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胡美娟, 应金枝
- HU Mei-juan, YING Jin-zhi
- 浙江省永康市1950-2013年疟疾监测与防制成效分析
-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malaria during 1950 to 2013 in Yongka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3): 314-316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3): 314-316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2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5-02-12
永康市地处北纬25°~33°之间的非稳定中低疟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主要的传播媒介[1]。建国后曾发生3次较大流行,年发病率最高达74.09/万,经采取以根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1987 年以后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1989年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随后进入监测阶段。为今后消除疟疾工作提供有效的经验,笔者对永康市的疟疾防治和监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永康市位于中国东部,隶属浙江省。永康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8°45′,东经119°5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永康市为丘陵盆地地貌,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1333.5 mm,年平均相对湿度66%。永康市现有户籍人口58.54万,流动人口20余万。 1.2 资料来源
永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0-2013年的疟疾监测和防治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录入每年疟疾发病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1 疟疾流行概况
1950-2013年永康市共发生疟疾16 352例(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卫生防疫站人员下放,传染病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因此缺乏疟疾防治资料),死亡7例,其中,1980年前死亡6例,2011年死亡1例。1981年及以前均为间日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跨国人员流动增多,1982年在外出云南省镶牙的返回人员中,首次发现2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982-2013年共有168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各乡镇均有疟疾发生和流行,1950 年疟疾报告发病率为6.24/万,1950-2013年报告发病率在0.02/万~74.09/万之间,波动很大。 64年间曾有3次较大流行,分别在1955、1967和1973年,年发病率依次为74.09/万、31.42/万和21.89/万。1974 年始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发病率降为1.55/万,1987年始降至1/万以下,1994年由于输入病例的增加,发病率升至1.29/万,2007 年又出现一个小高峰,为0.31/万,2009年降至 0.05/万(表 1)。
流行特征: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7-10月为高峰期,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60.34%(表 2)。患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66.49%。发病例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0∶1。1950-1980年永康市疟疾病例以本地感染为主,1983年后以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2],占96.66%(其中外出感染输入占83.46%,外来人口输入占16.54%)。2000年及之前以本地人口外出感染为主,占97.31%,感染地以云南省、中老边境为主,占77.85%。2001-2009年以外来人口外地感染本地发病为主,占输入病例的59.00%,输入地以安徽、云南省为主,占79.66%,2007年及之后外出输入地以非洲国家为主,占61.11%,2010年以来未发现外来人口病例,当地病例共4 例,最近的1 例在2007年,未发生过输入继发病例。
2.2 防制措施、成效及经验整个防治过程大体分为重点调查及防治点研究、 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巩固防治成果4个阶段[2]。 2.2.1 1950-1959年为重点调查及防治试点研究阶段
防治措施及成效:解放初期,全市医疗力量薄弱,基层只有2个全民卫生所,因此只能以2个卫生所为中心,对各乡镇辐射开展疟疾防治,加之抗疟药短缺,发现病例后只能有选择地开展防治,流行季节不能开展防蚊、灭蚊,居民预防性服药也较少,导致疟疾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1955年出现疟疾大流行,年发病率高达74.09/万。50年代后期,成立了“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和 “县卫生防疫站”,开始了有领导、有组织的以“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虫孳生场所,加强防蚊措施,实行人、畜分居,从而蚊密度显著下降,为疟疾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
防治经验:早期,发现病例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用药量不足,治疗面不广及传播媒介的存在,导致疟疾疫情难以得到控制。后期虽然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蚊密度有所降低,但并未消灭按蚊,疟疾传播媒介依然存在,疟疾病例治疗不规范及未开展休止期抗复发根治,这些均能引起疟疾的传播流行。因此仅仅降低传播媒介密度而不根治病例不能有效控制疟疾疫情。 2.2.2 1960-1982年为控制流行阶段
防治措施及成效:这一时期的疟疾防治工作,统一了思想,明确“氯喹120 mg+伯氨喹180 mg 8 d疗法”的治疗方案,并对一年内有疟史者开展春季“乙胺嘧啶2 d,伯氨喹8 d”的抗复发治疗,使疫情处于下降状态。但由于经历了一系列的自然、社会和政治影响,永康市疟疾防控工作一度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严重影响了疟疾防治工作,导致出现2个疟疾发病高峰。这一时期疟疾防治工作时断时续,疟疾疫情也时高时低,但仍取得控制流行的效果。1982年疟疾发病率降至54.33/10万。
防治经验:这一时期,虽然医疗力量仍然薄弱,但统一思想,规范治疗和开展抗复发治疗,使疟疾疫情得到下降。但中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疟疾防治工作时断时续,导致疟疾疫情迅猛回升,引起领导和群众对疟疾的重视,为后期加强疟疾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证明控制传染源对控制疟疾疫情很有效。 2.2.3 1983-1999年为降低发病率阶段
