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于德宪, 刘金华
- YU De-xian, LIU Jin-hua
- 广西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现状
-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Guangxi, China: a review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2): 214-216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2): 214-216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3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12-1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有学者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提出亚洲最南部地区(泰国、越南、中国云南)是整个亚洲乙脑传播的源头[1]。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外均有该病流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我国乙脑的高发地区,全区各市及其辖区均有病例发生。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变,许多虫媒病毒病不断流行,新的虫媒病毒也在出现,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广西地区由于疫苗的接种,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仍居全国前列,而且全区多山、多水、蚊媒繁多,也增加了疫情控制难度。现就广西地区乙脑流行现状进行阐述。
1 流行趋势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EV)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常在夏秋季流行,多见于10 岁以下儿童。广西是乙脑流行的高发区,历年都有乙脑散发或流行。1960-2010年广西全区共发生乙脑65 384例,死亡11 87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8/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61/10万,病死率为18.16%;20世纪60-70年代全区乙脑发病呈上升趋势,80年代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这与广西70年代以后开始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并在2008年纳入计划免疫有关;2000-2010年乙脑发病率为0.44/10万,病死率为6.69%[2]。
2 流行特征广西地区乙脑疫情以散发为主,偶有局部暴发疫情。全区所有市(县)均有病例发生,其中以贵港、防城港、北海、来宾和玉林市发病较多[3],2000年以后发病最高的县为凌云、天峨、乐山县,发病率分别为4.14/10万、3.22/10万和2.87/10万[2]。总体来看,病例无明显地区聚集分布现象,但有一定地域性,桂北地区的县(区)发病较少,桂南、桂东南、桂西北是高发片区[4]。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5]。
乙脑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9三个月,主要与蚊虫繁殖、气温和降雨量等因素有关。广西乙脑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乙脑发病主要集中于5-9月,占总发病例数的95.84%,呈明显季节性,其中7月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5.21%[2]。区内不同地域流行季节也有所差异,1999-2008年博白县99.34%的病例集中在5-7月[6];百色市1996-2005年6-8月发病467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8.78%[7];灵山县2000-2009年发病71例,其中6-7月发病65例,占91.55%[8]。广西乙脑流行时间比全国提前1个月[9],与周边省份也略有不同,广东省为5-7月,云南省为6-9月,湖南省为7-9月,贵州省为6-9月。与广西5-9月气温高、降雨量大,有利于蚊虫孳生和JEV增殖有关(表 1)。
乙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未经流行的地区,发病无年龄差异,但在近年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10 岁以下儿童。世界范围内乙脑的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较女性略高,在广西也同样如此,梁能秀等[2]对2004-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男女性发病性别比为1.46∶1,男女性死亡性别比为1.44∶1,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8.60%,职业分布以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占68.48%。
3 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界约60 多种动物可感染JEV,鸭、蛇、鳄鱼、青蛙、蝙蝠、袋鼠等体内都曾检测到JEV[19]。人被JEV感染后,可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但病毒数量少,且持续时间短,所以人不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动物中的家畜、家禽和鸟类均可感染JEV,特别是猪的感染率高,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蝙蝠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储存宿主,其在医学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关注。张浩燕等[20]采用通用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南省登革热疫区和非疫区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在35只疫区蝙蝠中,有20只脑组织病毒基因阳性,18份血清中有3份阳性,而非疫区蝙蝠均为阴性(0/3)。张海林等[21]对云南省捕获的593只棕果蝠进行检测,36%的血清JEV抗体呈阳性,并从中分离到6株JEV。广西蝙蝠种类丰富,我国现有的全部7科蝙蝠在广西均有分布。但胡勇等[22]应用RT?PCR方法对广东、广西地区4科9种905只蝙蝠进行检测,未发现携带登革热病毒、JEV。目前尚未见广西地区蝙蝠携带医学病毒的研究报道。
鸟类也可感染JEV,Nemeth等[23]在北美的燕雀和海鸥中检测到JEV,Platonov等[24]在意大利收集的死鸟中检测到JEV,Yang等[25]在韩国检测了1316只野鸟和候鸟,87.6%乙脑血清抗体阳性,Saito等[26]对日本北海道92只野鸭进行检测,79(85.9%)只血清抗体阳性。鸟类中的鹭科,如苍鹭(Ardea cinerea)、白鹭(Little egret),均曾在体内检测到JEV,它们可能是最重要的引起地理性传播的自然宿主[27]。广西鸟类资源丰富,鹭鸟品种繁多,种群数量大,每年3、4月鹭鸟便从南亚热带地区飞抵广西各鹭鸟栖息地繁殖,大约在5月下旬幼鸟孵化出壳,10月底新生的鹭鸟迁徙飞走。从广西乙脑流行的时间趋势来看,鹭鸟在广西繁殖逗留的时期与乙脑的流行季节相吻合,而雏鸟孵化的时间与乙脑开始流行的时间一致,但解释和阐述两者的真正关系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调查和研究[28],目前在广西没有相关研究报道。
