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Vol. 25 Issue (5): 399-404

服务

文章信息

张育富,褚宏亮,刘大鹏,杨维芳,刘慧,陈红娜,周明浩
ZHANG Yu-fu, CHU Hong-liang, LIU Da-peng, YANG Wei-fang, LIU Hui, CHEN Hong-na, ZHOU Ming-hao
江苏省沿海地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危害调查
Survey of vector populations and their adverse impact in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399-404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4, 25(5): 399-404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0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3-26
江苏省沿海地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危害调查
张育富, 褚宏亮, 刘大鹏, 杨维芳, 刘慧, 陈红娜, 周明浩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沿海地区重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及其危害情况,为预防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 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沿海6个县(市)作为监测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并同时收集2013年沿海地区病媒生物 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江苏省沿海地区2002年6月至2013年蚊、蝇、鼠和蜚蠊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2只/ (灯·h)、19.78只/笼、2.07%和0.33只/张;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主要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恙虫病和疟疾为主,3 种疾病2013年发病率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其发病率分别为1.09/10万、1.53/10万和0.76/10万。结论 沿海地区气 象和生境的变化可能会对病媒生物以及病媒生物性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强江苏省沿海地区HFRS、恙虫病和疟疾 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疫苗接种,积极开展灭鼠、灭蚊等工作,有效地降低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水平。
关键词沿海地区     病媒生物     危害    
Survey of vector populations and their adverse impact in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ZHANG Yu-fu, CHU Hong-liang, LIU Da-peng, YANG Wei-fang, LIU Hui, CHEN Hong-na, ZHOU Ming-hao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njing 21000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auna, population density, seasonality, and adverse impact of major vector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Methods Six coastal counties/cities from Jiangsu province were chosen for surveillance of vectors, and cases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in the coastal areas in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ean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mosquitoes, flies, rats, and cockroaches in the study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were 1.22 per light-hour, 19.78 per cage, 2.07%, and 0.33 per net, respectively, during June 2002 to 2013.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scrub typhus, and malaria were the most prevalent disease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The incidence rates of the three diseases in 2013 (1.09/ 100 000, 1.53/100 000, and 0.76/100 000)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Conclusion The climate and habitat changes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ma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vectors and vector- borne diseases. We need to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HFRS, scrub typhus, and malaria, promote vaccination, and develop pest control in coastal areas. The above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Key words: Coastal area     Vector     Hazard    

江苏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南通和盐城市,年平均气温13~15 ℃,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 属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季干旱,夏季 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00~ 1050 mm,南部多于北部,年际变化较大,汛期为6-9 月,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60%~70%。江苏省沿海地 区自然环境多样,温、湿度也适于昆虫和鼠类等孳生繁 殖,因此病媒生物种类丰富[1,2,3,4,5]。为了解沿海地区现有 重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我们于 2012-2013年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为沿海地区病媒 生物性疾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设置

在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市各选择 2个临海的县(市)作为监测点,2012年5-6月经过现 场勘察,连云港市选择赣榆和灌云县作为监测点;盐城 市选择东台市和滨海县作为监测点;南通市选择启东 市和海安县作为监测点。 1.2 监测生境的选择

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条件,主要 选择滩涂、湿地、风力发电区、开发区域、港口、城镇等 作为鼠类、蚊类和蝇类密度的监测生境,每个监测点选 择2个生境(启东市为港口和城镇,东台市为风力发电 区和城镇,滨海县为港口和城镇,灌云县为港口和湿 地,赣榆县为港口和盐场),海安县由于海岸线较短,仅 有滩涂1个生境。蜚蠊监测则选择临港城镇中餐饮 店、农贸市场、超市、居民家庭等作为监测生境。 1.3 监测内容和方法

2012年6月各监测点开始进 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每月1 次,监测直至2013 年 12月。

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各监测点在每处生境区 域外环境各布放2盏诱蚊灯,诱蚊灯间隔距离不少于 10 m,悬挂高度1.5 m,日落20 min后开启,晚放晨收。 翌日晨收集蚊虫,分类鉴定并计数。

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法,各监测点在每处生境区 域各布放2个诱蝇笼,以等比例糖醋水混合物为诱饵, 诱蝇笼间相隔距离不少于10 m,09:00 布放,16:00 收回。收笼后,用乙醚麻醉蝇类进行种类鉴定和数 据统计。

鼠类监测:采用鼠笼法,在调查的生境区域外环境 布放鼠笼,每处生境每次调查布放>150只鼠笼,以油 条为诱饵,布放一晚,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 域布放鼠笼,3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笼监测,不同 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0.25 km。

