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Vol. 25 Issue (5): 441-443

服务

文章信息

余静,石清明,陈锚锚,张富强,郑颖,胡小兵,胡挺松,郭平,古良其,李明,何彪,王茂吉,范泉水
YU Jing, SHI Qing-ming, CHEN Mao-mao, ZHANG Fu-qiang, ZHENG Ying, HU Xiao-bing, HU Ting-song, GUO Ping, GU Liang-qi, LI Ming, HE Biao, WANG Mao-ji, FAN Quan-shui
西藏察隅县营区蚊虫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osquitoes at the camp in Chayu county of Tibet,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41-443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4, 25(5): 441-443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4-25
西藏察隅县营区蚊虫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余静1, 石清明1, 陈锚锚1, 张富强1, 郑颖1, 胡小兵1, 胡挺松1, 郭平1, 古良其1, 李明1, 何彪2, 王茂吉3, 范泉水1    
1.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118
2.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吉林省人兽共患病防控重点实验室
3. 西藏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调查察隅县营区室内外蚊虫的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和帐诱法,对院落、 畜圈外周和野外林地3种栖息环境内的蚊虫进行调查取样、分类鉴定和计数,所获资料分别应用数量和分布型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蚊类2亚科4属6种共822只,其中,伪杂鳞库蚊数量最多,占捕获总数的86.25%;其次是 多斑按蚊和骚扰阿蚊,分别占5.47%和5.23%;在不同栖息环境捕获次数中,人房中最高是伪杂鳞库蚊,占分布类型0.476, 畜圈周围较高的是带足按蚊、多斑按蚊和骚扰阿蚊,占分布类型0.750、0.818和0.615,刺扰伊蚊仅在林地捕获。结论 伪 杂鳞库蚊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并偏好入室活动;提示在防治时室内采取滞留喷洒,室外重点进行孳生地治理;带足按蚊 和多斑按蚊偏向于在畜圈活动,畜圈应是该2种蚊虫的重点防治区域。
关键词蚊虫     群落结构     西藏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osquitoes at the camp in Chayu county of Tibet, China
YU Jing1, SHI Qing-ming1, CHEN Mao-mao1, ZHANG Fu-qiang1, ZHENG Ying1, HU Xiao-bing1, HU Ting-song1, GUO Ping1, GU Liang-qi1, LI Ming1, HE Biao2, WANG Mao-ji3, FAN Quan-shui1     
1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hengdu Military Command, Kunming 650118, Yunnan Province,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Jilin Province for Zoo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e of Military Veterinary,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
3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Xizang Military Command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mosquito communities at the camp in Chayu county of Tibet, China. Methods CO2 light traps and human-baited mosquito nets were used to sample the mosquitoes at the outdoor courtyard, around the animal pens, and in the forest. Captured mosquitoes were classified and counted, and the obtained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number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mosquitoes. Results A total of 822 mosquitoes were captured, belonging to 2 subfamilies, 4 genera, and 6 species, in this study. Among them, Culex pseudovishnui was the main mosquito community, accounting for 86.25% (709/822), followed by Anopheles maculatus, accounting for 5.47% (45/822), and Armigeres subalbatus, accounting for 5.23% (43/822). In the rooms, Cx. pseudovishnui was captured most frequently (0.476, 10/21); around the pen, An. peditaeniatus, An. maculatus, and Ar. subalbatus had relatively high capture frequencies, with ratios of 0.750 (6/8), 0.818 (9/11), and 0.615(8/13), respectively; Aedes vexans was captured only in the forest. Conclusion The dominant mosquito species is Cx. pseudovishnui, which is endophilic, suggesting that indoor residual spraying and outdoor habitat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the mosquito species. An. peditaeniatus and An. maculates have a preference for animal sites, where the control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two mosquito species.
Key words: Mosquito     Community structure     Tibet    

