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Vol. 26 Issue (2): 109-113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刘起勇
LIU Qi-yong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现状分析及展望
State-of-art analysis and perspectives on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in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2): 109-113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5, 26(2): 109-113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0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3-25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现状分析及展望
刘起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 北京102206
关键词病媒生物     监测     控制     策略    
State-of-art analysis and perspectives on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in China
LIU Qi-y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a CDC Key Laboratory of Surveillance and Early-Warning on Infectious Disea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Beijing 102206, China

我国丰富的气候条件、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孕 育了多样性的病原、宿主动物和病媒生物,导致病媒 传播疾病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对我国人群健康造 成极大危害。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是病媒传播疾病 预防和控制的根本措施。 20世纪之前,鉴于人类对 病媒生物认识不足,致使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相对迟 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得到 重视和加强,但也走过一些弯路[1]。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政府加强了病媒生物监 测与防控工作。 2014 年,结合世界卫生日宣传活 动[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爱国卫生月主 题确定为“远离病媒侵害,你我同享健康”,进一步表 明了我国政府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然而,受全球化、气候变化[3]、城市化[4]、杀虫剂抗性 及生态环境变化等自然、社会及管理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我国病媒传播疾病呈现出一些新的流行态 势[2],增加了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的难度,同时 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分析总结了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现状、存在的挑战及对策, 以期引起公众的关注。

1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现状 1.1 我国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是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预警及科学防控的核 心内容。我国已将病媒生物监测列入各级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CDC)的基本职能之一并进行考核。我国 病媒生物监测体系是为适应不同时期的病媒传播疾 病防控需求而产生的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我 国自 20世纪 50年代起,开展了以“除四害”为主的爱 国卫生运动。 1985- 1988 年,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建 立了“四害”密度监测系统,为当时全国病媒传播疾 病防控及保护居民健康起到了极大作用。进入 21 世纪后,为满足新时期疾病控制防控工作的需求, 2005 年中国 CDC 启动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及病媒生 物监测项目,其中重要病媒生物的监测工作涉及 1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3个地市,进行蚊虫、鼠 类、蝇类和蜚蠊等 4类重要病媒生物的密度监测,各 监测点每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监测数据,同时报送 纸质文件。有的省份也根据当地情况设置了一些省 级监测点。 2009 年中国 CDC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病 媒生物控制室依托传染病重大专项开展了媒介生物 监测网络数据直报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建立了“全国 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系统”网 络(http//114.255.133.162/bmjc/),并于 2014 年正式运行。此 外,为加强全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满足创建卫生城 市工作需求,2009年全国爱卫会又颁布了《全国爱卫 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在全国进一 步推动了爱卫系统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

当前,病媒生物杀虫剂的抗性问题日益严重,对 病媒传播疾病的防控构成极大挑战,为有效应对该 挑战,2007 年中国 CDC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 控制室发起了我国病媒生物(蚊、蝇)抗药性监测工 作。通过药剂标准化、器材标准化、试虫标准化,并 对监测点进行过程质量控制,目前已在全国 30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为我国杀虫剂抗性治理、科 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了科学数据。

在中国 CDC 的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中,也涉及 一些重要病媒生物的监测,如疟疾监测中的传疟按 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登革热监测中的媒介伊蚊密 度监测,鼠疫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等鼠传疾病 监测中的啮齿动物密度监测,黑热病、淋巴丝虫病及 钩端螺旋体病相关的媒介监测等工作。病媒生物应 急监测是指在水灾、震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 状态下,用简便、易行、快速和有效的方法开展病媒 生物监测,了解重要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发 生动态,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上制定、实施、评价 病媒生物控制方案和控制效果[5]。突发事件发生时 进行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可显著减少杀虫剂的盲目滥 用,提高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防控的针对性和 效果,科学预警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及时调整 药械的需求和控制规划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汶 川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监测发挥了重要作 用,有效地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病媒生物综合监测[6]解决了针对监测中存在的 病媒生物监测与相关疾病监测人为割裂、病媒和病 原关联性不足、工作重叠,感觉前面提到的几项工作 就存在重复的问题等[6]。病媒生物性疾病监测与病 媒生物监测整合的综合监测机制能够实现疫情信 息、媒介标本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共享,对媒介性疾 病暴发流行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 东和浙江省在病媒生物综合监测方面做出了重要探 索。通过综合监测技术的研究和现场实际应用,评 价了综合监测技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探讨综合监 测的工作和管理机制,加强监测信息的管理,提高监 测效能,实现疾病监测与病媒生物种群监测的联合 机制、信息共享,达到公共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一些病媒生物的专项调查 工作。如 2006 年中国 CDC 在海南、云南、广东、广 西、福建省(自治区)开展了埃及伊蚊( Aedes aegypti) 调查;在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开展白纹伊 蚊( Ae. albopictus)北部及西部边界分布的调查工 作[7]。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我国登革热媒介伊蚊的 分布界限,为登革热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2 我国病媒生物控制组织实施及策略 1.2.1 病媒生物控制组织实施