4 传播途径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均能传播该病。已报道从30 余种不同的蚊体中分离出JEV,但主要传播蚊种是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区也从台湾蠛蠓(Lasiohelea taiwana)和库蠓中分离到JEV[29],该种吸血节肢动物能否作为乙脑媒介,有待进一步证实。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且可经卵传播,所以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此外,被感染的候鸟、蝙蝠也是JEV的越冬宿主。孙肖红等[30]在广西开展蚊媒监测研究,在北流市共采集蚊虫676只,62.87%为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在靖西县共采集蚊虫520只,全部为三带喙库蚊。广西地区的蚊虫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优势蚊种不同,但总体来说,仍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5 疫 苗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直辖市)将乙脑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乙脑减毒活疫苗初次免疫成功率为86.87%,加强免疫成功率为97.33%[31]。广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并于2008年4月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的应用使区内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有一些接种者发病的报道出现,从表 2可以看出,有接种史者构成比为0.87%~28.44%,平均为10.09%,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者构成比为71.56%~99.13%,平均为89.91%。总体来说,开展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JEV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基因为含10 976碱基对的单股正链RNA。JEV有3个结构蛋白:C蛋白(膜蛋白)、prM(膜前体蛋白)和E 蛋白(包膜蛋白),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有学者对不同地区JEV株prM基因进行限制性核酸序列分析,发现有4 种JEV基因型,即Ⅰ~Ⅳ型,对E 基因序列分析得到5 种基因型,即1~5型,这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分型方法。我国一直以来以基因Ⅲ型为主,2001年以后陆续在上海市、辽宁省分离到基因Ⅰ型[34, 35],2010年莫兆军等[36]在广西北流市分离到基因Ⅰ型,这是区域内首次分离到该型JEV。Wang等[37]对中国1949-2005年10个省(直辖市)分离的乙脑毒株进行分析显示中国以基因Ⅲ型为主,兼有基因Ⅰ型。
7 结 语广西从1950年开始就有乙脑病例记载,且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近年来,由于将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项目,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全国仍排在前列,暴发疫情也时有发生。因此,广西对乙脑疫情的防控和研究仍不容松懈。从查阅的文献来看,广西乙脑的研究涵盖了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媒介、疫苗应用评价、病原学等几个方面,以各地区的流行特征报道最多,其他几个方面相关文献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今后在这些方面仍有许多工作可做。
[1] | Gao XY, Liu H, Wang HY, et al. Southernmost Asia is the sourc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Genotype 1) diversity from which the viruses disperse and evolve throughout Asia[J]. PLoS Negl Trop Dis, 2013, 7(9):e2459. |
[2] | 梁能秀, 谭毅, 黎学铭, 等. 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50年流行趋 势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 2012, 12(1):19-21. |
[3] | 梁能秀, 谭毅, 谢志春. 广西1960-2010 年乙脑流行趋势及特 征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3):371-372. |
[4] | 谭毅, 谢艺红, 周开姣, 等. 1990-2007 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6): 323-325. |
[5] | 吴秀玲, 雷芝樱, 卓家同, 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3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 18(8):50-51. |
[6] | 邹世柱, 莫庆标, 雷伟, 等. 广西博白县1999-2008年流行性 乙型脑炎监测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1):31-32. |
[7] | 汤健闻, 江超穗, 柳智豪, 等. 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 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 28 (4):652-653. |
[8] | 袁波才, 赖海涛, 劳成涌. 广西灵山县2000-2009年流行性乙 型脑炎疫情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10):1143-1144. |
[9] | 陈园生, 梁晓峰, 王晓军, 等. 中国2000-2004 年流行性乙型 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3):196-198. |
[10] | 郭海强, 曲波, 丁海龙, 等. 2004-2010年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及死亡的季节性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 志, 2011, 22(3):243-245. |
[11] | 张吉凯, 赵占杰, 邵晓萍, 等. 广东省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其 防制策略[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24(10):985-987. |
[12] | 高莉. 云南省200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3):376-378. |