林芝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有疟疾发生与流行的 地区,又以墨脱和察隅县为集中发病区域,2005年前, 当地疟疾一直处于低发状态,2005年墨脱县发生暴发 流行,当年和次年该县疟疾发病率分别为568.48/10 万 和694.08/10 万[1],此后,疟疾流行区的疫情不稳定, 2010年发病率已位于全国第2位[2]。当地疟疾的预防 控制主要采取室内滞留喷洒杀灭媒介蚊虫的方法。但 是,由于当地县级疾病防治专业机构条件简陋,疟防专 业人员缺乏,致使传疟媒介的相关资料缺乏,影响媒介 控制效果,疟疾一直是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蚊虫局部控制是疟疾防治的一种非常重要、有效 的方法,能够代替传统疟疾防治方法。疟疾的传播不 仅有时间动态,还有空间结构的变化[3],这种两维度的 变化与传播媒介疟蚊的时间分布和空间组成密切相 关。蚊虫局部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考虑了疟蚊的时间 变化和空间组成,做到有的放矢,各个击破,蚊虫控制 效果好。林芝地区疟疾蚊虫种群的时间分布资料多年 来已经用于指导当地蚊虫的防治,例如指导选择合适 的时间实施室内滞留喷洒。然而至今,当地疟蚊分布 的空间资料却未见报道。林芝地区疟疾蚊虫的调查仅 关注室内叮咬蚊虫,这是因为疟疾的传播大部分发生在 室内,也因为室外叮咬蚊虫密度调查有困难。事实上, 室外蚊虫对疟疾的传播更具有重要意义。室外蚊虫受 室内滞留喷洒的影响小,室外的蚊虫逐渐成为室内蚊虫 重要部分,增加了疟疾发生概率。只有掌握疟疾传播媒 介种群分布的动态机制,对指导室内滞留喷洒和室外杀 虫剂喷洒才更具意义。诱蚊灯和帐诱法同以房屋取样 的技术相比,可以做到严格一致的空间取样结构,是有 效的室外蚊虫密度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这2种方法 调查察隅县下察隅镇室外蚊虫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同时使用电动吸蚊器调查室内栖息蚊虫的种类和数量, 为指导当地疟疾的局部控制技术实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自然概况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 部,全县总面积31 659 km2,东西长250 km,南北宽约 180 km,全县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可达 3600 m,属于典型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依地势气 温自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 内,可出现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 垂直变化。由于特有的地貌特征,全县形成了不同的小 气候区,不同的地区气候各异。下察隅镇海拔低,属于 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温和多雨,日照时间长,年 平均气温15~20 ℃,年平均无霜期达200 d以上,年平 均降雨量为800 mm,降雨集中在4-6月,雨热同季。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的空间范围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6 月,选择察隅县南部的下察隅镇3个营区作为蚊虫采 集点,它们分别是位于下察隅镇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 (海拔2200 m)、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卫生队(海拔2000 m) 和某边防连(海拔1600 m)。蚊虫采集地生境分为人 房内、院落、动物畜圈和野外林地。 1.2.2 调查方法

CO2诱蚊灯(MT-1型,军事医学科 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隆冠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用于室外蚊虫的收集。选择人房外院落、畜圈周围 作为挂灯点,不同环境布放1个诱蚊灯。诱蚊灯分时 段挂放,分别于07:30-11:00和19:00-22:00进行蚊 虫诱集。CO2诱蚊灯距离地面高度约1.5 m,蚊虫诱捕 设置的CO2流量为0.2~0.3 L/min。

C白色纱网方顶蚊帐(规格:顶80 cm×80 cm,高 1.5 m)用于野外林地蚊虫采集。选择开阔的林地边缘 悬挂蚊帐,上下四角撑开用带固定,帐下缘距地面 30~40 cm。1人立于帐内,手持电动吸蚊器捕捉进入 帐内的蚊虫。帐诱时间为07:30-11:00和14:00- 17:00,15 min为一计量单位,然后将蚊虫标本带至实 验室分类鉴定计数。