防治措施及成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永康市外出流动人口日益增多,也出现了输入性病例。这一时期,建立了“四热”病例血检监测点,对重点行业的流动人口开展主动监测。疟疾病例全程、足量、规范用药,疟疾病例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半年进行跟踪血检疟原虫,及时发现治疗复燃病例。对有疟史者开展抗复发治疗,对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阳性、高疟区流动人员及有配子体的恶性疟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性服药。加强疫点处置,流行季节及时对带配子体的恶性疟病例进行室内滞留喷洒,降低蚊媒密度,减少传播。通过综合防治,永康市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疟疾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本地病例发病率降至0.05/万,乡镇疟疾发病率均<1%。1989年通过基本消灭疟疾考核。之后继续坚持以防治传染源为主和加强防蚊、灭蚊的综合性措施,到90年代已无本地感染病例,1999年疟疾发病率也降至2.85/10万。
防治经验:这一时期,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上级制定的防治措施能有效落实。通过被动监测与主动侦查相结合,能早期发现传染源,通过对病例的规范治疗、休止期治疗以及周围人群和重点人群的预防服药,将传染源扼杀在感染阶段,这均有效控制了传染源,开展疫点处置降低了传播风险。通过采取一系列以防治传染源为主和加强防蚊、灭蚊的综合性措施,永康市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2.4 2000-2013年是巩固防治成果阶段
防治措施及成效:由于人口流动趋于频繁,流动范围也越来越广,疟疾防治继续采取以消灭传染源和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这一时期输入性病例不断增多,疟疾疫情有所回升,但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疟疾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巩固了现有成果,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1989年以来由于永康市均未发现当地新感染病例,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患者的疟原虫送检意识不足,尤其缺乏本地发热患者的送检意识,导致2005年2例本地感染病例被误诊。随后2006、2007年分别发现1例本地感染病例。2011年1例病例由于误诊延误了治疗导致死亡。
防治经验:切实做好“三热”病例监测,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开展疫点处置。降低蚊密度虽然能有效控制疟疾疫情,但随着疟疾疫情的降低,基层医院接触疟疾患者越来越少,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意识降低,或新的医务人员缺乏对疟疾的认识或疟疾镜检能力不足,这些均将降低永康市的疟疾发现能力,容易造成疟疾传播或死亡。因此,在开展综合防治的同时也要时刻加强疟疾防治队伍的建设。 3 讨 论 3.1 加强领导重视和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疟疾防治工作的关键
60多年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应的防治策略,而防治措施的落实又依赖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六七十年代疟疾出现2次大流行,引起领导的充分重视,80年代,市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支持,永康市疟疾疫情得以稳步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流动频繁,20世纪后,由于输入性疟疾的增多,永康市疟疾疫情有所回升,2007年出现了一个疟疾流行小高峰,与安徽省疟疾暴发流行,安徽籍民工农忙时节回家割稻谷,暑期留守儿童到父母务工地游玩有关。尤其是近几年跨国人员流动增多,对现有疟疾防治成果构成了威胁,已成为当前消灭疟疾规划中面临的普遍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与监测,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公安、交通、农林矿场等部门协作共同管理,坚持长期的综合性治理,才能奏效[3]。 3.2 加强疟疾防治队伍建设,是提高病例发现能力的必要措施
由于目前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极低水平,医务人员接触疟疾病例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有些已经几年甚至几十年均未接触过疟疾病例,导致疟疾防治意识薄弱,常造成疟疾发病-诊断时间延长。2005-2012年疟疾发病-诊断时间平均7.2 d,最长92 d[4]。在疟疾发病率极低的情况下,加强对全市医务人员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提高疟疾监测点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的疟疾发现能力。同时加强村医对疟疾的认识,发现疑似患者及早推荐就诊,可以避免延误患者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疟疾传播和死亡。 3.3 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是病例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本地疟疾传播大幅减少,而输入性疟疾疫情更为突出,全国境外输入病例已占疟疾病例报告总数的66.40%,这给原疫情相对稳定地区带来了潜在的传播风险,输入性恶性疟引起的死亡病例也呈上升趋势[5]。而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不能及时就诊的潜在原因是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6]。因此对流动人口开展疟疾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就诊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3.4 彻底清除传染源,是阻断疟疾传播的有效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指南》指出消除疟疾的主要目的是阻断疟疾传播,主要指标为无本地感染疟疾报告病例。我国消除疟疾的目标为2020年达到全国消除疟疾(即无本地病例)[7]。永康市虽然2008年以来无本地病例发生,但人口流动性大,而且存在疟疾的传播媒介,存在输入性病例继发感染的可能。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差,且呈聚集性,出现输入性病例易引起疟疾的暴发和流行。因此要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应及时对病例进行调查、正规治疗、对疫点开展室内滞留喷洒,对疫点人群开展血检,必要时给予预防服药。及时采取以清除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阻断疟疾的传播。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 疟疾防治手册[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02-104. |
[2] | 汤林华. 输入性疟疾的诊治与管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0:1-10,11. |
[3] | 李凤文. 我国流动人口对疟疾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0,22 (6):1248-1251. |
[4] | 吴忠顶,胡美娟. 永康市疟疾流行特征[J]. 浙江预防医学, 2014,26(1):69-70. |
[5] | 夏志贵,杨曼尼,周水森. 2011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J]. 中国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6):419-422. |
[6] | 李蓬,苏云普,班淑敏,等. 2004-2007年夏邑县疟疾疫情分 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20(1):66-67,77. |
[7] | 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2010-2020年)[G]. 卫疾控发〔2010〕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