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于雪岚, 徐勇, 刘鹃, 杨巍, 杨世龙
- YU Xue-lan, XU Yong, LIU Juan, YANG Wei, YANG Shi-long
- 内江市2011-2013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 Analysis of monitoring results of cockroaches from 2011 to 2013 in Neijiang, Sichuan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6): 587-588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4, 25(6): 587-588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6.02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7-11
2 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内江市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Dongx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Neijiang;
3 Shizh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Neijiang
蜚蠊是住宅和建筑物中最常见的害虫,可通过机械性携带传播痢疾、伤寒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1]。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暖,蜚蠊的孳生繁殖加快,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内江市城区蜚蠊种群、密度、场所和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1-2013年对蜚蠊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设置
在内江市区选择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包括农贸市场1处、餐饮店外环境2处、宾馆、医院、居民区各1处,共计18处,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1.2 监测时间
2011-2013年每月中旬监测1次。 1.3 监测方法
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 cm×10 cm),以新鲜面包屑为诱饵(2 g/张),每处放粘蟑纸10张。农贸市场布放在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店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布放。每个标准间(约15 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不选择1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为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蟑纸必须更新,晚放晨收。将捕获蜚蠊带回实验室分类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i>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密度及种群构成
2011-2013年内江市共布放粘蟑纸6480张,回收6480张,捕获蜚蠊22 478只,平均密度为3.47只/张,其中2011年蜚蠊密度最高(4.10只/张)。种类有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和美洲大蠊(P. americana),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8.09%;不同年份蜚蠊种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1,P<0.05)(表 1)。
2011-2012年,3种蜚蠊密度的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季节消长呈双峰型,4月出现一个高峰,7月再次出现一个高峰;2013年除黑胸大蠊总体密度高于前两年外,其他2种蜚蠊密度均低于前2年同期水平,并且3种蜚蠊密度在4月达到高峰后均呈下降趋势(图 1)。
2.3 场所分布2011-2013年内江市对农贸市场、餐饮店、宾馆、医院和居民区5种场所的蜚蠊密度进行调查,其中农贸市场平均密度最高,为9.68只/张;宾馆平均密度最低,为0.60只/张(表 2)。
3 讨论从密度、种群构成情况看,2011-2013年内江市蜚蠊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德国小蠊构成比高达98.09%,为优势种。德国小蠊因其繁殖快、虫体小,易于隐匿、躲藏,并易产生抗药性而成为城市中的优势种群[2]。
从季节消长结果看,内江市全年均有蜚蠊分布,但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出现季节性波动。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28 ℃,7月平均温度26~28 ℃,适宜蜚蠊活动[3, 4]。每年4月气温开始回升,7月降雨量增加,蜚蠊进入繁殖高峰期[5]。但2013年4月以后,蜚蠊密度逐渐下降,7月以后下降幅度增大,与2013年内江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加大病媒生物的消杀力度有关。
2011-2013年以农贸市场蜚蠊密度最高,与该生境潮湿,食源丰富,区域孔、洞、缝多,卫生状况较差有关。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降低蜚蠊密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应做到科学合理用药,加强杀虫药物的管理和抗药性监测[6]。同时,要重点加强农贸市场卫生治理,清除卫生死角,做好垃圾处理,加强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群防群治,有效降低蜚蠊密度。
[1] | 程绪浩,周光指,文瑜,等. 营区不同场所蟑螂侵害状况及热烟雾技术杀灭效果观察[J]. 预防医学论坛,2011,17(9):805-806. |
[2] | 何春荣,陈杰熊. 龙岩城区蟑螂监测结果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3,29(11):1257-1258. |
[3] | 陈春波,周宝同. 内江低山丘陵地区发展七星椒的气候与地理优势[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75(2):30-32. |
[4] | 张春辉,刘春. 内江市近50年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G].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广州,2007. 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7:1020-1024. |
[5] | 宋丽华,吴炜,邓凯,等. 2005-2007年大连市蜚蠊种群分布及生态习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1):73-74. |
[6] | 李辛庆,臧继荣. 徐州市蟑螂密度监测及抗药性测定[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1,10(4):346-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