在我国病媒生物控制的组织实施架构中,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全国爱卫会为政府协调机构,CDC 为技术支持部 门,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 (PCO),社会各界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病媒控 制。 2010 年全国爱卫会、原卫生部制定并颁布的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对涉及病媒生物防 控的各个方面明确了分工[8]。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 责全国的病媒生物控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 理,各省级爱卫会履行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病媒生 物防控的宣传、实施、检查、表彰先进及当地政府规 定的其他职责。县级以上爱卫会要组织专业机构对 防控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县级爱 卫会要对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疾病控制系统在病媒生物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县级以上疾病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在同级 爱卫会的领导下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风险评估、技术 指导和培训,对防控病媒生物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及 时解决防控中的技术问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遵循“单位责任制”原 则。对城市中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交通枢纽 和医院、宾馆等特殊场所,均要求其指定人员负责病 媒生物防控工作,增添防范和消杀设施。农村地区 结合改厕、环境改造、垃圾与粪便管理,清除病媒生 物的孳生地,开展防控活动。城镇建设规划要包括 病媒生物的孳生地预防控制,增添必要的防范入侵 的设施。对病媒生物防控所用药械提出了要求,禁 止使用违禁药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及不同行业对 环境条件和病媒生物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逐步形 成了针对不同人群、行业和病媒生物应急控制需求的 PCO机构。 PCO公司提供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收费合 理的服务。在常规病媒生物控制中,CDC对PCO公司 进行技术层面的管理,政府部门对PCO公司进行宏观 管理,PCO公司开展商业运作针对不同客户开展病媒 生物控制工作。在病媒传播疾病相关的病媒生物控 制工作中,则需要爱卫会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发动 PCO 公司和居民,在 CDC 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病媒生物的应急控制。

1.2.2 病媒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与综合治理策略

当前,我国病媒生物控制遵循媒介生物综合治理基础上 的可持续控制策略[9]。该策略是基于可持续控制的 理念,开展及时、有效的病媒生物监测,对病媒生物及 相关疾病作出切实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规划,综合、有 序地选择环境控制技术和措施,始终实施监测指导下 的病媒生物控制和管理,目标是将病媒生物长期控制 在不足为害的水平。该策略的支持系统包括可持续 的监控技术、管理措施、人力资源及财政支出 4个组 成模块,从社会、经济和自然方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以人为本,控制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减少媒 介对人类的骚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护环 境和媒介的敏感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病媒生物综合治理为可持续控制策略的核心组 成部分[10]。媒介生物综合治理以环境治理为基础, 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因时因地采用相应的治理措 施。综合治理强调多种方法的结合,而可持续控制 更多的是关注可持续性,关注当前的方法对于今后 媒介控制的影响。因此,病媒生物综合治理是落实 可持续控制策略的具体体现。“中国梦”是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 想,而“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正是在控制媒介 生物传染病及相关媒介生物治理方面落实“中国梦” 的具体体现。

2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频 繁,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面临着管理与技术层 面的双重挑战,并受自然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以下几 个层面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行政管理

( 1)病媒生物防治法规建设尚不健全,《病媒生 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明确的各部门职责尚未很好 地落实。目前,病媒生物控制有关条款在我国制定 的一些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指南及标准中有所体 现。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由全国爱卫会、 原卫生部制定并颁布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 定》(《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病媒生物控制法律文 件,从 2010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实施,为全国城乡病媒 生物治理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法律方面的指导。《规定》 提出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政府 组织与全社会参与、鼓励个人和家庭搞好居家卫生的 方针,明确了病媒生物防制的规范化要求,并对涉及 病媒生物防控的各部门明确了分工。然而,当前有关 部门对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实施中有时依然存在职责分工混乱的现象,导致诸如卫生、 环保、城建、农业、水利、林业、财政、公安、民航、工商、 交通、教育以及新闻媒体等多部门协调配合较差,也 未能全面发动学会、协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办 事处、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公众等社会力量进行 病媒生物防治,不能及时有效防控病媒生物。

( 2)针对病媒生物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控制规 划。目前病媒生物管理工作缺乏控制规划,应针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媒生物防制部门建设(如设立 功能实验室、办公室等)、学科建设、人员及设备配 备、工作经费、关键技术等制定中、长期规划等。