室内栖息蚊虫采集:电筒和手持式电动吸蚊器用 于捕捉人房内的蚊虫。每个调查点选择3间人房(约 15 m2),于08:30,3名采集者分别进入3间房间,捕捉 停留于房内的全部蚊虫。其中沙马乡某边防一连距离 猪场约800 m处有修路民工居住的简易板房,周围当 地农民散养有牛群,我们也采集了3间民工宿舍内的 全部蚊虫,采集时间为09:00。 1.3 标本处理

每个调查点捕获的蚊虫当场用氯仿 杀死,计数;部分蚊虫做成针插标本,装盒,带回实验室 后进行种类鉴定。非按蚊的鉴定主要参考陆宝麟 等[4, 5]检索表进行,按蚊的鉴定按照《中国动物志》按蚊 分种检索表进行形态鉴定,其中多斑按蚊(Anopheles maculatus)鉴定到种团。 1.4 统计分析

首先统计3个调查点采集的蚊虫种类 和数量,计算种类构成比。此外,用同一生境捕获的蚊 虫数量虽然能够反映出一定的蚊虫生境偏好,但是会 存在因异常天气或环境变化的年份而产生偏差。而分 布型可以更全面表现蚊虫分布环境类型,消除偏差,对 指导疟疾预防和杀虫工作更具有意义。因此,本研究 还计算了蚊虫分布类型百分比,参考吴家荣[6]的方法, 即某种蚊虫在某个类型采样点只要采到蚊虫,不计数量 多少,记为1次,然后将3个调查点同种蚊虫相同类型采 到的次数相加,表示该蚊虫的分布类型,再计算百分比。 2 结果 2.1 蚊类组成

共捕获蚊虫4属6种822只,即带足按 蚊(An. peditaeniatu)、多斑按蚊种团(An. maculatus spp.)、棕头库蚊(Culex fuscocephalus)、伪杂鳞库蚊 (Cx. pseudovishnui)、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atus)和刺 扰伊蚊(Aedes vexans)。其中,以伪杂鳞库蚊为主要蚊 种,占捕蚊总数的86.25%;其次是多斑按蚊种团,占 5.47%;骚扰阿蚊和带足按蚊分别占5.23%和1.46%;棕 头库蚊和刺扰伊蚊数量很少,仅占0.73%和0.85%。 2.2 不同生境蚊虫组成

表 1可见,人房内捕获伪 杂鳞库蚊和棕头库蚊2种,伪杂鳞库蚊占优势,约占人 房内蚊虫数量的96.85%,棕头库蚊仅占3.15%。人房 外捕获蚊虫5种,即4种和1个按蚊种团,其中伪杂鳞 库蚊为室外环境的优势蚊种,占室外蚊虫的86.56%, 且全部在人房外和畜圈周围捕获,林地未捕获;其次是 骚扰阿蚊,在畜圈周围和野外林地均有分布,占室外蚊 虫的6.19%;此外,多斑按蚊种团和带足按蚊仅在人房 外及畜圈周围捕获,两者共占室外蚊虫的8.20%;刺扰 伊蚊仅在野外林地捕获,占室外蚊虫的1.00%。

表 1 西藏察隅县营区室内外蚊虫群落组成 Table 1 Composi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mosquito communities at the camp in Chayu county of Tibet
2.3 蚊虫分布类型

伪杂鳞库蚊在人房内、人房外院 落和畜圈周围都有捕获,而以人房内捕获次数最多(10 次),占所有捕获次数的0.476;人房外院落和畜圈周围 捕获数量次之,分别为5次和6次,捕获比例分别为 0.238和0.286,野外林地未捕获。其他蚊虫生境分布 情况见表 2

表 2 西藏察隅县营区蚊虫生境分布 Table 2 Habitat distribution of mosquitoes at the camp in Chayu county of Tibet
3 讨论

