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韩晓莉, 黄钢, 马丽华, 王喜明, 朱远生
- HAN Xiao-li, HUANG Gang, MA Li-hua, WANG Xi-ming, ZHU Yuan-sheng
- 河北省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Culex pipiens pallens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insecticides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6): 530-533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4, 25(6): 530-533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6.01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8-07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是河北省城镇居室中主要蚊种之一,是人们日常使用卫生杀虫剂控制杀灭的主要蚊种,也是疾病控制机构开展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的靶标蚊种之一。由于多年化学杀虫剂选择压力的影响,蚊虫会对不同种类的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为此,我们于2009-2011年开展了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监测工作,以期掌握河北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分析探讨科学使用化学杀虫剂控制蚊虫的策略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物
96.4%高效氯氰菊酯、95%仲丁威、90%氯菊酯、92%敌敌畏、98.5%溴氰菊酯,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提供。稀释溶剂为丙酮(分析纯)。 1.2 试虫来源
野外种群:在11个监测城市分别寻找淡色库蚊孳生场所,如污水沟、公园河道等,现场采集淡色库蚊卵块、幼虫或蛹,带回实验室繁殖1~2代,选择3龄末4龄初幼虫供试。对照试虫:引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经河北省CDC媒介昆虫饲养室常年饲养,不接触任何杀虫剂的3龄末4龄初幼虫(正常品系)。 1.3 方法 1.3.1 测定方法
采用药液浸渍法,在室温(26±1)℃,相对湿度(75±5)%条件下,测定3龄末4龄初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 1.3.2 测定步骤
将各种测试药物配成5~7个浓度组,使其在10%~90%死亡率之间能获得不少于3个数据。量取199 ml隔夜脱氯自来水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 ml吸管由低浓度至高浓度分别吸取1 ml药液加入各烧杯中,对照中加入1 ml丙酮,充分混匀,将盛有25条幼虫的50 ml水分别加入各烧杯内。处理后的试虫放置于温度25 ℃,湿度75%的光照培养箱内,设置光照16 h,黑暗8 h。同一浓度重复3次。当对照组幼虫死亡率≤20%时,根据对照组的观察结果,采用Abbott公式进行校正。 1.3.3 结果判断与统计
24 h后,检查幼虫死亡数,并做好详细记录。用DPS软件对生物测定结果进行统计,采用Firedman M检验比较不同杀虫剂间和不同种群间淡色库蚊的抗性水平差别。
死亡标准判定:用针尖触动幼虫无逃避反应,搅动水面不活动及体色、姿态有改变者,均按死亡计算。 1.4 抗性级别确定
抗性指数(野生种群与敏感品系的LC50比值)>20倍定义为高抗性水平(H),抗性指数在>10~20倍为中等抗性水平(M),抗性指数在2~10 倍为低抗性水平(L),抗性指数<2 倍为敏感(S)[1]。 2 结 果 2.1 抗药性测定
11个种群的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仲丁威产生的抗性程度不同,抗性指数在1.00~277.33倍之间;对敌敌畏抗性程度较低,石家庄、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5个种群淡色库蚊处于相对敏感状态,其他6个种群抗性指数在2.04~2.88倍之间。
11个淡色库蚊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均以衡水种群最高,LC50分别为0.1664和0.0148 μg/ml,抗性指数分别为277.33和24.67倍;对氯菊酯的抗性以邯郸种群最高,LC50为0.2280 μg/ml,抗性指数为30.81倍;对仲丁威的抗性以唐山种群最高,LC50为0.6138 μg/ml,抗性指数为30.84倍(表 1)。11个种群的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差异较大,抗性最高的衡水种群与抗性最低的廊坊、石家庄种群LC50分别相差207.51倍和183.89倍(表 1)。
经统计学分析,各种群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有统计学意义(Firedman M检验,P=0.0001),不同种群淡色库蚊之间抗性水平亦有统计学意义(Firedman M检验,P=0.0003)。 2.2 抗药性水平
11个淡色库蚊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产生高抗的占14.55%,产生中抗的占16.36%,产生低抗的占49.09%。其中,81.82%的野外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抗性;100%的野外种群对氯菊酯产生了抗性;54.55%的野外种群对敌敌畏产生了抗性;72.73%的野外种群对溴氰菊酯产生了抗性;90.91%的野外种群对仲丁威产生了抗性(表 2)。
2.3 与以往抗药性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与河北省1991-1994年的抗药性测定结果比较[2, 3, 4, 5],各种群淡色库蚊对氯菊酯的抗性有增强趋势,对敌敌畏和溴氰菊酯的抗性有略微下降趋势。
