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Vol. 26 Issue (2): 185-187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张家勇, 白玉银, 张稷博, 丁俊, 李志, 关玉辉, 王纯玉
ZHANG Jia-yong, BAI Yu-yin, ZHANG Ji-bo, DING Jun, LI Zhi, GUAN Yu-hui, WANG Chun-yu
辽宁省2009-2013年人居环境鼠类监测报告
Surveillance on commensal rodents during 2009-2013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2): 185-187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2): 185-187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10-5
辽宁省2009-2013年人居环境鼠类监测报告
张家勇, 白玉银, 张稷博, 丁俊, 李志, 关玉辉, 王纯玉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控制所, 沈阳110005
摘要目的 了解辽宁省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 为制订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城镇设置居民区和特殊行业2种类型监测点, 农村设置村内和村外2种类型监测点, 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09-2013年辽宁全省共布放鼠夹506 806夹次, 有效夹485 792夹次, 捕获鼠类7548只, 平均鼠密度为1.55%, 农村(2.25%)远高于城市(0.93%), 自然村(2.25%)> 特殊行业(1.09%)> 居民区(0.78%);总体鼠密度、各年间鼠密度和不同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 在4-5月和9-10月出现2个密度高峰;褐家鼠为辽宁省优势鼠种。结论 2009-2013年鼠密度呈小幅升高趋势, 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农村鼠密度应重点防控。鼠类防控应根据其季节消长特点, 在2个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鼠密度, 达到控制鼠传疾病目的。
关键词鼠类     密度     季节消长     监测    
Surveillance on commensal rodents during 2009-2013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ZHANG Jia-yong, BAI Yu-yin, ZHANG Ji-bo, DING Jun, LI Zhi, GUAN Yu-hui, WANG Chun-yu    
Liao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yang 110005,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tion composition and seasonality of rodents and their density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rodent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Two types of monitoring points were chosen in cities (and towns), one type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the other in special industrial area. Additionally, two types of monitoring points were chosen in rural areas, one type in villages and the other out of villages. The density of rodents was monitored by night trapping. Results Totally 506 806 traps were set up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3. There were 485 792 effective traps, which captured 7548 rodents. The average density of rodents was estimated to be 1.55%, with a higher level in villages (2.25%) than in cities (0.93%). The density of rodents was highest in natural villages (2.25%), followed by special industrial areas (1.09%) and residential areas (0.78%) in cities. Seasonal fluctuations of rodent density in total, individual years, or different habitats followed a double-peak curve. Two peaks of rodent density occurred in April to May and in September to October, respectively. Rattus norvegicus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ro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Conclusion The density of commensal ro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showed a slightly increasing trend from 2009 to 2013. Seasonality of rodent density followed a double-peak curve. The control of rodent density should focus on rural areas.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fluctuations, comprehensiv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density of rodents in the two peak periods, in order to control rodent-borne diseases.
Key words: Rodent     Density     Seasonal fluctuation     Monitoring    

鼠类是重要病媒生物之一,可传播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斑疹伤寒等多种疾病,危害极大。辽宁省是我国HFRS疫情较严重的疫区之一,2004年、2005年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均达到全国第1位[1],HFRS人群发病高低与鼠密度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关系[2]。为进一步做好鼠传疾病防制,预防HFRS的发生与流行,辽宁省多年来一直开展鼠密度监测,密切关注鼠密度变化趋势及鼠类种群结构变迁规律。现对2009-2013年辽宁省监测点鼠情监测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对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分析,揭示出辽宁省鼠密度、鼠类组成及数量动态,为防控鼠传疾病提供基础数据,为制订相关法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中号板夹(120 mm×65 mm)、生花生米、应急灯或手电筒、塑料袋、鼠袋、塑料桶、消毒药。

1.2 方法 1.2.1 监测点的设置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3]和《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要求,在全省14个市的城镇设置居民区和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2个类型监测点,农村设置村内和村外2个类型监测点,全省共设置监测点56个,3个月内不在同一区域监测,以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0.5 km。

1.2.2 监测时间

2009-2013年每年监测一个消长周期(1-12月),每月中旬进行监测,以月为统计单位。

1.2.3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晚布晨收。各监测点每次布放有效夹数不少于100夹,室内布夹按2夹/15 m2,<15 m2的房间布放1夹;室外沿障碍物布夹,5~10 m布放1夹。记录捕获鼠数并进行鼠种鉴定,计算鼠密度。

  

鼠密度(捕获率)=捕鼠总数(只)/有效夹总数×100%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鼠密度 2.1.1 不同年份鼠密度

2009-2013年辽宁全省共布放鼠夹506 806夹次,有效夹485 792夹次,捕获鼠类7548只,5年鼠密度分别为1.49%、1.52%、1.49%、1.59%和1.66%,总平均鼠密度为1.55%,年份间鼠密度波动不大。5年间鼠密度呈小幅升高趋势。

2.1.2 不同生境鼠密度

2009-2013年辽宁省不同生境鼠密度农村村内(2.85%)>农村村外(1.66%)>特殊行业(1.09%)>居民区(0.78%),城市鼠密度(0.93%)远低于农村 (2.25%),不同生境鼠密度5年间保持稳定(图 1)。

