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刘令初, 周群玉, 赵怡双, 陈财荣
- LIU Ling-chu, ZHOU Qun-yu, ZHAO Yi-shuang, CHEN Cai-rong
- 台州市2011-2014年蜚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 Analysis of cockroach surveillance in Taizhou city, China from 2011 to 2014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299-301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3): 299-301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2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1-10
-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4-14 12:00
2 台州市中心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2 Taizhou Central Hospital
蜚蠊繁殖力强、侵害面广、食性杂,可机械携带多种病原体,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已成为城市室内的重要卫生害虫之一[1]。为了解台州市蜚蠊种群分布、密度状况和季节消长规律,给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1-2014年开展全市城区蜚蠊密度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 cm×10 cm,以新鲜面包屑为诱饵(2 g/张)。
1.2 监测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2]要求,采用粘捕法。每个县(市、区)城区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店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每处布放粘蟑纸10张,各监测点相对固定,每月中旬监测1次。农贸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店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布放在各户厨房。每个标准间(15 m2)放置1张。1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不作为监测点,监测所用粘蟑纸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次更新,晚放晨收,并进行种类鉴定,记录捕获蜚蠊的种类和数量。计算公式:
蜚蠊密度(只/张)=捕获蜚蠊总数(只)/回收的粘蟑纸数(张)
侵害率(%)=阳性粘蟑纸数(张)/回收的粘蟑纸数(张)×100
1.3 统计学处理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Excel、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蜚蠊密度及种群构成2011-2014年共布放粘蟑纸26 980张,回收26 960张,阳性2 734张,平均侵害率为10.14%;捕获蜚蠊8 920只,有蟑板密度为0.33只/张。各年度侵害率和密度均逐年下降,侵害率由2011年的12.06%降至2014年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78,P<0.01);密度由2011年的0.36只/张降至2014年的0.31只/张。种类有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和黑胸大蠊(P. fuliginosa)等,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88.15%,见表 1。
2.2 蜚蠊季节消长2011-2014年全市全年均有蜚蠊活动,月平均密度为0.05~0.66只/张(F=0.117,P>0.05),密度高峰在7-9月。月平均侵害率为2.03%~18.64%,各月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83,P<0.01),侵害率高峰在6-9月。密度和侵害率高峰基本吻合,均呈单峰型,见表 2。
2.3 不同地区蜚蠊分布各县(市、区)2011-2014年平均侵害率为2.37%~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10,P<0.01);平均密度为0.15~0.76只/张;侵害率和密度均以开发区最低,见表 3。
2.4 不同生境蜚蠊分布情况2011-2014年平均侵害率为4.74%~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3,P<0.01)。平均密度为0.12~0.51只/张。平均侵害率和密度均以农贸市场最高,医院最低,见表 4。农贸市场侵害率明显高于餐饮店和居民区(χ2=56.51,P<0.01;χ2=6.09,P<0.01)。
3 讨 论 3.1 蜚蠊总体密度处于较低水平监测结果显示,2011-2014年台州市蜚蠊平均侵害率为10.14%,平均密度为0.33只/张,且逐年下降,并明显低于其他地区[3, 4]。主要原因为2011年以前,各县(市、区)均获得了“灭蟑先进城区”称号,本研究监测结果为灭蟑先进城区巩固期间的蜚蠊密度,故总体密度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台州市区(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和市经济开发区)、临海、玉环等地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活动,并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县城)”称号,加大了病媒生物防制力度,部分地区实施专业消杀公司市场化运作,故年平均密度和侵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3.2 突击灭蜚蠊最佳时机的选择台州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下辖9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开发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适宜蜚蠊孳生繁殖。从季节消长结果看,台州市全年各月均有蜚蠊分布,但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呈现季节性波动,以11月至次年2月处于较低水平,7-9月出现高峰,全年呈单峰型,与全省其他地区一致[5]。提示选择5-6月蜚蠊密度高峰期前开展突击灭蜚蠊是最佳时机。
3.3 优势种群是防制的重点虫种从种群构成看,全市蜚蠊种类不多,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8.15%。由于德国小蠊繁殖快、分布广、虫体小,易于隐匿、躲藏,并易产生抗药性,是蜚蠊防制的重点虫种。据台州市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结果,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氯菊酯等常用杀虫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高,达中抗水平[6]。因此,在杀虫剂选择、使用上必须科学合理,应采取交替轮换、合理复配等镶嵌用药原则,规范施药方法,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单一杀虫剂,防止抗药性产生。
3.4 综合防制是控制密度的关键灭蜚蠊工作应坚持长效管理、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专业防控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环境治理与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制措施[7]。从不同场所蜚蠊分布可以看出,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的侵害率较高,主要由于农贸市场和餐饮店总体卫生状况较差,环境潮湿,食源丰富,孔、洞、缝隙多,易于蜚蠊孳生繁殖,提示农贸市场和餐饮店是该市蜚蠊防制的重点场所。
[1] | 江雪峰, 陆宝麟. 城市灭蟑螂[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 1 -4.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 |
[3] | 贾玉新, 张守斌, 宁俊艳, 等. 兰州市2006-2010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 (6) :601–602,605. |
[4] | 于雪岚, 徐勇, 刘鹃, 等. 内江市2011-2013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 (6) :587–588. |
[5] | 罗央努, 胡益. 2008年慈溪市病媒生物监测结果[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 (5) :492–494. |
[6] | 刘令初, 任樟尧, 陈财荣, 等. 台州市区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 (3) :282. |
[7] |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除四害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 304 -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