1991-1994年监测结果表明,有2个种群对氯菊酯相对敏感,3个种群对敌敌畏相对敏感,1个种群对溴氰菊酯相对敏感;2009-2011年测定1个淡色库蚊种群对氯菊酯相对敏感,5个种群对敌敌畏相对敏感,3个种群对溴氰菊酯相对敏感(表 3)。
3 讨 论 3.1 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不同监测点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由统计学分析可知,不同种群间淡色库蚊抗性水平有统计学意义(Firedman M 检验,P=0.0003),尤其各种群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有较大差异,抗性最高的衡水种群LC50达0.1664 μg/ml,抗性最低的廊坊种群及石家庄种群LC50仅为0.0008和0.0009 μg/ml,分别相差207.51倍和183.89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采样点的环境类型及当地的用药情况有关。2009年河北省卫生杀虫剂调查结果表明,各市调查的适合室内滞留喷洒、室外处理孳生地的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气雾剂等剂型的卫生杀虫剂中,廊坊市未调查到含高效氯氰菊酯的品种,说明当地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量有限,而蚊虫的采样点又位于城郊的龙河沿岸,用药量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淡色库蚊的抗性程度较低;石家庄市含有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剂品种占33.33%,虽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采样点位于城郊,疏于用药防治,因此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程度也较低;而衡水市以高效氯氰菊酯为有效成分的卫生杀虫剂占46.15%,可见其使用量较大,加之蚊虫采自市区内的公园河流,且当地室外孳生地处理杀灭蚊虫的药物多用高效氯氰菊酯或其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衡水种群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很强。由此可见,采样点的选择对蚊虫抗药性监测有很大影响,我们在进行抗药性监测时,应选择与人居生活比较接近的环境类型和采样点。由于河北省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及不同种群间抗性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次监测选择的药剂比较符合实际,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对居民日常灭蚊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本次监测结果可以为今后的抗药性研究工作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监测结果表明,河北省多数种群淡色库蚊对仲丁威已产生较强的抗药性,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已于2000年3月对仲丁威作出在家用卫生杀虫剂中逐渐过渡到停止使用的相关规定,河北省近年的市售卫生杀虫剂调查中,也并未出现以仲丁威为主要成分的药剂,说明其使用量及使用范围很有限,但除张家口、秦皇岛、衡水、廊坊4个种群外,其他各种群均对仲丁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与国内其他地区较为相似[6, 7, 8]。有研究表明,天津市17个区(县)淡色库蚊对仲丁威的抗性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最高上升6倍;抗性比原来下降的种群,其下降幅度在3倍以内[9, 10],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仲丁威抗药性的上升速度比下降速度快[11]。近年来,我国关于蚊虫对仲丁威的抗性报道中,有56.70%的种群对仲丁威呈现低抗[11],说明仲丁威的抗性问题仍然较普遍。由此表明,尽管仲丁威已退出卫生杀虫剂的市场,但由于其半衰期较长,抗性问题依然存在。提示,用氨基甲酸酯类药剂进行蚊虫防制时,应密切注意防治效果,适时合理的更换或轮换不同类型的杀虫剂。
此外,在河北省历年来的抗性调查中,未对高效氯氰菊酯及仲丁威作过抗性报道,此次监测结果可以作为今后河北省淡色库蚊的抗性参考。 3.2 对敌敌畏、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及影响因素
从表 3可以看出,1991-1994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除衡水种群外,省内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而本次测定结果显示,张家口、廊坊、唐山种群的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均处于较敏感状态,抗性程度较强的也只有承德、秦皇岛、邢台、衡水、邯郸5个种群,说明河北省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有所减缓,其使用量逐渐减少或停用,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另外,复配制剂抗性发展要比单一制剂慢得多[12],有研究称实验室内采用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13],能提高蚊虫防治效果,这样就能够延缓或阻止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王新国等[14]的研究也表明,当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后,应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混用,能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而且能延缓抗性的产生,因此认为,溴氰菊酯与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的混用或轮用,也是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有所减缓的原因之一。