[13] | 朱国平, 李光密, 郭绶衡. 湖南省1971-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特征[J]. 实用预防医学, 2001, 8(6):428-429. |
[14] | 蒋凤, 张丽, 刘铭, 等. 贵州省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5):2925-2927. |
[15] | 邓星超, 李健龙, 秦忠营. 1996-2005年贵港市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情况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07, 13(1):43-45. |
[16] | 陈明, 庞武贵, 廖家武. 1990-2004年玉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分析[J]. 广西预防医学, 2005, 11(1):17-19. |
[17] | 梁业邦, 黄士国. 1995-2009年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病学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1, 17(3):163-165. |
[18] | 黄绍毅, 吴蓓. 河池市199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 学特征及不同免疫策略效果分析[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 41(2):37-40. |
[19] | van Den Hurk AF, Johansen CA, Zborowski P, et al. Mosquito host-feeding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for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transmission in northern Australia and Papua New Guinea[J]. Med Vet Entomol, 2003, 17(4):403-411. |
[20] | 张浩燕, 杨新科, 李桂英, 等.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 南岛登革热流行区某些动物体内登革病毒RNA[J]. 中华实 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8, 12(3):226-228. |
[21] | 张海林, 张云智, 黄文丽, 等. 蝙蝠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宿主的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02, 23(5):58-61. |
[22] | 胡勇, 陈清, 李志峰, 等. 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蝙蝠携带登革 病毒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调查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2006, 6(6):641-644. |
[23] | Nemeth N, Bosco-Lauth A, Oesterle P, et al. North American Birds as potential amplifying host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 Am J Trop Med Hyg, 2012, 87(4):760-767. |
[24] | Platonov AE, Rossi G, Karan LS, et al. Does th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represent a threat for human health in Europe? Detection of JEV RNA sequences in birds collected in Italy[J]. Euro-Surveillance, 2012, 17(32):20241. |
[25] | Yang DK, Oh YI, Kim HR, et al. Serosurveillance for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wild birds captured in Korea[J]. J Vet Sci,2011, 12(4):373-377. |
[26] | Saito M, Osa Y, Asakawa M. Antibodies to flaviviruses in wild ducks captured in Hokkaido, Japan:risk assessment of invasive flaviviruses[J]. Vector-Borne Zoon Dis, 2009, 9(3): 253-258. |
[27] | Solomon T, Dung MN, Kneen R, et al. Japanese encephaliti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0, 68(4):405-415. |
[28] | 甘文烨, 周红霞. 广西乙脑传播的环境生态因素研究现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1):53-56. |
[29] | 方美玉, 林立辉, 刘建伟. 虫媒传染病[M]. 北京:军事医学科 学出版社, 2005:130. |
[30] | 孙肖红, 谭毅, 王环宇, 等. 2005年广西媒介蚊虫中流行性乙 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J]. 疾病监测, 2010, 25(2):120-123. |
[31] | 纪文艳, 张合润, 孙美平, 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 疫效果观察[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9(8):755-756. |
[32] | 谢艺红, 谭毅, 莫兆军, 等. 广西1990-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 炎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7):802-803. |
[33] | 周开姣, 谭毅, 谢艺红, 等. 2005-2009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 炎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0, 12(5): 278-280. |
[34] | 王环宇, 付士红, 李晓宇, 等. 我国首次分离到基因Ⅰ型乙型 脑炎病毒[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 24(11): 843-849. |
[35] | 王俊文, 付士红, 王环宇, 等. 辽宁省乙脑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6, 20(1):61-65. |
[36] | 莫兆军, 吕新军, 谭毅, 等. 广西北流市分离到基因Ⅰ型流行 性乙型脑炎病毒[J]. 疾病监测, 2010, 25(2):115-119. |
[37] | Wang HY, Takasaki T, Fu SH,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China[J]. J Gen Virol,2007, 88(Pt 3):885-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