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Vol. 26 Issue (4): 428-429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袁斌, 王炼, 陈志健
YUAN Bin, WANG Lian, CHEN Zhi-jian
一起输入性臭虫侵扰人群的现场处理
Field control of an imported bedbug infestation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4): 428-429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4): 428-429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4.02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4-12
一起输入性臭虫侵扰人群的现场处理
袁斌, 王炼, 陈志健    
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宁德352100
关键词臭虫     侵害     皮炎     除虫处理    
Field control of an imported bedbug infestation
YUAN Bin, WANG Lian, CHEN Zhi-jian     
Ningd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ingde 352100, Fujian Province, China

2014年10月,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门诊陆续发现皮肤局部红肿、剧烈瘙痒患者20多例。进一步了解病史,发现患者均在同一工厂工作。因此,我们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宁德市东侨区某工厂6栋员工宿舍,此前未发生虫咬皮炎。此次有4栋宿舍发生虫叮咬病例,分布于1号楼三、四层,2号楼七层,3号楼四、五层,6号楼三、四、六、七层,共16个房间。 1.2 方法

询问病史、查体征和现场调查。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自6月开始,宁德市东侨区某工厂陆续从广东省东莞市某工厂分批调入工人,分散安置进入员工宿舍楼。于9月17日,首位员工反映被虫咬伤,之后被咬人数逐渐增多,10月3日有5个房间出现虫害;10月14日增加至10个房间。10月24日进行调查处理,共有16个房间发现虫害,97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炎。 2.2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躯干、四肢可见针头大小的瘀点或绿豆至黄豆大小的风团,皮损排列成线状或片状,分布较集中,以前臂、后背、臀部、膝部为多见,局部皮肤红肿,伴有抓痕,多在夜晚出现,剧痒。 2.3 现场调查

该厂区员工宿舍6栋,820间宿舍(每间8人),共6560人。发生臭虫侵害的宿舍有16间,其他房间未发现臭虫活动及臭虫咬伤患者。发生臭虫侵害的房间,受侵害者的床上用品发现有点状血迹,床垫边缘、床架墙壁可见点状成片的黄白色或棕褐色粪迹,分泌物有特殊气味,在墙角缝隙、床板底面发现并捕获到活臭虫,共捕获679只(5.3只/床),大小不一,约3~5 mm,呈扁宽卵圆形,大都为红褐色,翅膀退化呈鳞状。该虫体前胸凹陷较浅,两侧缘不外延,经鉴定为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 2.4 防治处理

2.4.1 治疗

主要采取抗过敏、消炎及对症治疗,外用卤米松软膏、1%樟脑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严重者给予西替利嗪10 mg口服,1次/d,维生素C 0.2 g口服,3次/d;抓挠糜烂者给予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夫西地酸软膏外涂处理[1];经治疗基本痊愈。 2.4.2 处理方案

2.4.2.1 卫生宣传

首先对工厂职工开展卫生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发动职工,人人动手,统一行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清除室内杂物,勤洗勤晒生活用品等,改善环境卫生。 2.4.2.2 建立消杀制度

要求厂方制订环境消杀制度,对厂区员工宿舍实施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理”,设立“查遗补漏,追踪调查”和责任到人的约束机制进行巩固,防止新发臭虫侵害。对已查见阳性的房间,进行每周一次的化学药物消杀,定期反复处理,不留死角。 2.4.2.3 综合防治方法

①敲击床架、床板、席垫等,将臭虫震落或用针、铁丝挑出缝隙中的臭虫,予以杀灭。②烫洗或曝晒床架、床板、床单、被套、草席等物品,也可用开水浸泡[2]。③对室内墙壁、地板等缝隙、孔洞用石灰或水泥进行填塞。④新调迁员工的个人物品先统一安置于不易扩散的地方,务必严格检查,杀虫处理,以防止臭虫的带入而造成播散。⑤发现臭虫侵害的场所,使用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每个房间施药剂量20~30 mg/m2,喷洒于房屋墙角、缝隙、家具、床板表面等臭虫隐匿等栖息场所,喷洒关闭门窗2 h后,充分通风。 2.4.2.4 效果评估

使用针挑法和敲打法,在发生臭虫侵害的16间员工宿舍随机抽查50张床,现场处理前臭虫密度为5.3只/床,经环境整治,定期消杀处理20 d后,密度为0.4只/床,密度下降率为93.2%。经过综合治理1个月后,现场检查未发现活臭虫,也未有员工反映虫咬事件。 3 讨论

臭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害虫,与人类关系甚为密切,在卫生习惯较差的群体居住场所,一旦臭虫输入,极易生长繁殖,侵扰人群。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将蚊虫、蝇类、鼠类、臭虫定为“四害”,可见当时臭虫危害之大。宁德地区50、60年代旅社、居民住宅也有臭虫侵害报告,通过采取“热水煮烫”、“涂抹桐油、油灰”等措施杀灭臭虫。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人讲究卫生、全民除害保健康,以致臭虫极少发现。1988年宁德地区卫生防疫站袁高林等采用针挑法及敲打法,调查了宁德城区旅社、看守所、中学、医院等11个单位312张床位、116 件床头柜和椅子,均未捕获臭虫(未形成正式文献)。至今均未发现和报道过臭虫的侵害。此次,为一起输入性臭虫侵扰人群的突发性虫媒皮肤病。起因主要是从广东省调入的务工人员及行李物品等,隐匿臭虫成虫、若虫、虫卵将其带入工厂的集体宿舍,个人卫生习惯差,人员流动性大,存在交叉感染等造成臭虫的扩散。刘慧媛等[3]、陈东平等[4]报道了其他地方臭虫死灰复燃现象,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简单的化学药物喷洒不能完全有效地根除臭虫孳生,建议加强开展卫生健康教育[5],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从环境治理入手,使臭虫无孳生栖息条件。同时,卫生部门也应做好科普宣传,让居民重新认识臭虫,重视臭虫的输入性扩散,及时发现和处理,防止蔓延,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55-656.
[2] 汪诚信. 有害生物治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68-471.
[3] 刘慧媛,王永明,辛正,等. 臭虫侵害调查与控制效果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3):218-219.
[4] 陈东平,钱微萍,周忆昭,等. 驻蓉武警某中队官兵被臭虫叮咬的调查与控制措施[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5):344.
[5] 邓小如,温卫珊,何春荣. 一起臭虫暴发流行的控制[J].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12):68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