( 3)病媒生物防治机构及网络仍不健全。为科 学指导病媒生物科学防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 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病媒生物控制机构,设立相关的 功能实验室、办公室,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等。根 据 2013 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现状调查(以 下提到的经费、人员、实验室等数据均来自本次调 查),参与调查的各级 CDC 中,西藏自治区 CDC 还没 有专门的病媒生物控制人员和部门,少数省 CDC 无 专职人员从事病媒生物工作,也有少数省 CDC 没有 病媒生物相关实验室;相当一部分地市级 CDC 没有 独立的病媒生物控制部门,30%以上没有专职人员从 事病媒生物工作,相当一部分地市级 CDC 没有病媒 生物相关实验室; 70%以上的区(县) CDC 没有独立的 病媒生物控制部门,60%以上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病媒 生物工作,兼职人员是专职人员的 2倍,50%左右没有 病媒生物相关实验室。我国县以上 CDC 应设立病媒 生物控制科或配备专职人员。此外,我国病媒生物防 制应该建立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病媒生物控制体 系、宣传干预网络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11]。然 而,当前我国病媒生物监测网点还不能全方位覆盖, 对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及控制存在影响。

( 4)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人力资源不足,且培训 需求大。虽然当前我国从事病媒生物防制的技术人 员数量与业务水平均有提高,但地市级仍有> 10%、 区(县)级> 20%的人员未接受过任何病媒生物相关 的培训,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培训过的人员经常流 失,省 CDC 病媒工作人员队伍较为稳定; > 10 年工 龄的工作人员占一半以上,工作年限越长人员比例 越低,< 5 年工龄的工作人员比例高,造成这种情况 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基层人员流动性高,这种人才 流动和流失,导致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应该在国家、 省、市、县 4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 疗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内部强化人员队伍建设, 组建稳定的媒介生物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加强现场 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机构人员培训(专项培训、继续教育、学位教育)和有害生 物防制机构从业人员培训。

(5)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及防控经费短缺。由于 种种原因,国家对于病媒生物监测及防控投入相对 较少,各地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经费需要依靠当地 政府提供的配套经费。但限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 差异,配套情况各异,极少数的省 CDC 没有任何的 病媒生物监测控制经费,约 30%年监测控制经费在 10 万元以下;地市级 CDC 中有约 1/3 没有任何病媒 生物监测控制经费,约 1/3 一年的病媒生物监测控 制经费<5 万元;约 50%的区(县) CDC 没有病媒生 物监测控制经费,>10%每年的病媒生物监测控制 经费<1 万元,仅有<5%的每年经费>10 万元。这 种局面造成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区域发展 极不平衡,既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层面预防媒介传播 疾病的需求,也不利于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及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6)病媒生物危害性及防控的宣传教育不足。 我国关于病媒生物危害性及防控的宣传教育,特别 是对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疾病危害性,自然、社会和行 为危险因素及防控知识宣传针对性不足,部分公众 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不到位,爱国卫生除害防病行 动的全民参与度不高。

2.2 病媒生物控制技术 2.2.1 病媒生物抗药性

病媒生物抗药性与化学杀 虫剂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 题[12]。由于杀虫剂的使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指 导,病媒生物产生抗药性,增加了控制难度,一些原 本得到控制的病媒生物,如臭虫等,重新出现并威胁 居民健康。

2.2.2 病媒生物监测、控制技术和策略研究

当前,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风险评估、预警、控制技术和策 略创新研究不足,对今后病媒生物监测及病媒传播 疾病的可持续产生显著的影响[13]

2.2.3 单一技术与综合治理

当前,病媒生物防治 单一技术由于其固有的缺陷使其大面积使用受到极 大的限制,而综合防治时也容易出现无条件综合的误 区,导致过度复杂化,执行过程中带来极大问题[14]

2.3 自然因素 2.3.1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 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 一[15, 16],可造成全球病媒传播疾病分布范围和流行 强度发生改变[17]。我国的气候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 球。近 60 年来,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 1.38 ℃,平 均每 10 年升高 0.23 ℃,几乎为全球均值的 2 倍。气 候变化对我国人类健康存在显著影响[18]。气候变化导致了许多疾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及一些病毒性 脑炎的媒介蚊虫分布范围在我国有所扩展[19],病媒传 播疾病的发病频率及强度不断增加[20, 21]。但是我国目 前气候变化对各类虫媒传染病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

