[26]、宾馆[27-28]和酒店[29]等诸多场所的灭鼠活动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灭鼠初期,环境治理需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大量实践证明,环境治理要比传统毒饵灭鼠更经济,效果更持久[20, 30]。目前,环境治理既是各场所鼠害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31],也是灾区卫生防疫应急和疫区鼠传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32-33]

4 结语

建筑结构漏洞、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及良好栖息环境使害鼠入侵室内并生存[26]。改变生态环境对巩固控制鼠疫成果是人工灭鼠无法替代的。药物或器械灭鼠将鼠密度降到一定程度后,残留的少量鼠可利用有利条件繁殖[34]。传统毒饵灭鼠法与环境治理措施相结合是一种治标又治本的科学有效灭鼠方法,毒饵灭鼠法杀灭现场存活鼠,环境治理措施阻止外界鼠侵入,两者结合可长期控制不同环境的鼠害[28]。因此,大面积灭鼠的同时应逐渐加强环境治理,从而持续控制鼠密度。

参考文献
[1] 孟宪新, 商怀君, 许学水, 等. 健康教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灭鼠效果的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 (6) :514–516.
[2] 袁高林, 洪朝长, 李翔莺, 等. 灭鼠后家鼠数量恢复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 (5) :330–332.
[3] Kern Jr WH, Koehler PG. Non-chemical rodent control[M]. Florida: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11 : 1 -10.
[4] 辛正, 王永明, 刘慧媛, 等. 家栖鼠的环境治理[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0,16 (1) :5–7.
[5] Mason G, Littin KE. The humaneness of rodent pest control[J]. Anim Welfare, 2003, 12 (1) : 1–37 .
[6] 辛正, 王永明, 李明君, 等. 以文化防制为主的综合防制北方农村居民区家鼠的实验研究[J]. 中sa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 (5) :333–335.
[7] 刘东华. 胜利油田不同生态环境鼠密度及防治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 (1) :13–16.
[8] 孙晨熹. 迎奥运期间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应注重环境治理[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14 (2) :77–79.
[9] 林勇, 郑剑勇, 黄秀敏, 等. 灭鼠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 (7) :14–15.
[10] 张世水, 霍新北, 王崇贤, 等. 大型仓库及食堂灭鼠后鼠密度回升速度的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16 (6) :430–431.
[11] 孙军红, 陆年宏, 谭伟龙, 等. 5个农场防鼠设施状况与鼠密度关系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 (4) :284–286.
[12] 汪诚信. 防鼠墙的建设[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14 (3) :240.
[13] 王陇德. 病媒生物防制实用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 88 .
[14] 汪诚信, 潘祖安. 灭鼠概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 169 -170.
[15] Baker RO, Bodman GR, Timm RM. Rodent-proof construction and exclusion methods[M]//Hygnstrom SE, Timm RM, Larson G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ildlife damage.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1994:137-150.
[16] 陆年宏. 鼠重点危害场所防鼠设施修建方法探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14 (4) :295.
[17] 张作忠, 刘令初, 何贤敏. 台州市城区巩固灭鼠成果技术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13 (5) :386–387.
[18] 王秀芳, 尹家祥, 程晓藕, 等. 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 (17) :3073–3078.
[19] 沈建忠, 吴光华. 鼠的防治(七):常见鼠种和几种场所鼠的防治[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 (2) :147–150.
[20] 李俊, 吴克文, 陆年宏, 等. 用生态方法控制鼠密度的效果观察[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0,16 (4) :321–322.
[21] 刘吉起, 万喜峰, 赵旭东, 等. 大型电厂灭鼠效果观察与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 (6) :462–464.
[22] 高鹏, 胡萍. 基层医院仪器设备机房防鼠的必要性[J].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 (10) :84.
[23] 卢世堂. 城市地下场所灭鼠技术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 (3) :138.
[24] 周裕学. 毕节飞雄机场灭鼠效果观察及分析[J]. 医学信息,2014,27 (1) :436.
[25] 陆年宏, 王忠灿, 钱万红, 等. 部队营区用生态方法防治害鼠的长效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14 (3) :177–180.
[26] 黄招平, 贾丽芬, 贺崇文, 等. 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老鼠控制效果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 (6) :534–535.
[27] 张世水, 霍新北, 曲宝泉, 等. 生态学灭鼠法对巩固大型宾馆鼠密度作用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2) :125–127.
[28] 张世水, 霍新北, 宫学诗, 等. 星级宾馆鼠类侵害情况调查及灭鼠方法的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 (1) :19–21.
[29] 何国桓, 蔡燕锋, 黄成周. 茂名市区某酒店老鼠防治效果观察[J]. 医学动物防制,2010,26 (11) :1042–1044.
[30] 高峰, 王玉兰, 许晴. 用生态为主的方法控制鼠密度效果观察[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 (1) :79–80.
[31] 黄清臻, 宋世佩, 邓兵, 等. 军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制定[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 (2) :114–117.
[32] 黄清臻, 李悦, 范顺良, 等. 北京7·21洪灾地区卫生防疫应急处置措施及启示[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 (2) :207–208.
[33] 刘维, 彭渤, 郭建华, 等.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中灭鼠试点工作方法的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5,14 (2) :167–168.
[34] 刘玉德, 张建华, 贾文霞, 等. 灭鼠和生态环境改造对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0,15 (2) :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