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Vol. 27 Issue (2): 181-183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马骏, 王义冠, 杨思嘉, 孟凤霞
MA Jun, WANG Yi-guan, YANG Si-jia, MENG Feng-xia
通化市2006-2014年家蝇的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seasonality of Musca domestica in Tonghua, Jilin province, 2006-2014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 181-183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2): 181-183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2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19
通化市2006-2014年家蝇的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
马骏1, 王义冠2, 杨思嘉2,3, 孟凤霞2    
1 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通化 13400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 WHO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3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宁波 315010
摘要: 目的 掌握通化市家蝇的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动态,了解家蝇及蝇类密度的关系,为蝇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于2006-2014年在通化市设置监测点3个,以糖醋为诱饵,用笼诱法调查4种生境(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蝇密度,每次布放诱蝇笼1个,日间布放6 h。结果 2006-2014年通化市家蝇的构成比为15.91%~44.90%,密度高峰在8月;在4种生境中,家蝇占蝇类总数依次为48.03%、61.07%、4.40%和10.03%;家蝇密度与总蝇密度呈正相关(r=0.703,P<0.01)。结论 通化市蝇类高峰期为6-8月,为该地区控制蝇类的关键时期, 9月仍需关注人居环境的家蝇防控。
关键词: 家蝇     监测     密度     季节消长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seasonality of Musca domestica in Tonghua, Jilin province, 2006-2014
MA Jun1, WANG Yi-guan2, YANG Si-jia2,3, MENG Feng-xia2     
1 Tonghu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onghua 134000, Jilin Province, China;
2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Ningbo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Musca domestica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seasonality,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 domestica density and total flies density, thus providing basic evidence in fly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Vector Surveillance Guidelines (2005), three vector surveillance sites were selected in Tonghua. Fly-trap, using sugar-vinegar as baits, was placed at 09:00-10:00 and retrieved on 15:00-16:00 to determine the density of flies in four habitats: agricultural markets, restaurants, green belts and residence communities. Results Musca domestica was one of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in Tonghua, accounting for 15.91%-44.90% of all the collected flies. Musca domestica density reached highest in August. The proportion of M. domestica in the four habitats described previously were 48.03%, 61.07%, 4.40% and 10.0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M. domestica and that of the total flies with r=0.703, P<0.01. Conclusion Musca domestica populations can be an indicator of the total flies population.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controlling flies ranges from June to August when the fly density is very high. Musca domestica density is still high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in September,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 Musca domestica     Surveillance     Density     Seasonality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处125°10′~126°44′E,40°52′~43°03′N。南北纵距228 km,东西横距108 km,全境15 195 km2,总人口约234万。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分明,气温稍低,降雨稍多,降雨量为920 mm,适宜蚊、蝇、鼠等多种病媒生物的孳生繁殖。蝇类是我国重要的病媒生物,可机械性携带并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病毒[1]。家蝇(Musca domestica)数量多、多孳生在人居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家蝇的控制受到广泛关注,是目前监测和防控的主要对象。为了解重要病媒生物的分布、变化和发展规律,预防控制相关传染病。自2005年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我国19个省43个监测点开展了重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通化市被中国CDC认定为病媒生物国家级监测点,该市按照《全国病媒监测方案(试行)》(2005)[2],于每年5-10月在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进行蝇密度监测。通过9年监测,全面掌握了蝇类尤其是家蝇的孳生地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动态,了解了家蝇密度与蝇类密度的关系,对该地区的蝇类防控有指导意义[3]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

在通化市3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选择1个监测点,共3个点。每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各1处,作为监测生境。

1.2 监测时间和频次

于2006-2014年,每年5-10月进行监测,每月中旬1次。

1.3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每处、每次布放诱蝇笼1个。09:00-10:00布放,15:00-16:00收回。布放在避风向阳处,以糖醋为诱饵。捕获的成蝇用杀虫剂杀死,分类并计数。

1.4 质量控制

对所有监测实施者进行统一技术培训,数据登记、录入由专人核实。

1.5 统计学处理

家蝇和总捕获蝇类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蝇密度〔只/(笼·d)〕=捕获家蝇数/每日布笼数

2 结 果

2.1 捕获总蝇及家蝇数量

家蝇是通化市蝇类的优势种,2006-2014年捕获蝇类共18 139只,其中家蝇5 162只,占总数的28.46%,各年蝇类的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 2006-2014年通化市监测捕获的蝇类及家蝇数量
2.2 不同生境家蝇和总蝇的分布及季节消长

