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Vol. 27 Issue (3): 296-298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徐友祥, 张书志, 方伟, 武峥嵘, 王韶华, 姬淑红, 杨克勤, 冷培恩
XU You-xiang, ZHANG Shu-zhi, FANG Wei, WU Zheng-rong, WANG Shao-hua, JI Shu-hong, YANG Ke-qin, LENG Pei-en
静电吸附诱蚊灯在蚊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Evaluation of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trap for mosquito monitoring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296-298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3): 296-298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2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2-02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4-14 12:00
静电吸附诱蚊灯在蚊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徐友祥1, 张书志1, 方伟1, 武峥嵘1, 王韶华1, 姬淑红2, 杨克勤3, 冷培恩4     
1 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1800;
2 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90;
3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4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336
摘要: 目的 利用全自动静电吸附诱蚊监测灯(静电诱蚊灯)监测蚊虫,为开展科学规范的蚊虫调查和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09-2013年选择嘉定区所有13个乡镇,利用静电诱蚊灯监测蚊虫密度,同时选取1个监测点比较静电诱蚊灯和吸入式诱蚊灯两种方法监测蚊虫密度、种类的差异及蚊种构成比和季节消长趋势的相关性。 结果 静电诱蚊灯采用253.7 nm紫外线光谱,对本地区常见蚊种引诱率较强,与吸入式诱蚊灯(波长360 nm)相比,静电诱蚊灯诱获蚊虫数量为吸入式诱蚊灯的2.12倍;且对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的引诱效果较好,对其他昆虫引诱率低,虫体完整。利用静电诱蚊灯自动监测6 h的平均密度比全夜监测12 h的结果高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7,P=0.016),蚊虫活动集中在上半夜。 结论 静电诱蚊灯在波长、监测时间、自动性、防雨防潮、标本麻醉及虫体损伤等方面有新改进,符合《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可用于蚊虫监测、虫相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等。
关键词: 静电诱蚊灯     蚊虫密度     诱蚊灯法     监测    
Evaluation of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trap for mosquito monitoring
XU You-xiang1, ZHANG Shu-zhi1, FANG Wei1, WU Zheng-rong1, WANG Shao-hua1, JI Shu-hong2, YANG Ke-qin3, LENG Pei-en4     
1 Jiad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2 Yangp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Shanghai University;
4 Shangha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utomatic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mosquito monitoring lam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in mosquito monitoring,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and standard investiga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mosquitoes. Methods Choose all 13 towns of Jiading district, for a period of 5 years, using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to monitor mosquito populations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1 place to compare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and suction trap as function of mosquito density, species, seasonal trend. Results The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using 253.7 nm UV spectrum, the attraction rate is better on the local mosquitoes, compare with the suction type mosquito lamp (wavelength 360 nm), the number of captured mosquitos by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ight trap mosquitoes was 2.12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by suction type mosquito lamp; and the attractive effect was better especially on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and 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 the specimen was intact, and less attractive to other insects,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automatically monitors for 6 h, the average density was 71.93% higher than monitoring all night of 12 h (t=-2.837, P=0.016). Conclusion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has a new breakthrough in wavelength, time monitoring, automatic performance, use in the rains, specimen anesthesia, minimized specimen damage, which comply with the "Regulations of national vector surveillance program" requirements. This tool is useful in mosquito fauna surve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others.
Key words: Electrostatic mosquito lamp     Mosquito density     Lamp trapping method     Monitoring    

蚊虫为多种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调查蚊虫种类及数量利于实施有效防治措施。诱蚊灯法是蚊虫监测的一种常用方法,1986年研制静电吸附诱蚊灯[1],1987年在全国蚊虫密度监测中心专题工作年会上交流报告《静电吸附诱蚊灯的研制和效果观察》,2006年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2]要求,对老式诱蚊灯在性能、功能、自动化方面进行了改进,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规范和统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工具

全自动静电吸附诱蚊监测灯(静电诱蚊灯)、波长253.7 nm,输入电压220 V,50 Hz,功率8 W,预约开机,自动监测6 h,由上海景表工具有限公司提供;吸入式紫外线诱蚊灯(吸入式诱蚊灯),波长360 nm,输入电压220 V,50 Hz,功率8 W,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1.2 静电诱蚊灯诱蚊效果

