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姜进勇, 郭晓芳, 唐烨榕, 杨明东, 魏春, 周红宁
- JIANG Jin-yong, GUO Xiao-fang, TANG Ye-rong, YANG Ming-dong, WEI Chun, ZHOU Hong-ning
- 云南省2004—2014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监测与防控对策分析
-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of imported dengue cases in Yunnan from 2004 to 2014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 5-8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6, 27(1): 5-8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6.01.00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08-19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4种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V)血清型引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热带传染病,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 albopictus)为主要传播媒介[1]。随着全球一体化,商务、旅游等活动频繁,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目前全球登革热流行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全球登革热病例不断攀升,发病率提高了近30倍,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约25亿人口受到登革热感染的威胁[2];二是登革热病例报告区域不断扩大,非洲、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和欧洲局部区域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病例报告[3]。如日本继二战期间登革热出现过大流行后,一直未见登革热病例报告,但2014年在东京却发生了登革热本地暴发(超过150例)[4]。在我国,早在1873年厦门市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1995年以来登革热病毒4个血清型均在我国有过暴发,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和浙江省[5, 6, 7, 8]。近年登革热疫情范围扩大趋势明显,广西、云南和河南等省(自治区)相继出现暴发疫情,特别是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病例报告超过了45 000例[9, 10, 11]。此外,研究还揭示上述登革热暴发疫情均与输入性登革热密切相关,输入源主要来自东南亚和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及非洲[12, 13]。云南省2004年首次报道输入登革热病例以来,输入病例逐年增加,本地感染疫情时有暴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4]。为掌握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态势与特征,为全省登革热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制定提供依据,对2004-2014年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情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发病日期、现住址和已审核状态形成Excel数据库,并收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置相关资料。
1.2 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定义发病前15 d 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具有蚊虫叮咬史,并被诊断为登革热的病例;或当本国/本省某地发生本地感染疫情时输入到未发生过本地疫情的地方时,也记为输入病例[15]。
1.3 登革热病毒血清型检测对2013-2014年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暴发疫情输入病例登革热病毒NS1阳性部分病例血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标准(WS 216-2008)进行RT?PCR登革热病毒血清型检测[16]。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制图,利用SPSS 19.0 软件对整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指标包括病例三间分布、病例诊断时间和发病时间之差、病例确诊时间等。
2 结 果 2.1 病例诊断2004-2014年云南省共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 192例,其中本地感染1 563例,输入性病例629例(含外籍输入病例25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8.70%。629例输入登革热病例中,实验室诊断病例563例,占总病例数的89.51%;临床诊断病例66例,占总病例数的10.49%。
2.2 病例就诊地区和发病到确诊天数输入性病例就诊地区主要分布于德宏、昆明和西双版纳等8个州(市)20个县(市、区)。其中输入病例数前6位的县(市、区)为瑞丽市(293例)、景洪市(100例)、盘龙区(68例)、勐腊县(45例)、五华区(33)和芒市(24例),见图 1。2006-2014年云南省登革热输入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4.50 d,其中逐年确诊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00、5.00、6.32、6.00、6.63、7.46、5.67、3.84和2.38 d。
2.3 时间分布2004-2014年云南省每年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年度分布依次为1、1、18、7、76、35、38、34、41、186和192例。全年均有输入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8-11月,占输入病例总数的85.37%,见图 2。
2.4 人群分布629例输入病例中,男性419例,女性210例,男女性别比为2∶1;年龄最大75岁,最小6月龄,发病年龄以21~50岁组为主(446例),占70.91%。职业分布位于前5位的是商业服务者(26.23%)、农民(21.30%)、学生(11.45%)、工人(7.47%)和民工(5.25%),见图 3。
2.5 病例来源国家和地区境外感染输入病例584例(92.85%),来自缅甸(403例)、老挝(132例)、泰国(15例)、印度(5例)、柬埔寨(2例)、越南(2例)、马来西亚(1例)、几内亚(3例)、坦桑尼亚(2例)、刚果(2例)、埃塞俄比亚(2例)和尼日利亚(1例),来源国不详有14例;境内输入45例(7.15%),主要来自景洪市(36例)、勐腊县(1例)、瑞丽市(2例)、广东省(5例)、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见图 4。其中2010和2012年老挝输入病例数较多,2008年、2013年和2014年缅甸输入病例数较多,见图 5。
2.6 输入病例血清型
2013年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55例输入性病例血清样本,其中瑞丽市47份中1型5份、2型35份、4型2份,阴性5份;景洪市8份中1型1份、3型3份、4型2份,阴性2份。2014年瑞丽市12份输入性病例1型9份,阴性3份。
3 讨 论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登革热流行严重的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边界线总长4 061 km,其中,中缅段1 997 km、中老段710 km和中越段1 354 km,仅2004-2009年该3国分别报告登革热90 258、29 126和417 310例[17]。2004-2008年云南省登革热输入病例中64.66%(75/116)来自缅甸,18.10%(21/116)来自老挝,0.86%(1/116)来自越南[14]。本次分析结果也显示缅甸和老挝登革热输入病例较多(403和132例),属云南省登革热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国家。这些输入病例较大程度影响着云南省本地感染病例的分布,如2008年在云南省镇康、芒市、瑞丽、盈江和陇川市出现的本地感染病例和2013-2014年在景洪、勐腊和瑞丽市出现的登革热暴发疫情[18, 19, 20, 21, 22]。