4种生境中,餐饮店外环境家蝇占捕获总数的比例最高,为61.07%,其次是农贸市场为48.03%;其他生境构成情况见表 2。2006-2010年,家蝇占捕获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与餐饮店外环境及居民区的趋势一致,绿化带区域8、9月家蝇占捕获总数的比例为7.26%和8.49%,农贸市场10月为77.82%。农贸市场和小餐饮店周围可能为蝇类越冬的主要场所。 不同生境的总蝇密度与家蝇密度趋势不同,总蝇密度以绿化带最高,其次是居民区和餐饮店外环境,农贸市场最低。家蝇密度以餐饮店外环境最高,其次是农贸市场和居民区,绿化带最低,见图 1表 2

图 1 通化市5-10月不同生境总蝇密度

表 2 2006-2014年通化市4种生境家蝇密度及占捕获总数的百分比(%)
2.3 捕获总蝇及家蝇的密度年度变化

2011年8月为总蝇密度的年度高峰,达125.80只/(笼·d),为同期其他年度平均值的5倍,可能因大面积拆迁,产生了建筑及生活垃圾且无法及时清运,致使蝇密度大幅度升高;其次为2011年6月,密度达94.33只/(笼·d),6-8月为蝇类的高峰期,见表 3。家蝇密度也随之升高,同年8月为其他月份平均值的3倍以上;家蝇密度5、6月开始缓慢升高,8月达到高峰期,9-10月逐渐下降。不同年度家蝇密度的高峰期不同,2006、2009、2014年高峰期为9月,其他年度为7、8月。2006、2007、2011和2014年的5月均未捕获到家蝇,见表 4

表 3 通化市不同年度总蝇密度季节消长

表 4 通化市不同年度总蝇密度季节消长
2.4 家蝇密度与总蝇密度的关系

家蝇密度与总蝇密度呈正相关(r=0.703,P<0.01),家蝇密度随总蝇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用糖醋作诱饵,可引诱家蝇及其他蝇类。家蝇密度高时,其他蝇类密度也较高。

3 讨 论

家蝇的生长发育受温湿度影响大[4, 5, 6],通常9~20 ℃时出现,19~20 ℃时正常活动,28~30 ℃为繁殖的最适宜温度[4],家蝇成虫产卵起点温度>18 ℃[7]。2006、2007、2011和2014年的5月气温偏低,夜间平均气温<5 ℃,不利于家蝇繁殖。2011年6月气温骤然上升,夜间平均温度>17 ℃,白天平均温度>28 ℃,同时蝇类孳生场所的增加,利于其繁殖,致使蝇密度骤然上升。7月上旬至9月上旬通化市的相对湿度为60%~70%,在自然情况下,气候炎热,湿度适宜,家蝇7、8月密度达到高峰;随着温度的降低,9、10月密度逐步下降。因此,家蝇密度控制应符合蝇类季节消长规律,在蝇类密度高峰期内应加强消杀和控制。

餐饮店环境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而家蝇密度可作为反映餐饮行业环境的间接指标。通化市餐饮行业外环境蝇密度远高于唐山、保定市的同期密度[8]。因此,农贸市场和餐饮店外环境是环境整治、控制家蝇孳生的重要场所。

蝇类的种群数量易受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创建和大型活动的卫生保障等社会因素及水灾、干旱、孳生地类型及面积的增减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4, 9]。2011年通化市大面积拆迁,引起蝇类孳生地类型和面积增加,蝇密度骤然上升,家蝇密度随之上升。自2006年开始系统监测,对每个季度的病媒生物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反映情况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通化市2011年蝇密度较高,通过参加创省级及国家卫生城评比活动,整治城区环境,改造农贸市场,垃圾日产日清,取得了一定效果,到2012年蝇密度下降了55.81%,家蝇密度比2011年下降了46.35%。2013、2014年家蝇密度与2006年持平。由此可见,控制蝇类密度的关键在于治理其孳生地,整治环境,从源头上控制蝇类的繁殖。在城市拆迁改造时,及时清理垃圾,同时进行药物灭蝇,防止蝇密度升高。

参考文献
[1] 贾德胜,吴光华. 蝇类防治(一):蝇类的危害,形态特征与生活史[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14(1):63-6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169-170.
[3] 王陇德. 病媒生物防制实用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5.
[4] 高兰英,彭渤,高娃,等. 吉林省住区蝇类8年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0,1(5):275-278.
[5] Gálvez R,Descalzo MA,Miró G,et al. Seasonal trends and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leishmaniosis sand fly vector abundances in Central Spain[J]. Acta Trop,2010,115(1/2):95-102.
[6] 刘晓鹏,张凤顺,高阳,等. 2001-2010年本溪市居民区蝇类监测[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4,20(1):73-74.
[7] 张庆,冷培恩,徐劲秋,等. 上海地区常见蝇种季节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11(6):422-426.
[8] 马丽华. 河北省住区蝇类密度监测特征分析[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9] 周博,吴旭,郞义. 沈阳市2011-2014年蚊蝇类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6):58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