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Vol. 26 Issue (2): 214-216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于德宪, 刘金华
YU De-xian, LIU Jin-hua
广西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现状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Guangxi, China: a review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2): 214-216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2): 214-216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3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12-1
广西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现状
于德宪, 刘金华    
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 广州510507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虫媒传染病之一, 在我国多数省份均有流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我国乙脑流行的高发地区, 全区各市均有病例发生。该文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从流行趋势、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疫苗、病原学等几个方面对广西乙脑的流行现状进行了阐述, 回顾了广西乙脑的研究进展, 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研究前景。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     现状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Guangxi, China: a review
YU De-xian , LIU Jin-hu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Guangzhou Military Area Command, Guangzhou 510507,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osquito-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Japanese encephalitis (JE) has been epidemic in most provinces in China. Guangxi has high incidence of J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uangxi JE,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Guangxi JE research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Japanese encephalitis     Epidemic     Progress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有学者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提出亚洲最南部地区(泰国、越南、中国云南)是整个亚洲乙脑传播的源头[1]。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外均有该病流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我国乙脑的高发地区,全区各市及其辖区均有病例发生。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变,许多虫媒病毒病不断流行,新的虫媒病毒也在出现,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广西地区由于疫苗的接种,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仍居全国前列,而且全区多山、多水、蚊媒繁多,也增加了疫情控制难度。现就广西地区乙脑流行现状进行阐述。

1 流行趋势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EV)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常在夏秋季流行,多见于10 岁以下儿童。广西是乙脑流行的高发区,历年都有乙脑散发或流行。1960-2010年广西全区共发生乙脑65 384例,死亡11 87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8/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61/10万,病死率为18.16%;20世纪60-70年代全区乙脑发病呈上升趋势,80年代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这与广西70年代以后开始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并在2008年纳入计划免疫有关;2000-2010年乙脑发病率为0.44/10万,病死率为6.69%[2]

2 流行特征

广西地区乙脑疫情以散发为主,偶有局部暴发疫情。全区所有市(县)均有病例发生,其中以贵港、防城港、北海、来宾和玉林市发病较多[3],2000年以后发病最高的县为凌云、天峨、乐山县,发病率分别为4.14/10万、3.22/10万和2.87/10万[2]。总体来看,病例无明显地区聚集分布现象,但有一定地域性,桂北地区的县(区)发病较少,桂南、桂东南、桂西北是高发片区[4]。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5]

乙脑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9三个月,主要与蚊虫繁殖、气温和降雨量等因素有关。广西乙脑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乙脑发病主要集中于5-9月,占总发病例数的95.84%,呈明显季节性,其中7月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5.21%[2]。区内不同地域流行季节也有所差异,1999-2008年博白县99.34%的病例集中在5-7月[6];百色市1996-2005年6-8月发病467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8.78%[7];灵山县2000-2009年发病71例,其中6-7月发病65例,占91.55%[8]。广西乙脑流行时间比全国提前1个月[9],与周边省份也略有不同,广东省为5-7月,云南省为6-9月,湖南省为7-9月,贵州省为6-9月。与广西5-9月气温高、降雨量大,有利于蚊虫孳生和JEV增殖有关(表 1)。

表 1 广西及周边地区乙脑流行季节 Table 1 JE epidemic season in Guangx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注: a. 2005- 2013 年文献报道中与乙脑流行季节相关的数据汇总。

乙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未经流行的地区,发病无年龄差异,但在近年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10 岁以下儿童。世界范围内乙脑的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较女性略高,在广西也同样如此,梁能秀等[2]对2004-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男女性发病性别比为1.46∶1,男女性死亡性别比为1.44∶1,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8.60%,职业分布以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占68.48%。

3 传染源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界约60 多种动物可感染JEV,鸭、蛇、鳄鱼、青蛙、蝙蝠、袋鼠等体内都曾检测到JEV[19]。人被JEV感染后,可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但病毒数量少,且持续时间短,所以人不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动物中的家畜、家禽和鸟类均可感染JEV,特别是猪的感染率高,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蝙蝠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储存宿主,其在医学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关注。张浩燕等[20]采用通用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南省登革热疫区和非疫区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在35只疫区蝙蝠中,有20只脑组织病毒基因阳性,18份血清中有3份阳性,而非疫区蝙蝠均为阴性(0/3)。张海林等[21]对云南省捕获的593只棕果蝠进行检测,36%的血清JEV抗体呈阳性,并从中分离到6株JEV。广西蝙蝠种类丰富,我国现有的全部7科蝙蝠在广西均有分布。但胡勇等[22]应用RT?PCR方法对广东、广西地区4科9种905只蝙蝠进行检测,未发现携带登革热病毒、JEV。目前尚未见广西地区蝙蝠携带医学病毒的研究报道。

