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Vol. 27 Issue (4): 386-388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苏丽琼, 梁云, 吴鹤松, 杨智明, 洪梅
SU Li-qiong, LIANG Yun, WU He-song, YANG Zhi-ming, HONG Mei
云南省1986-2014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Human plagu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 analysis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1986 to 2014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4): 386-388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4): 386-388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4.01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2-29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6-03 12:10
云南省1986-2014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苏丽琼, 梁云, 吴鹤松, 杨智明, 洪梅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鼠疫防治研究中心,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云南省人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986-2014年,云南省有10个州(市)的2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确诊鼠疫患者512例,死亡4例。家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07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腺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野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原发性肺鼠疫,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传播,病死率高。 结论 云南省自1986年至今人间鼠疫流行强度逐渐减弱,截至2014年已经连续9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病例,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鼠疫防治态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 人间鼠疫     流行病学    
Human plagu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 analysis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1986 to 2014
SU Li-qiong, LIANG Yun, WU He-song, YANG Zhi-ming, HONG Mei     
Yunnan Institute of Endemic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Focal Disease, Yunnan Center of Plagu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ali 671000, Yun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controlling plague by analyzing epidemic situation of human plague for 29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Methods SPSS 19.0 software was us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data of human plague surveillance in Yunnan province in 1986-2014. Results There were 512 diagnosed cases of plague patients and 4 of them died in 29 counties located in ten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1986 to 2014. There were 507 confirmed plague cases and 2 of them died in the plague natural focus maintained by Rattus tanezumi, and vector Xenopsylla cheopis, which was the bubonic plague; Five cases were confirmed and 2 of them died in the plague natural focus maintained by Apodemus chevrieri and Eothenomysmiletus miletus, which was primary pneumonic plague. The route was the close contact transmission, and the fatality rate was high. Conclusion Intensity of human plague epidemic process has been gradually resurging since 1986. Although it has been 9 years that human plague epidemic had not happened and been under control until 2014, the situation of plagu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s still under concern.
Key words: Human plague     Epidemiology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鼠疫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我国已判定12类鼠疫自然疫源地。云南省分布有两类鼠疫疫源地,分别是滇西闽广沿海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鼠疫疫源地和滇西山地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 miletus)鼠疫疫源地。黄胸鼠鼠疫疫源地(又称家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滇西南、滇南、滇中和滇东广大地区,海拔400~2 100 m的平坝(宽谷或盆地)居民文化景观地带,涉及德宏、保山、大理、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玉溪、红河、文山、昆明和曲靖11个州(市)的46个县(市、区)。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又称野鼠鼠疫疫源地)于1974年发现,分布于滇西北以剑川山区为中心,海拔2 300~4 000 m的山区,涉及大理、丽江、怒江3个州(市)的6个县(市、区)。云南省鼠疫疫情态势历来严峻,具有流行时间长、波及面广、受边境内外输入的威胁等特点。了解和分析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对科学有效地指导鼠疫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析资料来源于1986-2014年云南省鼠疫监测总结和人间鼠疫疫情处置总结报告。

1.2 判定标准

鼠疫病例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79-2008。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资料的性质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类鼠疫疫源地病例的分布

黄胸鼠鼠疫疫源地自1982年重新流行以来,截至2014年,已确诊人间鼠疫病例507例,死亡2例,均为腺鼠疫,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传播途径为鼠→蚤→人;流行月份为7-11月,高峰期为9月;病死率为0.39%;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于1974年发现,截至2014年,确诊人间鼠疫病例5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原发性肺鼠疫,1例传染源传播途径不详,其他4例传染源为肺鼠疫患者,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传播,流行月份为10月。病死率为40.00%,原发性肺鼠疫病死率高于腺鼠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93,P=0.000),见表 1

