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段金花, 蔡松武, 吴军, 邹钦, 阴伟雄
- DUAN Jin-hua, CAI Song-wu, WU Jun, ZOU Qin, YIN Wei-xiong
- 广东省蚊媒西尼罗病毒携带情况调查研究
- Investigation of West Nile virus carried by mosquito vecto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6): 558-560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6): 558-560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6.0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09-07
- 网络出版时间: 2015-10-14 14:52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为单链RNA病毒,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病毒同属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和西亚,主要引起西尼罗热(West Nile fever,WNF)[1]。病毒感染者主要有发热、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有小部分人会出现脑炎和脊髓炎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WNF流行的范围不断扩大,流行强度逐渐增强[2]。WNV的主要宿主是鸟类,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可在蚊和鸟体内越冬,也可经输血、器官移植传播和母婴传播。WNV媒介蚊种的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从至少75 种蚊虫中检测到WNV,库蚊是最主要的媒介,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是很重要的传播媒介[3, 4],虽然我国尚未发现WNV感染的临床病例,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员流动,WNV传入我国境内的可能性非常大[5]。广东省城镇的优势蚊种包括致乏库蚊 / 致倦库蚊(C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等,具备WNF的传播条件,可能由输入的病毒感染而引起本地暴发流行。近年来,由于旅游输入病毒感染者,广东省发生了全国基孔肯雅热的首次暴发流行[6]。因此,开展WNV传播媒介的研究对预防WNV在广东省的暴发流行非常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选择在广东省的广州、佛山、东莞、茂名市的城区和郊区设点,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等各3处,郊区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等各3处,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1.2 蚊虫调查方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每月监测1次,监测时间从16:00至次日09:00。第2天将集蚊盒取出,鉴定计数,统计蚊虫密度并收集成蚊样品;在蚊虫的密度高峰期5-11月每月采用灭蚊磁收集蚊虫样品进行WNV的PCR检测,布放时间从16:00至次日10:00。诱蚊灯和灭蚊磁收集到的样品按时间、地点和蚊种分类保存于-80 ℃超低温冰箱。
1.3 蚊虫带病毒检测 1.3.1 标本处理液的配制在新鲜配制的90 ml MEM中加入2 ml小牛血清、100 μl庆大霉素(50 μg/ml)、1 ml两性霉素B(1000 μg/ml)和1 ml青链霉素(1000 U/ml),用7.5%碳酸氢钠溶液调至pH 7.2。
1.3.2 蚊标本处理在冰上操作。于1只1.5 ml的Eppendorf离心管中加入100 μl标本处理液,将要研磨的蚊标本(4~25只)放进离心管中,用小型电动研磨器将蚊虫磨匀,补加900 μl标本处理液,置预冷4 ℃的离心机上,10 73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核酸提取或接种组织细胞。剩余的研磨标本液需保存在-80 ℃超低温冰箱中以备复查。
1.3.3 病毒RNA提取按照QIAamp Viral RNA Kit的说明从蚊标本研磨液中提取病毒RNA,得到的RNA即可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1.3.4 One Step RT-PCR检测按Invitrogen SuperscriptTM Ⅲ One-Step RT-PCR System with Platinum® Taq DNA Ploymerase试剂盒提供的方法进行。引物序列为WN233 5′-TTG TGT TGG CTC TCT TGG CGT TCT T-3′,WN640 5′-CAG CCG ACA GCA CTG GAC ATT CAT A-3′,反应体系:2×Reactin Mix 12.5 μl,SuperScriptTmⅢ RT/Platinum® Taq Mix 1.0 μl,Prime-F (10 μmol/L) 0.5 μl,Prime-R(10 μmol/L) 0.5 μl,RNA 7.5 μl,加无菌水至总体积25 μl。每个反应包括反转录和PCR扩增两个部分,具体反应条件: 50 ℃反转录30 min,94 ℃去活反转录酶AMV 2 min,同时激活PCR Tap聚合酶,然后进入PCR循环扩增阶段(循环数为40次,94 ℃变性30 s,50 ℃退火30 s,72 ℃延伸30 s,每一循环72 ℃延伸时间增加1 s),最后再72 ℃延伸10 min。
1.3.5 结果观察用2%的琼脂糖进行电泳分离,EB染色30 min后于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照相。2%琼脂糖电泳所得WNV的目标片段为408 bp。
2 结 果 2.1 蚊媒密度 2.1.1 蚊类构成比及密度消长变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广州、佛山、东莞、茂名市各监测点布放的诱蚊灯共捕获蚊类38 968只,雄雌比为0.88∶1。其中捕获致乏库蚊/致倦库蚊35 032只,占捕获蚊虫总数的89.90%;白纹伊蚊3015只,占7.74%;其他依次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微小按蚊(An. minimus)、埃及伊蚊(Ae. aegypti)和雷氏按蚊(An. lesteri)等(表1)。平均密度为11.80只/灯,5月蚊密度最高,2、3月蚊密度最低(图1)。
2.1.2 不同环境中致乏库蚊/致倦库蚊密度比较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5类环境的有效布灯数分别为1383、539、783、215和165盏。从环境类型来看,牲畜棚蚊密度最高,平均为31.94只/灯,其次为公园、农户和居民区,4年平均分别为16.60、15.72和9.29只/灯,医院为7.14只/灯(图2)。
