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张剑锋, 严晓岚, 杜海娟, 俞丽玲, 孙锋, 林丽君, 闻礼永
- ZHANG Jian-feng, YAN Xiao-lan, DU Hai-juan, YU Li-ling, SUN Feng, LIN Li-jun, WEN Li-yong
- 2012-2014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implications on schistosomiasis endemics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4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 9-13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1): 9-13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6.01.0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08-25
为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通过分析其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血防对策和“十三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浙江省启动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项目,通过2008-2011年的实施,结果基本反映了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当前的疫情状况和防治现状[1]。2012年根据修订的《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版)》扩大在全省11个流行县(市、区)设立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现将2012-2014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根据全省血吸虫病历史流行状况和防治现状,选择能代表浙江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类型和螺情病情现状,能承担和完成监测工作任务的县(市、区)作为监测点,并在每个县(市、区)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流行村作为病情和螺情监测村。11个监测点中有3个属于水网型流行区,占全省水网型流行区的21.43%(3/14),8个属于山丘型流行区,占全省山丘型流行区的19.51%(8/41)。按照2011年螺情状况的不同将监测点分为当年有螺、近3年内有螺、3~9年内无螺和10年以上无螺4个类型。
1.2 监测内容 1.2.1 螺情监测参照文献[1]开展监测村螺情监测,本地螺情监测采用5 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2框法,钉螺输入监测采用全面细查法。
1.2.2 人群病情监测参照文献[1]要求开展人群病情监测和病例报告。每年对监测村6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至少监测200人,同时对监测村所在乡(镇)来自或往返于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县和疫情回升县的流动人员开展输入性病例主动监测,每年至少调查500人,分析流动人口来源地分布情况。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血吸虫病临床表现的人群开展输入性病例被动监测。
1.2.3 家畜病情监测参照文献[1]对监测村敞放的家畜开展病情监测。
1.2.4 相关流行因素调查参照文献[1]开展相关流行因素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以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11个监测点地理位置上涵盖了浙江省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范围,除西湖区监测点以湿地公园为主,浙北秀洲区、海宁市监测点以工业生产为主外,其余监测点均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养殖或外出打工为辅,农业耕作方式以机耕为主。11个监测点中除黄岩区监测村使用深井水外,其余监测点基本普及使用自来水,无害化厕所使用率从2012年的90.49%(4 708/5 203)上升到2014年的93.96%(4 903/5 218),监测点基本情况见表 1。
2.2 螺情监测2012-2014年11个监测点累计查螺143.99 hm2,分别在5、6和3个监测点查出有螺条块35、28和10个,查出有螺框数分别为143、129和64框,查出有螺面积分别为5 720、5 020和1 360 m2,2014年查出有螺面积较2012年下降了76.22%,捕获并解剖钉螺1 791只,均为阴性。2014年全省监测点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53.04%和73.91%,呈显著下降趋势(χ2=29.228,P<0.01;F=43.352,P<0.01),但婺城区和黄岩区监测点2013年螺情出现反弹和复现,见表 2。
对2012-2014年监测点有螺环境分布情况分析,沟渠环境螺点和有螺面积占全部螺点和有螺面积的49.32%(36/73)和60.74%(7 350 m2/12 100 m2),水田的螺点和有螺面积占41.10%(30/73)和26.28%(3 180 m2/12 100 m2),旱地的螺点和有螺面积占9.59%(7/73)和12.98%(1 570 m2/12 100 m2)。
海宁市和秀洲区水网型监测点通过毗邻河道漂浮物打捞、草垫诱螺等方式开展输入钉螺监测,3年来打捞漂浮物3 752 kg,草垫诱螺96块,未发现钉螺输入。西湖区西溪湿地、秀洲区、慈溪市和常山县还通过对苗木园区或其他区域引种的外来植物及场所进行监测,未发现引种区有钉螺输入。长兴县对2 563艘往来江苏省、上海市的船只进行输入钉螺监测,未发现船只夹带钉螺。
2.3 人群病情监测 2.3.1 本地居民病情监测2012-2014年11个监测村本地居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查病7 521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77%(17/2 214)、0.62%(17/2 728)和1.63%(42/2 579),经χ2检验,2014年本地人群抗体阳性率与2012年和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3,P<0.01),对IHA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在监测村未发现急性病例和新发晚期病例,在秀洲区、开化县、常山县监测点共发现4例历史晚期血吸虫病病例,其中秀洲区病例为腹水型,开化县病例为巨脾型,常山县为1例巨脾型和1例腹水型,对病例进行内科治疗救助,现身体和精神情况有所好转。