表 1 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疫源地病例分布
2.2 地区分布

自1982年黄胸鼠鼠疫疫源地重新流行至今先后有德宏、保山、大理、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玉溪、红河、文山、曲靖和昆明11个州(市)51个县(市、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其中10个州(市)29个县(市、区)发生人间病例和小范围暴发流行(表 2),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及农村集镇。其中1990年临沧市耿马县暴发的人间鼠疫,确诊鼠疫病例63例,死亡2例,是自1956年来云南省最严重的一次人间鼠疫流行;此外有4个县5个年度发生局部暴发流行,分别为石屏县52例(1996年)、宜良县23例(1997年)、砚山县66例(2000年)、弥勒县25例(2000年)、弥勒县34例(2002年)。自1974年发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以来,2005年首次在玉龙县确诊原发性肺鼠疫患者5例,死亡2例。

2.3 时间分布

从1986年黄胸鼠鼠疫疫源地发现首例腺鼠疫患者,除1987-1989、1994、2004、2006-2014年无鼠疫患者外,其余各年均有病例发生,见表 2。流行月份为7-11月,高峰期为9月,2000年发生人间鼠疫122例,是自1956年以来我国发病最高记录。自1974年发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以来,2005年首次发现原发性肺鼠疫患者,其余各年均未发生,流行月份为10月。

表 2 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病例分布(例)
2.4 人群分布

512例患者中,男性264例,女性248例。发病年龄最小数月龄,最大81岁。多数患者为15~45岁。患者民族发病构成比与当地居民构成比接近;以农民和当地学生居多。

2.5 临床分型

512例患者中,507例为腺鼠疫型,其中3例发展为继发性败血症鼠疫,1例兼有皮肤病损,死亡2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三大特征。原发性肺鼠疫型5例,死亡2例,病例均先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3 讨论 3.1 黄胸鼠鼠疫疫源地流行特点

黄胸鼠鼠疫疫源地流行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在1986-2005年人间鼠疫发生的流行期内出现3个流行高峰,分别是1990、1996和2000年,随后流行强度逐渐减弱。从2006-2014年连续9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该疫源地病型均为腺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传播途径为鼠→蚤→人,主要与其暴露疫区、接触疫鼠、疫蚤概率大有关。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三大特征,按临床轻、中、重度划分,轻、中度患者居多,治愈率高,病死率低[1]

3.2 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流行特点

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自1974年发现以来,主要分布在以剑川为中心的山区,从1975年以来从未发现过鼠疫病例。2005年首次在玉龙县确诊原发性肺鼠疫患者5例,死亡2例,呈现局部暴发,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流行特点。该疫源地病型均为原发性肺鼠疫型,首例病例传染源传播途径不详,其余4例均与肺鼠疫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传染源为肺鼠疫患者,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传播,流行月份为10月,首例患者无淋巴结肿大,全部病例均先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起病急、发病重,如不及时诊治,传播快,病死率高。从发生原发性肺鼠疫并导致迅速死亡,说明菌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均很强,从自毙鼠和蚤中分离的该疫源地菌株与剑川菌株及滇闽居民型菌株生化特性不同,而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生化特征接近,可能是青藏高原向滇西纵谷的过渡性[2],玉龙和剑川鼠疫疫源地同属条件相似的地理区域,但鼠疫菌的特征具有明显区别,又可能分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鼠疫疫源地,该类型的鼠疫菌不但造成人类感染,而且会使感染者迅速死亡,极易传播,从而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鼠疫,无民族差异。一般认为人类对鼠疫无天然免疫力。抗体动态观察显示,抗体最早产生在第6天,15~30 d达高峰,2个月后开始下降。云南省通过对腺鼠疫康复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自然感染鼠疫后,约有1/3的腺鼠疫康复患者能形成长期免疫,仍有2/3的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经过一定时间仍能检出F1抗体的部分腺鼠疫康复患者,时间的消长并不影响抗体滴度的变化,甚至长期维持较高水平(最高滴度1∶2 560)[3]