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 17 cm×10 cm)调查,随机选择城镇餐饮店、农贸市场、 超市或居民家庭5个,每个场所布放粘蟑纸10张,每个 标准间(15 m2)放置1张,晚放晨收。 1.4 病媒生物性疾病数据来源

病媒生物性疾病数 据和人口学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不包括疑 似病例)。 1.5 质量控制

对监测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 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由业务熟练的地级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负责常见病媒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并制 定统一的数据报表,对各县(市)上报的报表数据及时 进行核对。 2 结果 2.1 蚊类监测 2.1.1 蚊密度及其季节消长

2012年6月至2013年 12月,共布放诱蚊灯408个,捕获蚊虫5957只,蚊虫平 均密度为1.22只/(灯·h),其中2012年6-12月平均蚊 密度为2.51只/(灯·h),2013年为0.50只/(灯·h)。地 区分布2013年以南通市蚊密度最高,达0.69只/(灯·h), 盐城市最低,仅为0.40只/(灯·h)。

6-8月是沿海地区蚊虫季节高峰(图 1),但其蚊 密度受环境、气象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温度、风速、环境 类型等,表现多不稳定。如风力发电区由于风力较大, 蚊虫密度相对较低;2013年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导致 很多蚊虫孳生地消失,蚊密度明显低于2012年。但是 可以看出该区域5-10月密度较高,应开展相应的防 治工作。

图 1 2012年6月至2013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蚊密度 季节消长趋势 Figure 1 Seasonal variation in mosquito density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from June 2012 to 2013
2.1.2 蚊种构成

捕获的蚊类经鉴定隶属2亚科4属 5种,即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白纹伊 蚊(Aedes albopictus) 和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构 成比分别为65.42%和29.03%。 2.2 蝇类监测 2.2.1 蝇密度及其季节消长

共布蝇笼406个,捕获 蝇类8032只,蝇类平均密度为19.78只/笼,明显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12年6-12月蝇类平均密度高 达29.04只/笼,2013年为14.58只/笼,是当年全省蝇类 密度的3倍左右。以南通市和连云港市蝇类密度最 高,分别为35.67和22.28只/笼,其中尤以海安和灌云 县较高,密度分别达68.17和36.96只/笼;滨海县、东台 市和赣榆县蝇类密度较低,分别为5.80、6.66 和7.61 只/笼。

沿海地区蝇类密度呈明显的单峰分布,7-8月 是其季节高峰(图 2)。不同生境蝇类密度差异较大, 滩涂、湿地、港口蝇类密度明显高于城镇、开发区等 区域。

图 2 2012年6月至2013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蝇密度 季节消长趋势 Figure 2 Seasonal variation in fly density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from June 2012 to 2013
2.2.2 蝇种构成

捕获的蝇类经鉴定隶属3 科5 亚科7 属11 种,即元厕蝇(Fannia prisva)、夏厕蝇 (F. canicularis)、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家蝇 (Musca domestica)、市蝇(M. sorbens)、亮绿蝇(Lucilia illustris)、丝光绿蝇(L. sericata)、铜绿蝇(L. cuprina)、巨 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和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 另有8.04%的蝇类暂未确定属种。以大头金蝇、丝光 绿蝇和家蝇为优势蝇种,构成比分别为39.50%、 22.97%和20.59%。 2.3 鼠类监测 2.3.1 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

共布放鼠笼33 835个, 有效布笼数为33 156个,捕鼠687只,平均鼠密度为 2.07%,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12年6-12月 平均鼠密度为3.35%,2013年为1.38%,是当年全省鼠 密度水平的2倍多。不同生境下,鼠密度不同,即使属 于同一生境,不同地区密度也不一样。例如,沿海港口 鼠密度往往较高,但灌云县、滨海县、启东市3地港口 鼠密度水平明显高于赣榆县,赣榆县的港口一般仅在 季节高峰时才能捕到鼠类。地区分布以盐城市鼠密度 最高,达3.14%;南通市和连云港市鼠密度则相对较 低,分别为1.95%和1.34%。

沿海地区鼠密度主要呈现单峰分布,6-8月是其 季节高峰(图 3),春季小高峰不明显。

图 3 2012年6月至2013年江苏省沿海地区鼠密度 季节消长趋势 Figure 3 Seasonal variation in rat density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from June 2012 to 2013
2.3.2 鼠种构成

经鉴定,捕获的687只鼠形动物隶 属2目2科4属6种,即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 胸鼠(R. tanezumi)、黑家鼠(R. rattus)和臭鼩鼱(Suncus murinus)。以黑线姬鼠所占比例最大,达57.35%;其次 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其构成比分别为23.14%和 16.89%,黄胸鼠和臭鼩鼱所占比例较小。