鸟类也可感染JEV,Nemeth等[23]在北美的燕雀和海鸥中检测到JEV,Platonov等[24]在意大利收集的死鸟中检测到JEV,Yang等[25]在韩国检测了1316只野鸟和候鸟,87.6%乙脑血清抗体阳性,Saito等[26]对日本北海道92只野鸭进行检测,79(85.9%)只血清抗体阳性。鸟类中的鹭科,如苍鹭(Ardea cinerea)、白鹭(Little egret),均曾在体内检测到JEV,它们可能是最重要的引起地理性传播的自然宿主[27]。广西鸟类资源丰富,鹭鸟品种繁多,种群数量大,每年3、4月鹭鸟便从南亚热带地区飞抵广西各鹭鸟栖息地繁殖,大约在5月下旬幼鸟孵化出壳,10月底新生的鹭鸟迁徙飞走。从广西乙脑流行的时间趋势来看,鹭鸟在广西繁殖逗留的时期与乙脑的流行季节相吻合,而雏鸟孵化的时间与乙脑开始流行的时间一致,但解释和阐述两者的真正关系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调查和研究[28],目前在广西没有相关研究报道。

4 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均能传播该病。已报道从30 余种不同的蚊体中分离出JEV,但主要传播蚊种是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区也从台湾蠛蠓(Lasiohelea taiwana)和库蠓中分离到JEV[29],该种吸血节肢动物能否作为乙脑媒介,有待进一步证实。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且可经卵传播,所以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此外,被感染的候鸟、蝙蝠也是JEV的越冬宿主。孙肖红等[30]在广西开展蚊媒监测研究,在北流市共采集蚊虫676只,62.87%为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在靖西县共采集蚊虫520只,全部为三带喙库蚊。广西地区的蚊虫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优势蚊种不同,但总体来说,仍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5 疫 苗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直辖市)将乙脑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乙脑减毒活疫苗初次免疫成功率为86.87%,加强免疫成功率为97.33%[31]。广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并于2008年4月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的应用使区内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有一些接种者发病的报道出现,从表 2可以看出,有接种史者构成比为0.87%~28.44%,平均为10.09%,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者构成比为71.56%~99.13%,平均为89.91%。总体来说,开展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表 2 广西不同地区乙脑病例疫苗接种情况 a Table 2 JE cases vaccination in different city of Guangxi
注: a. 2005-2013 年文献报道中与疫苗接种相关的数据汇总。
6 病原学

JEV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基因为含10 976碱基对的单股正链RNA。JEV有3个结构蛋白:C蛋白(膜蛋白)、prM(膜前体蛋白)和E 蛋白(包膜蛋白),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有学者对不同地区JEV株prM基因进行限制性核酸序列分析,发现有4 种JEV基因型,即Ⅰ~Ⅳ型,对E 基因序列分析得到5 种基因型,即1~5型,这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分型方法。我国一直以来以基因Ⅲ型为主,2001年以后陆续在上海市、辽宁省分离到基因Ⅰ型[34, 35],2010年莫兆军等[36]在广西北流市分离到基因Ⅰ型,这是区域内首次分离到该型JEV。Wang等[37]对中国1949-2005年10个省(直辖市)分离的乙脑毒株进行分析显示中国以基因Ⅲ型为主,兼有基因Ⅰ型。

7 结 语

广西从1950年开始就有乙脑病例记载,且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近年来,由于将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项目,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全国仍排在前列,暴发疫情也时有发生。因此,广西对乙脑疫情的防控和研究仍不容松懈。从查阅的文献来看,广西乙脑的研究涵盖了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媒介、疫苗应用评价、病原学等几个方面,以各地区的流行特征报道最多,其他几个方面相关文献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今后在这些方面仍有许多工作可做。

