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Vol. 27 Issue (3): 292-295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段良松, 刘卫, 吴红卫, 朱韩武, 李成华
DUAN Liang-song, LIU Wei, WU Hong-wei, ZHU Han-wu, LI Cheng-hua
湖南省郴州市2008-2013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分析
Surveillance of dengue fever from 2008 to 2013 in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292-295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3): 292-295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2-22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4-14 12:00
湖南省郴州市2008-2013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分析
段良松, 刘卫, 吴红卫, 朱韩武, 李成华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 目的 了解郴州市成蚊携带登革热病毒状况、伊蚊密度与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为预测登革热流行趋势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3年郴州市登革热媒介监测和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3年共检测789名健康人员,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为5.32%;共捕获伊蚊842只,均为白纹伊蚊,其成蚊密度为0.22只/h,不同生境成蚊密度以公园最高,达0.31只/h;伊蚊幼虫容器指数为10.33,以6月(12.70)及废品收购站(18.50)最高;诱蚊诱卵指数为6.92%,以公园最高(10.82%);18份白纹伊蚊标本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 结论 郴州市虽未在伊蚊成蚊中检出登革热病毒,但是传播媒介自然存在,且在健康人群中已检出登革热病毒抗体,因此应持续加强登革热的监测与防控。
关键词: 登革热     媒介调查     监测    
Surveillance of dengue fever from 2008 to 2013 in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China
DUAN Liang-song, LIU Wei, WU Hong-wei, ZHU Han-wu, LI Cheng-hua     
Chen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enzhou 423000, Hu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ngue fever epidemic by studying dengue virus infection in mosquitoes, vector species density, and antibody level of dengue virus in human populations. Methods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vector monitoring and dengue antibody level in healthy human populations in Chenzhou from 2008 to 2013. Results In total, 789 healthy persons were tested from 2008 to 2013 and the IgG positive rate against dengue virus was 5.32%. As to vectors, 842 of Aedes albopictus were collected. The density of Ae. albopictus was 0.22/h. The highest density of adult Ae. albopictus among different habitats was in park with 0.31/h. The container index (CI) of the larvae was 10.33, with the highest CI in August (12.70) and in waste recycling centers (18.50). The mosquito and oviposition positive index (MOI) was 6.92% and the highest MOI was in park with 10.82%. Eighteen groups of Ae. albopictus tested negative for dengue virus. Conclusion There was no dengue fever virus in adult Aedes mosquitoes in Chenzhou, however, there were natural transmitting vector and dengue fever antibody for healthy populations. Surveillan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ngue fever should be strengthened gradually.
Key words: Dengue fever     Vector monitoring     Surveillance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埃及伊蚊(Ae. aegypti)传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湖南省每年均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郴州市地处湖南省南部山区,为亚热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为伊蚊的孳生繁衍提供了合适的气象条件;与之毗邻的广东省为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引起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风险较高。为及时准确地了解郴州市成蚊携带登革热病毒状况、伊蚊密度与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为预测登革热流行趋势和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郴州市2008-2013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2013年7-9月抽取蚊媒监测点或附近各年龄段(<15岁、15~40岁、>40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2008-2013年5-10月对郴州市城区人民路街道、燕泉路街道、北湖路街道和卜里坪街道的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和废品收购站等伊蚊孳生场所进行监测。

1.2 方法 1.2.1 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3个年龄组每组采集50份血清,送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登革热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由广东省中山生物公司提供。

1.2.2 媒介监测[1] 1.2.2.1 成蚊监测

采用诱蚊灯(LTS-MO2,武汉市吉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诱捕法,在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各3处,每月2次,每次使用诱蚊灯1盏,监测从日落20 min后开始,连续诱集6 h,测定伊蚊构成比、成蚊密度〔成蚊密度(只/h)=捕获蚊虫数/(捕获时间×灯数)〕。

1.2.2.2 蚊幼虫监测

采用容器指数法,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的居民区,每个街道检查室内外积水容器≥100个;公园、工地、废品收购站和其他单位各2个,检查积水容器≥100个,各监测点每月中旬监测1次,测定各孳生环境的容器指数(CI,CI=伊蚊幼蚊阳性容器数/回收容器数×100)。采用诱蚊诱卵器法,选定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等伊蚊孳生场所共布放200个诱蚊诱卵器,居民区每户1个,公园、工地每1个/10 m,每月中旬监测1次,连续布置4 d,测定不同生态环境的蚊卵阳性率〔诱卵阳性率=(阳性诱蚊诱卵容器数/回收诱蚊诱卵容器数)×100%〕。

1.2.2.3 蚊类鉴定

按照《中国主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2]开展。

1.2.3 病原学监测

将捕获的伊蚊成蚊10~20只为1份,按照登革热标本的采集、运送保管送至湖南省CDC实验室,采用RT-PCR法进行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登革热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清学检测