2.1.3 不同生境密度消长趋势各类监测生境蚊虫密度基本上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4-6月(图2),均未在9-10月呈现1个次高峰。
2.1.4 灭蚊磁捕蚊数量2013年5-11月每月在每个监测点布放灭蚊磁3台,共捕获蚊虫3052只,雌雄比为0.90∶1,其中致乏库蚊/致倦库蚊2638只,占捕获总数的86.44%,白纹伊蚊占7.24%(221/3052),三带喙库蚊占3.57%(109/3052),中华按蚊占2.10%(64/3052),埃及伊蚊占0.65%(20/3052)。
2.2 One Step RT-PCR检测对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广州、佛山、东莞、茂名市采集到的蚊类按时间、地点、采集方法和蚊种分为295份,每份4~25只,共5000多只蚊样品经过RT-PCR检测,其中诱蚊灯采集蚊虫2000多只,灭蚊磁采集蚊虫3000多只,致乏库蚊/致倦库蚊215份,白纹伊蚊30份,三带喙库蚊30份,埃及伊蚊和中华按蚊各10份,均未发现WNV阳性(图3)。
3 讨 论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主要优势蚊种为致乏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仅占7.74%,与2006-2012年调查结果一致。事实上广东省的伊蚊与致乏库蚊/致倦库蚊均为本地优势蚊种,因伊蚊为白天活动蚊虫,诱蚊灯不适于监测伊蚊密度,伊蚊密度控制应根据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等专项监测结果[7]。
目前WNV的传播蚊媒涵盖了库蚊属、伊蚊属等世界性分布的主要蚊种,如尖音库蚊、淡色库蚊、致乏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Ae. vexans)、埃及伊蚊等,其中有20 余种传播WNV 的蚊种在我国大量存在[8]。广东省每年均可监测到大量传播WNV 的主要蚊种致乏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等,为预防WNV在广东省的传播流行,必须加强对其潜在传播媒介的监测。致乏库蚊/致倦库蚊是广东省的优势蚊种,加强监测可以掌握其消长规律,为制定适宜的防制措施及预报预警其可能传播的WNV提供科学依据。
PCR是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中的首选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安全、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近几年在媒介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9]。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利用诱蚊灯和灭蚊磁采集广东省内的蚊虫进行WNV的特异性RT-PCR检测,未发现阳性,与浙江省、广东省从化等地的检查结果相一致[5, 10]。近年来广东省也未出现输入病例,目前认为WNF在广东省的传播风险比较低。但广东省存在传播的媒介基础,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一旦有输入病例则存在WNF流行的风险。重点应关注蚊媒密度的高峰季节4-6月和可能的次高峰9-10月。由于检测方法和样品数量等的局限性,对WNV的携带情况调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关广东省内的WNF的传播媒介种类及传播效能、流行风险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 | Petersen LR, Roehrig JT.West Nile virus:a reemerging global pathogen[J]. Emerg Infect Dis, 2001, 7(4):611-614. |
[2] | 曹玉玺,高晓艳,梁国栋.美国1999-2009年西尼罗病毒感染流行的回顾[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6): 634-637. |
[3] | Andreadis TG, Armstrong PM.A two-year evaluation of elevated canopy trapping for Culex mosquitoes and West Nile virus in an operational surveillance program in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J]. J Am Mosq Control Assoc, 2007, 23(2): 137-148. |
[4] | Higgs S, Snow K, Gould EA.The potential for West Nile virus to establish outside of its natural range:a consideration of potential mosquito vectors in the United Kingdom[J].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2004, 98(2):82-87. |
[5] | 张海冰,段晓冬,沈丹,等.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野鸟和蚊虫分布及其西尼罗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 2014, 31(11):76-80. |
[6] | 段金花,蔡松武,吴德,等.一起基孔肯雅热暴发的蚊媒监控及其病毒检测[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 (6):492-495. |
[7] | 段金花,蔡松武,刘文华,等.广东省西尼罗病毒潜在蚊媒致乏库蚊的密度消长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8): 1029-1031. |
[8] | 魏荣,王志亮,李其平.在中国可以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蚊虫种类[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1): 65-66. |
[9] | 姜淑芳,赵彤言,董言德,等.实验感染的三带喙库蚊和来亨鸡体内西尼罗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昆虫学报, 2006, 49 (4):588-592. |
[10] | 沈若川,陈勇,骆江洪,等.浙江口岸蚊类及病原体携带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2): 144-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