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文章信息
- 高健荣, 刘金华, 刘戟环, 刘世忠
- GAO Jian-rong, LIU Jin-hua, LIU Ji-huan, LIU Shi-zhong
- 近5年广州地区白纹伊蚊研究进展及防制对策
- Research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edes albopictusin Guangzhou, China, during recent five year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83-485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4, 25(5): 483-485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3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6-26
自1978年我国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以来,登革热一直是 广州地区重点防治的虫媒传染病。2013年10月底,相关媒体 报道广州地区登革热再次暴发,病例高达900多例[1]。近年来, 登革热暴发的时间间距越来越短,暴发规模越来越大。而白纹 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我国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做好白 纹伊蚊的防控工作,是遏制登革热暴发的首要工作。现就近5 年来广州地区白纹伊蚊相关研究等进行综述总结,并探讨进一 步的防制对策。 1 登革热与白纹伊蚊的关系
白纹伊蚊及埃及伊蚊(Aedesaegypti)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 媒介。己有的研究发现,不同种属的昆虫对病毒病原体的易感 性差异较大,同一种属的蚊虫不同群体间对病毒的易感性也具 有明显差异[2]。白纹伊蚊对登革热病毒的易感性除了受到自身 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包括病毒的侵袭与蚊虫自身防御的相互 斗争过程,即蚊体内的自然免疫防御机制的作用。近几年对广 州地区城乡白纹伊蚊的带病毒监测均为阴性[3]。但综合各种影 响因素(如广州社会人口因素、气象变化、实验误差等),输入性 疫情与频繁暴发的登革热流行迹象对比并不完全对称。根据 罗雷[4]研究,尽管未发现广州地区自然环境中白纹伊蚊携带登 革热病毒越冬或经卵传递的生物学证据,亦未从主要宿主动物 身上提取出潜伏病毒株,但广州地区存在各型登革热病毒输入 的可能。而近年来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 现,广州市存在同一地点多年反复发生的特点,有部分病例发 病前并无外出史,同时当地亦未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有可能 为隐性输入性感染患者引发相关发病,但也不排除登革热病毒 有可能在广州地区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适当条件下传 播给人群,造成登革热的暴发、流行。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一 旦登革热病毒与其他宿主动物和媒介伊蚊进一步适应,广东省 更存在从登革热非地方性流行区(无病毒)变为低地方性流行 区,广州地区有逐渐演变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2 近5年白纹伊蚊繁殖变化规律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蚊媒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迅速, 温度的升高对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速度的加快使登革热流行 加剧。广州市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亚热带季风的影响下,一年四季气候温暖,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有利于白纹伊蚊的 繁殖,也适合登革热病毒在媒介伊蚊体内复制繁殖,为登革热 的流行创造了有利传播条件[5]。刘光等[6]对广州市花卉市场的 研究表明,广州地区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 10、11月。主要原因是这些月份处于季节转换,气温不稳定,降 雨量多的时节,同时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植被多,各类经营 性、生活性容器多,导致白纹伊蚊孳生环境多,孳生比例增大。 江毅民等[7]对广州农村地区的白纹伊蚊密度调查发现,该蚊繁 殖时间存在异样节律。5-7月和9-10月成蚊密度各出现一 个峰值。其间的7-8月为波谷。气温最高时成蚊密度反而下 降,可能是高温影响了成蚊的繁殖能力和活动能力。另外,白 纹伊蚊幼虫密度高峰与成蚊高峰的出现有时存在时间差(1~2 个月),值得注意的是2008-2010年白纹伊蚊幼虫密度与成蚊 密度高峰时间差均不一致。2008年成蚊密度峰值均落后于幼 虫密度峰值1~2个月;2009年成蚊密度第2个峰(9月)落后于 幼虫密度峰值(8月);2010年成蚊密度与幼虫密度峰值出现时 间则一致。其可能与当年气候变化、环境条件、防治因素等影 响,导致幼虫孵化及成虫存活时间出现交错。在无成蚊活动的 冬季,户外积水容器中仍能检出存活的白纹伊蚊幼虫,甚至在 环境温度仅1℃的条件下也可见到1龄期幼虫。再次证实广州 地区白纹伊蚊以卵越冬为主,幼虫越冬为辅的越冬形式。广州 地区的城区与农村白纹伊蚊季节消长情况一致,该蚊密度由高 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但 即使是在秋冬虫媒活动总体趋势下降,蚊媒密度依然高出警戒 线,由此可见,广州地区必须全年进行蚊媒防控工作,以预防登 革热的暴发。 3 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进展