2.3.2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变

近年来,我国的部 分地区兴修水利、砍伐森林、生态旅游建设、退耕还 林等活动,造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衡,打破了原有 的病原体-媒介-宿主的生态平衡,病媒生物孳生地 及重要的习性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病媒传播疾病风 险改变。在我国,由生态环境改变引起疾病传播风 险增加的典型案例为垦荒、筑路、水利工程等活动引 起多次 HFRS的流行[22]

2.3.3 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 的国家,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 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 7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 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 林生物灾害及森林火灾。我国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 而且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 繁,对于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产生一定的压力。 研究发现,洪灾发生时灾民安置点因为人群密度大, 加之环境卫生差,易引起蚊、蝇、鼠密度大幅上升,疾 病风险增加[23]。旱灾造成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残留 的小水洼也极易成为蚊类良好的孳生地,极易引起流 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媒介传播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2.4 社会因素 2.4.1 全球化及人口流动增加病媒传播疾病流行风险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近年来全球 化趋势不断增加,交通工具更加快捷,人员流动日益 频繁,促进了病媒生物和病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和 传播,病媒传播疾病风险逐年加大[24]。全球化对我 国病媒生物防控构成严峻挑战,我国曾多次在交通 工具中检出各种病媒生物[25, 26]。此外,我国海关截 获的病媒生物年年递增。

2.4.2 城市化为病媒传播疾病流行提供便利

城市 化是人类进步必然经历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城市 化进程加快,2014 年我国人口城市化率达 35%。我 国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有些地区配套的卫生条件跟 不上,如缺少合理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极易 引起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大量孳生,引起相关疾病 的流行风险增加。广东省清远市在城市化过程中, 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逐渐增加而传疟媒介中华按蚊 ( Anopheles sinensis)逐渐减少,甚至消失[27]。研究发 现,台湾地区的高温、城市化与登革热的空间分布产 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8]

2.4.3 病媒生物仍可能成为生物恐怖载体

目前, 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出现,病媒生物极易成为生物恐怖的载体,预防病媒生物恐怖成为当前我国 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 20 世纪美国共发生生物恐 怖事件 33 起。我国病媒生物多样性极高,可以作为 病媒生物恐怖的载体极多,如若发生造成的影响范 围将更大、危害时间更长、传染性更强[29]

3 展 望

病媒生物仍将与人类长期共存,病媒传播疾病 的风险长期存在,针对病媒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丝 毫不能放松。为更好的做好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防 控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应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3.1 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和控制规划,完善防控工作机制,明确各方工作责任,强化督导检查

尽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明确了病媒 生物防制的规范化要求与各部门分工,但是我国当 前病媒生物防控相关规章制度、标准体系、控制规划 及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各方责任落实及督导考核工 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3.2 以媒介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为基础,切实推广及落实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

虽然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已提出多时,但实际工作中的媒介生物 控制并未过多考虑方法的可持续性及当前方法对今 后的影响,需进一步加强策略的推广及执行力度。 3.3 完善病媒生物防控机构与部门,加强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体系建设

我国需进一步在疾病预防控 制及卫生监督部门完善病媒生物防控机构及功能部 门,配备相应的人、财、物,加强病媒生物网络建设, 着力打造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控制体系、宣传干 预网络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我国病媒传 播疾病监测、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制定、控 制技术创新性研究、控制技术指导和推广、控制效果 评价能力,并做好重点部委、部门的控制措施实施。

3.4 强化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人力资源、经费 及设备设施投入,加大培训力度和能力建设,并促进 国际平台的引领作用

针对我国当前病媒生物监测 及防控人、财、物匮乏的问题,应在国家和地方层面 建立媒介防控队伍建设及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有 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各种专业机构、各种形式的专业 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我国病媒生物控制的可持续 性。关于专业人员数量,县 CDC 必须配备病媒生物 控制人员,专业人员按照每 20 万人口配置 1 名,40 万人口以下的县 CDC 媒介生物控制科室需保证至 少 2名专职人员[11],并考虑到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 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此外,“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 国际论坛”作为病媒生物防控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有利于交流病媒生物控制的理论、知识、技术和经验,提高各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社会 宣传和健康教育,必将对实现病媒生物的可持续控 制、保障居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3.5 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除害灭病活动,将专业防控 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 局面

当前,我国应做好关于病媒生物危害及防控 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发动群众,将专业防控与群众 运动相结合,真正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局 面。此外,应充分发挥市场化作用,鼓励社会化专业 服务机构发展,规范其服务行为。

3.6 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过程中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趋利避害