云南省登革热输入性病例主要有以下特点:全年均有报告,但主要集中在8-11月,其中最高峰在10月;发病人群以21~5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者为主,主要是往返于中国-缅甸和中国-老挝之间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员,此为云南省登革热输入的主要原因之一;除2008、2013和2014年本地暴发导致输入性病例占总病例数的构成比较低外,其他年份均为输入性病例。与我国广东省广州市和浙江省登革热输入情况相似[23, 24, 25]。此外,虽然登革热病毒4个血清型在云南省均有发现,但2013-2014年输入病例中,以登革热病毒1型和3型为主,与同期景洪、勐腊和瑞丽市本地病例登革热病毒主要血清型结果相似[26, 27, 28],提示景洪、勐腊和瑞丽市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可能与周边国家缅甸和老挝登革热输入病例相关。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的快速发展,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和旅游日益紧密,出入境人口流动逐年增加,境外大量登革热病例输入云南省和发生本地感染疫情态势愈加严峻[29];根据登革热输入病例的分布特点,提出以下防控对策:(1)以西南边境地区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为重点开展登革热病例和蚊媒监测工作。以往调查发现,该3个州(市)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气温、湿度和降雨量适合媒介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大量繁殖孳生,一旦有输入性病例较容易出现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10, 21, 30];本调查结果也发现2004-2014年3个州(市)输入病例最多,占输入病例总数的96.66%(608/629)。(2)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及其邻近缅甸、老挝和越南边境地区开展登革热联防联控合作,建立双边登革热疫情信息交流机制。如2013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出现之前,相邻老挝登革热流行较为严重[31];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2012年自老挝输入的登革热病例较多(31例),占当年输入病例数的75.60%。(3)通过培训,提高临床门诊医生诊断能力,加强跨境人员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本次调查发现输入病例临床诊断比例仍然较高(约10%),患者就诊时间较晚(4.50 d),而且该疾病与其他虫媒病毒性疾病相似,隐性感染比例较高(1/3)[17],如何控制传染源成为目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1] |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登革热防治手册[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
[2] | 张顺先,王英,闫磊,等. 我国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401-402. |
[3]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ngu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new edition[M]. Geneva:WHO,2013:3-4. |
[4] | Kutsuna S, Kato Y, Moi ML, et al. Autochthonous dengue fever, Tokyo, Japan, 2014[J]. Emerg Infect Dis,2015,21(3):517-520. |
[5] | 程耀中,陈茂香. 1978-1991年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简况[J]. 中国公共卫生,1993,9(4):155. |
[6] | 朱成璞,李蓓思,刘雪芬. 登革热暴发流行中紧急控制媒介埃及伊蚊[J]. 医学动物防制,1987,3(4):147-154. |
[7] | 吴生根,洪荣涛,欧剑鸣,等. 福建省2010年登革热特征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8):763-764. |
[8] | 许国章,施南峰,董红军,等. 浙江慈溪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特征与防制对策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129-1131. |
[9] | 黎湘娟,吴文旺,覃杨光,等. 2013年南宁口岸5例输入性登革热监测结果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2014,19(6):45-47. |
[10] | 刘永华,尹小雄,杨召兰,等. 云南省瑞丽市2013年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6):524-526. |
[11] | 孟凤霞,王义冠,冯磊,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1):4-10. |
[12] | 冯佳园,黄建始,张彦平,等. 2005-2008年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分析和防治对策探讨[J]. 疾病监测,2009,24(10):740-742. |
[13] | 姜舒,柯昌文. 全球登革热流行现状分析[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1,38(3):194-197. |
[14] | 李华宪,周红宁,杨沅川,等. 2004-2008年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现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6):576-577,580. |
[15] | Suaya JA, Shepard DS, Siqueira JB, et al. Cost of dengue cases in eight countries in the Americas and Asia: a prospective study[J]. Am J Trop Med Hyg,2009,80(5):846-855. |
[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216-2008 登革热诊断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
[17] | 中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云南边境登革热防治手册[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1. |
[18] | 李华昌,杨贵荣. 云南临沧市首次本地感染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13-2014. |
[19] | 杨捷,董朝良,江伟,等. 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及疫情处置效果[J].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2):144-145,148. |
[20] | 刘华兴,王江宁,弥鹏飞,等. 西双版纳州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4,28(6):399-402. |
[21] | 刘华兴,刘江云,鲁秀英,等.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3):268-270. |
[22] | 杨捷,张保森,唐发良,等. 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现场处置[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11):1020-1024. |
[23] | 景钦隆,张競文,李意兰,等. 广州市2001-2010年输入性登革热监测与流行特征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2):1509-1512,1556. |
[24] | 郭汝宁,何剑峰,梁文佳, 等. 2005-2010 年广东省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1,37(5):19-23. |
[25] | 林君芬,李傅冬,刘社兰,等. 浙江省2005-2013 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2):1233-1235. |
[26] | 冯云,范建华,朱进,等. 云南省景洪市2013年登革热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2):1409-1411. |
[27] | 张海林,付士红,邓掌,等. 云南中缅边境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5):428-432. |
[28] | 杨卫红,黄瑛,冯云,等. 昆明市登革热输入性病例的调查及C/PreM基因序列分析[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1):11-16. |
[29] | 冯云,刘永华,尹正留,等. 云南省瑞丽市2013年登革热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4,4(4):306-311. |
[30] | 董学书,蔡福昌,周红宁,等. 云南省边境口岸蚊类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15(2):142-145. |
[31] | 杨婷. 老挝上半年已有64人死于登革热[J/OL]. (2013-07-10)[2014-06-17].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7/10/c_1164843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