自2002年广州地区建立蚊虫防控监测网络以来,有计划地 针对本地白纹伊蚊采用扑杀灭方式实施全面防控工作。相关 研究表明,不同区域蚊虫对不同卫生杀虫剂的敏感度有所不 同[8]。农村与城区、郊区出现较大差异,可能与不同环境类型用 药习惯及防治策略不同有关。如广州城区多使用超低容量喷 雾方式,适合城区的杀虫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此引起白纹伊 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物不同程度的抗药性,2004年蔡松 武等[9]曾在研究中证实。但对比近5年多次抗药性研究可见, 其区域抗性指数暂未见有明显异常变化,从而证明白纹伊蚊的 抗药性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与实际的用药情况及白纹伊蚊以 卵越冬及半越冬方式减低抗药性有关。
在抗药性种群的进化上,通常认为有4个阶段:第1阶段, 杀虫剂尚未应用,在一个很大的自然种群中,因突变和自然选 择的作用,抗药性基因通常是以一个很低的平衡频率存在。第 2阶段,应用杀虫剂防治害虫,同时害虫种群中的抗药性基因开 始被药剂选择,随着选择在时间过程中的继续,抗药性基因扩 展开来,并以杂合子的形式大量存在,此时一般呈现低度抗药 性。第3阶段,随着防治的继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纯合子越来 越多,结果防治失败,故呈高度抗药性。杀虫剂靠增加使用剂 量应用一段时间后,最终在一个大的地理区域内废弃使用。第 4阶段,该杀虫剂停止使用后,由于选择压力消失,害虫种群内 抗药性基因频率因繁殖劣势或敏感基因的稀释而逐渐回落到 一个很低水平[10]。白纹伊蚊抗性机制是作为昆虫体内重要的 解毒酶系的羧酸酯酶,主要以水解蛋白和结合蛋白2种方式对 杀虫药剂进行解毒。而刘洪霞等[11]认为,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 性品系对溴氰菊酯产生的抗性与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活性 的增加有密切关系,CarE在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中起着重要 作用。同时,对比实验中溴氰菊酯抗性品系的CarE,相对敏感 品系CarE,其底物(α-乙酸萘酯或β-乙酸萘酯)比活力增高,对 敌敌畏和磷酸三苯酯的敏感性高于敏感品系[12]。由此说明,白 纹伊蚊对不同的杀虫剂(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 药性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针对出现不同抗性品系的白纹 伊蚊采用对应敏感的杀虫剂,能有效减低白纹伊蚊对某类型杀 虫剂的抗性,提高杀虫剂的扑杀效果及使用期限。
此外,Head等[13]研究证明,钠通道相关位段的突变与不同 物种对拟除虫菊酯的抗药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吴家红[14]通过 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 技术首次克隆获得白纹伊蚊钠通道para-like基因:6048 bp,近 全长序列。同时,证明其中1~18克隆号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 酶亚基Ⅰ(COⅠ)〕是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1~11克隆号基因是 功能未知的可能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在此基础上,蔡燕丽[15] 更进一步针对广州市白纹伊蚊COⅠ基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 析。孙艳[16]则通过RT-PCR技术首次扩增出白纹伊蚊视蛋白 (Opsin)基因开放阅读框,并实验证明了Opsin与蚊虫对溴氰菊 酯抗性相关,可能是一种蚊虫体内广谱的解毒、防御基因,认为 包括Opsin在内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 了蚊虫溴氰菊酯抗性的形成。Opsin可望作为杀虫剂抗性的检 测靶标,应用于蚊虫防治中,并认为以Opsin等为靶标可开发出 更适宜、稳定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为白纹伊蚊抗性基因研究提 供基础。 4 针对性防制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壮大,城市人口流 动性增强,广州市作为南方重镇,疾病发生的概率日益增高。 面对多次引发大规模疫情的登革热病毒及主要传播媒介白纹 伊蚊,如何做好媒介控制工作是首要关键。针对过往的研究及 探讨,目前有必要加强虫媒防控的力量。 4.1 进一步完善虫媒动态网络监控工作,加强各区域部门的沟 通联络
由于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受气温、雨水、人口密度的 影响而出现变化,若能准确地估计出白纹伊蚊的繁殖趋势有助 于制订出更有效的防控计划,以确保控制白纹伊蚊密度,防止 登革热流行。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虫媒的动态监控工作,与气 象部门、人口流动部门、医院等建立长期沟通方式,结合年度白 纹伊蚊变化趋势、气象预测变化趋势、城市人口流动态势、蚊媒 病患变化情况等,可有效预测来年的白纹伊蚊繁殖趋势,从而 制订对应策略。 4.2 形成有效、长期、规律的抗性风险评估制度,针对杀虫剂进 行抗性消长特性研究
多次抗药性研究证明,卫生杀虫药物使 用的频次、重复性与蚊虫抗性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讲,造成蚊 虫抗性发生和发展的原因,除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外,主要与 防治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有关[17]。因此,若能制订形成有效、长 期、规律的抗性风险评估制度,针对杀虫剂对白纹伊蚊的抗性消长时间特性规律进行研究,区分城市不同生态区域(如城区 及郊区、密集人流区、居民区及办公区域),针对不同环境采取 不同浓度、不同药剂、错峰进行防控,采用网络信息化有效共享 各区域单位的消杀频次、消杀方式及用药种类,能有效延缓蚊 虫抗药性的产生。 4.3 进一步研发、改良卫生杀虫药剂类型,提高防控效果