2.3.2 输入性病例监测2012-2014年11个监测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检查流动人员60 368人,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1.15%(232/20 138)、1.02%(214/21 061)和1.25%(240/19 169),各年度之间流动人员血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81),流动人员和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955,P=0.329),其中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为2.28%(32/1 402),主动监测血检阳性率为1.11%(654/58 966),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与主动监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2,P<0.01),见表 3。对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粪检676人,分别发现输入性病例2、7和7例,均为慢性血吸虫病病例,占全省发现病例数的53.33%(16/30),男女性别比为3∶1,平均年龄36.25岁。分布在慈溪市12例,秀洲区3例和西湖区1例,被动报病检出率为0.36%(5/1 402),主动监测检出率为0.02%(11/58 966),被动报病确诊病例检出率显著高于主动监测(χ2=46.970,P<0.01),且被动报病查到的5例病例均来自慈溪市,无误诊情况。发现的病例主要来自江西(7例)、安徽(4例)、湖北(4例)和四川省(1例),均来自血吸虫病传播未控制县。发现病例后,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并及时进行病例报告和相关流行病学处理,未发现其他阳性病例。
2.3.3 流动人口来源地构成分析对流动人口来源地省份构成进行分析,主要来自安徽和江西省,见表 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嵊州市、婺城区、临安市和西湖区的流动人口来源地构成趋势与全省趋势相关(r=0.893,r=0.775,r=0.893,r=0.786,P<0.05),浙江省东部沿海的慈溪市和秀洲区流动人口来源地构成趋势相关(r=0.893,P=0.007),海宁市、黄岩区和长兴县的流动人口来源地构成趋势相关(P<0.05),浙西的常山和开化县经济欠发达,流动人口相对较少,且主要来自毗邻的江西、安徽等省。
2.4 家畜病情监测2012-2014年在慈溪市、婺城区、常山县和黄岩区所在监测村,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检查敞放家畜148头(只),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畜。
2.5 防治措施实施情况2012-2014年,对监测村当年查出的有螺环境进行药物结合土埋的方法灭螺,药物实际灭螺面积分别为4 880、4 950和2 780 m2,环境改造灭螺面积分别为840、70和200 m2,对3年内有螺环境进行反复扩大灭螺面积分别为256 450、129 020和130 440 m2。对监测村血清学查病阳性的188例进行吡喹酮40 mg/kg体重扩大化治疗。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3年来11个监测村所在乡镇开展小学生课堂血防知识教育5 809人次,广播63次,刊出血防专栏板报74期,张贴、发放宣传画(单)和标语17 478张,在有螺区设立警示牌117次处。
3 讨 论浙江省历史上有55个血吸虫病流行县,流行区分为杭嘉湖平原的水网型和浙东、浙西丘陵为主的山丘型两类[2],此次选择的11个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代表了浙江省主要血吸虫病流行类型。2012-2014年监测点螺情监测结果表明螺情呈下降趋势,查出有螺面积下降幅度达76.22%,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也显著下降,与2012年全省螺情大幅上升后,近两年来螺情逐步下降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全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落实查灭螺质量有关,也与近年来有螺重点地区结合“五水共治”,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落实有螺区域环境改造,消灭钉螺孳生地有关[3, 4];但部分地区螺情时有反复,受农林业种植方式改变和水产养殖业影响,适宜钉螺孳生的苗木环境显著增加,螺情扩散,环境改造灭螺计划及措施难以落实,有螺鱼塘或水库区域灭螺成果未能及时巩固,这些是当前传播阻断地区彻底消灭残存钉螺存在的难点[5, 6]。钉螺主要分布在近3年有螺村,而3~9年内的无螺村也有钉螺复现,如黄岩区监测点自2004年发现钉螺后[7],间隔8年后再次复现钉螺,而10年以上无螺村螺情无复现,有螺环境主要分布在沟渠环境中,钉螺解剖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也未发现钉螺输入,与2008-2011年全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一致[1]。螺区流行类型仍以山丘型为主,由于螺点分散,容易漏查,导致螺情频繁复现[8],水网型流行区本次监测虽未发现钉螺,但从全省防治情况看,水网型流行区仍有较大面积的钉螺孳生环境,区域内水系相通,钉螺极易沿河浜、灌溉沟渠等水系向周围区域扩散,导致大面积螺情的复现[2, 3, 5, 9],且随着湿地保护的加强和城市绿化的扩大,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和引入动植物携带钉螺的风险也逐步增大[10, 11]。因此血防“十三五”期间螺情监测应以本地钉螺监测为主,重点是近3年内的有螺村沟渠及其相连的田地环境,辅以输入性钉螺监测,同时建议引入环介导等温DNA扩增新技术(LAMP)用于感染性钉螺检测,提高监测敏感性[12]。