选择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某居民小区,该小区绿化面积55%以上,一条市河贯穿小区。选择小区河边绿化带(A、B) 2个观察点,分别利用静电诱蚊灯和吸入式诱蚊灯测定,每月2次。相邻2次的测定时间间隔为15 d,遇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观察时间为3-11月,自日落20 min后开始,连续诱蚊6 h,每月诱蚊灯A、B 两点互换1次。

1.3 蚊虫密度监测应用

嘉定区共有13个乡镇,2009-2013年对每个乡镇用静电诱蚊灯进行蚊虫密度监测,其中2009-2012年室外全夜12 h监测,2013年为半夜6 h监测。每镇设点2个,每月2次。监测生境为居民区、医院、公园和动物饲养场。调查方法参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和GB/T 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进行[2-3]

1.4 蚊虫观察

2011年7-9月在嘉定工业区娄西村,选择村庄与水稻田的结合部,用静电诱蚊灯进行蚊虫通宵观察,每月1次。观察时间为19:00至次晨07:00,每小时收集蚊虫1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静电诱蚊灯与吸入式诱蚊灯效果比较

2011年3-11月2种诱蚊灯测定各18灯次。静电诱蚊灯捕蚊211只,蚊虫密度为1.95只/h;吸入式诱蚊灯捕蚊99只,蚊虫密度为0.92只/h,静电诱蚊灯诱获蚊虫数量为吸入式诱蚊灯的2.12倍。蚊虫季节消长曲线均呈单峰型,密度高峰期为5-8月,其中吸入式诱蚊灯5月最高,静电诱蚊灯6月最高(图 1); 2种诱蚊灯测定的季节消长曲线无相关性(r=0.321,P=0.200)。

图 1 静电诱蚊灯与吸入式诱蚊灯测定的蚊虫季节消长曲线

静电诱蚊灯捕获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168只,占该法捕获总数的79.62%,为优势蚊种,其次为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分别占13.74%(29/211)和4.27%(9/211)。吸入式诱蚊灯法捕获淡色库蚊94只,占该法捕获总数的94.95%,三带喙库蚊占5.05%(5/99)。2种诱蚊灯测定蚊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85,P=0.004)。

除蚊虫对紫外线有趋光性外,其他昆虫也有此趋光性,如假蚊(Tipulidae)、蛾(moths)、硬壳虫等。静电诱蚊灯捕获的蚊虫数量占诱获昆虫总数的36.63%,吸入式诱蚊灯法占13.73%(表 1)。2种诱蚊灯诱捕蚊虫数量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12,P=0.000)。诱蚊灯在诱蚊过程中,对蚊虫有机械损伤,静电诱蚊灯主要为电击灼伤,占2.84%,吸入式诱蚊灯主要为风扇打击致伤,占11.11%(表 1),2种诱蚊灯对蚊虫标本损伤数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6,P=0.003)。

表 1 2种诱蚊灯诱获蚊虫与其他昆虫的构成及虫体损坏情况
2.2 静电诱蚊灯蚊虫密度监测结果

2009-2013年在各社区采用静电诱蚊灯每月进行52灯次蚊虫密度监测,其中2009-2012年每次每夜监测12 h,共监测2 496灯次,捕蚊17 155只,平均密度为0.57只/h;2013年监测上半夜6 h,共监测624灯次,捕蚊3 686只,平均密度为0.98只/h,监测半夜平均密度比监测全夜密度高71.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7,P=0.016)。不同时间测定的成虫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图 2),均在7 月出现密度高峰,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有相关性(r=0.990 8,P=0.000)。

图 2 2009-2013年静电诱蚊灯蚊虫密度监测结果
2.3 静电诱蚊灯引诱蚊虫的通宵观察

2011年7-9月利用静电诱蚊灯进行蚊虫通宵观察,19:00至次晨07:00结束,每月1次。共监测3次,捕蚊198只,平均密度为5.50只/ h;蚊虫活动集中在上半夜,占全夜捕获总数的79.29%。在20:00-21:00和23:00-00:00出现2个高峰,子夜后逐渐下降,至05:00结束;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在20:00-21:00出现高峰,中华按蚊稍晚1 h,21:00-22:00出现高峰,见图 3

