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文章信息
- 陈洪舰, 邓小弓, 申希平, 曹红霞, 马俊英, 张同作, 苏建平, 林恭华
- CHEN Hong-jian, DENG Xiao-gong, SHEN Xi-ping, CAO Hong-xia, MA Jun-ying,ZHANG Tong-zuo, SU Jian-ping, LIN Gong-hua
- 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鼢鼠寄生蚤调查
- Survey of flea faunas onEospalax baileyiin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13-415
- Chines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2014, 25(5): 413-415
-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6-21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8;
3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研究所;
4 班玛县草原站
2 Northwest Institute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ning 810008, Qinghai Province, China;
3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and Health 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Lanzhou University;
4 Banma Grassland Station
蚤类是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和动物多种传 染病(尤其是鼠疫)的重要传播媒介。高原鼢鼠 (Eospalax baileyi)隶属啮齿目、鼹形鼠科(Spalacidae)、 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凸颅鼢鼠属,是青藏高原特 有的地下啮齿动物。高原鼢鼠体表寄生多种蚤类[1,2]。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学界对高原鼢鼠的分类地位 一直存在争议,或认为是一独立种,或视为秦岭鼢鼠 (E. rufescens)或中华鼢鼠(E. fontanieri)的高原亚种;直 到近年来,其作为独立物种的结论才逐渐被接受[3,4]。 然而,关于其寄生蚤的分类问题,却没有得到订正,这 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混淆。例如,在较早的资料中显 示高原鼢鼠有22种寄生蚤[1],然而在最近的资料中,却 仅列出5种[2],其原因主要与宿主分类地位不清有关。 此外,之前绝大部分对鼢鼠寄生蚤的研究着眼于蚤种 鉴定,而对蚤种组成比例[5]和种群间差异则很少涉 及。本研究对青海省东部高原鼢鼠主要分布区进行系 统采样和物种鉴定,同时在种群水平分析寄生蚤的组成和空间分布,为进一步明确高原鼢鼠寄生蚤的区系 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
根据对高原鼢鼠分布和活动情况的 了解,于2012年4-5月选取容易到达且密度较高的区 域进行采样。调查范围涉及班玛、大通、贵德、共和、贵 南、化隆、河南、湟源、互助、久治、门源、祁连、兴海、泽 库共14个县18个样点,海拔在2715~3847 m之间。 采样点信息见表 1。
1.2 调查方法采用本研究组自己发明的鼢鼠死捕 弓箭诱捕鼢鼠,捕获的个体迅速单只装入自封袋中。 在自封袋中倒入少量乙醚,10 min后仔细梳检每只鼢 鼠的所有寄生蚤,分别保存在装有无水乙醇的离心管 中。将所有寄生蚤样品带回,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 制所进行种类鉴定。 1.3 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 理,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分层聚类法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各样点的蚤种组成进 行聚类分析。
染蚤率=染蚤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蚤指数=蚤个体数/鼢鼠个体数 2 结 果 2.1 寄生蚤组成特征
在18个样点中共捕获高原鼢鼠 282只,其中染蚤鼠203只,总染蚤率为71.99%。班玛县 种群染蚤率最高(100%),河南和互助县次之(均为 93.33%),贵南县1号(过马营镇)种群染蚤率最低 (11.77%)。共检获体表寄生蚤835匹,涵盖10个蚤种, 总体蚤指数为2.96匹/只。平均蚤指数最高的3个种群 分布在班玛(5.86)、共和(5.50)和祁连2(5.38),最低的 种群是贵南1(0.18);其中,感染最多的个体发生在向化 种群,分别为副规新蚤(Neopsylla paranoma)和多刺狭蚤 (Stenoponia polyspina)。各样点蚤感染情况见表 1。
共 涉 及10个 蚤 种 ,其 中 副 规 新 蚤 比 例 最 高 (70.42%),除贵南1种群外都有分布;其次为鞍新蚤 (N. sellaris,10.42%)和多刺狭蚤(9.46%),分别在4个 和10个样点中检获;两列纤蚤(Rhadinopsylla ioffi)比 例最低,仅在兴海种群的1只鼢鼠体表检获(表 2)。