表 3亦可看出,河北省淡色库蚊均对氯菊酯表现一定的抗性,而早期监测敏感品系占25.00%,说明淡色库蚊对氯菊酯的抗性有略微增强的趋势,由于具有氯菊酯抗性的淡色库蚊幼虫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15],因此氯菊酯抗性略微增强可能与其他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有交互抗性有关。此外,2009年河北省开展的市售卫生杀虫剂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的药剂中,氯菊酯占10.33%,可见氯菊酯仍然有较大的使用量,且大多数复配药剂中均含有氯菊酯,这也是河北省淡色库蚊对氯菊酯的抗性略有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提示对蚊虫防制时应限制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科学合理的换用或轮用无交互抗性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1991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河北省淡色库蚊对敌敌畏的抗性多数地区处于初抗阶段,本次监测发现,蚊虫对敌敌畏的敏感性接近于正常品系,对敌敌畏抗性程度最低的张家口种群LC50为0.1783 μg/ml,表明抗性程度有所降低。敌敌畏由于效果好、成本低,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防治卫生害虫的主要杀虫剂,20世纪80年代以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虫害防制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过去以敌敌畏为主的位置被取而代之,2009年市售卫生杀虫剂调查结果也表明敌敌畏仅占很小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6],由于敌敌畏使用量的减少,天津市北郊的家蝇(Musca domestica)种群LD50 3年间降低了40.00%,说明敌敌畏在降低选择压后,害虫对其抗性会逐渐降低,因此敌敌畏用药量相应的减少或停止使用,可能是导致其抗性有所降低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敌敌畏残效期短,不适合滞留喷洒及长效灭蚊,居家使用主要以熏蒸作用为主,使用方法的限制,也是敌敌畏未产生明显抗性的原因之一。
志谢 对河北省11个市(地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病媒生物抗性测定工作的同志,一并志谢[1] | 龚震宇,侯娟,任樟尧,等. 浙江省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5):458-460. |
[2] | 辛宏业,赵志清,李胜奎. 石家庄市蚊虫3年的抗性实验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1995,11(1):33-34. |
[3] | 刘庆芬,张卫成,潘兴昌,等. 衡水市蚊蝇抗药性测定[J]. 医学动物防制,1992,8(1):59. |
[4] | 刘鉴,周友泉,王金柱,等. 唐山市淡色库蚊幼虫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1992,8(1):140-142. |
[5] | 黄钢,周立强,刘继敏,等. 河北省淡色库蚊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6(4):313-314. |
[6] | 褚宏亮,杨维芳,陈东亚,等. 2007-2008年江苏省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抗性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5):369-370. |
[7] | 赵进奎. 洛阳市城区淡色库蚊抗药性现状与预防对策[J]. 医学动物防制,2012,28(4):434-435. |
[8] | 吴彤宇,张咏梅,张静,等. 天津市2010年蚊蝇抗药性监测[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2):122-124. |
[9] | 白淑萍,孙美玲,张咏梅. 淡色库蚊幼虫对杀虫剂抗性及其防制对策[J]. 医学动物防制,2003,19(12):723-725. |
[10] | 孟凤霞,靳建超,陈云,等. 我国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6): 517-520,528. |
[11] | 刘斯璐,崔峰,燕帅国,等. 中国媒介蚊虫对有机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22(1):82-85. |
[12] | 黄清臻. 杀虫剂的科学复配与综合评价[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4,10(3):170-173. |
[13] | 李辛庆,臧继荣,余加席,等. 常用杀虫剂复配及与增效剂混用对蚊虫的灭效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1):22-24. |
[14] | 王新国,王怀位,甄天民,等. 山东省淡色库蚊抗药性及现场治理方法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1): 25-26. |
[15] | 曹勇平,朱礼华,董言德. 具氯菊酯抗性的淡色库蚊幼虫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J]. 南京部队医药,1997(5): 27-28. |
[16] | 毕富春,王文丽,王秀玲. 家蝇在敌敌畏高负荷环境中的抗性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89(2):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