为 提升对蚊虫的防控能力,提高防控效果,应鼓励研发、改良卫生 杀虫剂种类,减低浓度要求,提高对蚊虫的靶向作用和杀灭能 力。同时,研发对人无害、无环境污染、具有广泛适应性、高效 杀虫的生物制剂是努力方向。 4.4 提高综合整治能力,进行季度性年度性整治规划
通过环 境治理,减少住宅及其周围固体废物和其他水体容器的孳生 地,是WHO推荐的控制登革热媒介的主要方法。周毅彬等[18] 实验证明,在孳生地治理后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逐步下 降,在2~3周后幼虫和成蚊相关密度指数皆控制在35以下,密 度下降率皆>50%。而且在外界条件变得有利于白纹伊蚊快速 增长时其密度仍可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因此,提高城市的综 合整治能力,针对不同时节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治理计划,如 依据气象预测,在雨季来临前,冬春季蚊虫繁殖初期进行大规 模整治,可有效遏制蚊虫密度。
[1] | 黎秋玲.广州登革热急增至900多例[N/OL].新快报,2013-10-31 (A13)[2013-12-01]. http://epaper.xkb.com.cn/view/893294. |
[2] | Huber K,Loan LL,Hoang TH,et al. Temporal genetic variation in Aedes aegypti populations in Ho Chi Minh city(Vietnam)[J]. Heredity(Edinb),2002,89(1):7-14. |
[3] | 李美青,刘永权,黄燕惠,等. 广州市城乡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 度、带病毒情况及抗药性监测[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24(2):108-111. |
[4] | 罗雷.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
[5] | Lu L,Lin H,Tian L,et al.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dengue fever and weather in Guangzhou,China[J]. BMC Public Health,2009,9:395. |
[6] | 刘光,郭瑞冰,汤小琼,等. 广州市荔湾区花卉市场白纹伊蚊密度 分布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3):260-261. |
[7] | 江毅民,严子锵,胡志刚,等. 广州地区农村登革热旧疫点白纹伊 蚊密度消长特点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2):222-223. |
[8] | 李成玲,胡志刚,江毅民,等.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 药性的初步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4):429-430,447. |
[9] | 蔡松武,段金花,卢文成,等.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与 预防对策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4):40-41. |
[10] | 唐振华,吴士雄. 昆虫抗药性的遗传与进化[M].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90. |
[11] | 刘洪霞,徐仁权,冷培恩,等. 白纹伊蚊不同种群羧酸酯酶生化性 质差异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2):111-113,116. |
[12] | 刘洪霞,冷培恩,徐仁权,等. 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 羧酸酯酶性质比较[J].应用昆虫学报,2012,49(2):403-407. |
[13] | Head DJ,MeCaffery AR,Callaghan A. Novel mutations in the para? homologous sodium channel gene assoeiated with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nerve insensitivity resistance to Pyrethroids in Heliothine epidoptera[J]. Insect Molec Biol,1998,7(2):191-196. |
[14] | 吴家红.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抗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D].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15] | 蔡燕丽. 白纹伊蚊COⅠ基因多态性分析及AGO2和Dcr-2基因 克隆、转录水平的初步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
[16] | 孙艳.视蛋白基因参与蚊抗药性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 大学,2012. |
[17] | 张宗炳,冷欣夫. 杀虫药剂毒理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1993:256. |
[18] | 周毅彬,赵彤言,冷培恩,等. 孳生地治理对控制白纹伊蚊效果的 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