不同环境类型鼠种分布不同。沿海地区野外开阔 地带,如港口坝岸、风电发电区、盐场等,主要以黑线姬 鼠为主;散布的农村自然村、临港小镇则混合有黑线姬 鼠、褐家鼠、小家鼠等;远离海岸线的城镇鼠种相对较 少且稳定,其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和小家鼠。 2.4 蜚蠊监测 2.4.1 蜚蠊密度及其季节消长

共布放有效粘蟑纸 5118张,其中阳性粘蟑纸309张,密度为0.33只/张,侵 害率为6.04%。江苏省沿海地区蜚蠊密度较低,主要 分布于连云港市(0.81只/张),灌云县密度最高,也仅 为1.02只/张;其他监测点均<0.5只/张。滨海和海安 县2个监测点在城镇饭店、宾馆等一直未捕到蜚蠊。

沿海地区蜚蠊密度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消长规 律,存在多个峰值现象(图 4)。

图 4 2012年6月至2013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蜚蠊密度 季节消长趋势 Figure 4 Seasonal variation in cockroach density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from June 2012 to 2013
2.4.2 种类构成

共捕获蜚蠊1702只,经鉴定为2科 2属2种,即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和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其构 成比高达95.75%。所捕获的德国小蠊中若虫、雌、雄 比例分别为46.63%、20.61%和32.76%;美洲大蠊中若 虫、雌、雄比例分别为19.44%、43.06%和37.50%。 2.5 病媒生物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江苏省沿海地 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主要以HFRS、恙虫病和疟疾报 告病例数最多,这3 种疾病2013 年发病率均高于全 省平均水平,其发病率分别为1.09/10万、1.53/10万和 0.76/10万,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登革热病例数 相对较少(表 1、2)。就地区分布而言,HFRS和恙虫 病主要发生在苏北经济欠发达的连云港和盐城市, 2013 年这2 个市HFRS 和恙虫病报告病例数分别占 全省报告总病例数的56.16%和40.36%,其中HFRS 病例以连云港市最多,而恙虫病病例则以盐城市最 多,南通市HFRS和恙虫病病例均很少;疟疾病例数 以南通市最多,连云港和盐城市也有分布,2013年沿 海地区疟疾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40.56%;乙脑 和登革热则呈散在分布,连云港市病例数相对较 多。就季节消长而言,HFRS主要发生于11-12月, 春季高峰不明显,6月有一个小高峰;恙虫病主要发 生于10-11月;疟疾则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病例 最多,但春节前也有一个高峰,主要是出国务工人 员在国外感染恶性疟后归国所致;乙脑散在发生于 8-9月;登革热多为输入性病例。就年龄、性别和职 业而言,HFRS主要发生在40~65岁,以男性农民为 主;恙虫病主要发生在45~75 岁农民,女性稍多于 男性;疟疾主要发生在35~50 岁男性人群;乙脑发 病多为10岁以下儿童;登革热则主要以25~49岁人 群为主,职业分布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多数人有出国 务工经历。

表 1 江苏省沿海地区2013年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情况 Table 1 The incidence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in 2013
表 2 江苏省沿海地区与江苏省2009-2013年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情况 Table 2 The incidence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in Jiangsu coastal areas and Jiangsu province in 2009-2013
3 讨论

江苏省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 一,持续进行的沿海开发计划已令这一区域发生巨大 变化,经贸交流日益频繁。沿海地区病媒生物种类丰 富,随着沿海开发的持续进行,其种类构成与季节消长 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沿海地区病媒生物种类构成及密度受其环境类 型、开发建设以及风速、高温等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该 地区资源丰富,环境类型多样。既有约占全国1/4的 滩涂面积,也有风力发电区、湿地、近百万亩低效盐田 等,现阶段沿海某些地区仍在进行不断的科学滩涂围 垦,增加土地面积。沿海潮流通畅,风速大,风力资源 丰富。该地区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 条件决定其易受洪、涝、旱、渍、海潮、台风暴等多种自 然灾害影响,必然会影响病媒生物种群及其密度变 化。监测结果已证明,不同环境类型下,病媒生物种类 及密度有所不同,部分区域差别较大。本次调查发现, 鼠的种类构成在不同环境类型下明显不同,与李大 罕[6]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吴争鸣等[7]发现盐城地区 自然保护区和居民区蚊虫种类也明显不同,自然保护 区中华按蚊是绝对优势种,其次才是淡色库蚊,而居民 区蚊虫则以淡色库蚊为主。在沿海地区持续性建设过 程中,部分或局部环境很可能会产生变化,这也必将影 响原有病媒生物种类构成及地理分布。另外,有研究 表明,蚊虫的繁殖和活动与季节性的温度、风速和湿度 有密切关系[8],2012年监测的蚊虫密度就受到风力影 响而导致密度波动较大,部分监测点甚至在蚊虫高峰 季节捕获蚊类极少;2013年全省持续高温导致该年沿 海蚊虫密度明显较低,似乎也表明沿海地区蚊虫密度 比内陆更易受气象因素影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 究。除环境类型因素外,鼠密度则受城镇开发、围堤建 设等影响更大,如灌云县、东台市监测点因为鼠密度监 测区域土地动工,导致鼠类迁移,鼠密度急剧下降。