注:多刺双蚤(Amphipsylla polyspina)、具钩靴片蚤(Calceopsylla aduncata)、短指新北蚤(Nearctopsylla brevidigita)、鼢 鼠 新 北 蚤 (N. myospalaca)、哗倍蚤(Amphalius clarus)、指形盖蚤(Callopsylla digitata) |
聚类分析显示,所有样点聚成 3大支系。祁连1、祁连2、兴海、共和、大通聚为一支 (A支系),其特点为副规新蚤数量最多;班玛、河南 聚为另一支(B支系),特点为鞍新蚤占多数,且总物 种数最多(分别为8种和6种);其余11个样点聚为 一支(C支系),总蚤数少于A、B 2个支系。在空间分 布上,A支系主要在青海湖周边地区,B支系2个样 点距离较远,C支系分布范围最广,由南到北均有分 布(图 1)。
注:QL1.祁连1;XH.兴海;GH.共和;DT.大通;QL2.祁连2; BM.班玛;HN.河南;HY.湟源;HZ.互助;JZ1.久治1;HL.化隆; GN2.贵南2;MY.门源;GN3.贵南3;ZK.泽库;GD.贵德;GN1.贵南1; JZ2.久治2。 |
本研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原鼢鼠进行系统采 样,首次取得其种类组成的量化信息,为这一地区的媒 介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如前所述,由于 鼢鼠属各物种的分类地位存在长期争议,给鼢鼠寄生蚤调查研究工作带来困扰。鼢鼠属分类不明确的最重 要原因之一是这类动物为了适应地下生活方式,在形 态上存在趋同性,从而不易区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利用分子标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线粒体细 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 b)作为分子标记,构建鼢鼠 属多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认为高原鼢鼠、甘肃鼢鼠 (E. cansus)和秦岭鼢鼠等可视为独立的物种 [3]。林恭 华[4]系统分析了鼢鼠属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发现高 原鼢鼠及其近缘的3个最易混淆的物种之间遗传距离 均达到种间水平,其遗传距离的分布已经超越种内水 平距离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证实高原鼢鼠可以视为独 立物种。本研究所涉及18个采样点的鼢鼠,已经利用 分子手段证明无一例外是高原鼢鼠物种(待发表),这 就为青藏高原地区鼢鼠寄生蚤的调查提供了准确可靠 的宿主信息。
研究结果显示,高原鼢鼠寄生蚤类至少有10种, 介于之前文献中记录的5种和22种之间。由于较早的 文献中对于鼢鼠采样点的记录比较粗略,极有可能导 致对宿主物种产生误判。以似升额蚤介中亚种 (Frontopsylla elatoides intermedia)为例,原始文献 [6]中 的采样点为湟中县,除鼢鼠外还从当地采集到阿拉善 黄鼠(Spermophilus alaschanicus)和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由于后2种动物往往在较干旱的地方 生活,因此同域分布的鼢鼠极有可能是甘肃鼢鼠而非 高原鼢鼠。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高原鼢鼠的蚤类组成, 目前应以本研究结论为准。本研究显示,新蚤属的2 个物种占检获蚤类的绝大部分,同时也是影响高原鼢 鼠寄生蚤区系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位于青海湖周边的 A支系副规新蚤占绝对优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区 的B支系鞍新蚤占据优势。除C支系的2个种群外,与 其地理距离最近的久治县的2个样点也有一定数目的 鞍新蚤,显示青海省东南部地区是鞍新蚤特有的分布 区。值得一提的是,B、C两支系内部种群在黄河两侧 都有分布,显示黄河并未对寄生蚤的区系产生影响,尽 管高原鼢鼠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不太可能进行跨河 迁移。可能的解释是:①在寄生蚤区系形成之后,黄河 才逐渐成为稳定的水系特征;②寄生蚤可借助迁移能力 较强的鼢鼠天敌(猛禽或食肉动物)进行长距离迁移。
[1] | 蔡理芸,詹心如,吴文贞,等. 青藏高原蚤目志[M]. 西安:陕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7:336. |
[2] | 吴厚永,刘泉,龚正达,等.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蚤目[M]. 2版. 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7:2142. |
[3] | Zhou CQ,Zhou KY. The validity of different zokor species and the genus Eospalaxinferred from mitochondrial gene sequences[J]. Integr Zool,2008,3(4):290-298. |
[4] | 林恭华. 地下啮齿类:甘肃鼢鼠挖掘器官形态适应与种群遗传学 分析[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
[5] | 吴晓明,史献明,宁智波,等. 河北省草原鼢鼠寄生蚤及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2): 154-155. |
[6] | 蔡理芸,吴文贞,张荣广. 似升额蚤一新亚种(蚤目:细蚤科)[J]. 动物分类学报,1987,12(3):307-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