3年来监测点病情监测未发现内源性和新发血吸虫病例(畜),但仍存有一定数量的历史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输入性传染源也时有发现,与全省当前的病情监测结果一致[3, 4]。2014年监测点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检阳性率均高于前2年,可能与当年浙江省统一换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的血吸虫病诊断试剂有关,但人群血清阳性率仍处于正常水平[13]。输入性病例发现地主要在慈溪、秀洲和西湖等经济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男性作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者较多,故病例以男性为主,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和病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主动监测,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14],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主要来自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省血吸虫病传播未控制县,与全省流动人群的来源地构成结构较一致,因此提示传染源防控要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做好哨点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血吸虫病诊疗培训,提高报病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和各地流动人群分布特点,做好对来自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流动人群的选择性主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传染源,并通过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血防知识和促进卫生行为的养成[15, 16]。
3年来监测点监测结果与全省近年来的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和防治现状相一致,较好地反映了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目前的流行概况、防治工作现状和重点。2012年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血吸虫病综合性控制项目应包括治疗、安全供水、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钉螺控制[17],浙江省血防工作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残存钉螺、输入性传染源的存在以及粪水管理的有待提高,均预示着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因此防治工作任务仍比较艰巨,“十三五”期间必须坚持以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输入性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加强监测预警,控制风险因素,提早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的任务目标。
[1] | 张剑锋,朱明东,严晓岚,等. 2008-2011年浙江省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9):657-661. |
[2] | 张剑锋,朱培华,俞柳燕,等. 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回顾性调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26(5):538-540. |
[3] | 俞丽玲,朱明东,严晓岚,等. 2012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3,40(6):402-404. |
[4] | 林丽君,严晓岚,朱明东,等. 浙江省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2):157-159. |
[5] | 徐惠庆,朱培华,莫根强. 嘉兴市水网地区钉螺复现原因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6):720-721. |
[6] | 代建国,曾凡雄,朱志辉,等. 湖北应城市传播阻断监测地区钉螺复现调查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3,11(4):243-245. |
[7] | 张作忠. 台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0年监测[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2):28,36. |
[8] | 陆英骅,葛君华,褚江. 天台县2001-2012年钉螺复现原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392-394. |
[9] | 朱培华,徐惠庆. 2008-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水网型地区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疫情分析[J]. 疾病监测,2012,27(8):650-653. |
[10] | 黄轶昕. 湿地保护和钉螺控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5):533-537. |
[11] | 陈奇峰,屠春雨,何炳福,等. 镜湖湿地公园血吸虫病存在危险性与防治对策[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7):735-737. |
[12] | 熊春蓉,殷旭仁,宋丽君,等. 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法(LAMP)与解剖-显微镜检法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效果的比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12):1084-1087. |
[13] | 王恩木,章乐生,张世清,等.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血凝法)应用效果评价[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9,7(4):203-205. |
[14] | 张剑锋,闻礼永,朱明东,等. 输入性血吸虫病病情监测及成本效果分析[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7,34(3):163-165. |
[15] | 李理,闻礼永.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现状及防控进展[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3,20(1):59-65. |
[16] | 胡超云,范飞能. 慈溪市2008-2012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4,26(3):280-282. |
[17] | 龚震宇,吴铟. 2012年全球接收血吸虫病预防性治疗的概况[J]. 疾病监测,2014,29(6):507-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