本次在察隅调查点采集到带足按蚊和多斑按蚊种 团蚊虫。多斑按蚊种团包括9种按蚊[7, 8],在我国发现 5种[5],即多斑按蚊、威氏按蚊(An. willmori)、伪威氏按 蚊(An. pseudowillmori)、塞沃按蚊(An. sawadwongporni) 和达罗毗按蚊(An. dravidicus)。据西藏的研究报道, 在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由伪威 氏按蚊和威氏按蚊构成[9, 10],而察隅县多斑按蚊种团 具体包括的种型目前还没有资料可查。多斑按蚊种团 的蚊虫从形态上难以区分,目前鉴定主要依靠分子生 物学技术,由于本次采集数量较少,进行分子生物学鉴 定有困难。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与疟疾传播相关的带 足按蚊和多斑按蚊种团的蚊虫在察隅县都有分布[1, 11], 这2种(类)蚊虫在室外人居环境周围和动物畜圈周围 均有采集。根据生境分布类型结果看,2种按蚊在动 物畜圈周围采集次数多于人居环境周围,表明这2种 (类)蚊虫更偏向于在动物区活动。分析本次调查结 果:这2种蚊虫习惯在人、畜之间进行交叉活动,而其 生态习性又以在动物区活动为主,提示察隅县疟疾的 发生和流行可能与室外传疟蚊虫的种群构成、密度变 化更为密切相关,仅采取室内滞留喷洒降低室内蚊虫 密度防控疟疾发生还不够,还需配合室外以畜圈和动 物放养区为重点治理区域的媒介防治策略。

此外,本次在察隅县捕获的蚊虫数量最多的是伪 杂鳞库蚊,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张有植等[12]的调查结 果一致,该地区优势蚊种在过去近30年中未发生变 化。伪杂鳞库蚊具有自然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病毒的能力[13]。而据最近的研究报道,墨脱地区采集 的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从病原学角度明确 了西藏林芝地区存在乙脑[14]。察隅和墨脱是相邻县, 综合地理位置和上述媒介、病原学的调查结果,认为察 隅地区存在乙脑的可能性较大,且伪杂鳞库蚊应是重 点关注的媒介。防治措施上,尽管该蚊虫在人房外院 落和畜圈周围捕获数量更多,但捕获的次数少于在人 房内的捕获次数,表明伪杂鳞库蚊更偏好入室活动(寻 找血缘、交配等),因此提示应采取室内滞留喷洒,室外 重点进行孳生地治理,以降低室外蚊虫密度,减少入室 吸血蚊虫数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潘嘉云,武松,王学忠,等. 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调查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26(4):281-285.
[2] 周水森,王漪,李雨. 2010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29(6):401-403.
[3] Carter R,Mendis KN,Roberts D. Spatial targeting of interventionsagainst malaria[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0,78:1401-1411.
[4] 陆宝麟,许锦江,俞渊,等.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双翅目:蚊科[M]. 第9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88-106.
[5] 陆宝麟,吴厚永. 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7.
[6] 吴家荣. 贵州锦屏蚊虫的初步调查研究[J]. 昆虫学报,1959,9 (1):57-65.
[7] Walton C,Somboon P,O’Loughlin SM,et al. Genetic diversity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mosquito species in the Anophelesmaculatus group using the ITS2 region of rDNA[J]. Infect GenetEvolution,2007,7(1):93-102.
[8] Harbach 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genus Anopheles (Diptera:Culicidae):a working hypothesis of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J].Bull Entomol Res,2004,94(6):537-553.
[9] 武松,黄芳,周水森,等. 西藏自治区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6):711-713.
[10] 武松,黄芳,王多全,等. 西藏墨脱县疟疾暴发自然村伪威氏按蚊与威氏按蚊生态习性比较[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 (4):362-366.
[11] 王洪举,胡松林,李松凌,等. 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按蚊种群调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3):333-335.
[12] 张有植,邓成玉,薛群力. 西藏察隅室内主要蚊种活动习性的观察[J]. 四川动物,1991,10(1):30.
[13] 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等. 云南省边境地区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13(2):101-104.
[14] Li YX,Li MH,Fu SH,et al. Japanese encephalitis,Tibet,China[J]. Emerg Infect Dis,2011,17(5):93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