蚊媒传染病中,乙脑和登革热在江苏省沿海地区 多为散发,疟疾则是主要病媒生物性疾病之一。近10 年来,江苏省疟疾病例数逐渐下降,但沿海地区则呈现 出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可能与输入 性病例增多、沿海野外蚊虫密度波动较大以及人口密 度相对较高等有关。另外,从近几年病例数看,沿海地 区的HFRS总体也呈上升趋势,可能与该地区较高的 鼠密度、鼠带病毒率以及人群接触机会增多等有关。 监测结果表明,沿海地区鼠密度明显较高,鼠密度最高 为东台市沿海护堤附近(2012年8月达35.56%)。赣 榆县野外鼠带病毒率较高[9],可能是该地区发病率较 高的重要原因[10]。严国进等[11]调查东台市发现 66.18%的HFRS病例分布于沿海滩涂地区,80.88%的 病例前1个月有在沿海滩涂地区作业史、就寝史和就 餐史。本次调查发现,鼠密度季节消长高峰与全省鼠 密度监测结果基本一致[12],7-8月密度最高,但鼠密 度高峰和HFRS发病高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与 存在潜伏期和接触机会多少等诸多因素有关。虽然江 苏省在全国HFRS病例中所占比例不大,并且部分地 区病例呈下降趋势,但近3年来全省和沿海地区总病 例数均持续增加,是近10年来最高值;而且沿海地区 病例数在全省所占比例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50%以 上,2013年达到56.16%。另外,与鼠类相关的恙虫病 病例则在2011年出现大幅增加,盐城地区病例最多, 近3年呈持续流行状态,局部地区流行强度甚至有所 增强[13]。因此,仍需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尤其是秋冬季 节进行野外的统一防鼠、灭鼠活动,以降低鼠密度、 HFRS以及恙虫病发病水平。

综上所述,沿海开发过程中,临海城镇化建设、滩 涂围垦、堤坝修建等导致局部区域环境产生了巨大变 化,同时经济发展也促使这一区域人群活动增加,极利 于病原的流动与交换,增加了人群感染和暴露病原体 的机会,从而可能引发疾病流行。沿海区域HFRS和 疟疾发病增加就是最好证明。因此,需要加强沿海地 区HFRS、疟疾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疫苗 接种。同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全国爱卫会《病媒 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政府应积极组织开展统一的 灭鼠、灭蚊等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病媒生物 性疾病发病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兰萍,耿荣庆,刘忠权,等. 江苏沿海地区入侵害虫和病原生物的现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748,13776.
[2] 魏春青,周日辉,庄家毅,等. 连云港市蚊虫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11(4):243-245.
[3] 刘文羽,杨尚波,唐杰,等. 阜宁县2010-2011年按蚊种群及密度监测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3,24(3):43-44.
[4] 章士军,王智泉,陈郁,等. 南通市蚊虫种群及季节消长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2):114-116.
[5] 朱海波. 盐城市盐都区2013年病媒生物密度监测[J]. 江苏卫生保健,2014(2):31-32.
[6] 李大罕. 赣榆县2000-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疫苗防病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2009,26(4):355-358.
[7] 吴争鸣,朱淮民,常唐喜,等.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蚊虫密度调查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25(4):310-313.
[8] 赵瑶,刘泽军,曾晓芃,等. 北京市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1):11-14.
[9] 吴德林,王阁,王昌霞,等. 江苏省赣榆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因素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827-828.
[10] 张明磊,王雷,徐岷田. 1995-2005年江苏省赣榆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J]. 疾病监测,2007,22(7):456-459.
[11] 严国进,张宏祺,王忠泽,等. 东台市沿海滩涂鼠情消长与致病性调查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32-34.
[12] 杨维芳,徐燕,褚宏亮,等. 2002-2007年江苏省主要病媒生物密度与构成情况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5):432-435.
[13] 杨伟,顾冬梅,秦成奎,等. 大丰市2006-2012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J]. 江苏卫生保健,2013,15(5):28-29.