自然因素方面,我国应加强 气候变化对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影响与适应 机制研究,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强自然灾害发 生时病媒生物防控的能力与水平。社会因素方面,应 加强海关检疫工作,严密核查进入我国的主要病媒生 物;着力改善与提高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配套卫生设施 与条件;严密防范可能发生的病媒生物恐怖活动[30]。 综上所述,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任重 道远。目前应正视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领域存 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依照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策 略,全面推进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 展,为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 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汪诚信. 我国医学生物学及控制文献50年回顾[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7(1):5-7.
[2] Glasper A. World Health Day: the growing threat of vector-borne disease[J]. Br J Nurs, 2014, 23(9):488-489.
[3] Liang SY, Linthicum KJ, Gaydos JC. MSJAMA: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onitoring of vector-borne disease[J]. Jama, 2002, 287 (17):2286.
[4] Levy MZ, Barbu CM, Castillo-Neyra R, et al. Urbanization, 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vector-borne Chagas disease[J]. Proc Biol Sci, 2014, 281(1789):20141003.
[5] 刘起勇, 孟凤霞, 樊景春. 中国重要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 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1):1-4.
[6] 霍新北, 刘起勇, 康殿民, 等. 重要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综 合监测机制探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 (1):7-14.
[7] Wu F, Liu QY, Lu L, et al. Distribution of Aedes albopictus (Diptera: Culicidae) in northwestern China[J]. Vector Borne Zoonotic Dis, 2011, 11(8):1181-1186.
[8] 汪诚信. 学习、贯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2):174-175.
[9] 姜志宽, 吴光华, 丁凌云, 等. 主要虫媒病的流行概况与媒介防控策略的探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 14(6): 440-444.
[10] 世界卫生组织. 媒介生物综合治理全球策略框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7(2):Ⅰ-Ⅲ.
[11] 侯雨丰. 病媒生物及媒介生物性疾病控制工作的机遇、挑战 及策略[J]. 医学动物防制, 2005, 21(3):168-170.
[12] 陆宝麟. 媒介蚊虫化学防治的思考[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2, 8(1):3-5.
[13] Sang SW, Yin WW, Bi P, et al. Predicting local dengue transmission in Guangzhou, China,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imported cases, mosquito density and climate variability[J]. PLoS One, 2014, 9(7):e102755.
[14] 刘起勇. 媒介生物控制面临的挑战与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 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1):1-8.
[15] Woodward A, Smith KR, Campbell-Lendrum D,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on the latest IPCC report[J]. Lancet, 2014,383(9924):1185-1189.
[16] Neira M, Campbell-Lendrum D, Maiero M, et al.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the end of the beginning?[J]. Lancet, 2014,384(9960):2085-2086.
[17] Anyamba A, Small JL, Britch SC, et al. Recent weather extremes and impa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vector-borne disease outbreak patterns[J]. PLoS One, 2014, 9(3):e92538.
[18] Kan HD.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in China[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1, 119(2):A60-61.
[19] Bhagwati C, Madhulika M, Mehta KD, et al. Profile of the Chikungunya infection:a neglected vector borne disease which is prevalent in the rajkot district[J]. J Clinical Diagnostic Research: JCDR, 2013, 7(6):1008-1011.
[20] Zhang Y, Bi P, Hiller J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vector-borne diseases:a review[J]. Asia-Pac J Public Health,2008, 20(1):64-76.
[21] 高琪, 尚乐园, 顾政诚. 我国中部地区目前的疟疾形势[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2, 15(4):193-194.
[22] 吴光华. 近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5):413-415.
[23] 邓小如, 袁元华, 何春荣. 洪灾期间媒介生物的控制[J]. 医学动物防制, 2006, 22(9):657-659.
[24] Tatem AJ, Huang Z, Das A, et al. Air travel and vector-borne disease movement[J]. Parasitology, 2012, 139(14):1816-1830.
[25] 王德强. 飞机传播媒介生物的危害与控制措施[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1, 24(2):92-93.
[26] 朱仁义, 徐仁权, 冷培恩. 交通工具上的蟑螂防治[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7, 13(2):88-93.
[27] 刘文华, 林立丰, 蔡松武, 等. 广东省清远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蚊虫群落动态变化规律[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 22(6):561-563.
[28] Wu PC, Lay JG, Guo HR, et al. Higher temperature and urbanization affec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engue fever transmission in subtropical Taiwan[J]. Sci Total Environ, 2009,407(7):2224-2233.
[29] 王鲁豫, 赵琸. 媒介生物在生物恐怖中的作用及防范策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3):238-240.
[30] Green MS, Kaufman Z. Surveillance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bioterrorism[J]. Isr Med Assoc J, 2002, 4(7):5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