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Vol. 26 Issue (3): 308-310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邱海燕, 肖玉春, 王鸣柳, 田克诚, 梁俊容, 段然, 王鑫
QIU Hai-yan, XIAO Yu-chun, WANG Ming-liu, TIAN Ke-cheng, LIANG Jun-rong, DUAN Ran, WANG Xin
中国南方家犬感染鼠疫情况调查
The investigation for plague infection of the dogs used for food in southern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3): 308-310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3): 308-310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2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1-08
中国南方家犬感染鼠疫情况调查
邱海燕1, 肖玉春1, 王鸣柳2, 田克诚3, 梁俊容1, 段然1, 王鑫1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102206;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调查我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食用犬的鼠疫感染情况,评估当地人群通过食用犬肉感染鼠疫的风险。方法 通过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 2012-2014年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采集当地用于食用的犬只血清334份,当地农家犬血清172份,同时在甘肃及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采集当地牧羊犬血清226份作为对照检测血清F1抗体。甘肃省犬只中25.71%为血清F1抗体阳性,青海省犬只中阳性率为18.18%,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采集犬只全部为阴性。结论 我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的食用犬只中尚未发现鼠疫感染,当地人屠宰、食用犬肉目前无感染鼠疫的风险。
关键词     鼠疫     血清F1抗体     间接血凝试验    
The investigation for plague infection of the dogs used for food in southern China
QIU Hai-yan1, Yu-chun1, WANG Ming-liu2, TIAN Ke-cheng3, LIANG Jun-rong1, DUAN Ran1, WANG Xin1     
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2 Guangx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Gui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plague infection of the dogs used for food among Guangxi and Guizhou provinc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to assess the risk of infection in humans by consuming dog meat. Methods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pecific F1 antibody titer. Result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from 2012-2014, 334 serum samples of the dogs used for food and 173 serum samples of the dogs lived in the farmhouse were collect in Guangxi and Guizhou, while 226 serum samples of shepherd dogs were collect in Gansu and Qinghai for contrast. The positive serums of F1 antibody were 25.71% and 18.18% among the samples of Gansu and Qinghai respectively. All the samples were negative in Guangxi and Guizhou.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of plague has not been found in the dogs used for food among Guangxi and Guizhou provinces in southern China. The risk to contract plague from dogs processed as food is negligible.
Key words: Dog     Plague     F1 antibody in serum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为鼠类、旱獭等啮齿目动物,至少包括233种以上;此外还包括一些鼠兔等兔形目、犬等食肉目动物[1]。犬、猫等通过捕食染疫鼠类感染鼠疫,但是其症状较轻,大多能够自愈,但在血清中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血清特异性抗体(F1抗体)阳性,可通过监测该类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分布特征,间接评估当地鼠间鼠疫流行情况,因此又被作为鼠疫的指示动物。而犬、猫等动物与人类接触密切,人类可通过接触正处于感染期的染疫活体动物或尸体,吸入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气溶胶造成感染,对人类具有一定威胁。在我国南方的滇西山地、闽广沿海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存在食用犬肉的民间习俗,为研究评估当地居民通过屠宰、食用犬肉感染鼠疫的风险,对当地犬的鼠疫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地区

2012-2014年在广西、贵州省(自治区)的滇西山地、闽广沿海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犬肉屠宰场及当地农家采集犬血。同时在目前鼠间鼠疫活跃的甘肃、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鼠疫自然疫源地采集当地牧羊犬的血液。 1.2 犬血清采集 1.2.1 我国南方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犬血清采集 1.2.1.1 食肉犬血清采集

分别在滇西山地、闽广沿海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广西、贵州省(自治区)的食用犬屠宰场,屠宰时采集食用犬只的颈动脉血。2012年12月在贵州省某县采集食用犬血清126份;分别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广西某县采集食用犬血清140份和68份。 1.2.1.2 农家犬血清采集

分别在滇西山地、闽广沿海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广西、贵州省(自治区)的农家通过股静脉采集当地农家犬血液。2014年4月在贵州省某县采集农家犬血清59份;分别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广西某县采集农家犬血清49份和64份。 1.2.2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犬血清采集

分别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甘肃、青海省牧民家中通过股静脉采集牧羊犬血液。2013年5月分别在甘肃、青海省采集牧羊犬血清105份和121份。 1.3 检测方法

通过2500×g离心10 min,获得血清。使用间接血凝试验(IHA)[2, 3]进行血清F1抗体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79-2008鼠疫诊断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2 结 果 2.1 犬血清F1抗体检测

通过IHA检测,广西、贵州省(自治区)采集的食用犬,广西采集的农家犬血清F1抗体全部为阴性;而甘肃、青海省的犬血清中发现49份阳性,检测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地区犬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
2.2 血清抗体滴度