图 1 2009-2013 年辽宁省不同生境鼠密度
2.1.3 鼠密度季节消长

2009-2013年辽宁省各年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各年基本在4-5月、9-10月出现2个密度高峰,其中2009年的8月和2010年6月也出现小高峰(表 1)。

2.1.4 不同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

2009-2013年辽宁省总体鼠密度、农村及城市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4月和10月分别出现2个密度高峰,其中城市10月的鼠密度波峰略高但并不显著(表 1)。

表 1 辽宁省 2009-2013 年不同年度、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
2.2 鼠种构成

2009-2013年主要鼠种为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小家鼠(Mus musculus),构成比分别为71.09%、14.90%和8.62%,褐家鼠为优势鼠种。2009-2013年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的构成比处在较为稳定的区间,褐家鼠构成比略有下降(表 2)。

表 2 辽宁省 2009-2013 年不同年度、生境鼠种构成
注:黑线仓鼠( Cricetulus barabensis)、大仓鼠( Tscherskia triton)。

2009-2013年不同生境鼠种构成不同,其中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村内优势种为褐家鼠,构成比均>80%,小家鼠次之;而农村村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构成比为49.58%,褐家鼠次之(表 2)。

3 讨 论

监测结果显示,辽宁省2009-2013年间鼠密度有升高趋势,季节消长呈双峰型曲线,鼠种构成与大连地区优势鼠种一致[4],但与南方城市不同,如云南、贵州省[5, 6]。本研究中季节消长及鼠种构成结果与20世纪90年代辽宁省家栖鼠种类组成及数量动态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农村鼠密度明显高于城市,说明农村防鼠、灭鼠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虽然城市鼠密度低于农村,但城市人口密集控制鼠密度仍不容忽视,应因地制宜持续开展鼠密度监测,并加大灭鼠力度。

鼠密度的高低与鼠传疾病有着密切联系,辽宁省HFRS呈现混合型疫区的季节特点,双峰特征明显[8]。此与监测结果中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曲线,鼠种构成以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主的鼠种构成相互印证。

鼠密度、鼠种分布和带病毒率是HFRS发病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5],监测结果显示,2009-2013年各年鼠密度均>1%,而鼠密度在1%以下方可控制HFRS的流行[9, 10]。HFRS防控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控制传染源,应在鼠密度2个高峰期(4月和10月)前分别开展一次集中灭鼠活动,春秋两季灭鼠可使鼠密度显著降低、影响鼠季节消长曲线[11, 12]。同时加强日常性的灭鼠工作,以保证持续的控制鼠类密度,从而有效地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病率,继续加大鼠密度监测力度,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其次,疫苗接种,在辽宁省重点地区和高危人群中加强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综上所述,鼠类防制应提倡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13],影响鼠类种群变动的因素很多,如食物来源、栖息地或空间、气候(温度、降雨等)、天敌、疾病在鼠类中的暴发流行、种间竞争等[14],因此在鼠类防制中,应先了解环境中主要鼠种的生活习性、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在投放毒饵和布放器械时应了解其习性;另外,灭鼠工作必须要大面积联合行动,科学地选用化学灭鼠药物[15],同时也要与日常性的灭鼠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宣传鼠类防控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消除鼠类觅食及栖息场所,从而持续有效地将鼠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水平,降低鼠传疾病的发病率。

志谢 本项工作得到辽宁省各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控制同仁的大力支持,特此志谢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及气候因素对辽宁省 HFRS影响的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2.
[2] 秦彩明, 刘芸, 姚文清, 等. 辽宁省国家监测点肾综合征出血 热监测分析[J]. 疾病监测, 2007, 22(3):162-16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
[4] 庞为, 吴炜, 周祎, 等. 大连市2006-2010年鼠情监测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 2011, 27(4):307-308.
[5] 周裕学. 毕节市2013 年病媒生物监测分析与评价[J]. 医学信息, 2014, 27(4):295.
[6] 孙桂娟, 杨文尧, 余东, 等. 2006-201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 区鼠疫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 29(2): 72-74.
[7] 李维贤, 张放, 张稷博. 辽宁省家栖鼠种类组成与数量动态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2, 3(5):296-298.
[8] 孙英伟, 韩仰欢, 李鑫, 等. 辽宁省2007-2011年肾综合征出 血热疫情监测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6):838-840.
[9] 陈化新.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23(1):63-66.
[10] 孙进忠, 马永禄, 吴迪, 等. 辽宁省3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鼠间疫情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3): 243-244.
[11] 姚惠铭, 孙红专, 沈吟才, 等. 奉贤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科学灭鼠控制对策[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 14(4):290-293.
[12] 冯笑, 申同样, 赵秀英, 等. 2011 年北京市西城区病媒生物密 度调查与防制对策[J]. 医学动物防制, 2012, 28(9):945-948.
[13] 杨迎宇, 孙春卫. 2001-2006年上海市宝山区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1):75-76.
[14] 汪诚信, 潘祖安. 灭鼠概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89-93.
[15] 叶浩风, 何涌波, 朱旭豪, 等. 2004-2005年清远市区“四害” 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 12 (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