3.4 临床分型和治疗

512例患者中腺鼠疫型507例,原发性肺鼠疫型5例,腺鼠疫患者占总病例数的99.02%,临床分型以腺鼠疫为主。对于鼠疫病例的治疗,通常链霉素为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但对患者和自毙鼠分离的鼠疫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后,宋志忠等[4]建议用氨苄西林或先锋必辅以环丙沙星治疗家鼠鼠疫疫源地腺鼠疫患者。唐新元等[5]研究表明链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治疗腺鼠疫,可降低链霉素的用量和缩短治疗时间,但在治疗肺鼠疫时,鉴于肺鼠疫患者病情重、进展快,特别是在急性期容易合并感染性休克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随时可能死亡,应给予足量有效的链霉素以达血药浓度。当体温基本恢复、全身和局部症状好转后开始减量,以减轻链霉素的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减少链霉素用量和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同时加用其他抗生素给予对症治疗。

3.5 防控措施

云南省鼠疫疫源地面积大、两类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客观存在是造成多年鼠疫流行的根本原因。2001年云南省政府投入1 000万元,在全省112个县(市、区)开展鼠疫防治联防工作,各县(市、区)在一、二类地区开展预防性药物灭蚤工作,严格监测,控制鼠密度、蚤指数,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和加大疫情“三报”工作,随后几年鼠疫疫情有所减缓。监测数据显示黄胸鼠密度和印鼠客蚤指数控制平稳,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6-8];对丽江鼠疫疫源地的调查未从指示动物犬及猫体寄生蚤中检出鼠疫菌[9];对香格里拉和德钦县指示动物家犬F1抗体调查中未获得鼠疫流行的线索[10]。随着云南省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地卫生条件的改善,自2006-2014年,已连续9年未发生人间鼠疫,人间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鼠疫联防工作取得卓越成效。但是近年来随着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加之边境线长,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存在;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活跃,疫区距离主要旅游景区近,交通工具的便利等因素增加了突发人间鼠疫流行的风险。毗邻的四川省攀枝花市近年也从犬血清中检测出F1抗体阳性,提示有鼠疫疫源地存在的可能[11]。云南省鼠疫防治态势依然严峻。

因此,应加强鼠防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培训,加强鼠疫监测和疫情“三报”,扩大疫源地的调查和研究,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动物鼠疫,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灭鼠、灭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等防止鼠疫发生。

参考文献
[1] 苏丽琼, 宋志忠, 董兴齐. 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动态及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 (11) :801–802.
[2] 宋志忠, 夏连续, 梁云, 等. 云南玉龙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及初步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 (1) :3–7.
[3] 苏丽琼, 苏鹏, 宋志忠. 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8,27 (5) :548–551.
[4] 宋志忠, 王光惠, 熊孟涛, 等. 用氨苄西林或先锋必配伍环丙沙星治疗腺鼠疫5例分析[J]. 中华医药杂志,2004,4 (10) :942–943.
[5] 唐新元, 王梅, 田富彰, 等. 链霉素单独和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鼠疫的疗效比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 (3) :317–319.
[6] 罗剑龙, 何社吉, 马洪康. 大理州2008-2010年鼠疫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 (6) :603–605.
[7] 宁伯福, 杨万军, 周均泽, 等. 云南省宣威市1999-2012年鼠疫监测结果及流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24 (5) :435–438.
[8] 赵春花, 李保华, 周虹羽, 等. 2003-2012年云南省景洪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2014,29 (10) :810–813.
[9] 蔡文凤, 张福新, 王国良, 等. 丽江鼠疫自然疫源地犬及猫体蚤调查结果与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 (5) :506–508.
[10] 赵文红, 苏超, 高子厚, 等. 云南省香格里拉和德钦两县鼠疫指示动物家犬F1抗体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 (4) :411–413.
[11] 祁腾, 马丽, 汪立茂, 等. 攀枝花市2013-2014年鼠疫疫源地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 (2) :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