阳性犬血清中,甘肃省牧羊犬的血清滴度分别为1∶40~1∶1280,青海省牧羊犬的血清滴度分别为1∶20~1∶1280(表 2)。

表 2 不同地区犬血清F1抗体滴度
3 讨 论 3.1 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的意义

鼠疫是我国的法定甲类传染病,人类通过被叮咬过染疫动物的蚤类叮咬,或者直接接触正处于感染期的染疫动物及其尸体、吸入细菌气溶胶造成感染。动物间鼠疫监测是掌握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评估人类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动物间鼠疫监测中,除对鼠间鼠疫进行监测,分离培养鼠疫菌、并检测鼠血清F1抗体,直接评估鼠间鼠疫流行情况外,还通过监测指示动物的血清F1抗体进行间接评估。犬的活动范围广,既与人类具有较密切的接触,同时也喜好户外活动,具有捕食啮齿动物及其尸体的习惯。而染疫啮齿动物由于活动力较弱,更容易被捕获。犬在当地鼠间鼠疫活动时,通过捕获染疫啮齿动物或直接捕食自毙啮齿动物造成感染[2, 4]

犬感染鼠疫后症状较轻,多数能够自愈,很少会致其死亡,但在血清中会形成较稳定的F1抗体,抗体滴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卢苗贵等[5]研究,犬血清F1抗体至少能持续5个月,最长能达到2年10个月以上。而且犬血清F1抗体阳性可反映当地鼠间鼠疫流行情况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张安宁等[6]用IHA分别检测甘肃省1982-2000年鼠疫疫源地的394 份犬血清和702份旱獭血清,检出F1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3.71%和5.27%。2000年梁江明等[7]用IHA方法分别检测来自广西隆林县鼠疫疫区的96份犬血清和144份黄胸鼠血清,F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0%和0.69%。从西北旱獭疫源地与南方家鼠疫源地的调查结果均显示,犬血清阳性率与当地鼠间鼠疫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犬血清F1抗体监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我们近年来在甘肃、青海、广西等地进行的犬血清F1抗体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观点[8]。因此可以认为,以犬作为指示动物反映当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评估人类感染鼠疫风险,具有其优越性。 3.2 食用犬感染鼠疫的风险评估

我国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滇西山地、闽广沿海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处于静息或零星活动状态。在广西、贵州等地仍保持着食用犬肉的习俗,由于犬类不能大型集中饲养,食用犬一般是通过商贩在各处收购后统一屠宰加工。犬在生活中有捕食鼠类的可能,因此也具有感染鼠疫的风险。被感染的犬只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放血、剖开、拉扯等动作均可造成血液、内脏中感染的细菌形成气溶胶,与之接触的人类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此外,蚤类叮咬被感染的犬只,在屠宰后离体转而叮咬人类亦会造成鼠疫传播。本调查通过在广西、贵州省(自治区)的犬只屠宰场采集食用犬血清,以当地农户的农家犬血清作为对照,通过评估犬的F1抗体血清流行状况评估食用犬感染鼠疫的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估人类屠宰食用犬肉感染鼠疫的风险。同时亦在目前活跃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甘肃、青海省采集当地牧羊犬血清作为对照。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鼠间鼠疫活跃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采集的犬血清F1抗体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且血清滴度较高,与鼠间鼠疫流行情况相符;而在目前静息的南方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检测的334份食用犬血清全部为阴性。可以认为,在广西、贵州省(自治区)的家鼠鼠疫疫源地尚未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目前还无人群通过屠宰、食用犬只感染鼠疫的风险。但仍需要加强鼠与指示动物的监测,及时发现感染动物,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动物间鼠疫流行以及向人类传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纪树立. 鼠疫[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0-52.
[2]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鼠疫防控应急手册[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69-272.
[3] Wang H,Cui YJ,Wang ZY,et al. A dog-associated primary pneumonic plague in Qinghai province,China[J]. Clin Infect Dis, 2011,52(2):185-190.
[4] 戴翔,布仁明德,姚淑兰,等. 在新疆首次从家犬中分离出鼠疫菌[J]. 地方病通报,1991(1):117-121.
[5] 卢苗贵,李金岩,骆瑞丰,等. 家犬的鼠疫监测意义探讨[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14(3):72-73.
[6] 张安宁,秦万龙,王鸿英,等. 旱獭鼠疫疫源地内非宿主动物血清F1 抗体测定[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16(2): 123-124.
[7] 梁江明,林新勤,李寿生,等. 广西隆林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74-75.
[8] Wang X,Liang JR,Xi JX,et al. Canis lupus f amiliaris involve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ic Yersinia spp. in China[J]. Vet Microbiol,2014,172(1/2):33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