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Vol. 26 Issue (6): 620-621

文章信息

王建玲, 胡桂英, 马丽, 徐立青, 田广, 马俊英, 杨旭欣, 秦豫民, 赵延梅, 薛红梅, 金星, 杨宁海, 刘祖义
WANG Jian-ling, HU Gui-ying, MA Li, XU Li-qing, TIAN Guang, MA Jun-ying, YANG Xu-xin, QIN Yu-min, ZHAO Yan-mei, XUE Hong-mei, JIN Xing, YANG Ning-hai, LIU Zu-yi
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
Isol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Qinghai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6): 620-621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6): 620-621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6.02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07-31
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
王建玲, 胡桂英, 马丽, 徐立青, 田广, 马俊英, 杨旭欣, 秦豫民, 赵延梅, 薛红梅, 金星, 杨宁海, 刘祖义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布病预防控制科, 西宁 811602
摘要: 目的 对青海省1958-2013年从人体分离到的布鲁氏菌进行分析。方法 对1958年以来,临床诊断为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分离出的43株布鲁氏菌的来源、菌培养与临床关系等进行整理分析,硫堇和碱性复红的染料抑菌试验、单项血清凝集反应、噬菌体裂解试验对43株布鲁氏菌进行菌株表型分型鉴定。结果 取材337份做布鲁氏菌培养,分离出43株,其中慢性患者15例局部病灶检出布鲁氏菌。43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中3株为羊1型,14株为羊2型,26株为羊3型。结论 羊种菌是青海省人群布病的致病菌。
关键词: 布鲁氏菌     临床关系    
Isol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Qinghai
WANG Jian-ling, HU Gui-ying, MA Li, XU Li-qing , TIAN Guang, MA Jun-ying, YANG Xu-xin, QIN Yu-min, ZHAO Yan-mei, XUE Hong-mei, JIN Xing, YANG Ning-hai, LIU Zu-yi     
Qinghai Institute for En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Xining 811602, Qingha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solated Brucella from human during 1958 to 2013 in Qinghai was analyzed. Methods Since 1958,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patients in bacteria from 43 strains of Brucella isolated culture were source and analyzed with clinical relationship, using the hydrogen sulfide produced determination, thionine and basic fuchsin dye bacteriostasis test, single serum agglutination reaction, phage splitting test on 43 strains of Brucella strains were phenotype subtyp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From 337 for Brucella culture, isolated 43 strains of Brucella. The 15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lesions were detected in chronic brucellosis. The 43 strains were 3 strains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heep, sheep 1 type 14 strains of type 2, 26 type 3 strains of sheep. Conclusion Sheep bacteria ar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brucellosis in Qinghai population.
Key words: Brucella     Clinical relationship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对畜牧业及农牧民的财产和身体造成严重危害[1, 2],开展布病病原学的研究是布病防治研究的基础[3]。青海省自1958年在海北州门源县皇城羊场的布病患者血液中,用肝浸液首次分离出布鲁氏菌后,经多年努力陆续在人间获得一些细菌材料。对病原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掌握人间布病的基本特点,易于对临床发生过程的理解,利于诊断、治疗和预防。本研究就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等方面做了探讨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来源于青海省1958-2013年以来临床诊断为布病患者的血液、滑囊液、骨髓、皮下囊肿共计337份材料中分离出的43株布鲁氏菌。

1.2 方法

运用硫化氢产生测定、硫堇和碱性复红的染料抑菌试验、单项血清凝集反应、噬菌体裂解试验,实验数据应用Excel软件分析。

1.3 对照用菌株

选用羊种菌16M、牛种菌544A和猪种菌1330S为实验对照。

2 结果 2.1 分离布鲁氏菌的样品来源

337份材料分离结果按不同的取材和年份,结果详见表 1

表 1 337份材料布鲁氏菌检菌结果
2.2 5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

分别选用肝琼脂、卡式双相、牛肉汤、肝浸液、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对337份材料进行培养,各种培养基的pH值在6.6~7.2之间,培养温度在37 ℃,按不同材料分离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培养基布鲁氏菌的分离结果
2.3 鉴定过程 2.3.1 培养时间

初代分离的出菌时间,43株布鲁氏菌平均为9.4 d,其中最短的1株是4 d,最长的1株在第27天。

2.3.2 生化特性观察结果

(1)43株布鲁氏菌均是在37 ℃温箱内的大气环境中培养出菌,未曾添加CO2。(2)硫化氢产生按培养第2、4、6天观测到的硫化氢生成的总量计算,43株菌中只有1株的总量达7 mm;有22株仅产生微量硫化氢,均<2 mm;其余均不产生。(3)43株布鲁氏菌做A、M单相血清凝集反应,14株菌对A血清凝集,3株M血清凝集,26株A、M血清均凝集。(4)布鲁氏菌噬菌体裂解试验:bK2噬菌体43株菌均有裂解;Tb噬菌体常规试验浓度(RTD)和104×RTD两个浓度全部菌株均不裂解。整个试验过程各对照菌株均具有典型的试验结果。

2.3.3 鉴定结果

43株菌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中羊1型3株、羊2型14株和羊3型26株。

2.4 菌培养与临床关系

根据临床资料记录43例患者试管凝集试验(SAT)全部为阳性,28例血培养时为急性期患者,菌培养时体温在38 ℃以上,病程8 d至3个月。从局部病灶培养的患者,只有1例是急性期患者,其余均为慢性期患者。分离出布鲁氏菌的43例患者取材和病期统计结果见表 3

表 3 43例患者布鲁氏菌培养与临床关系
3 讨论

青海省是畜牧生产的主要区域,牧民延续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方式,也是历史上人畜布病的高发区[4, 5]。青海省从人体分离布鲁氏菌以1958-1959年和1965-1966年较为集中,20世纪70年代之后几乎培养不到布鲁氏菌,直至2013年分离出2株,可能由于80年代通过综合防治疫情下降至“控制区”标准所致[6, 7]。青海省从布病患者中分离的布鲁氏菌多取材于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慢性期患者的局部病灶。血分离出菌的患者均观察到发热症状,SAT滴度最低也达1∶400。局部病灶取材培养的患者多是慢性期患者,只有1例是急性期患者。布病患者分离的43株菌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且羊种菌的3个生物型青海省均有,可见青海省人群布病疫情是由羊种菌所致。

参考文献
[1] 尚德秋. 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4,19(4):204-212.
[2] 崔步云. 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 疾病监测, 2007,22(10):649-651.
[3]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 牧兽医,2011,38(1):222-227.
[4] 杨旭欣,秦豫民,胡桂英,等. 青海省西宁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杆 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0): 1754-1755.
[5] 徐立青,李积权,肖俊贵,等. 青海省2例新发布鲁杆菌病的调 查分析[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8,27(3):348.
[6] 胡桂英,许红星,田广,等. 2007年青海省天峻县舟群乡人间布 鲁杆菌病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6): 664.
[7] 田广,胡桂英,李超,等. 2006-2010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 调查分析[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