图 3 静电诱蚊灯通宵蚊虫监测结果
3 讨 论 3.1 静电诱蚊灯对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的规定,成蚊监测方法有诱蚊灯法和人工小时法2种,但由于2种方法的监测地点和测定蚊虫时间不同,两者在蚊虫密度上有较大差别,无可比性。人工小时法使用干电池提供电能,风扇产生的吸引力小,电池电量大小与风扇吸力有直接关系,且捕捉蚊虫时需要监测人员手持吸蚊器,人员操作熟练程度等对监测效果和数量有一定影响[4-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不喜入户监测蚊虫,而且居民家庭大多安装纱门、纱窗,室内监测难以获得可靠数据。现在更多的是将监测点设在小区门房间、居民楼底层楼梯的背面、地下停车库、公共厕所内,面积大小不一,监测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较差[6-9]。总之,人工小时法受监测面积、监测起始时间、人员操作技术、工具吸力不同及监测选点、入户、人员质控和人员报酬等条件制约,获取可靠数据将越来越难。灯诱法的光源为紫外灯,监测时将灯挂于离地面1.5~2.0 m处,利用交流电使电风扇在光区的下方形成一定的负压捕获蚊虫,其吸力较大,弥补了人工小时监测方法吸力不足且不稳定的缺点。但吸入式诱蚊灯光波为360 nm,该光波对半家栖的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的捕获效果较弱,对飞蛾捕获效果较好,常用于捕获农业昆虫。静电诱蚊灯采用253.7 nm紫外线灯管,该紫外线光谱对蚊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家栖的淡色库蚊、半家栖的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均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3.2 静电诱蚊灯监测6 h符合方案规定

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的规定,诱蚊灯法监测自日落20 min后开始,连续诱集6 h。在实际监测中,由于布点分散,半夜关灯操作难度很大,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监测人员住于较远的城镇,日落20 min后开灯也有难度。静电诱蚊灯是一款全自动的静电吸附诱蚊监测灯,于日间预约开灯,监测6 h后自动关灯,保证按时监测的要求。本研究结果证明,监测半夜6 h和监测全夜12 h的密度指数不同,因蚊虫活动一般集中在上半夜,监测上半夜平均密度比监测全夜密度高71.93%。因此,静电诱蚊灯监测6 h符合方案规定。

3.3 静电吸附的蚊虫无需处理

麻醉蚊虫的化学试剂日趋严格控制。静电诱蚊灯利用电网正负极空间产生静电场,紫外线光谱引诱蚊虫至静电网的电场空间,被电网空间的静电场吸附并杀死,省去麻醉处死这一环节,方便社区使用。

3.4 静电吸附的蚊虫完整性好

吸入式诱蚊灯吸捕到的蚊虫往往会被风叶击碎,影响鉴定结果,特别是刚吸饱血的蚊虫易碎。静电诱蚊灯采用静电吸附,对蚊虫损伤很小,标本完整率较高,且其电网电压是固体介质的高压电,对人体安全。在电网绝缘结构设计上,采用两极电路隔离,使其在阴雨潮湿环境也不会产生短路现象,从而确保电极间的绝缘性能,适合野外使用。

静电诱蚊灯自研制已30年,2006年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重新设计和改进,在正确使用波长、监测时间、性能自动性、防雨防潮、标本麻醉和虫体损伤等方面均有改进和突破,符合《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规定要求。在蚊虫监测、虫相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郁世芳, 袁冬明, 凌雪还, 等. 紫外线在不同距离内诱蚊效果观察[J]. 中国公共卫生,1990,6 (10) :447–4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3797-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 傅桂明, 白勇, 龚震宇, 等. 光诱捕技术在蚊虫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 (4) :339–340.
[5] 郭玉红, 刘京利, 鲁亮, 等. 诱蚊灯法与人工小时法捕蚊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6) :529–532.
[6] 冷培恩, 刘洪霞, 姬淑红, 等. 黑箱法与人工小时法蚊虫监测结果比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 (2) :110–113.
[7] 余向华, 林东, 徐毅, 等. 诱蚊灯法对温州市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 (1) :68–69.
[8] 王学军, 赵志刚, 刘峰, 等. 两种蚊虫密度监测方法实验室及现场诱蚊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 (6) :590–591.
[9] 任彤, 刘艳华, 王艺凯, 等. CO2灯诱法与紫外灯诱法捕蚊效果比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 (3) :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