参考文献
[1] Gao XY, Liu H, Wang HY, et al. Southernmost Asia is the sourc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Genotype 1) diversity from which the viruses disperse and evolve throughout Asia[J]. PLoS Negl Trop Dis, 2013, 7(9):e2459.
[2] 梁能秀, 谭毅, 黎学铭, 等. 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50年流行趋 势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 2012, 12(1):19-21.
[3] 梁能秀, 谭毅, 谢志春. 广西1960-2010 年乙脑流行趋势及特 征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3):371-372.
[4] 谭毅, 谢艺红, 周开姣, 等. 1990-2007 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6): 323-325.
[5] 吴秀玲, 雷芝樱, 卓家同, 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3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 18(8):50-51.
[6] 邹世柱, 莫庆标, 雷伟, 等. 广西博白县1999-2008年流行性 乙型脑炎监测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1):31-32.
[7] 汤健闻, 江超穗, 柳智豪, 等. 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 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 28 (4):652-653.
[8] 袁波才, 赖海涛, 劳成涌. 广西灵山县2000-2009年流行性乙 型脑炎疫情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10):1143-1144.
[9] 陈园生, 梁晓峰, 王晓军, 等. 中国2000-2004 年流行性乙型 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3):196-198.
[10] 郭海强, 曲波, 丁海龙, 等. 2004-2010年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及死亡的季节性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 志, 2011, 22(3):243-245.
[11] 张吉凯, 赵占杰, 邵晓萍, 等. 广东省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其 防制策略[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24(10):985-987.
[12] 高莉. 云南省200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3):376-378.
[13] 朱国平, 李光密, 郭绶衡. 湖南省1971-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特征[J]. 实用预防医学, 2001, 8(6):428-429.
[14] 蒋凤, 张丽, 刘铭, 等. 贵州省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5):2925-2927.
[15] 邓星超, 李健龙, 秦忠营. 1996-2005年贵港市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情况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07, 13(1):43-45.
[16] 陈明, 庞武贵, 廖家武. 1990-2004年玉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分析[J]. 广西预防医学, 2005, 11(1):17-19.
[17] 梁业邦, 黄士国. 1995-2009年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病学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1, 17(3):163-165.
[18] 黄绍毅, 吴蓓. 河池市199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 学特征及不同免疫策略效果分析[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 41(2):37-40.
[19] van Den Hurk AF, Johansen CA, Zborowski P, et al. Mosquito host-feeding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for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transmission in northern Australia and Papua New Guinea[J]. Med Vet Entomol, 2003, 17(4):403-411.
[20] 张浩燕, 杨新科, 李桂英, 等.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 南岛登革热流行区某些动物体内登革病毒RNA[J]. 中华实 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8, 12(3):226-228.
[21] 张海林, 张云智, 黄文丽, 等. 蝙蝠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宿主的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02, 23(5):58-61.
[22] 胡勇, 陈清, 李志峰, 等. 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蝙蝠携带登革 病毒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调查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2006, 6(6):641-644.
[23] Nemeth N, Bosco-Lauth A, Oesterle P, et al. North American Birds as potential amplifying host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 Am J Trop Med Hyg, 2012, 87(4):760-767.
[24] Platonov AE, Rossi G, Karan LS, et al. Does th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represent a threat for human health in Europe? Detection of JEV RNA sequences in birds collected in Italy[J]. Euro-Surveillance, 2012, 17(32):20241.
[25] Yang DK, Oh YI, Kim HR, et al. Serosurveillance for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wild birds captured in Korea[J]. J Vet Sci,2011, 12(4):373-377.
[26] Saito M, Osa Y, Asakawa M. Antibodies to flaviviruses in wild ducks captured in Hokkaido, Japan:risk assessment of invasive flaviviruses[J]. Vector-Borne Zoon Dis, 2009, 9(3): 253-258.
[27] Solomon T, Dung MN, Kneen R, et al. Japanese encephaliti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0, 68(4):405-415.
[28] 甘文烨, 周红霞. 广西乙脑传播的环境生态因素研究现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1):53-56.
[29] 方美玉, 林立辉, 刘建伟. 虫媒传染病[M]. 北京:军事医学科 学出版社, 2005:130.
[30] 孙肖红, 谭毅, 王环宇, 等. 2005年广西媒介蚊虫中流行性乙 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J]. 疾病监测, 2010, 25(2):120-123.
[31] 纪文艳, 张合润, 孙美平, 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 疫效果观察[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9(8):755-756.
[32] 谢艺红, 谭毅, 莫兆军, 等. 广西1990-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7):802-803.
[33] 周开姣, 谭毅, 谢艺红, 等. 2005-2009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 炎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0, 12(5): 278-280.
[34] 王环宇, 付士红, 李晓宇, 等. 我国首次分离到基因Ⅰ型乙型 脑炎病毒[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 24(11): 843-849.
[35] 王俊文, 付士红, 王环宇, 等. 辽宁省乙脑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6, 20(1):61-65.
[36] 莫兆军, 吕新军, 谭毅, 等. 广西北流市分离到基因Ⅰ型流行 性乙型脑炎病毒[J]. 疾病监测, 2010, 25(2):115-119.
[37] Wang HY, Takasaki T, Fu SH,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China[J]. J Gen Virol,2007, 88(Pt 3):885-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