2008-2013年共检测正常人群血清789份,其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42份,阳性率为5.32%。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最高年份为2013年(9.74%),最低年份为2008年(1.27%),各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0,P<0.01);<15岁、15~40岁和>40岁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3.33%、4.65%和8.05%,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0,P<0.05)(表 1)。

表 1 郴州市2008-2013年正常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检测情况a
2.2 不同生境及不同月份成蚊密度监测

2008-2013年共捕获伊蚊842只,均为白纹伊蚊。各监测点伊蚊密度为0.16~0.31只/h,以公园伊蚊密度最高,居民区最低,见表 2;2008-2013年伊蚊密度为0.02~0.54只/h,平均为0.22只/h;5-10月伊蚊密度为0.03~0.40只/h,其中7月最高,5月最低,见表 3

表 2 2008-2013年郴州市不同环境伊蚊成蚊密度(诱蚊灯法)
表 3 不同年度伊蚊成蚊密度逐月监测结果(诱蚊灯法)
2.3 容器指数法

2012和2013年CI分别为11.45和9.21,平均为10.33;5-10月容器指数为6.73~12.70,其中6月最高,10月最低,见表 4;各监测点容器指数为9.08~18.50,以废品收购站最高,居民区最低,见表 5

表 4 郴州市2012-2013年5-10月蚊幼虫监测结果(容器指数法)
表 5 郴州市2012-2013年不同环境蚊幼虫监测结果(容器指数法)
2.4 诱蚊诱卵指数

2008-2013年各监测点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在为4.11%~10.82%,以公园阳性率最高,工地最低,见表 6;2008-2013年诱蚊诱卵器阳性率为5.08%~8.28%,平均为6.92%;5-10月诱蚊诱卵器阳性率为3.06%~9.74%,其中7月最高,10月最低,见表 7

表 6 郴州市2008-2013年不同环境伊蚊幼虫监测结果(诱蚊诱卵器法)
表 7 郴州市2008-2013年5-10月蚊幼虫监测结果(诱蚊诱卵器法)
2.5 病原学检测

2008-2013年共采集白纹伊蚊成蚊标本18份(10~20只为1份),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及交通的便利,登革热疫情有向北扩展的趋势[4],湖南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郴州市已多年无登革热病例报告,但2008-2013年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为5.32%,2013年更高达9.74%,这一结果与我国浙江、广东省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接近[5-6],可能是部分轻微病例未及时发现,或其他原因所致,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因此,加强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以及监测后的数据分析尤为重要。

监测结果显示,郴州市伊蚊的优势蚊种为白纹伊蚊,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湖南省登革热发病数与白纹伊蚊密度之间无关联[7],但6-7月郴州市伊蚊幼虫CI和诱蚊诱卵指数均较高,6月CI达到12.70,7月诱蚊诱卵指数达到9.74%,因此,一旦有登革热病毒传入(输入性现症病例和带病毒伊蚊),郴州市就存在发生本地病例甚至暴发流行的可能。

监测显示,平均CI和平均诱蚊诱卵指数分别为10.33和6.92%,其孳生环境主要为水生植物、废旧容器、水池等,可能与郴州市登革热病例较少,居民缺乏登革热防治知识,盆、桶、罐等盛水容器乱丢乱放且未及时清理积水有关,同时部分居民喜好种养水生植物、盆栽花卉,种养植物的容器,再加之积集雨水的水池、坑洼地等,更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温暖、湿润的环境[8]。提示在5-10月,应及时清除伊蚊孳生场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包括翻盆倒罐、清除花瓶、快餐盒、废旧轮胎等废弃器具,防止积水,定时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9-10],这也是郴州市防治登革热的关键;除防止传播媒介外,提高居民自身的防患意识也不容忽视,可以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发放宣传册,加强对不良卫生习惯如乱堆、乱放、乱丢等行为的干预,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蚊虫叮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EB/OL]. (2005-08-10)[2015-12-10].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dgr/jc/200508/t20050810_24741.htm.
[2] 陆宝麟, 吴厚永. 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 414 -4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216-2008 登革热诊断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 杨绍基, 任红. 传染病学[M].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98 -99.
[5] 岑迪, 吴建根, 徐毅, 等. 血清库在登革热抗体水平调查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 (6) :734–735.
[6] 夏生林, 汪涛, 舒波, 等. 中山市2005-2007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J]. 热带医学杂志,2008,8 (6) :619–620.
[7] 吕炜, 黄谊, 段丽琼, 等. 2007-2011年湖南省蚊媒传染病与蚊虫密度季节消长相关性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 (11) :1662–1664.
[8]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登革热防治手册[M].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30 -34.
[9] 郭玉红, 王君, 刘起勇, 等. 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 (6) :588–590.
[10] 孟凤霞, 王义冠, 冯磊, 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 (1)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